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平邑盆地石膏礦地質特征及成因探討
格式:pdf
大小:186KB
頁數(shù):6P
人氣 :65
4.7
平邑盆地位于魯西斷塊隆起區(qū)東南蒙山斷裂以南,蒙山斷裂位于平邑盆地的北部邊緣,盆地的形成、形態(tài)分布和演化嚴格受其控制。平邑盆地石膏礦床賦存于古近系官莊群。中生代的燕山運動,伴隨火山活動,沿蒙山斷裂南側不斷下沉,為平邑盆地的形成奠定了基礎,新生代以來蒙山斷裂南東盤仍以斷陷為主,為下古近系官莊群地層的沉積提供了空間,平邑盆地便成為石膏礦床形成的有利場所。從礦(巖)石化學成分對比,物質來源分析,平邑盆地石膏礦床為多物源,多成礦期的陸相咸化湖盆蒸發(fā)巖礦床。
山東平邑石膏礦礦難大口徑救援鉆孔施工技術
格式:pdf
大?。?span id="dtvfxzr"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2.1MB
頁數(shù):5P
2015年\"12.25\"平邑礦難鉆孔救援是我國首例通過鉆孔救生的成功案例.由于地層不斷坍塌變形,導致了復雜地層條件的產(chǎn)生,給救援鉆孔的施工帶來極大困難.針對這一特殊情況,采用空氣反循環(huán)鉆井工藝技術,處理鉆孔事故時采用氣舉反循環(huán)工藝技術.總結了大口徑鉆孔施工經(jīng)驗,對今后施工大口徑救援鉆孔提出有待改進的問題和建議.
山東省平邑縣德埠莊石膏礦床地質特征及成因
格式:pdf
大小:288KB
頁數(shù):5P
平邑縣德埠莊石膏礦賦存于古近系官莊群卞橋組二段,含礦巖系以碳酸鹽巖-石膏巖-碎屑巖組合為特征,屬湖相沉積礦床,含礦帶屬咸化深湖相.礦床由三層礦體組成,礦層厚度平均28.13m,最厚47.57m;礦體延長1320m,延深438m;礦石品位72%~75%,最高84%.礦石類型主要為石膏型.盆地邊緣礦石質量較差,中心部位礦石質量好.成礦物質主要來源于盆地周圍古陸區(qū)寒武系和奧陶系中的石膏,礦床形成于干燥和濕潤交替變化的氣候條件下,氣候潮濕時,水量豐富,帶來大量成礦物質;氣候干燥時,湖水蒸發(fā)濃縮,石膏沉淀.
雷鳴盆地地質構造特征及盆地演化
格式:pdf
大?。?span id="zxz5n7v"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2.4MB
頁數(shù):2P
4.4
本文根據(jù)盆地區(qū)域地層分布特征,以及地質構造特征,分析盆地形成時代,研究盆地構造演化歷史,總結認為雷鳴盆地的形成受構造、古地理作用控制,發(fā)育不同時期的沉積建造,變質建造和構造相,具有多旋回的地質演化發(fā)展特征。
山東平度劉戈莊石墨礦地質特征及找礦標志
格式:pdf
大?。?span id="f5dnh7p"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269KB
頁數(shù):5P
4.4
劉戈莊石墨礦為賦存于古元古代荊山群陡崖組徐村段含石墨變質巖系地層中的沉積變質型礦床,嚴格受地層層位控制,含礦巖性為石墨黑云斜長片麻巖、石墨透輝變粒巖、石墨透閃透灰?guī)r,變質相達麻粒巖相,經(jīng)歷多期區(qū)域變質作用形成。該文采用最新成礦理論,對典型礦床的構造背景、物質來源進行了研究,確定了劉戈莊石墨礦礦床成礦模式,對利用該模式進行石墨礦成礦預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由“資源大縣”到“石材名城”——山東平邑縣花崗石產(chǎn)業(yè)發(fā)展紀實
