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土地征收_房屋拆遷中_公共利益_的界定
格式:pdf
大?。?span id="6kbjrui"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08KB
頁數(shù):3P
2009年1月 第22卷第1期 黑龍江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 journalofheilongjiangvocationalinstituteofecologicalengineering jan.2009 vol.22no.1 論土地征收、房屋拆遷中“公共利益”的界定 沙良永 (無錫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無錫214153) 摘 要:對公共利益進行法律界定一直是理論界爭論的熱點,也是實踐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應借鑒境外立法模 式并結合我國實際,對公共利益進行明確界定。實體法界定和程序法界定相結合是較好的界定方式。 關鍵詞:公共利益;實體法界定;程序法界定 中圖分類號:d922.297 文獻標志碼:a 收稿日期:2008-10-08 作者簡介:沙良永(1971-),男,講師,法學
論集體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認定問題
格式:pdf
大?。?span id="azj5dgc"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66KB
頁數(shù):1P
《土地管理法》、《物權法》對認定公共利益的情形選擇了概括式立法,并且認定程序缺少民意反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著群眾的意愿,為此我國可以探索由人大常委會對征收集體土地是否符合公共利益的情形作出認定,對公共利益與商業(yè)利益進行全面衡量。
基于效用理論的土地征收價格模型
格式:pdf
大小:436KB
頁數(shù):4P
4.8
為了確定土地征收雙方均能接受的合理的價格,建立了雙方分享征地溢價的模型和計算方法。基于效用最大化的原則,把土地征收雙方討價還價的過程,理解為雙方的博弈;認為各自對風險抵御的能力、在征地過程中的討價還價能力直接影響到最終達至交易的價格。該模型應用于某高速公路工程征地的案例。案例研究的結果表明:征地方的風險規(guī)避值越高(即承受風險的能力越低)、討價還價能力越強,土地價格就越低。
土地征收方案
格式:pdf
大?。?span id="5ktgd8p"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21KB
頁數(shù):2P
4.8
土地征收方案 單位:公頃、萬元、人 被征收土 地涉及的 權屬單位 鄉(xiāng)(鎮(zhèn)) 村 權屬性質、 面積、狀況 擬占地為集體土地,界址清楚,地類、面積準確,土地權屬明確,無爭議。 征收土地補償費用 土地權利人土地證號占用面積 區(qū)片 編號 區(qū)片綜 合地價 補償金額 地上物補償費用 青苗補償費 地上附著物 補償費 征地補償 總費用 人均耕地 情況 安置人數(shù) 安 置 途 社 會 保 障 安 置 貨 幣 安 置 徑 備注
土地征收法(1928)
格式:pdf
大?。?span id="7umb51k"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7KB
頁數(shù):10P
4.3
土地征收法1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令 茲制度土地征收法公布之此令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印 中華民國十七年七月廿八日 土地征收法 第一條國家依左列情形有征收土地之必要時依本法行之 (一)興辦公共事業(yè) (二)調劑土地之分配以發(fā)展農業(yè)改良農民之生活狀況 (三)省市縣及其他地方政府興辦前項各款之事業(yè)地方自治團體或 人民興辦前項第一款之事業(yè)時亦同 第二條前條第一項第一款之公共事業(yè)以合于左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為 限 (一)關于創(chuàng)新或擴充公共建筑物之事業(yè) (二)關于開發(fā)交通之事業(yè) (三)關于開辟商港及商埠之事業(yè) (四)關于公共衛(wèi)生設備之事業(yè) (五)關于改良市村之事業(yè) (六)關于發(fā)展水利之事業(yè) 1 本法業(yè)經民國二十五年三月十四日國府令廢止。 (七)關于教育學術及慈善之事業(yè) (八)關于創(chuàng)新或擴充國營工商業(yè)之事業(yè) (九)關于布置國防及其他軍備之事業(yè) (十)其他以公用為目的而設施之事業(yè) 第三條興辦事業(yè)人以其事業(yè)移轉
