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用范圍:6kV~35kV系統(tǒng)
測量范圍:0~500A;0~250μF
測量精度:±5%(電容電流在10A~500A時) ±1A(電容電流<10A時)
供電電源:AC220V±10%
電源頻率:50Hz±1%
環(huán)境溫度:0℃~45℃
相對濕度:≤90%
適用范圍:6kV~35kV系統(tǒng)測量范圍:0~500A;0~250μF
測量精度:±5%(電容電流在10A~500A時) ±1A(電容電流<10A時)
供電電源:AC220V±10%
電源頻率:50Hz±1%
環(huán)境溫度:0℃~45℃
相對濕度:≤90%
□ 安全:無需和一次側打交道,只需將測量線接于PT的開口三角端就可以測量出電容電流的數據,試驗過程簡單。
□ 數字抗干擾技術:儀器通過傅立葉算法濾除工頻干擾電壓對測量的影響,并計算得到輸出信號的幅值及相位,從而得到測量結果。此方法大大減小了50Hz工頻干擾信號對測量帶來的影響。
□ 保護功能齊全:儀器內串有大功率電阻對輸出信號限流,以保證儀器在極端損壞的情況下不損害PT。儀器的大功率輸出部件采用高耐壓的器件,以保證配電系統(tǒng)異常、導致開口三角電壓過高(達到100V)時,器件在隔離前可以承受該電壓的沖擊。
電容電感測量儀(英文名稱:Automatic Capacitance Inductance Tester  ...
電纜是導體,相當于電容器的一個極板,大地是導體,相當于電容的另外一個極板,電纜和大地之間的空氣就成了電容器的介質,接地電流就從電纜通過大地流入形成。 故障接地(fault earthing)又稱為接地...
1、不用測量儀的方法可以參考DLT 308-2012 中性點不接地系統(tǒng)電容電流測試規(guī)程2、可以使用在高壓中性點測量的測量儀3、最準的是金屬性接地直接測量。
由于從PT開口三角處注入的是微弱的異頻測試信號,所以既不會對繼電保護和PT本身產生任何影響,又避開了50Hz的工頻干擾信號,同時測試儀的輸出端可以耐受100V的交流電壓,若測量時系統(tǒng)有單相接地故障發(fā)生,亦不會損壞PT和測試儀,因而無需做特別的安全措施,使這項工作變得安全、簡單、快捷,且測試結果準確、穩(wěn)定、可靠。該測試儀采用大屏幕液晶顯示,中文菜單,操作非常簡便,且體積小、重量輕,便于攜帶進行戶外作業(yè),接線簡單,測試速度快,數據準確性高,大大減輕了試驗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適用于6~35kV配電系統(tǒng)的電容電流測試)。
格式:pdf
大?。?span id="hjadzai" class="single-tag-height">333KB
頁數: 4頁
評分: 4.6
城市配電網中電纜出線日益增多,導致負荷低谷時出現容性無功倒送以及單相接地時故障電流過大.在理論分析和計算的基礎上,利用MATLAB仿真平臺下的電力系統(tǒng)工具箱搭建全電纜出線的變電站仿真模型.通過仿真模擬,確定補償參數,綜合治理后夜容性無功過剩及單相接地故障電流過大的問題.仿真結果表明:裝設并聯(lián)電抗器后,空載時母線處及短路時故障點的電容電流都有明顯下降.同時也定量計算出不同電纜出線長度時所需電抗器的參數,為工程應用提供參考.
