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電子線路SPICE設計與仿真 | 作????者 | 林彌,劉國華,劉建嵐 [1]? |
---|---|---|---|
類????別 | 電子 | 出版社 |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2014年05月01日 | 頁????數(shù) | 188 頁 |
定????價 | 29.9 | 開????本 | 16K |
裝????幀 | 平裝 | ISBN | 9787121227356 |
目錄
第1章 PSpice設計軟件簡介 1
1.1 電路圖的繪制 1
1.1.1 啟動OrCAD Capture CIS 1
1.1.2 繪制元器件 2
1.1.3 信號源與接地 5
1.1.4 互連線繪制 7
1.1.5 節(jié)點編號 7
1.1.6 濾波器簡介 9
1.2 PSpice電路分析 10
1.2.1 直流分析 10
1.2.2 交流小信號分析 14
1.2.3 瞬態(tài)分析 15
1.2.4 傅里葉分析 17
1.2.5 溫度分析 17
1.2.6 參數(shù)掃描分析 18
1.3 PSpice器件模型和元件的創(chuàng)建 19
1.3.1 PSpice Model Editor模型編輯
器的使用 19
1.3.2 編輯元件符號 23
1.3.3 添加庫 25
1.4 實例 26
1.4.1 單級小信號晶體管放大電路 26
1.4.2 基于MC1496的調幅電路 38
1.4.3 基于TDA2030集成芯片的音頻
功放電路 49
1.4.4 CMOS放大電路 55
1.5 本章小結 61
第2章 基礎性分析設計與仿真 62
2.1 二極管特性分析與仿真 62
2.1.1 學習目的 62
2.1.2 二極管特性及工作原理 62
2.1.3 仿真任務 63
2.1.4 分析要求 65
2.1.5 思考題 66
2.2 晶體三極管和場效應管特性分析
及仿真 66
2.2.1 學習目的 66
2.2.2 器件特性及工作原理 66
2.2.3 仿真任務 68
2.2.4 分析要求 69
2.2.5 思考題 70
2.3 基本的單管放大器分析與仿真 70
2.3.1 學習目的 70
2.3.2 單管放大電路工作原理及性能
指標 70
2.3.3 仿真任務 70
2.3.4 分析要求 73
2.3.5 思考題 73
2.4 負反饋放大電路分析與仿真 73
2.4.1 學習目的 73
2.4.2 負反饋放大電路工作原理及性
能指標 73
2.4.3 仿真任務 74
2.4.4 分析要求 77
2.4.5 思考題 77
2.5 差分放大電路分析與仿真 77
2.5.1 學習目的 77
2.5.2 差分放大電路工作原理及性能
指標 77
2.5.3 仿真任務 78
2.5.4 分析要求 81
2.5.5 思考題 81
2.6 集成運算放大器分析與仿真 81
2.6.1 學習目的 81
2.6.2 集成運放電路工作原理及性能
指標 81
2.6.3 仿真任務 82
2.6.4 分析要求 84
2.6.5 思考題 84
2.7 RC網(wǎng)絡分析設計與仿真 84
2.7.1 學習目的 84
2.7.2 RC網(wǎng)絡工作原理及性能指標 84
2.7.3 仿真及設計任務 85
2.7.4 分析要求 88
2.7.5 思考題 88
2.8 LC諧振回路分析設計與仿真 88
2.8.1 學習目的 88
2.8.2 LC網(wǎng)絡工作原理及性能指標 88
2.8.3 設計任務及參數(shù)指標 90
2.8.4 設計要求 91
2.8.5 思考題 91
2.9 單調諧小信號放大器分析設計與
仿真 91
2.9.1 學習目的 91
2.9.2 單調諧小信號放大電路工作
原理及性能指標 91
2.9.3 設計任務及參數(shù)指標 93
2.9.4 設計要求 93
2.9.5 思考題 94
2.10 丙類調諧功率放大器分析設計
與仿真 94
2.10.1 學習目的 94
2.10.2 丙類功放工作原理及性能
指標 94
2.10.3 設計任務及參數(shù)指標 95
2.10.4 設計要求 96
2.10.5 思考題 96
2.11 倍頻器電路分析設計與仿真 96
2.11.1 學習目的 96
2.11.2 倍頻器電路工作原理及性能
指標 96
2.11.3 設計任務及參數(shù)指標 97
2.11.4 設計要求 97
2.11.5 思考題 97
2.12 石英晶體振蕩器電路分析設計
與仿真 97
2.12.1 學習目的 97
2.12.2 石英晶振電路工作原理及
性能指標 97
2.12.3 設計任務及參數(shù)指標 99
2.12.4 設計要求 99
2.12.5 思考題 99
2.13 二極管調幅電路分析設計與
仿真 99
2.13.1 學習目的 99
2.13.2 二極管調幅電路工作原理 99
2.13.3 設計任務及參數(shù)指標 100
