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pdf
大?。?span class="single-tag-height">68KB
頁數(shù): 1頁
十多年前,我得到這件九里香無頭殘樁。原樁從圖的右出枝以下部分仍可看出。樁體到手時高約45厘米,出土部分40厘米,底部寬18厘米,上端7.5厘米,線條走勢流暢自然,表象嶙峋蒼桑,根部受損不大,育材成活問題不大。
格式:pdf
大小:1.7MB
頁數(shù): 8頁
雙泉金礦是東準噶爾卡拉麥里金礦帶中新近發(fā)現(xiàn)的一個中型構造蝕變巖型金礦床。礦床產(chǎn)于韌性剪切帶中,賦礦地層為下石炭統(tǒng)南明水組地層,礦石類型主要為蝕變巖型。本文通過主要礦化階段熱液礦物毒砂成分的測定,利用相圖中共生金屬硫化物穩(wěn)定溫度范圍得出主要礦化階段的溫度為300~450℃,它比通過石英流體包裹體測得的均一溫度更準確地代表成礦流體的溫度,由此溫度平均值計算出的氫氫同位素能準確判斷初始流體的來源。氫氫同位素的小范圍內(nèi)變化可能受成礦流體不同階段溫度的變化和組分變化的影響。綜合地質地球化學資料表明,雙泉金礦為與韌性剪切帶有關的變質熱液金礦床,韌性剪切帶即為導礦構造和容礦構造;成礦物質可能主要來源于下石炭統(tǒng)南明水組中的火山巖和火山碎屑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