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pdf
大?。?span class="single-tag-height">167KB
頁數(shù): 1頁
當今社會是寸土必爭的社會,同時也要求建筑物的形體美觀。一般城市規(guī)劃部門和建設單位以及開發(fā)商都要求新、舊建筑物相連,或最多只留變形縫的寬度尺寸B,而不愿留出新舊建筑物按常規(guī)設計所需要的基礎放大腳的寬度,因此如何處理好與舊建筑物毗鄰的新建工程的基礎是當前一個較重要的問題。在各種結構形式當中,框架結構的問題不太明顯。框架柱和柱基
格式:pdf
大?。?span class="single-tag-height">328KB
頁數(shù): 2頁
為防止混凝土結構的開裂或破壞,在不同結構聯(lián)結處一般都設置變形縫,以吸收或緩沖結構中因溫差、沉降、震動等產(chǎn)生的應力,但由此帶來的問題是變形縫滲漏水。上海地鐵1號線自1995年投入運營以來,地下結構中設置的變形縫很多都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滲漏水,其中尤以車站站廳出入口處最為嚴重,如人民廣場4號、5號口和徐家匯3號環(huán)控機房等,這不但影響了地鐵的窗口形象,也對旅客的出行帶來安全隱患。本文就地鐵1號線地下結構中變形縫滲漏水的原因及處理方法介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