格式:pdf
大小:241KB
頁數(shù):2P
4.8
"中國石材之鄉(xiāng)"山東省平邑縣,前幾年以"花崗石儲量23億m~3"而自豪;而今則以"資源大縣變石材名城"而驕傲。這是該縣依托資源,培育強勢產(chǎn)業(yè)集群,做大石材的有力佐證。
中東-中亞地區(qū)重點盆地油氣地質特征及資源評價
格式:pdf
大?。?span id="rphphfv"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2.9MB
頁數(shù):10P
4.8
根據(jù)區(qū)域地質-盆地-含油氣系統(tǒng)-成藏組合的研究思路,總結了不同類型盆地油氣成藏特征和富集規(guī)律,評價重點盆地資源潛力.研究認為,中東-中亞地區(qū)經(jīng)歷了地體群南離北聚的板塊構造演化過程,發(fā)育了克拉通盆地、裂谷盆地、被動大陸邊緣盆地和前陸盆地等4類主要的原型盆地.平面上,油氣主要分布于阿拉伯板塊西北部中生代古被動大陸邊緣和東歐地臺東南緣等穩(wěn)定構造區(qū)的邊緣,以及扎格羅斯褶皺帶和斯基夫-圖蘭構造帶等活動構造區(qū)相對穩(wěn)定的構造帶;層系上,主要分布在石炭系、二疊系、侏羅系、白堊系和新近系;發(fā)育碳酸鹽巖和碎屑巖兩大類儲集層,以前者為主,已發(fā)現(xiàn)儲量占80.45%.在地質綜合評價基礎上,以成藏組合為評價單元,完成了8個重點盆地71個成藏組合待發(fā)現(xiàn)資源量的定量計算評價,優(yōu)選了ⅰ,ⅱ類有利成藏組合.
鄒平火山巖盆地銅礦地質成因地球物理特征探討
格式:pdf
大?。?span id="t5rjtl7"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906KB
頁數(shù):6P
4.7
鄒平銅礦處于齊河-廣饒深大斷裂帶南部的鄒平火山巖盆地中,形成于破火山口火山通道充填的石英正長閃長巖巖頸中央上部,包括偉晶巖型銅礦和細脈浸染狀斑銅礦床兩種類型。前者礦體較小,但品位高;后者品位較低,但規(guī)模中等。含礦石英正長閃長巖等密度小、磁性弱,故在火山巖系中呈現(xiàn)高背景重力場上的重力低和雜亂高磁場背景中的低負異常,即"重磁同低",且高極化。重磁同低異常區(qū)和高極化率異常帶,是本區(qū)尋找銅礦的有利部位。
柴達木盆地尖頂山鍶礦地質地球化學特征研究
格式:pdf
大小:1.9MB
頁數(shù):6P
4.5
尖頂山鍶礦是柴達木盆地內大型的天青石礦床,通過對礦區(qū)進行野外考察和取樣,對尖頂山鍶礦礦石進行了礦物學、元素地球化學以及鍶同位素特征的研究。在對尖頂山礦區(qū)區(qū)域地質構造特征分析對比的基礎上,結合尖頂山天青石礦區(qū)的googleearth圖像的遙感地質解譯,發(fā)現(xiàn)尖頂山地區(qū)的天青石礦層賦存于第四系七個泉組,而不是第三系的獅子溝組。并且前人所劃分的n2s2-1和n2s2-2地層不應該屬于上新世的獅子溝組,而應劃入第四系七個泉組。
山東萊蕪盆地碳酸鹽巖熱液溶蝕特征及水文地質意義
格式:pdf
大小:9.3MB
頁數(shù):8P
4.3
