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尖杉屬(學名:Cephalotaxus Sieb. et Zucc. ex Endl.)是三尖杉科下的一個屬,為常綠喬木或灌木;葉線形或線狀披針形,交互對生或近對生,在側(cè)枝上基部扭轉(zhuǎn)而排成2列,背面有白粉帶2條,中脈上面凸起;球花單性異株或同株;雄球花6-11聚成頭狀,腋生,有多數(shù)螺旋狀排列的苞片,每一花生于一膜質(zhì)的苞腋內(nèi),有雄蕊4-16,每一雄蕊有2-4(多為3)花藥,藥隔三角形,花粉無氣囊;雌球花有多對交互對生的苞片(大孢子葉)組成,頂端數(shù)對苞片腋內(nèi)有2枚胚珠,基部苞片成珠托,花后胚珠1枚發(fā)育成種子,珠托發(fā)育成肉質(zhì)假種皮,包圍種子;種子核果狀,圓球形或長圓球形;子葉2枚。三尖杉屬共有9種。中國有三尖杉C. fortunei Hook. f. 和粗榧C. sinensis(Rehd. et Wils. )Li等7種,產(chǎn)秦嶺及黃河以南各省區(qū)。
中文學名 | 三尖杉屬 | 拉丁學名 | Cephalotaxus Sieb. et Zucc. ex Endl. |
---|---|---|---|
界 | 植物界 | 門 | 裸子植物門 |
綱 | 松柏綱 | 目 | 松柏目 |
科 | 三尖杉科 | 種 | 9種 |
分布區(qū)域 | 亞洲 | 命名者及年代 | Sieb. et Zucc. ex Endl., 1842 |
木材結(jié)構(gòu)細致,材質(zhì)優(yōu)良,枝、葉、根、種子可提取多種植物堿,對治療白血病及淋巴肉瘤等有一定的療效。
篦子三尖杉
粗榧
粗榧(原變種)
高山三尖杉
貢山三尖杉
海南粗榧
寬葉粗榧
綠背三尖杉
三尖杉
三尖杉(原變種)
三尖杉屬
臺灣三尖杉
西雙版納粗榧
柱冠粗榧
三尖杉屬形態(tài)特征
常綠喬木或灌木,髓心中部具樹脂道;小枝對生或不對生,基部具宿存芽鱗。葉條形或披針狀條形,稀披針形,交叉對生或近對生,在側(cè)枝上基部扭轉(zhuǎn)排列成兩列,上面中脈隆起,下面有兩條寬氣孔帶,在橫切面上維管束的下方有一樹脂道。球花單性,雌雄異株,稀同株; 雄球花6-11聚生成頭狀花序,單生葉腋,有?;驇谉o梗,基部有多數(shù)螺旋狀著生的苞片,每一雄球花的基部有一枚卵形或三角狀卵形的苞片,雄蕊4-16枚,各具2-4(多為3)個背腹面排列的花藥,花絲短,藥隔三角形,藥室縱裂,花粉無氣囊;雌球花具長梗,生于小枝基部(稀近枝頂)苞片的腋部,花梗上部的花軸上具數(shù)對交叉對生的苞片,每一苞片的腋部有兩枚直立胚珠,胚珠生于珠托之上。種子第二年成熟,核果狀,全部包于由珠托發(fā)育成的肉質(zhì)假種皮中,常數(shù)個(稀1個)生于軸上,卵圓形、橢圓狀卵圓形或圓球形,頂端具突起的小尖頭,基部有宿存的苞片,外種皮質(zhì)硬,內(nèi)種皮薄膜質(zhì),有胚乳;子葉2枚,發(fā)芽時出土。
三尖杉科僅三尖杉一個屬共有九種樹木,產(chǎn)于亞洲東部。我國產(chǎn)七種三變種,其中貢山三尖杉和篦子三尖杉列為國家重點二級保護野生植物。形態(tài)介紹:小枝對生,圓柱形,棕色。葉線狀披針形,螺狀排列,基部扭曲成2行狀,...
