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壓花崗巖砂質粘性土結構性的試驗及研究
格式:pdf
大?。?span id="xdldtq7"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285KB
頁數(shù):4P
人氣 :84
4.4
通過引入應力綜合結構勢來分析花崗巖砂質粘性土的結構性。以深圳寶安區(qū)新龍園二期工程施工工地的砂質粘性土為例,對土樣進行原狀、飽和、重塑狀態(tài)下的壓縮試驗,得到結構性參數(shù)曲線,得出含水量、干密度及壓力的變化對砂質粘性土的結構性有顯著影響的結論。
仰斜式漿砌石擋墻在砂質粘性土中的應用
格式:pdf
大小:235KB
頁數(shù):2P
仰斜式漿砌石擋墻在砂質粘性土中的應用——本文就砂質粘性土的性質提出漿砌石擋墻的設計方案,并采用無紡布的施工方法??梢娫摲桨傅膶嵱?、經(jīng)濟,實施后效果良好。
粘性土抗拉強度試驗對比研究
格式:pdf
大?。?span id="3yemz2j"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1MB
頁數(shù):2P
粘性土抗拉強度試驗對比研究
袋裝砂井加強夯法加固新吹填粉質粘性土地基的試驗研究
格式:pdf
大?。?span id="gqugiqj"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476KB
頁數(shù):4P
4.8
為探索新吹填粉質粘性土的經(jīng)濟合理的加固方法,在煙臺港地區(qū)進行了袋裝砂井加強夯法和單純強夯法的對比試驗。結果表明,單純強夯法加固新吹填的埋深較淺的粉質粘性土地基效果不理想,在地基中打入袋裝砂井后,由于袋裝砂井起到加速排水固結和限制地基土產生側向位移的作用,再輔以強夯法加固新吹填粉質粘性土地基,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基于RS和GIS的黃山花崗巖砂化與地形因子的關系研究
格式:pdf
大?。?span id="2ab3dnn"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585KB
頁數(shù):4P
4.5
基于rs、gis的技術和數(shù)字高程模型(dem),揭示黃山風景區(qū)花崗巖砂化的空間分布,探討花崗巖砂化與地形因子的關系。結果表明,花崗巖砂化主要分布于海拔900~1100m,坡度在30°~50°之間,剖面曲率25以下,平面曲率在60以上,坡向朝北的區(qū)域。
強夯法加固港口粘性土吹填地基的試驗研究
格式:pdf
大小:1.2MB
頁數(shù):7P
4.4
對某港口5個強夯夯擊小區(qū)的試驗結果表明,經(jīng)強夯法加固后,粘性土吹填地基的力學性質有明顯提高。采用250~300t.m的夯擊能、5.6~8點/100m2的夯點布置和回填土墊層厚度控制在1.2m內的地基加固方案,能夠滿足地基承載力150kpa和工后殘余沉降小于30cm的應力和變形要求。
粘性土地基墩式基礎承載力試驗研究
格式:pdf
大?。?span id="hyecces"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484KB
頁數(shù):3P
4.4
通過對大量的現(xiàn)場試驗數(shù)據(jù)和觀測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論述了墩式基礎的受力機理,指出了粘性土地基墩式基礎破壞模式不同于砂土地基的壓密式漸近破壞。提出了持力層為粘性土時的單墩豎向承載力計算公式,并分別給出了墩端土和墩周土的承載力調整系數(shù)。根據(jù)對比試驗結果,墩底形狀為平底時對墩端土承載力的發(fā)揮最有利?;A底面尺寸效應對墩式基礎的承載力有顯著影響,隨著墩底直徑增大,調整系數(shù)呈降冪指數(shù)規(guī)律衰減。
花崗巖機制砂特點及對混凝土性能影響的試驗研究
格式:pdf
大?。?span id="wuh2e3f"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292KB
頁數(shù):4P
4.7