2.13.4 設計要求 100
2.13.5 思考題 100
2.14 二極管峰值包絡檢波電路分析
設計與仿真 101
2.14.1 學習目的 101
2.14.2 二極管包絡檢波器工作原理
及性能指標 101
2.14.3 設計任務及參數(shù)指標 104
2.14.4 設計要求 104
2.14.5 思考題 104
2.15 單失諧回路斜率鑒頻器分析
設計與仿真 104
2.15.1 學習目的 104
2.15.2 單失諧回路斜率鑒頻器工作
原理及性能指標 105
2.15.3 設計任務及參數(shù)指標 106
2.15.4 設計要求 107
2.15.5 思考題 107
2.16 本章小結 107
第3章 綜合性設計與仿真 108
3.1 波形發(fā)生器電路的設計與仿真 108
3.1.1 設計內(nèi)容 108
3.1.2 設計要求及參數(shù)指標 108
3.1.3 設計提示 108
3.2 共射-共集組合放大器的設計與
仿真 109
3.2.1 設計內(nèi)容 109
3.2.2 設計要求及參數(shù)指標 109
3.3 心電放大器的設計與仿真 109
3.3.1 設計內(nèi)容及參數(shù)指標 109
3.3.2 設計要求 109
3.3.3 設計提示 109
3.4 直流穩(wěn)壓電源的設計與仿真 110
3.4.1 設計內(nèi)容 110
3.4.2 設計要求及參數(shù)指標 110
3.4.3 設計提示 110
3.5 開關穩(wěn)壓電源的設計與仿真 111
3.5.1 設計內(nèi)容 111
3.5.2 設計要求 111
3.6 基于運放的壓控振蕩器設計與
仿真 112
3.6.1 設計內(nèi)容 112
3.6.2 設計要求 112
3.7 高電平調幅電路的設計與仿真 112
3.7.1 設計內(nèi)容 112
3.7.2 設計要求及參數(shù)指標 112
3.7.3 設計提示 113
3.8 基于變?nèi)荻O管的壓控振蕩器
3.8.1 設計簡介 113
3.8.2 設計內(nèi)容 113
3.8.3 設計要求及參數(shù)指標 114
3.8.4 設計提示 114
3.9 差分峰值斜率鑒頻器在集成電路
中的應用與設計 115
3.9.1 設計內(nèi)容 115
3.9.2 設計提示 115
3.9.3 設計要求及參數(shù)指標 116
3.10 小功率調頻發(fā)射機電路的設計
與仿真 116
3.10.1 設計內(nèi)容 116
3.10.2 設計要求及參數(shù)指標 117
3.10.3 設計提示 117
3.11 集成鎖相環(huán)應用電路的設計
與仿真 117
3.11.1 設計內(nèi)容 117
3.11.2 設計要求及參數(shù)指標 118
3.11.3 設計提示 118
3.12 無線廣播調幅發(fā)射系統(tǒng)的設計
與仿真 119
3.12.1 設計內(nèi)容 119
3.12.2 設計要求及參數(shù)指標 119
3.12.3 設計提示 119
3.13 超外差式接收系統(tǒng)的設計與
仿真 119
3.13.1 設計內(nèi)容 119
3.13.2 設計要求及參數(shù)指標 120
3.14 本章小結 120
第4章 LTSpice設計平臺簡介 121
4.1 電路圖繪制Schematics Capture 122
4.1.1 Schematics Capture的電路
原理圖結構 122
4.1.2 Schematics Capture的基本
操作 122
4.1.3 電路圖繪制舉例 125
4.2 電路性能分析 130
4.3 器件模型與電路圖模塊化設計 137
4.3.1 外部器件的SPICE模型導入
方法 138
4.3.2 原理圖的模塊化設計 140
4.4 控制面板的設置 143
4.5 集成可調基準電壓源和DC-DC
降壓開關電源的仿真 146
4.5.2 基于TL431的基準電壓源 148
4.5.3 DC-DC降壓開關穩(wěn)壓電源
仿真 150
4.6 丙類功率放大器的設計與仿真 153
4.7 振幅調制與解調電路仿真 157
4.7.1 振幅調制電路設計與仿真 157
4.7.2 解調電路仿真 162
4.8 設計思考題 165
4.9 本章小結 165
附錄A PSpice庫簡介一 166
附錄B PSpice庫簡介二 168
附錄C LTSpice的點命令(Dot
Commands)功能簡表 169
附錄D LTSpice電路器件符號索引簡表
170
附錄E AD633的SPICE模型文件 171
參考文獻 175 2100433B
很簡單,首先右鍵單擊上方菜單欄右側空白處,選擇“繪圖”,調出繪圖工具欄。然后,選擇相應圖形,點擊鼠標,選擇起點,再點擊鼠標,選擇終點,畫出電路圖,再選擇各線條圖形,右鍵,組合。這樣整個電路圖就可以同時...
、、、天津華翰唯卓科技生產(chǎn)清洗劑價格,超強清洗能力,環(huán)保安全不傷手,滿足您的個性需求!