格式:pdf
大小:333KB
頁數: 未知
評分: 4.5
常用的三頻法測量電網對地電容是通過電壓互感器二次側開口三角端注入頻率不同、幅值恒定的電流信號,測量注入電流和反饋電壓,通過建立方程組來求解出系統(tǒng)對地電容值。但是這種方法受電壓互感器漏電阻、漏電感的影響,測量的誤差較大、測量的范圍較小。本文基于替代消弧線圈的有源全補償消弧裝置提出一種改進方法,即中性點注入三頻法。本文詳細分析了中性點注入三頻法的測量原理,選取不同注入頻率,對兩種電容電流測量方法進行對比仿真驗證。仿真結果表明,改進后的測量方法較原方法具有測量精度高、對電網影響小的特點。
配電網是以使用電能為主要任務的那一部分電力網絡,根據電壓等級分為高壓、中壓和低壓配電網。
高壓配電網:通常為35-110kV,負荷密度大可用220kV。
中壓配電網:通常6-10kV,6kV為淘汰型。
低壓配電網:220/380V。
電壓等級的選擇問題是一個技術經濟問題。需求隨電壓增大而下降的運行成本曲線與上升的投資成本曲線的交點。
我國中壓配電網以10kV為主。隨著近年來經濟的迅猛發(fā)展,用電需求急劇攀升,10kV配電
系統(tǒng)呈現出容量小、損耗大、供電半徑短、占用通道多等劣勢,配電網建設與土地資源利用的矛盾日益顯現。20kV中壓供電優(yōu)勢:20kV是介于35kV與10kV之間的新供電模式。與35kV相比,20kV可降低造價、節(jié)約土地、減少電壓轉換環(huán)節(jié)、集約利用廊道資源。與10kV相比,20kV供電半徑增加60%,供電范圍擴大1.5倍,供電能力提高1倍,輸送損耗降低75%,通道寬度基本相當,在輸送功率相同時,可減少變電站和線路布點2100433B
由于大量的常閉分段開關和常開聯(lián)絡開關存在于配電網中有,調度員在正常、檢修或事故運行方式下,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對分段開關和聯(lián)絡開關進行操作來調整配電網絡結構,以優(yōu)化配電網運行模式,從而提高電網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經濟性。這種方式被稱為配電網重構。按照應用側重點的不同,配電網重構可分為網絡優(yōu)化重構(簡稱網絡重構)和故障后重構(也稱故障恢復)。
作為配電系統(tǒng)運行和控制的重要手段配電網重構在配電管理系統(tǒng)中起著重要作用。目前,配電網絡廣泛采用環(huán)狀設計、開環(huán)運行。通常情況下,在沿饋線方向上分布了一定數量的常閉分段開關,而在饋線之間裝有常開的聯(lián)絡開關。為了提高電網的可靠性和經濟性,在正常運行狀態(tài)下,根據負荷的變化需要定期調整這些開關的狀態(tài)來重新建構配電網絡的運行結構,使負荷在各饋線之間自由流動,從而達到合理分配的目的;在故障狀態(tài)下,為了保證供電能夠得到盡快地恢復,網絡運行方式最為經濟合理,相應的網絡結構優(yōu)化也是十分必要的。
實際上,由于配電網中的開關數目巨大,隨之生成的環(huán)狀網絡樹的數量也十分可觀,因此在理論上配電網重構問題是一個龐大的非線性整數組合優(yōu)化問題。考慮到開關組合數量巨大,將它們作為優(yōu)化變量進行窮舉搜索將面臨“組合爆炸”問題,從而導致數學求解過程中計算量過大,占用大量的機時,并且無法確保計算過程的收斂性。為了解決計算速度的問題,研究人員提出了許多不同的方法來解決配電網絡重構問題,目前大家將研究與改進的主要方向集中在優(yōu)化算法和優(yōu)化目標兩個方面。
配電網絡的拓撲分析是根據配電電氣元件的連接關系,把整個配電網絡看成線與點結合的拓撲圖,然后根據電源結點、開關結點等進行整個網絡的拓撲連線分析,它是配電網絡進行狀態(tài)估計、潮流計算、故障定位、隔離及供電恢復、網絡重構等其它分析的基礎。
配電網絡的結構龐大且復雜,網絡結構由于故障或負荷轉移操作中開關的開合,經常發(fā)生變化。作為配電網絡分析的基礎,網絡拓撲計算需要進一步提高,因此迫切需要一個好的網絡拓撲算法。好的網絡拓撲算法應該有效且直觀,它不僅能滿足配電網自動化中的不同高級功能的要求,還應能實現配電網絡連通性的快速跟蹤和識別,適應事件變化。同時還應節(jié)省存儲空間和其他高級計算功能的時間。目前國內外在這方面現有的研究有關聯(lián)表矩陣表示法、網基矩陣表示法、結點消去法、樹搜索表示法、離散處理法等。