魯中山區(qū)萊蕪盆地在燕山期發(fā)生大規(guī)模巖漿侵入活動;巖漿巖體外圍碳酸鹽巖區(qū)分布有水源地、富水塊段等巖溶發(fā)育富水區(qū);且靠近巖體含水層多發(fā)生大理巖化;富含co2、h2s等酸性成分的巖漿熱液流體;能對碳酸鹽巖產(chǎn)生明顯的溶蝕作用;基于巖石樣品化學組分分析、水文地質調查及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熱液溶蝕地質點詳細觀測;構建熱液溶蝕模式;對萊蕪盆地及外圍熱液溶蝕特征及機理進行研究;結果表明:高溫高壓巖漿侵入使得接觸帶碳酸鹽巖發(fā)生熱液變質大理巖化;沿滲透性斷裂、裂縫以及不整合面等運移的熱液流體;對碳酸鹽巖地層產(chǎn)生酸性熱液溶蝕和混合溶蝕作用;形成不同規(guī)模溶蝕孔洞;構成地下水富集空間;為尋找城鎮(zhèn)地下水后備水源地提供新方向;
松遼盆地三臺地區(qū)下白堊統(tǒng)營城組珍珠巖地質特征與成因
格式:pdf
大?。?span id="r77zb7v"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3.0MB
頁數(shù):6P
4.3
三臺地區(qū)北山珍珠巖產(chǎn)于營城組一段,出露面積約0.62km2,厚度超過30m。野外掌子面可見珍珠巖與膨潤土、隱爆角礫巖、流紋巖共生。研究區(qū)珍珠巖可分為枕狀球狀珍珠巖、具流紋構造(塊狀)珍珠巖、角礫狀珍珠巖、珍珠質集塊巖。珍珠巖中含角閃石和輝石斑晶,基質脫?;黠@,出現(xiàn)球粒結構和微晶(骸晶)結構。珍珠巖與其他巖石的序列關系為珍珠巖—膨潤土—隱爆角礫巖—流紋巖。巖相序列關系為侵出相—火山通道相—噴溢相。研究區(qū)珍珠巖是水下快速冷卻形成的,其形成可以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塌陷火山湖—爆發(fā)階段),早白堊世在三臺地區(qū)形成了陸相塌陷火山湖,并發(fā)生火山爆發(fā),形成凝灰?guī)r(水平層理發(fā)育)。第二階段進一步分為3個亞階段:水下侵出亞階段,在斷陷湖盆中發(fā)生火山噴發(fā),由于盆地內水體的驟冷作用,形成大量的珍珠巖(火山玻璃質熔巖)和部分流紋質熔巖;隱爆亞階段,形成流紋質隱爆角礫巖;噴溢亞階段,形成流紋巖。第三階段(部分膨潤土化階段),在火山噴發(fā)間歇期由于大氣降水補給的地下水,在堿性條件下對珍珠巖進行水化,但珍珠巖層處于相對封閉條件,沒有充分的水介質活動,珍珠巖部分(表層、裂縫處)轉化為膨潤土。
大慶外圍盆地地球物理場與盆地基底特征
格式:pdf
大?。?span id="5pz77ld"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6.5MB
頁數(shù):16P
4.8
根據(jù)收集到的大慶外圍盆地的布格重力異常和航磁異常數(shù)據(jù),對外圍盆地中的8個盆地進行了地球物理場特征的分析.對各盆地的重力異常進行了由下地殼與上地幔的密度差引起的重力效應的剝離,對磁力異常進行了由居里面起伏引起的磁力效應的剝離.在此基礎上應用調和級數(shù)法和遺傳算法分別反演計算了這8個盆地的重力基底和磁性頂界面,并分析了其基底特征.各盆地重力基底在0.2~9.0km之間變化,磁性頂界面在1.8~9.8km之間變化,其特征反映了各盆地的基本現(xiàn)狀.