土地征收中農民失地問題——對土地征收補償制度的研究
格式:pdf
大?。?span id="uhlch7z"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05KB
頁數(shù):1P
4.6
土地征收補償制度是解決農民失地問題,有效平衡國家、社會、個人利益的一項根本制度。土地征收補償制度的實施,可以維護農民的土地權益,加快農村的發(fā)展。為此,做好關于土地征收中農民失地問題的思考對土地征收補償制度進行研究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這也是本研究針對“關于土地征收中農民失地問題的思考對土地征收補償制度的研究”這一主題進行詳細闡述的根本原因。
基于農民意愿的農村土地征收補償模式研究
格式:pdf
大?。?span id="1pglkcm"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75KB
頁數(shù):3P
4.8
在土地征收過程中,大量農民抵制征收、上訪以及出現(xiàn)一系列群體性事件,都與土地征收補償不合理有很大的關系。文章通過分析目前農村土地征收補償存在的問題,設計調查問卷調查農民土地征收意愿,分析影響農民土地征收意愿的因素,從而建立基于農民意愿的農村土地征收補償?shù)膬?yōu)化模式。
淺析土地征收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格式:pdf
大?。?span id="1fxsoae"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42KB
頁數(shù):1P
4.6
土地征收是指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經過法律規(guī)定的批準權限和批準程序,給付集體土地所有權人和土地承包經營權人相應的補償后,將集體所有的土地轉化為國家所有的行為。自改革開放以來,為適應經濟發(fā)展的需要,大量的農村集體土地被征收以作為城市用地。在土地被大量占用的同時,農村土地糾紛已經成為目前農民維權活動的焦點。本文首先分析了現(xiàn)階段土地征收工作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對農村集體土地征收狀態(tài)的思索
格式:pdf
大小:43KB
頁數(shù):4P
4.7
對農村集體土地征收狀態(tài)的思索 摘要:由于我國現(xiàn)行的集體土地征收制度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征用集體土地的補償又 無統(tǒng)一的標準,使得農民的利益在征地過程中屢屢遭到侵害,從而產生了一系列不和諧事 件。文章主要對我國集體土地征收的現(xiàn)狀及制度進行剖析,并結合專業(yè)所學思考了完善我 國集體土地征收制度的途徑方法。 關鍵詞:集體土地征收;現(xiàn)狀;征地程序;補償制度 由于現(xiàn)行集體土地征收的法律和政策規(guī)定等制度缺陷及政府在征地實踐中的弊端,導 致農民土地權益頻繁受損。失去土地的同時,農民失去了基本生活保障,社會身份無所依 托,就會成為一個就業(yè)困難、沒有保障的社會新群體,這將是社會穩(wěn)定的巨大隱患和經濟 發(fā)展的重大難題,這一現(xiàn)象必須引起我們的重視和關注。 一、農村集體土地征收機制的現(xiàn)狀分析 近年來集體土地征收中暴露出來的矛盾和問題越來越多,保護耕地與非農建設占地的 矛盾日益突出,因征地引發(fā)的信訪居高不下,群體性事件時有
農村集體土地征收補償條例
格式:pdf
大小:7KB
頁數(shù):2P
4.5
農村集體土地征收補償條例》或八九月份出臺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作者:發(fā)布時間:2012-03-2108:40:00 有關農村土地征收補償?shù)臈l例可望在半年內出臺。 本報從國土資源部參與修法的人士處獲悉,事關征地補償標準和征地程序的《農村集 體土地征收補償條例》(以下簡稱征地條例)現(xiàn)已經國土資源部初步完成,征求意見后將直 接上報國務院,預計在今年八九月份以部門法規(guī)形式出臺。 這也是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不久前承諾的本屆政府在任期最后一年將要做好的幾件困難 事情之一。 據上述人士介紹,該條例最大的亮點就是強調對農民享受土地增值收益,保證農民的 長遠生計。 條例草案強調補償與安置的分離,其中集體土地征收的補償,將不再簡單地按附著物 補償,而是對包括耕地上的青苗附著物以及宅基地上的房屋等分別給予補償。 本報還從國土部了解到,作為母法,目前國務院法制辦已牽頭形成《土地管理法》修 訂議案,正處于
農村土地征收補償公平性研究
格式:pdf
大?。?span id="g6xwxn4"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93KB
頁數(shù):4P
4.7