有用,特別是樹枝上長的那個園的瘤
可施腐熟動物稀糞尿3—5次,銨1—2次,噴灑后及時用清水沖洗苗木,以免發(fā)生藥害,6—7月再施以鉀肥,提高苗木木質(zhì)化程度
格式:pdf
大?。?span id="s1vgdmt" class="single-tag-height">690KB
頁數(shù): 6頁
評分: 4.6
長期以來,對高山三尖杉(Cephalotaxus alpina(Li)L.K.Fu)分類地位的爭議缺少可靠證據(jù)。本文從居群采樣的水平上比較了高山三尖杉和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 Hooker)的葉片和種子形態(tài)特征,兩者除種子的長寬比率無顯著差異外,種子長度,寬度,厚度,長厚比率,寬厚比率以及葉片長度和寬度均差異極顯著。此外,通過散點圖分析表明兩者的種子寬厚比和葉片寬度的變異是間斷而穩(wěn)定的,這一特征能將高山三尖杉和三尖杉明顯地區(qū)分,結(jié)果支持將高山三尖杉作為種的等級較為合適,不贊成將高山三尖杉作為三尖杉的變種或亞種的分類處理。同時,對標本和原始文獻的研究認為胡秀英(1964)發(fā)表的園桃杉(Cephalotaxus fortunei Hooker var.globosa S.Y.Hu)和高山三尖杉應(yīng)是同一分類群。
格式:pdf
大小:690KB
頁數(shù): 5頁
評分: 4.8
根據(jù)樣方調(diào)查,對分布在黔中地區(qū)修文縣六桶鄉(xiāng)的篦子三尖杉群落的種類組成、外貌、結(jié)構(gòu)特征和物種多樣性進行分析。結(jié)果表明,在800m2的樣地中,有維管植物92種,隸屬52科79屬。群落中喬木的個體數(shù)量很少,主要由灌木和草本組成,灌木層主要優(yōu)勢種為篦子三尖杉、火棘等。群落外貌常綠,結(jié)構(gòu)簡單。整個群落的物種豐富度Gleason指數(shù)為14,Shan-non-Wiener指數(shù)為0.24,Simposon為7.07,均勻度指數(shù)為1.59。群落各層次的豐富度格局表現(xiàn)為草本層>灌木層>藤本植物>喬木層,多樣性格局為草木層>灌木層>喬木層>藤本植物,均勻度格局為草木層>灌木層>喬木層>藤本植物。
三尖杉科基本信息
科中文名:三尖杉科
科拼音名:sanjianshanke
科拉丁名:Cephalotaxaceae
描述:Cephalotaxaceae三尖杉科,裸子植物,只有三尖杉屬Cephalotaxus1屬,7種,分布于亞洲東部與南部。
裸子植物門
紅豆杉綱
紅豆杉綱
中國植物志:07:423
所有屬:Cephalotaxus,三尖杉屬
臺灣穗花杉分類學
在植物分類學上,穗花杉屬最早于1916年由德國植物學家羅柏特·皮爾格依據(jù)Amentotaxus argotaenia建立的,并以種的名義置于羅漢松屬(Podocarpus)之下,后又被移至三尖杉屬(Cephalotaxus)(或稱粗榧屬),之后獨立出來為穗花杉屬,1926年皮爾格根據(jù)雄株球果的復合性將穗花杉屬與三尖杉屬一同并入三尖杉科(Cephalotaxaceae),同科的還有臺灣粗榧、日本榧樹等,1931年,另一日本學者工藤佑舜觀察雌株球果后認為它不應(yīng)放在三尖杉科而應(yīng)成立新科穗花杉科或是作為紅豆杉科的亞科或族,所以與另一日本植物學家山本由松一同建議成立穗花杉科,然而,另一日本植物學家小泉源一認為這是完全不必要的,他認為穗花杉屬與三尖杉屬仍有聯(lián)系,因此主張將紅豆杉科與三尖杉科至于同一科內(nèi),將兩者降至亞科的地位。
現(xiàn)今,三尖杉屬、穗花杉屬與紅豆杉科之間的關(guān)系,還尚未完全厘清,因此植物分類上有許多分歧,例如《臺灣植物志》將粗榧科(三尖杉科)穗花杉科獨立出來;但《The Families and Genera of Vascular plants》(維管束植物科屬)將這兩屬一同放在三尖杉科當中;但也有將三尖杉科獨立,穗花杉屬至于紅豆杉科,如《世界松柏類名錄及文獻》。但多數(shù)學者仍認為紅豆杉科分5個屬,有許多共同之處,是比較自然的分類群。
篦子三尖杉對于研究古植物區(qū)系和三尖杉屬系統(tǒng)分類以及其起源、分布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價值。
樹葉富含單寧,可提制栲膠。種子可榨油,供工業(yè)用。木材細致、材質(zhì)優(yōu)良,堅實不裂,宜作雕刻、棋類及工藝品材料。
篦子三尖杉樹形美觀,枝葉四季濃綠,是美化環(huán)境最為理想的觀賞性稀有名貴樹種,具有凈化空氣,優(yōu)化環(huán)境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