(1)關聯(lián)表矩陣表示法,聯(lián)表矩陣,設備編號來分析設備的連接關系,得到網絡的拓撲。其中建立了兩個表矩陣,N行13列的結點描述矩陣和M行16列的支路描述矩陣。這兩個矩陣即包含了每一個結點和每一條支路所相關聯(lián)的結點或支路號,以及各自的屬性。由于配電網絡結構復雜,基于關聯(lián)表的搜索分析方法會很復雜費時,難以實現網絡拓撲的快速跟蹤。
(2)網基矩陣表示法:該方法是基于圖論的表示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配電網絡是一個變結構的網絡,網絡由結點和弧構成。稱變結構網絡的各種允許結構形態(tài)為網形,稱所有網形中出現的弧的并集對應的基礎圖為變結構網絡的網基。網基用網基結構矩陣來描述,對于一個N結點的網絡,網基結構矩陣為N行N列的方陣,該矩陣表示了結點間的連接關系。網形則采用弧結構矩陣來描述。將網基矩陣經基形變換得到描述網形的弧結構矩陣。該方法從配電網絡的變結構特點出發(fā),能有效的表示配電網絡拓撲,但是它是基于矩陣的表示方法,而配電網絡的矩陣稀疏程度很高,占用了較大的存儲空間。
(3)結點消去法:該方法即通過消去中間節(jié)點,降低鄰接矩陣的階數,減少計算量和計算冗余度,提高計算速度。這種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忽略掉中間結點,只分析對拓撲結構具有重要影響作用的結點之間的連通狀態(tài)。結點消去法適用于任何接線方式,尤其對復雜的接線分析非常有效。大大減少了計算冗余度和計算量,提高了計算速度。但會影響到狀態(tài)估計、潮流計算、故障定位、隔離及供電恢復、網絡重構等其它分析。
(4)樹搜索法:在樹搜索中,將母線看作圖的頂點,將支路看作是圖的邊。通常對配電網來說,開關變位造成網絡結構發(fā)生重大變化的情況是很少發(fā)生的。在大多數情況下,開關變位的影響是局部的,基于此當開關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時,只搜索斷開開關所在的廠站電壓等級的拓撲分析方法,可提高網絡拓撲分析效率。
(5)離散處理法:電力系統(tǒng)既含連續(xù)動態(tài),也含離散動態(tài)。開關狀態(tài)變化引起電力系統(tǒng)網絡結構變化,是一種典型的離散事件動態(tài)過程。把整個電網拓撲分析問題分解為若干基本分析單元,采用基本分析單元的有色Petri網模型,當開關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時,只需重新計算受變化的開關狀態(tài)影響的母線,可提高拓撲分析的效率。通過對上述算法的比較、分析,可以看出各有特點,然而孤立地使用其中任意一種都無法達到直觀、有效、快速等配電網拓撲的綜合要求。因此要充分借鑒前人的研究成果,根據實際情況來實現配電網絡的拓撲分析。
配電網按電壓等級來分類
可分為高壓配電網(35-110KV),中壓配電網(6-10KV,蘇州有20KV),低壓配電網(220/380V);
在負載率較大的特大型城市,220KV電網也有配電功能。
按供電區(qū)的功能來分類
可分為城市配電網,農村配電網和工廠配電網等。
在城市電網系統(tǒng)中,主網是指110KV及其以上電壓等級的電網,主要起連接區(qū)域高壓(220KV及以上)電網的作用
配電網是指35KV及其以下電壓等級的電網,作用是給城市里各個配電站和各類用電負荷供給電源
配電網一般采用閉環(huán)設計、開環(huán)運行,其結構呈輻射狀。配電線的線徑比輸電線的小,導致配電網的R /X 較大。由于配電線路的R /X 較大, 使得在輸電網中常用的這些算法在配電網的潮流計算中其收斂性難以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