通過對c25、c45、c60花崗巖機制砂混凝土和易性、抗壓強度、早期收縮變形、抗氯離子滲透性進行測試,并選取具有代表性的c45花崗巖機制砂混凝土,在保持坍落度一致的條件下,與c45天然砂混凝土作對比,系統(tǒng)地研究了花崗巖機制砂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還通過對花崗巖機制砂和天然砂的篩分析和圓形度測試,探討了粒徑為0.15mm以下的顆粒含量和圓形度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機理,為閩南地區(qū)花崗巖機制砂在混凝土中的推廣應用提供技術支撐。
軟弱混合巖粉砂質粘性土層中暗挖隧道施工技術
格式:pdf
大?。?span id="yf9fsuk"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681KB
頁數(shù):6P
4.7
在軟弱混合巖粉砂質粘性土層中暗挖施工地鐵隧道,由于該土層的工程性質較差,呈軟塑狀,含水豐富,含砂率高,粘性很差,孔隙比達到0.9,自穩(wěn)能力差,暴露后馬上坍塌,自穩(wěn)時間短,承載能力差,遇水后幾分鐘便軟化崩解,觸變性強,施工擾動易液化,導致隧道施工困難。在此,結合工程實踐,開發(fā)了在此種土層中施工的經(jīng)濟合理方法,且能滿足工期要求。施工前,進行地面加固、超前降水等措施;施工中,進行超前支護,提高每循環(huán)作業(yè)的施工速度和效率,每循環(huán)完畢,及時封閉掌子面。為類似地層的隧道施工提供參考。
花崗巖及花崗巖景觀
格式:pdf
大?。?span id="gndlbjm"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2.1MB
頁數(shù):10P
4.6
花崗巖及花崗巖景觀 一、花崗巖 花崗巖特征 1、花崗巖是地面上最常見的酸性侵入體。它質地堅硬,巖性較均一,垂直 節(jié)理發(fā)育,多構成山地的核心,成為顯著的隆起地形,在流水侵蝕和重力崩塌作 用下,常形成挺拔險峻、峭壁聳立的雄奇景觀。表層巖石球狀風化顯著,還可形 成各種造型逼真的怪石,具較高的觀賞價值。 2、花崗巖由于節(jié)理風化、崩塌等作用,常形成峭壁懸崖、孤峰擎天、石柱 林立等奇特景觀,著名的如黃山蓮花峰、煉丹峰和天都峰三峰鼎立,華山的東西 南北中五峰相峙;天柱山的天柱峰,九華山的觀普峰也非常典型。 球形風化景觀,著名的有海南的天涯海角、鹿回頭、“南天一柱”,浙江普陀 山的“師石”,遼寧千山的“無根石”,安徽天柱山的“仙鼓峰”和黃山的“仙桃 石”等。 花崗巖山地、丘陵山體。當花崗巖出露地表并處于強烈上升時,流水沿垂直 節(jié)理裂隙下切,形成石柱或孤峰,石柱、孤峰叢集成為峰林,如黃山的
花崗巖及花崗巖景觀
格式:pdf
大小:2.0MB
頁數(shù):11P
4.3
花崗巖及花崗巖景觀 一、花崗巖 花崗巖特征 1、花崗巖是地面上最常見的酸性侵入體。它質地堅硬,巖性較均一,垂直 節(jié)理發(fā)育,多構成山地的核心,成為顯著的隆起地形,在流水侵蝕和重力崩塌作 用下,常形成挺拔險峻、峭壁聳立的雄奇景觀。表層巖石球狀風化顯著,還可形 成各種造型逼真的怪石,具較高的觀賞價值。 2、花崗巖由于節(jié)理風化、崩塌等作用,常形成峭壁懸崖、孤峰擎天、石柱 林立等奇特景觀,著名的如黃山蓮花峰、煉丹峰和天都峰三峰鼎立,華山的東西 南北中五峰相峙;天柱山的天柱峰,九華山的觀普峰也非常典型。 球形風化景觀,著名的有海南的天涯海角、鹿回頭、“南天一柱”,浙江普陀 山的“師石”,遼寧千山的“無根石”,安徽天柱山的“仙鼓峰”和黃山的“仙桃 石”等。 花崗巖山地、丘陵山體。當花崗巖出露地表并處于強烈上升時,流水沿垂直 節(jié)理裂隙下切,形成石柱或孤峰,石柱、孤峰叢集成為峰林,如黃山的
廣州結構性粉質粘土剪脹特性試驗研究
格式:pdf
大?。?span id="zew2r1e"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551KB
頁數(shù):5P
4.4
