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pdf
大小:401KB
頁數(shù): 5頁
將本實驗室篩選出的一株對鉛具有特殊吸附效果的菌株同化學絮凝劑組合復(fù)配,應(yīng)用于低濃度含鉛礦山廢水的處理。分別研究了p H、復(fù)合絮凝劑用量、攪拌時間、溫度和沉淀時間對鉛離子吸附量的影響。提出了對于鉛含量為5 mg/L的實際礦山廢水,綜合最佳處理條件為:常溫、不調(diào)節(jié)原水p H、復(fù)合絮凝劑投加量為20 mg/L,快速和慢速攪拌時間分別為1 min和5 min,沉淀時間為20 min;處理后的出水鉛離子質(zhì)量濃度為0.781 mg/L,達到了GB25466-2010中規(guī)定的排放標準(≤1.0 mg/L),除鉛率達到了84.38%。
格式:pdf
大小:1.6MB
頁數(shù): 5頁
采用鐵鹽沉淀-絮凝法處理某礦山低濃度含砷廢水,研究了沉淀劑種類、鐵與砷的摩爾比(鐵砷比)、砷的價態(tài)、反應(yīng)pH以及添加高分子絮凝劑對除砷效果的影響。與其他鐵鹽沉淀劑(聚合硫酸鐵、氯化鐵)相比,高鐵酸鉀具有優(yōu)異的除砷性能。鐵鹽對砷(Ⅲ)的去除率明顯低于砷(Ⅴ)。砷去除率隨鐵砷比的增大而提高。反應(yīng)pH對除砷效果影響顯著。以高鐵酸鉀為砷沉淀劑,在鐵砷比為12∶1、反應(yīng)pH為5~7、聚丙烯酰胺投加量為0.5~1.0 mg/L的最適條件下,廢水的砷去除率達98%以上。處理后出水中砷質(zhì)量濃度低于0.05 mg/L,達到GB3838—2002《地表水環(huán)境質(zhì)量標準》中Ⅲ類水質(zhì)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