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pdf
大?。?span class="single-tag-height">215KB
頁數(shù): 19頁
蘊藻浜特大橋測量實施細則 一、特大橋簡介 二、施工測量控制網的布設和測量 在我標段共有 GPS B級網 CPⅠ控制點 6個(GCPⅠ171- GCPⅠ176),GPS C級網 CPⅡ控制點 17 個(CPⅡ698- CPⅡ714)。其中除 CPⅠ176、CPⅡ714 被破壞外其余均可使用。 二等水準控制點共計 10個,分別為 GCPⅠ171- GCPⅡ176(共計六個); GCPⅡ700、GCPⅡ705、GCPⅡ708、GCPⅡ713(共計 5個)。 其中 CPⅢ施工控制點的測量遵照了下列規(guī)范之規(guī)定: 《客運專線無碴軌道鐵路工程測量暫行規(guī)定》鐵建設 [2006]189號 《全球定位系統(tǒng) (GPS)鐵路測量規(guī)程》 TB10054 設計院所交 CPⅠ、CPⅡ點由于點間距大 (如一對 CPⅡ點間距可達 800米)、 密度小、測區(qū)通視條件差等原因, 無法滿足施工需要。 所以為了保證施工的順
格式:pdf
大?。?span class="single-tag-height">68KB
頁數(shù): 7頁
山陜甘會館 建筑形制 山陜甘會館總面積為 3870.29 ㎡,建筑面積為 1882.51 ㎡,主要建筑面積 (包括大殿、 配殿、 鐘鼓樓等)為 887 ㎡。它同我國古代建筑庭院與組群的布局原則一樣, 采用均衡對稱的方式, 沿著縱軸線進行設計的。它坐北朝南,在中軸線上建筑主要建筑(照壁和拜殿等) ,次要建 筑(戲樓和牌樓) 。兩側建附屬建筑,從南向北,以此為左右翼門,鐘鼓二樓,東西配殿和 東西跨院。 會館大院共分為五部分, 戲樓、牌樓把會館分為前中后三個庭院,東西跨院又各 自成為一個完整封閉性的院落。地勢北高南低,由南向北依次增高 4%。 木雕、磚雕、石雕號稱“會館三絕” 。 1. 照壁 照壁位于會館中軸線南端,對會館起屏蔽作用。沿街東西向,長 16.45 米,厚 0.65 米,高 8.95 米,青磚砌成,下有高 1.24 米的青灰石須彌座,臺基上下分為上枋、下枋、束腰、圭 角、上梟、下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