廣州市悅得電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9月(其前身為成立于1998年的東信電子廠),工廠設于廣州白云區(qū),是一家集設計、生產(chǎn)、營銷和服務于一體的線路板生產(chǎn)企業(yè)。公司專業(yè)生產(chǎn)各類高精密度雙面、多層線路板,...
格式:pdf
大?。?span id="dz71gx6" class="single-tag-height">706KB
頁數(shù): 12頁
評分: 4.5
. . 課 程 設 計 報 告 課程名稱 通信電子線路 課題名稱 晶體二極管檢波器 專 業(yè) 通信工程 班 級 學 號 姓 名 指導教師 張鰲峰 胡瑛 2014年 2 月 28 日 . . 湖南工程學院 課 程 設 計 任 務 書 課程名稱 通信電子線路 課 題 晶體二極管檢波器 專業(yè)班級 通信工 學生姓名 學 號 指導老師 張鰲峰 胡瑛 審 批 任務書下達日期 2014年 2 月 24日 任 務 完成日期 2014 年 2 月 28日 . . 一 、 課 程 設 計 內(nèi) 容 1.課程設計目的: 通過課程設計,使學生加強對通信電子電路的理解,學會查尋資料﹑方案比較,以 及設計計算等環(huán)節(jié)。進一步提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創(chuàng)造一個動腦動手﹑獨立開 展電路實驗的機會,鍛煉分析﹑解決通信電子電路問題的實際本領,真正實現(xiàn)由課本知 識向實際能力的轉化;通過典型電路的設計與仿真分
格式:pdf
大?。?span id="9kxkwsz" class="single-tag-height">706KB
頁數(shù): 2頁
評分: 4.5
《通信電子線路課程設計》教學大綱 課程設計名稱: 通信電子線路課程設計 學 分: 2分 周 數(shù):2周 適用專業(yè) :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專業(yè) 執(zhí) 筆 人:杜 勇 審 訂 人:佘新平 一、目的與任務 通信電子線路課程設計是通信電子線路理論課結束后一個重要的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本課程 設計通過讓學生親手安裝和調試一個調幅收音機、 一個調頻發(fā)射機,使學生認識和掌握模擬 通信系統(tǒng)的各個單元電路的組成、 工作原理和調試方法,初步建立模擬通信系統(tǒng)的基本概念。 二、教學基本要求 1) 按照給定的電路原理圖, 對收音機電路進行全面的分析:包括各級的工作原理、 靜 態(tài)工作點和交流信號通路及整機框圖。 2) 了解電子產(chǎn)品生產(chǎn)的全部過程:元件檢測、安裝、調試。 3) 通過調幅收音機的安裝調試,掌握調幅接收機各電路單元的工作原理和調試方法。 4) 通過調頻發(fā)射機組裝調試,掌握調頻發(fā)射機的原理、電路及調試方法。 三、課程
《電路設計與仿真:SPICE電路分析》具有較強的實用性,書中內(nèi)容深入淺出,可以作為電源設計、信號處理、通信等相關專業(yè)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也可供大專院校的師生學習參考使用。
作者:(美)Steven M.Sandler、Charles Hymowitz
本書全面介紹了開關電源變換器的理論和仿真方法,內(nèi)容主要有:電源變換器介紹、小信號建模、反饋和控制環(huán)、基本功能電路和通用模型、非隔離變換器前端整流和功率因數(shù)校正電路的仿真與設計、反激式變換器的仿真和設計、正激式變換器的仿真和設計等。
本書創(chuàng)建了多種市場上流行變換器的理論方程,給出了相應的SPICE模型,提供了大量電路和仿真曲線插圖,為讀者描述了完整的開關電源變換器理論和仿真設計方法。本書特色是對開關電源理論不進行過于學術化的討論,只給出必需的理論方程推導,同時通過大量實例介紹了仿真方法,并提供了應用常用仿真軟件對這些開關電源變換器電路進行仿真的完整模型,架起了理論分析和市場應用之間的橋梁。
本書完整地論述了開關電源變換器的理論和仿真方法,主要內(nèi)容有:電源變換器介紹、小信號模型、反饋和控制環(huán)、基本功能電路和通用模型、非隔離變換器前端整流和功率因數(shù)校正電路的仿真和設計、反激式變換器的仿真和設計、正激式變換器的仿真和設計。本書創(chuàng)建了多種市場上流行變換器的理論方程,并給出了相應的SPICE模型,提供了600多幅電路和仿真曲線插圖,為讀者描述了完整的開關電源變換器理論和仿真設計方法。
本書的特色是對開關電源理論不進行過術學術化的討論,只給出必需的理論方程推導,同時通過大量實例介紹了仿真方法,并提供了應用常用仿真軟件,如OrCAD,ICAP/4,μCap,TINA等,對這些開關電源變換器電路進行仿真的完整模型,架起了理論分析和市場應用之間的橋梁。
本書可供從事開關電源仿真與設計的工程技術人員和電氣信息類、自動化控制等相關專業(yè)高校師生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