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pdf
大小:364KB
頁數: 6頁
內蒙古中部高速公路邊坡植被恢復研究 陶巖 , 江源 ,顧衛(wèi) , 劉永兵 , 何凡 (北京師范大學資源學院 , 環(huán)境演變與自然災害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100875 ,北京 ) 摘要 為探討干旱半干旱地區(qū)的植被護坡效果 ,為道路邊坡植被恢復與重建提供理論與技術依據 ,依托高速公路 建設工程 ,遵循恢復生態(tài)學原理 ,研究了高速公路邊坡植被恢復的生態(tài)效果 。結果表明 :1 )護坡植被覆蓋度必須控 制在一定范圍內 ;2) 人工建植的護坡植被群落 ,在經過一定時間的演替后逐漸趨向當地自然群落 ;3 )植物種的選擇 一定要結合所在區(qū)域的自然環(huán)境 ;4)坡面植被具有明顯的防治坡面水土流失的效果 。 關鍵詞 恢復生態(tài)學 ; 植被護坡 ; 演替規(guī)律 ; 水土保持 ; 干旱半干旱區(qū) 收稿日期 : 2006 - 02 - 09 修回日期 : 2006 - 10 - 05 項目名稱 : 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設科技
格式:pdf
大?。?span class="single-tag-height">201KB
頁數:
在科爾沁沙地的天然植被中 ,疏林草地是最穩(wěn)定 ,也是分布面積比較大的植被類型。因此 ,流動沙丘恢復為疏林草地植被 ,是適應自然規(guī)律 ,投入少見效快的治理方式。試驗表明 ,在 350mm左右降水量地區(qū) ,對沙丘首先進行圍封 ,促進自然植被恢復 ,借助風力 ,削平沙丘頂部 ,降低沙丘高度。同時 ,進行人工噴播灌木和人工栽植喬灌木樹種。經過 4~ 5年 ,人工栽植的喬木樹種覆蓋度達到 1 0 % ,天然更新的小葉楊、家榆等的覆蓋率也達 1 0 % ,人工噴播的灌木達到 2 0 % ,天然草本植物的覆蓋度由 1 5% ,增加到 60 %。流動沙丘基本穩(wěn)定 ,并且恢復為疏林草地植被類型
內蒙古以什么植被為主知識來自于造價通云知平臺上百萬用戶的經驗與心得交流。 注冊登錄 造價通即可以了解到相關內蒙古以什么植被為主最新的精華知識、熱門知識、相關問答、行業(yè)資訊及精品資料下載。同時,造價通還為您提供材價查詢、測算、詢價、云造價等建設行業(yè)領域優(yōu)質服務。手機版訪問:內蒙古以什么植被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