柴達木盆地西北緣現(xiàn)代沖積扇沉積特征及石油地質意義
格式:pdf
大小:3.1MB
頁數(shù):9P
4.6
柴達木盆地處于古亞洲構造域和特提斯-喜馬拉雅構造域的結合部,構造應力大而復雜,導致盆內地勢起伏大,加上西南暖濕氣流受喜馬拉雅山系阻隔難以進入境內,盆內氣候干旱,最終導致盆地內沖積扇極為發(fā)育。通過對大柴旦地區(qū)大頭羊煤礦、魚卡河、波門河和八里溝四個沖積扇的實地考察,共觀測到3個亞相8個微相:扇根亞相沉積物最粗,分為古溝道、主水道和主水道間微相;扇中亞相沉積物偏細,成熟度增高,分為辮狀水道、辮狀水道間和縱壩微相;扇緣亞相沉積物最細,流體能量最低,分為水道徑流和片流微相。不同沉積微相其沉積特征差異較大,認為古溝道、主水道和辮狀水道微相具有較好的儲集性能。勘探表明,沖積扇沉積與儲層有著密切的關系,其內形成的油藏具有"自我保護"的能力;另外,沖積扇的形成很可能導致上覆地層形成扇背斜油藏,也可能導致下伏基巖形成基巖風化殼油藏。
伏爾加—烏拉爾典型前陸盆地石油地質特征及勘探前景分析
格式:pdf
大小:1.7MB
頁數(shù):6P
4.6
伏爾加—烏拉爾盆地為東歐地臺東部邊緣一個典型的前陸盆地,發(fā)育前寒武里菲紀—新生代第四紀地層,其中上古生界海相碳酸鹽巖地層中發(fā)育良好的生、儲、蓋組合,形成了巨型富油氣區(qū),具有廣闊的油氣資源前景。其構造演化經(jīng)歷了陸內裂谷碎屑巖階段、被動陸緣碳酸鹽巖臺地階段、造山帶前陸盆地形成階段以及前陸盆地碎屑巖階段。研究表明,該盆地經(jīng)歷了大陸開裂—大陸碰撞整個"威爾遜旋回"的構造運動,具有典型的大型前陸盆地形成與演化特征;被動陸緣階段發(fā)育的生物碳酸鹽巖為烴源巖提供了物質基礎,而在前陸盆地形成時造山帶強烈的區(qū)域構造運動為油氣運移提供了動力,使油氣大規(guī)模聚集;盆地東部褶皺帶為今后重要的勘探區(qū)。
南海北部邊緣盆地CO_2成因及充注驅油的石油地質意義
格式:pdf
大?。?span id="7rjl7dv"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837KB
頁數(shù):6P
4.3
在獲取大量地質、地球化學資料的基礎上,對南海北部邊緣盆地co2的成因及充注驅油特征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南海北部邊緣盆地co2可劃分為殼源型巖石化學成因、殼源型有機成因、殼?;旌闲图盎鹕结T葱统梢?種成因類型;其中,鶯歌海盆地殼源型及殼?;旌闲蚦o2運聚成藏主要受控于泥底辟熱流體晚期分層分塊多期局部上侵活動與上新統(tǒng)—中新統(tǒng)海相含鈣砂泥巖的物理化學綜合作用;瓊東南盆地東部及珠江口盆地火山幔源型co2成藏主要受控于幔源型火山活動及溝通深部氣源的基底深大斷裂的展布;co2運聚成藏中,其充注驅油過程主要受運聚輸導條件及氣源供給等諸多地質關鍵因素的制約和控制。由于co2充注驅替往往導致油氣藏中油氣再分配或重新組合,并引起原來的油氣產(chǎn)出及產(chǎn)狀特征發(fā)生變化,故容易形成新的油藏或氣藏。因此,可以將co2充注驅油特征作為判識油氣成藏動態(tài)過程的示蹤標志,用于預測油氣運聚狀態(tài),追蹤油氣分布特征
邯長線初測石膏礦采空區(qū)工程地質選線分析
格式:pdf
大?。?span id="rfzpxxx"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352KB
頁數(shù):3P
4.8
結合邯長鐵路擴能改造工程,通過野外實地調查、收集資料及室內綜合分析的手段,查明了各個石膏礦采空區(qū)的工程地質特征,并分別對每個采空區(qū)坍塌影響范圍進行了分析,提出了選線方案及工程措施建議。
四會石膏礦礦區(qū)生態(tài)恢復與環(huán)境治理
格式:pdf
大?。?span id="vt4d7iz"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7MB
頁數(shù):2P
4.7
