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eletric point ,pI 定義:
2、氨基酸凈電荷為零時的pH值。
3、氨基酸是兩性電解質,在堿性溶液中表現出帶負電荷,在酸性溶液中表現出帶正電荷,在某一定pH溶液中,氨基酸所帶的正電荷和負電荷相等時的pH,稱為該氨基酸的等電點。
1、對于側鏈R基不解離的中性氨基酸來說,pI=1/2(pKa1 PKa2)。
2、對于有多個解離基團的氨基酸來說,只要寫出它的解離公式,然后取等電兼性離子兩邊的pKa的平均值則得出其pI值。
注:pI值與該離子濃度基本無關,只取決于等電中性離子A0兩側的pK值。
1、氨基酸的甲醛滴定(formal titration)
氨基酸雖然是一種兩性電解質,即是酸性又是堿性,但它卻不能直接用酸堿滴定來進行測量。這是因為氨基酸的酸堿滴定的等電點pH過高(12-13)或是過低(1-2)沒有適合的指示劑可備選用。而向氨基酸中加入過量的甲醛,用氫氧化鈉滴定時,由于甲醛可與氨基酸上的—N H3結合,形成—NH—CH2OH、—N(CH2—OH)2等羥甲基衍生物,而降低了氨基酸的堿性,相對增強了—N H3的解離,使滴定終點移到了pH9附近,在酚酞指示劑的變色區(qū)域內,能夠用酚酞作為指示劑進行滴定。
以上出自《生物化學》(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5,王鏡巖等主編)
甲醛滴定法測定氨基酸含量
目的
初步掌握甲醛滴定法測定氨基酸含量的原理和操作要點
原理
水溶液中的氨基酸為兼性離子,因而不能直接用堿滴定氨基酸的羧基。甲醛可與氨基酸上的—N H3結合,形成—NH—CH2OH、—N(CH2—OH)2 等羥甲基衍生物,使N H3上的H 游離出來,這樣就可以用堿滴定N H3放出H ,測出氨基氮,從而計算氨基酸的含量。
若樣品中只含有單一的已知氨基酸,則可由此法滴定的結果算出氨基酸的含量。若樣品中含有多種氨基酸(如蛋白質水解液),測不能由此法算出氨基酸的含量。
脯氨酸與甲醛作用后,生成的化合物不穩(wěn)定,導致滴定后結果偏低;酪氨酸含酚基結構,導致滴定結果偏高。
材料、試劑與器具
(一)試劑
1、0.5%酚酞酒精溶液
稱0.5g酚酞溶于100ml60%酒精中。
2、0.05%溴麝香草酚藍溶液
取0.05溴麝行草酚藍溶于100ml 20%乙醇溶液中。
3、1%甘氨酸溶液
取1g甘氨酸溶于100ml蒸餾水。
4、標準0.100mol/L 氫氧化鈉溶液
5、中性甲本醛溶液
取甲醛溶液50ml,加0.5%酚酞指示劑約3ml,滴加0.1mol/LnaOH溶液,使溶液呈微粉紅色,臨用前中和。
(二)實驗器具
1、錐形瓶 2、堿式滴定管
3、 移液管洗耳球 4、天平
5、容量瓶 6、試劑瓶
7、量筒 8、玻棒與燒杯
1、取3只100ml錐形瓶,按下表加入試劑
錐形瓶編號 試劑 |
樣品1 |
樣品2 |
空白 |
1%甘氨酸溶液或樣品(ml) |
2.0 |
2.0 |
— |
蒸餾水(ml) |
5.0 |
5.0 |
7.0 |
中性甲醛溶液(ml) |
5.0 |
5.0 |
5.0 |
0.05%溴麝香草酚藍溶液(滴) |
2 |
2 |
2 |
0.5%酚酞乙醇溶液(滴) |
4 |
4 |
4 |
2、混勻后用標準0.100mol/L氫氧化鈉溶液滴定至紫色(pH8.7~9.0)
3、結果計算
每毫升氨基酸溶液中含氨基氮的毫克數為
式中:V1為滴定樣品消耗氫氧化鈉的體積(ml);
V2為滴空白消耗氫氧化鈉的體積(ml);
1.4008 為1ml 0.1mol/L氫氧化溶液相當的氮量(mg)
利用甲醛滴淀法可以用來測定蛋白質的水解程度。隨著蛋白質水解度的增加,滴定值也增加,當蛋白質水解完成后,滴定值不再增加。
人體在食物中獲得的八種氨基酸是:賴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蘇氨酸、甲硫氨酸、纈氨酸。只是說在一段時間內要保持攝入氨基酸量的穩(wěn)定,而且人體可以通過自身用?一種氨基酸合成另一種氨基酸。所...
沒多少錢 跟市面上其他品牌的類似款差不多
價格各個地區(qū)不統(tǒng)一
甘氨酸5.97
丙氨酸6.00
纈氨酸5.96
亮氨酸5.98
異亮氨酸6.02
苯丙氨酸5.48
絲氨酸5.68
蘇氨酸6.16
酪氨酸5.66
半胱氨酸5.05
蛋氨酸5.74
脯氨酸6.30
色氨酸5.89
賴氨酸9.74
精氨酸10.76
組氨酸7.59
天冬氨酸2.77
谷氨酸3.22
天冬酰胺5.41
谷氨酰胺5.65
出自《有機化學》(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11,曾昭瓊主編)
格式:pdf
大?。?span id="vgwuzmi" class="single-tag-height">2.6MB
頁數: 7頁
評分: 4.7
氨基酸的分離(紙層析法) 一、實驗原理 1、層析法又稱色譜法,是一種物理的分離方法。利用混合物中各組分 物理化學性質的差異(如吸附力、分子形狀及大小、分子親和力、分配系數等) , 使各組分以不同程度分布在固定相和流動相兩相中,并使各組分以不同速度移 動,從而得到有效的分離。 精品文檔,你值得期待 操作方式:紙層析、薄層層析、柱層析等 分離機理:分配層析、吸附層析、離子交換層析、凝膠層析、親和層析等 2、紙層析法是用濾紙作為惰性支持物的分配層析法,展層溶劑由有機溶劑和水 組成。濾紙纖維上的羥基具有親水性, 在濾紙上水就被吸附在纖維素的纖維之間 形成固定相。當有機溶劑(流動相)沿紙流動經過層析點時,層析法上溶質就在 水相和有機相之間不斷進行分配。由于溶質就在水相和有機相之間不斷進行分 配。由于溶質中各組分的分配系數不同,移動速率也不同,因而可以彼此分開。 物質被分離后在濾紙上的移動速率用 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