采用高壓固結儀與真三軸試驗儀對廣州原狀粉質粘土分別進行固結壓縮試驗與固結不排水條件下的真三軸剪切試驗,根據(jù)試驗結果繪制其剪脹d與應力比η的關系曲線,探討結構性土體的剪脹隨中主應力系數(shù)bσ與大主應力與沉積方向夾角α的不同而呈現(xiàn)出來的變化趨勢。試驗結果表明:隨著中主應力系數(shù)bσ與大主應力與沉積方向夾角α的增大,結構性土體的剪脹趨勢越來越弱,且土體達到破壞時的應力比η隨夾角α的變化而逐漸減小。說明結構性土體的初始各向異性與誘發(fā)各向異性共同影響著其剪脹特性與其強度的發(fā)揮。
花崗巖構造研究及花崗巖構造動力學芻議
格式:pdf
大?。?span id="4mcdd94"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7.9MB
頁數(shù):23P
4.4
花崗巖可以視為一種很好的構造標志體,猶如褶皺、斷裂一樣。從花崗巖漿的形成、融體分離、巖漿上升到巖體定位以及變形改造的全過程都蘊含著豐富的構造動力學信息。研究花崗巖漿上升、遷移和定位可以探討構造塊體抬升及區(qū)域構造動力學。巖體生長方式與構造塊體的運動學、動力學有密切的關系,極性生長揭示了上、下構造塊體或巖石圈之間的相對的近水平方向剪切運移。變形花崗巖體是一種區(qū)域尺度的應變標志體,可以進行巖石有限應變測量和流變學參數(shù)估算,為分析區(qū)域構造變形特征提供應變參數(shù)。以對不同期次、不同變形程度花崗巖體為間接標志體,通過鋯石定年可以限定變形的時間,特別是有可能確定早期變形的時間。巖體定位深度的系統(tǒng)研究有利于了解構造塊體的抬升和深部構造作用?;◢弾r構造與花崗巖成因類型特別是其演變研究的結合是判別構造塊體動力學背景以及其轉換的有效途徑。通過這幾方面的系統(tǒng)研究和有機結合,可以提供豐富的構造動力學信息,是否可能發(fā)展成較系統(tǒng)的花崗巖構造動力學值得探討。
花崗巖礦區(qū)造林技術試驗
格式:pdf
大小:161KB
頁數(shù):2P
4.6
營造馬尾松、臺灣相思、木荷混交林、純林,行間種植農作物大豆、木薯、地瓜、花生,可保護地表層,涵養(yǎng)水源,保持水土,能使穴中土壤濕潤,提高造林苗木成活率,促進林木生長、提前郁閉。試驗證明:用馬尾松、臺灣相思、木荷混交造林,其苗木成活率與純林相比,分別提高1%、2%、3%?;旖辉炝值牧帜酒骄貜椒謩e粗17%、9%、7%,樹高分別高2%、5%、5%。混交造林林分郁閉度比純林分別大38%、25%、13%。
花崗巖巖爆試驗碎屑分形特征分析
格式:pdf
大?。?span id="jfw73i2"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7MB
頁數(shù):10P
4.4
采用真三軸應力狀態(tài)下單面突然卸載試驗方法,進行萊州花崗巖巖爆試驗,獲得花崗巖巖爆碎屑。對碎屑特征進行測量,包括碎屑質量、長度、寬度、厚度,并對粗粒、中粒、細粒以及微粒等不同粒徑范圍內的碎屑數(shù)量、質量及粒度分布進行分析。對花崗巖巖爆碎屑分別按照長度、寬度、厚度與累計數(shù)量的關系,小于某一等效邊長的累計質量與總質量之比與等效邊長之間的關系,以及等效邊長與累計數(shù)量的關系進行分形計算,結果表明花崗巖巖爆碎屑破碎程度較高,片狀特征明顯。對巖爆后的微粒碎屑(顆粒直徑<0.075mm)利用激光粒度分析儀進行粒度分析。破壞后微粒碎屑所占百分比以巖爆試驗最多,其次為真三軸試驗,單軸壓縮試驗最少。微粒碎屑的粒度分布曲線形狀不同,巖爆的平緩,小尺度的多,三軸和單軸壓縮的大致相同,粒徑大。分布曲線上百分比最大值對應的粒徑巖爆的最小,為40和60μm,三軸的為80μm,單軸的為100μm。對微粒碎屑按照粒度-體積分布進行了分形維數(shù)計算,結果表明巖爆微粒碎屑符合分形物理意義,三軸和單軸微粒碎屑不具有分形特征。巖爆微粒碎屑較多,反映其破壞時消耗的能量要多于三軸和單軸破壞。
BMA、水泥復合改善花崗巖粘附性研究
格式:pdf
大小:70KB
頁數(shù):4P
4.8
該文闡述了bma、水泥復合改善花崗巖粘附性研究。通過室內水穩(wěn)定性實驗,對比研究bma、水泥、消石灰、tw-1型抗剝落劑和礦粉對花崗巖與瀝青粘附性的改善作用。研究發(fā)現(xiàn)bma、水泥復合改善花崗巖與瀝青粘附性具有較好的效果。研究成果為海南西線高速公路bma試驗段提供科學合理的實驗數(shù)據(jù)。
大崗山花崗巖動態(tài)力學特性的試驗研究
格式:pdf
大小:913KB
頁數(shù):6P
4.6