在土地征收過程中農民土地私權利存在被公權力侵害的現(xiàn)象。來自市場的高額的土地出讓收益是公權力不當行使的誘因,改革現(xiàn)有的土地征收規(guī)則必須從市場規(guī)則入手,在抑制政府征地利益的同時將利益逐步讓度給農民,因此對政府公權力的制衡與對農戶私權利的保護是不可分割的。本文重點闡釋兩個方面,一是為何要進行征地收益的再分配,二是如何確定利益再分配的標準。
土地征收補償制度中的農民權益保護研究
格式:pdf
大?。?span id="bmpb77d"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77KB
頁數(shù):3P
4.8
從現(xiàn)階段我國征地補償與農民權益保護法律問題入手,為改革土地征收補償制度提供對策建議。只有以保護農民財產不受侵犯為出發(fā)點,改革土地征收補償制度,利用法律強制性完善農民權益保護體制,使土地征收有法可依、有據可循,才能保證廣大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繼而實現(xiàn)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目標。
建設工程與土地征收的關系探究
格式:pdf
大?。?span id="xuwgpa6"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88KB
頁數(shù):2P
4.6
我國經濟經過三十多年的高速發(fā)展,社會政治與經濟體系不斷完善.為確保社會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各城市還需不斷加大城市基礎建設投入及支持房地產業(yè)的開發(fā)建設,以滿足社會日益增加的發(fā)展需求.隨著城市基礎建設的不繼投入及房地產業(yè)的持續(xù)發(fā)展,政府也需向社會提供大量的土地資源.按項目建設程序,無論是新建或擴建項目,均需取得土地使用權才進行建設,所以,在今后乃至一段時間內,土地征收仍是我國社會經濟發(fā)展中涉及民生的一項重要工作.當前,我國各地的土地征收工作在實際操作中出現(xiàn)了許多問題,不僅影響工程項目建設,也影響了市民的基本利益,甚至對政府也帶來不利影響.所以,正確做好土地征收工作,不僅能積極服務于項目建設也能保證被征地對象利益受到切實保護.
農村土地征收補償制度研究
格式:pdf
大?。?span id="1aejnla"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30KB
頁數(shù):2P
4.3
中國一直是一個農業(yè)大國,農村土地與城市土地的比例一直未成均衡狀態(tài),農村土地面積遠遠超過城市土地.而一個國家的發(fā)展不可避免的需要利用到土地,這個時候占較大面積的農村土地在很大程度上成為土地征收的主體.而農民沒有其所有的土地之后生存能力或者質量會相較之前下降,因此國家有出臺《農村土地征收補償條例》.但被征收者認為條例中的補償并不能夠很好的解決其生存問題,這個時候被征收土地所有者與國家或者代表國家的政府自然的產生了矛盾,且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發(fā)展,這種矛盾越來越突出.本文在分析原因的基礎上,參考域外國家的做法,提出一些對未來有建設性的想法.
農村土地征收補償問題研究
格式:pdf
大?。?span id="7bqxovb"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4MB
頁數(shù):2P
4.4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大量農村土地被征收和占用,土地補償安置工作成為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重要任務。分析了農村征地補償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在此基礎上為農村征地補償出幾點建議。
湖南省農村土地征收補償研究
格式:pdf
大小:928KB
頁數(shù):10P
4.6
近些年來,農村土地征收補償都是學界研究的熱點,多涉及在國家層面的土地征收補償方式、范圍和標準等方面的研究,但針對湖南省的農村土地征收補償研究較少,在理論和實踐層面有待充實和提高。立足湖南省省情,以征收補償制度規(guī)范體系為基礎,土地征收補償標準為重點,被征地農民合法權益為核心,研究湖南省農村土地征收補償,具有現(xiàn)實的必要性。
我國農村土地征收補償制度研究
格式:pdf
大?。?span id="36thd31"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47KB
頁數(shù):2P
4.3
文章通過對我國目前的土地征收補償?shù)姆纱嬖谝恍┲贫?、設計理念等問題和缺陷的具體分析,提出了一些解決的途徑和建議,希望能夠完善我國農村土地征收補償制度,從而更有效的保護農民的土地權益。
家庭農場土地征收補償問題研究
格式:pdf
