格式:pdf
大小:55KB
頁數(shù): 26頁
水文工程與地質習題 習題一: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環(huán) 一、名詞解釋: 1.水文地質學:水文地質學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學。它研究與巖石圈、水圈、大氣圈、生物 圈以及人類活動相互作業(y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質的時空變化規(guī)律, 并研究如何運用這些規(guī)律去 興利除害,為人類服務。 2.地下水:地下水是賦存于地面以下巖石空隙中的水。 3.礦水:含有某些特殊組分,具有某些特殊性質, 因而具有一定醫(yī)療與保健作用的地下水。 4.自然界的水循環(huán):自大氣圈到地幔的地球各個層圈中的水相互聯(lián)系、相互轉化的過程。 5.水文循環(huán):發(fā)生于大氣水、地表水和地殼巖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間的水循環(huán)。 6.地質循環(huán):地球淺層圈和深層圈之間水的相互轉化過程。 7.大循環(huán):海洋與大陸之間的水分交換。 8.小循環(huán):海洋或大陸內部的水分交換。 9.絕對濕度:某一地區(qū)某一時刻空氣中水汽的含量。 10.相對濕度:絕對濕度和飽和水汽含量之比。 11.飽和差:某一溫
格式:pdf
大小:403KB
頁數(shù): 3頁
地質類課程是農林高校中許多與建筑或環(huán)境相關專業(yè)的必修課,針對地質課程在農林高校中逐漸被淡化和萎縮的尷尬現(xiàn)狀,提出改革措施以促進該門課程教學效果的提升。首先對農林高校中地質課程授課現(xiàn)狀進行了分析,再從課程性質定位、非地質專業(yè)地質教學的必要內容以及教學中存在的困惑進行了詳細論述,參照國外某些課教改措施,以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為例提出了農林高校地質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路和舉措。目前要在處于課時量少、教學任務重的農林高校中提高地質課程的教學質量,必須同時引起主管部門人員、教師和學生的重視;學校應加大資金投入,確保課堂講學、實驗室教學和野外實習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協(xié)調、正常運行,最終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