以大崗山花崗巖為例,分別進行靜力三軸和動力三軸試驗,分析花崗巖的抗壓強度、彈性模量、泊松比以及相應的極限應變等重要參數(shù)與應變速率的關系。試驗結果表明:不同圍壓下,隨應變速率的增加,花崗巖的側向破壞應變隨應變速率的增加幾乎保持不變,并且絕大部分統(tǒng)計結果值在0.002~0.004范圍內;軸向破壞應變的增加幅度不明顯;抗壓強度增加,試驗現(xiàn)象明顯;彈性模量的提高幅度隨圍壓的增加有減小的趨勢;不同圍壓下花崗巖的泊松比與應變速率沒有明確的關系?;诖髰徤交◢弾r靜力三軸測試全過程應力–應變曲線和損傷力學分析,發(fā)現(xiàn)脆性巖石在不同圍壓下均以側向損傷為主,通過回歸擬合分析,建立大崗山花崗巖靜力三軸壓縮條件下的損傷演化方程。進一步根據(jù)損傷理論建立巖石動力損傷與靜力損傷之間的關系,考慮動態(tài)強度與初始彈性模量的率相關性建立經(jīng)驗型的巖石動力損傷本構模型,可以作為研究地震荷載作用下巖體結構中應力波傳播和衰減規(guī)律的基礎。
重型動力觸探在砂質粘性土地基檢測中的應用探討
格式:pdf
大?。?span id="htpsskn"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35KB
頁數(shù):未知
4.5
通過某砂質粘性土地基中地基承載力重型動力觸探試驗檢測的工程案例分析,說明上覆土層壓力、地下水條件對動力觸探試驗結果偏差的影響;砂質粘性土地基中,應慎用重型動力觸探試驗結果參考一般粘性土地基推定其地基承載力特征值。
粘性土填筑路堤的試驗與施工措施研究
格式:pdf
大?。?span id="irbpki2"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03KB
頁數(shù):未知
4.3
根據(jù)抗金衢高速公路蘭溪市段路基土工試驗和施工現(xiàn)場壓實驗結果,對粘性土路基施工產生裂縫的成因進行了綜合分析,提出了施工處理的技術措施,可供粘性土路基施工,監(jiān)理人員參照應用。
中風化花崗巖中抗浮錨桿的試驗研究
格式:pdf
大?。?span id="1t3xvyy"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782KB
頁數(shù):6P
4.6
抗浮錨桿已經(jīng)在我國許多地區(qū)得到廣泛應用。但是不同規(guī)范推薦采用的錨桿設計參數(shù)變化范圍較大,并且未考慮不同地區(qū)巖石的差異性,實際應用中不利于設計參數(shù)的選取。在青島大劇院工程場地上對設置測力元件的抗浮錨桿進行破壞性拉拔試驗,重點測試錨桿桿體的軸力、桿體與注漿體之間的剪應力變化規(guī)律,結果顯示內力沿錨桿長度不均勻分布并且超過一定長度后不再受力,進而確定出該地區(qū)中風化花崗巖中抗浮錨桿的極限抗拔力和有效的錨固段長度,為抗浮錨桿設計、施工提供了依據(jù)。
花崗巖力學特性溫度效應的試驗研究
格式:pdf
大?。?span id="ksouxaq"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388KB
頁數(shù):未知
4.4
利用mts815巖石力學試驗系統(tǒng)完成了不同溫度下的20個花崗巖試樣的三軸壓縮試驗。分析了溫度對花崗巖試樣的強度特性、變形特性以及破壞特征的影響,能夠在實際工程中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試驗結果表明:在20℃到40℃的范圍,彈性模量隨溫度升高而降低,泊松比隨溫度升高而升高,且變化幅度都較大,但當溫度超過40℃以后,隨溫度升高的變化幅度明顯降低;隨著溫度的升高,峰值強度逐漸降低,而且溫度對峰值強度的影響隨著圍壓的增加而減弱;內聚力c值隨溫度升高而降低,內摩擦角φ值隨溫度升高有升高的趨勢,抗剪強度τf大致呈線性減小的關系,且隨著正應力的升高,溫度對花崗巖抗剪強度的影響有減弱的趨勢;花崗巖的變形破壞特征在一般條件下表現(xiàn)為典型的彈脆性體特征,但是在較高圍壓和較高的溫度耦合作用下表現(xiàn)為彈塑性變形-累進性破裂-脆性破壞的特征。
文輯推薦
知識推薦
百科推薦
職位:工程監(jiān)理質檢員質量管理員
擅長專業(yè):土建 安裝 裝飾 市政 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