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pdf
大?。?span class="single-tag-height">11KB
頁數(shù): 2頁
關于板設計的建議 一. 幾個概念 單向板:長短邊之比 >=3;其他為雙向板(均為四邊支承) 板受力鋼筋:按照受力計算配置的縱向受力鋼筋; 板構造鋼筋: a.板簡支邊上部的構造負筋; b.單向板的板底受力鋼筋與梁平行時,沿梁方向布置的與梁垂直的上部構造負筋; c.控制板溫度、收縮裂縫的構造鋼筋; 板分布鋼筋: a.單向板的板底與受力鋼筋垂直的分布鋼筋; b.垂直于板支座上部受力負筋的分布鋼筋; 二. 規(guī)范的配筋要求 1)構造鋼筋 構造負筋應滿足砼規(guī)范的要求 P126,不小于 Φ 8@200,配筋面積不小于相應方向受力鋼 筋面積的 1/3;同時建議不小于 0.15%的配筋要求(審圖也會提按 0.2%的要求,由于是構 造,是不必滿足受力筋的要求的,但按 0.2%的要求配置也是無可厚非的,概念必須清 楚)。 構造鋼筋用于控制溫度、收縮裂縫時,其配筋率要求為縱橫兩個方向不宜小于板截面面 積的 0.1
格式:pdf
大?。?span class="single-tag-height">406KB
頁數(shù): 15頁
1 砼結構及砌體結構 一、填空題 1.對周邊支承矩形板,現(xiàn)行《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規(guī)定:當長邊與短邊的邊長比 l y/ l x ( )時,可按沿短邊方向受力的單向板計算;當 l y/l x( )時,應按雙向板計 算。 2.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方板 A和 B沿兩邊支承:板 A為對邊固定,屬于 ( ) 向板;板 B為鄰 邊固定,屬于 ( ) 向板。 3.在均布荷載作用下,等跨連續(xù)梁內力重分布的結果是,支座彎矩 ( ) ,跨中彎矩 ( )。 4.鋼筋混凝土塑性鉸的轉動能力與截面相對受壓區(qū)高度 ξ有關,當ξ增大時轉動能力 ( ), 故考慮塑性內力重分布設計連續(xù)梁、板時,應滿足 ξ( )。 5.設計現(xiàn)澆單向板肋梁樓蓋中梁的縱向配筋時,跨中截面按 ( )形截面考慮,支座截面則按 ( )形截面考慮。 6.無梁樓蓋在計算時可以按照( )和( )兩種方法計算。 7.鋼筋混凝土梁縱筋彎起應滿足的三個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