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pdf
大小:345KB
頁數(shù): 3頁
東海天然氣開發(fā)與供應浦東,迫使對浦東地區(qū)大量的地下管線進行必需的改造,特別是鑄鐵管承插式低壓管線和鑄鐵管機械接口中壓管線,將直接影響天然氣轉換。在此情況下,上海市煤氣公司與美國菲利浦石油化學公司,經(jīng)過半年多的技術探討,決定在浦東地區(qū)進行 PE 管穿管工藝的嘗試,為
格式:pdf
大小:808KB
頁數(shù): 22頁
- 1 - 1 前言 1.1 低壓鑄造機的發(fā)展趨勢及研究狀況 低壓鑄造最早由英國人 E. F. LAKE 于 1910 年提出并申請專利。其目的是解決 重力鑄造中澆注系統(tǒng)充型和補縮的矛盾。 在重力鑄造中為了充型平穩(wěn), 避免氣孔、夾 渣。一般都采用底鑄式, 因此鑄型內溫度場分布不利于冒口補縮。 低壓鑄造則巧妙地 利用坩堝內氣壓, 將金屬液由下而上充填鑄型, 在低氣壓下保持下澆道與補縮通道合 二為一,始終維持鑄型溫度梯度與壓力梯度的一致性, 從而解決了重力鑄造中充型平 穩(wěn)性與補縮的矛盾, 而且使鑄件品質大大提高。 低壓鑄造由于有較高的補縮壓力和溫 度梯度,有效地提高了厚大斷面鑄件的致密性。 這一技術至今仍被應用于厚大斷面鑄 件的鑄造。 鑄造是人類掌握比較早的一種金屬熱加工工藝,已有約 6000年的歷史。中國約 在公元前 1700~前 1000年之間已進入青銅鑄件的全盛期, 工藝上已達到相當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