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pdf
大?。?span class="single-tag-height">14KB
頁數(shù): 3頁
紅葉復花矮紫薇的生長特點 紅葉復花矮紫薇由矮紫薇改良成的紅葉中矮紫薇。千 屈菜科紫薇屬落葉小藻木。國內資源較少。株高 50-120公 分,新枝紅色,具 4棱,單葉對生或互生,新葉嫩紅色,秋 季鮮紅,橢圓形至倒卵形。圓錐花序頂生,花瓣 6 片,近圓 形,呈皺縮狀, 邊緣有不規(guī)則缺刻, 基部具爪。 花色由玫紅、 桃紅漸呈粉紅, 重瓣復花白蕾絲邊, 夏秋季節(jié)開放, 花期長, 花色呈現(xiàn)兩種色彩。蒴果橢圓形,內有種子多粒。一般當年 生的播種苗長到 4—5厘米即可開花, 20-25厘米的 2年生 植株就能花滿枝頭。 紅葉復花矮紫薇的生長特點: (1) 嫩葉紫紅,色彩鮮艷,持續(xù)到五月下旬, 6月老 葉轉綠; (2) 芽早熟,至使早花,多花,矮生,枝型緊湊; (3) 花重瓣,玫瑰紅色鑲白邊,類似香石竹切花,花 艷花奇,花期 6-10 月,盛夏盛花,花期長,在夏季修剪能 調節(jié)花期。 8月上旬修剪,國慶節(jié)即可
格式:pdf
大小:347KB
頁數(shù): 6頁
紫薇Lagerstroemia india是園林觀賞樹種,也是紫薇梨象Pseudorobitis gibbus的寄主植物。紫薇梨象具有擴散快、數(shù)量多、危害時間長等特點,該蟲危害紫薇的整個發(fā)育期,對其觀賞價值和生長繁育構成很大威脅。本文通過林間調查、室內飼養(yǎng)試驗,觀察并總結了該蟲對寄主取食危害及其生長發(fā)育等方面的生物學特性。紫薇梨象在泰安1年發(fā)生1代,以幼蟲或成蟲在被害果實內休眠越冬。越冬幼蟲在翌年5月前后化蛹,5月中下旬羽化,6月上中旬進入成蟲盛發(fā)期,產卵集中在7月下旬~8月中旬,并且蟲態(tài)交錯現(xiàn)象嚴重。利用熒光顯微鏡對該蟲從卵到成蟲的不同發(fā)育階段進行觀察表明,成蟲在春末夏初開始取食紫薇的嫩梢、嫩葉;隨著紫薇的生長,相繼危害花芽、花蕾,對紫薇花期和花量造成了嚴重影響。夏末,紫薇梨象產卵于幼果中,初孵幼蟲主要在果實的種子外發(fā)育;2齡幼蟲在果苞內取食種子,直至發(fā)育為老熟幼蟲,最終果苞內的種子幾乎全部被取食。根據(jù)紫薇梨象對紫薇各物候期的危害特點,防治成蟲的最佳時間是6月中旬至7月初,幼蟲在果實脫落前即11月前防治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