廣東四會石膏礦地下礦山開采后產(chǎn)生的主要環(huán)境地質問題是地表沉陷、地表水污染、廢棄礦渣地表堆放污染環(huán)境等。該礦采取有效的環(huán)境治理措施,對遭到破壞的礦區(qū)地質環(huán)境進行恢復治理,發(fā)展生態(tài)經(jīng)濟,促進了企業(yè)和當?shù)亟?jīng)濟的和諧發(fā)展。
沁水盆地鄭莊區(qū)塊地應力發(fā)育特征及其地質意義
格式:pdf
大小:176KB
頁數(shù):7P
4.6
為研究地應力對煤層氣開發(fā)的影響,基于水壓致裂地應力測量方法,結合煤層氣井試井、測井和水力壓裂三維微地震監(jiān)測資料,研究了鄭莊區(qū)塊16井次21層目的層段原位地應力發(fā)育規(guī)律.結果表明:①地應力場為典型的構造應力場類型,淺部以逆斷層和走滑斷層應力機制組合類型為主,深部以正斷層和走滑斷層應力機制組合類型為主;②最大和最小水平主應力及垂向應力隨埋深均呈線性增加趨勢;③側壓系數(shù)位于hoek-brown包絡線內,隨埋深增加而降低且變化幅度逐步縮小;④最大水平主應力方位為ne-nee向.一方面,現(xiàn)今地應力場方位與斷裂構造產(chǎn)狀的疊加影響了煤層氣富集;另一方面,地應力增加導致滲透率呈指數(shù)式降低,而儲層壓力呈線性增加;2方面作用對煤層氣高效開發(fā)產(chǎn)生了顯著影響.
山東平邑縣德埠莊石膏礦區(qū)北礦段水文地質特征分析
格式:pdf
大?。?span id="jcumewo"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250KB
頁數(shù):未知
4.7
德埠莊石膏礦區(qū)北礦段位于平邑凹陷的西部,通過研究區(qū)內地質孔簡易水文地質編錄、水文地質孔分層抽水試驗,查明了礦床水文地質條件及石膏礦帶含水特征,確定水文地質單元邊界條件模型,采用"水文地質比擬法"預測礦床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在此基礎上劃定礦床水文地質條件屬于中等型。
山東平邑實施龍頭帶動戰(zhàn)略打造石材產(chǎn)業(yè)品牌
格式:pdf
大?。?span id="n3wi3ay"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86KB
頁數(shù):1P
4.4
近年來,山東省平邑縣大力實施龍頭帶動戰(zhàn)略,對生產(chǎn)規(guī)模大、技術水平高、工藝先進的石材企業(yè),在政策、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進行重點扶持,先后培植出了冠魯石材、美麗石材、北方石材等一批石材產(chǎn)業(yè)"航母"。
西天山也列莫頓盆地金礦地質特征分析
格式:pdf
大小:180KB
頁數(shù):未知
4.3
新疆也列莫頓盆地是吐拉蘇—也里莫頓火山巖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也列莫頓西部發(fā)育有成礦條件較好的構造是吐拉蘇盆地,這兩個盆地共同組成了吐拉蘇—也里莫頓火山巖帶,這條火山巖帶在我國的礦產(chǎn)資源開發(fā)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大地構造位置處于哈薩克斯坦板塊(ⅰ級)伊犁—中天山陸殼板塊(ⅱ級)北東緣博羅科努早古生代島弧帶(ⅲ級)與上疊晚古生代火山巖區(qū)結合部位。區(qū)內地層主要由下石炭統(tǒng)大哈拉軍山組、阿恰勒河組的一套中酸性火山巖和碎屑巖建造組成。下石炭統(tǒng)大哈
白山市大陽岔石膏礦床地質特征及找礦標志
格式:pdf
大?。?span id="fjhwly5"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240KB
頁數(shù):未知
4.4
本文介紹了吉林省白山市大陽岔石膏礦床的地質特征、礦體特征、礦石質量、礦石自然類型、礦石結構構造及找礦標志。
文輯推薦
知識推薦
百科推薦
職位:建造師
擅長專業(yè):土建 安裝 裝飾 市政 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