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pdf
大小:1005KB
頁數(shù): 2頁
河北省保定市淶源縣,這里在北周時期屬蔚州,古名為廣昌,后隋仁壽年間更名為飛狐縣,于上世紀10年代正式更名為淶源縣,從京廣鐵路到保定站后轉乘汽車約3小時車程即到。位于淶源縣西北隅的閣院寺屬遼初木建筑形式,在文革結束后,梁思成先生弟子莫宗江先生曾帶領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學生來閣院寺進行考察。閣院寺千年以來未經一次大修,經歷千年仍保持較為完好的樣貌。本文以閣院寺為例分析遼初寺廟建筑的特色。
格式:pdf
大?。?span class="single-tag-height">1.4MB
頁數(shù): 6頁
-1- 淺談屋面掛瓦“水重檐現(xiàn)象” [摘要 ] 現(xiàn)代仿唐建筑已經從五木結構改變?yōu)殇摻罨炷两Y構,其結構受力形式已經發(fā)生了質的改變, 而與之相應的防水、 排水等配套設施在與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中, 出現(xiàn)了仿古建筑很少出現(xiàn)的一些新問題, 今天所談的“水重檐現(xiàn)象”就一些出現(xiàn)的問題之一,想通過這個問題的探討,提出幾點解決問題的想法。 [關鍵字 ] 五木結構 堿漬 水的良導體 虹吸 干掛 中國古代,以唐式、明清式建筑為代表的古建筑中的屋面, 不僅僅是起擋風遮雨的作用, 而且是古建筑的重頭戲, 要求瓦垅順直, 線條脊線流暢, 色澤一致。在新型建筑材料不斷涌 現(xiàn)和發(fā)展的今天, 向來以五木構架為主旋律的古建筑, 也逐漸被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所代替。 現(xiàn)代建筑材料在古建工程中的廣泛應用, 大大加強了結構的穩(wěn)固性、 整體性, 提高了建筑物 的耐蛀、耐腐、耐火。造價低廉、仿古逼真,施工簡便,節(jié)約木材用量達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