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名 | 槭樹科 |
拉丁名 | Acer ginnala Maxim. |
種名 | 華北茶條槭 |
引種人 | |
引種時間 | 1958.6.18 |
引種地點 | 南京中山植物園 |
引種材料 | 其它 |
3.400、大概就是這個數(shù)
茶條槭為槭樹科槭屬落葉大灌木或小喬木,葉、果供觀賞,葉型美麗。秋季葉色紅艷,特別引人注目;夏季剛剛結(jié)出的雙翅果呈粉紅色,十分秀氣、別致,是北方優(yōu)良的觀賞綠化樹種,宜孤植、列植、群植,或修剪成綠籬和整形...
弱陽性,耐寒、耐半蔭,在烈日下樹皮易受灼害;也喜溫暖;喜深厚而排水良好之沙質(zhì)壤土。在20—30度下層化30—60天,再降溫至5度下層化150天以上,或?qū)⑤p度酸處理后,在5度下層化90天;另外在5度貯存...
格式:pdf
大小:339KB
頁數(shù): 4頁
評分: 4.7
從華北盆地的地熱地質(zhì)背景入手,將地熱的四要素進行初步的討論,對地下熱 賦存的一般規(guī)律及地熱與地質(zhì)構(gòu)造、地層結(jié)構(gòu)、巖性之間的關系進行了探討。
茶條槭基本介紹
中文學名:茶條槭 ? ? ?
中文別名:茶條(中國樹木分類學)、華北茶條槭(植物分類學報) ?
二名法:Acer ginnala ? ?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 ? ?
綱: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又稱木蘭綱。 ?
亞綱:薔薇亞綱(Rosidae) ? ?
目:無患子目(Sapindales)
科:槭樹科(Acer palmatum) ? ? ?
屬:槭屬(Acer) [Takhtajan系統(tǒng)的槭樹科Aceraceae] ?
亞屬:槭亞屬(Acer Subgen. Acer) ? ? ?
種:茶條槭 A. ginnala ?
分布:東北、黃河流域及長江下游
【來源】槭科植物茶條槭的干燥葉、芽。
【化學成分】葉含槭鞣質(zhì)等。
【性昧歸經(jīng)】苦,寒。
【功能主治】清熱明目。主治肝熱目赤,昏花。
【用法用量】適量,白開水沖飲。
茶條槭樹干直,花有清香,夏季果翅紅色美麗,秋葉鮮紅,翅果成熟前也紅艷可觀,是較好的秋色葉樹種,也是良好的庭園觀賞樹種,可栽作綠籬及小型行道樹,也可叢植、群植、盆栽。
木材供薪炭及小農(nóng)具用材。樹皮纖維可代麻及做紙漿、人造棉等原料?;榱己妹墼?。種子可榨油。
茶條槭果熟期為9-10月,各地條件略有不同,翅果成熟后不凋落,采種時選擇黃褐色成熟果實,人工采集后,搓去果翅,去除雜質(zhì)即為種子。種子呈長條形,千粒重約為28克。收集的種子裝袋后放人種子窖低溫儲藏。
茶條槭種子具有深休眠特性,種子不經(jīng)處理直接浸種,萌芽率不會超過30%。所以種子的催芽處理對播種育苗尤為關鍵。播種前30天,將低溫儲藏的種子取出后,用1%濃度的過氧化氫浸泡2天后,冷水浸泡3-4天,均勻混入3倍體積的細沙,保持溫度5-10°C,濕度60-70%,20天后,1/3種子開裂即可播種。
茶條槭喜濕潤,應選擇離水源較近或澆水方便的地塊,以土壤肥沃、排水性好的沙壤土為最佳。春季播種,播種地應提前秋季深翻,播種錢做寬0.5米長度適宜的苗床,結(jié)合整地施入基肥,每平方米施腐熟農(nóng)家肥10-15千克。耙細表層土壤后,噴施0.5%的高錳酸鉀溶液進行土壤消毒,澆透水后即可播種。用播種器進行條播,每畝播種量為15千克,播種后用過篩的細土覆蓋,以不露出種子為宜,鎮(zhèn)壓后覆蓋草簾保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