大小:1.2MB
頁數(shù):7P
4.7
隨著未來家庭農場數(shù)量的逐漸增加與經營土地面積的不斷擴大。與快速城鎮(zhèn)化相伴隨的土地征收區(qū)域不可避免會與家庭農場經營的土地范圍相交叉或重疊。家庭農場主通過整合作為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分得的承包地和市場化交易獲得的承包地實現(xiàn)土地適度規(guī)模經營.因此,在家庭農場土地被征收時,應確保家庭農場主獲得科學合理的補償標準。并妥善處理家庭農場主與擁有不同類型農地權利的眾多相關主體之間的利益分配關系。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和理論分析法,區(qū)分點狀征地、線狀征地和面狀征地三種不同情況,分析了家庭農場土地征收的后期生產經營影響。在土地承包關系“長久不變”的政策框架下。深入剖析了家庭農場土地征收涉及的農地權利類型。然后。構建起家庭農場土地征收補償標準理論模型.以及家庭農場主、政府、集體經濟組織、農民等權利主體之間的收益分配理論模型。具體而言。家庭農場主根據自有土地、通過土地流轉獲得的土地、通過土地退出獲得的土地所占的比重以及不同類型土地權利所對應的價值標準分得相應的征地補償收益;政府通過稅收參與征地補償收益分配;集體經濟組織憑借土地所有者身份依法分得相應比例的補償收益;農民獲得的征地補償收益為承包經營權價值扣除其讓渡給家庭農場主的農地權利價值后的剩余部分。最后.本文從四個方面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建議:①做好家庭農場發(fā)展規(guī)劃;②提高征地補償標準并將間接損失納入補償范圍;③建立家庭農場規(guī)模化經營土地的征收補償收益分配機制;④保障抵押權人(金融機構)對征地補償享有優(yōu)先受償權。
農村土地征收補償制度之研究
格式:pdf
大?。?span id="63xrnxk"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43KB
頁數(shù):2P
4.5
我國目前的土地征收補償制度形成于計劃經濟時代,具有強烈的行政化色彩,無法適應今天市場經濟的形勢,該制度已經顯現(xiàn)出越來越多的弊端。因此,探討建立公平、合理的土地征收補償制度,對于保障被征地農民合法權益、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大意義。
集體土地征收與農民利益補償平衡研究
格式:pdf
大?。?span id="ow74axp"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46KB
頁數(shù):1P
4.7
我國正處于工業(yè)化發(fā)展的攻堅期,也就是通過以限制農業(yè)資源的利用來推進工業(yè)發(fā)展的階段。而工業(yè)化所需要的資本主要是通過對大量的農村土地資源的征收利用為基礎的。農村土地大多數(shù)集體所有制的,因而集體土地征收就具有了支持工業(yè)化發(fā)展和限制農民利益獲取的雙重效應。而在科學發(fā)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宏觀目標指引下,統(tǒng)籌城鄉(xiāng)經濟、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的振興農村經濟、以農民根本利益為本,成為當前三農問題的關鍵突破口。本文就在這個背景下探討集體土地征收與農民利益補償?shù)钠椒€(wěn)問題。
農村土地征收補償主要問題研究
格式:pdf
大?。?span id="wq2cs4c"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420KB
頁數(shù):3P
4.5
征地補償問題是征地制度的核心問題,也是我國現(xiàn)行征地制度備受關注和責備的焦點,同時也是我國現(xiàn)行征地制度改革的難點所在。在土地征收過程中,除對農民的補償標準偏低之外,補償費用的分配也十分混亂,不利于農民權益的保障和社會的安定團結。就農村土地征用制度中的補償問題進行研究,并就其完善提出一定的建議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xiàn)實意義。
集體土地征收補償中公眾參與問題的探究——基于山東省S村的調研
格式:pdf
大小:1.8MB
頁數(shù):5P
4.7
我國土地征收補償中政府擁有單方決定權,被征地農民總是處于弱勢。忽視土地征收程序中的公眾參與,農民的權益得不到保障,當積怨加深,極易爆發(fā)群體性事件。為避免群體性事件的發(fā)生,需要構建公眾參與的土地征收補償程序。完善信息公開、征地聽證、協(xié)商以及救濟制度,特別是要正確發(fā)揮村委會的作用,從而可以更好地保護被征地農民的利益。
文輯推薦
知識推薦
百科推薦
職位:水利工程規(guī)劃工程師
擅長專業(yè):土建 安裝 裝飾 市政 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