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壓管水位的觀測,可采用測聲鐘、電測水位計、示數水位計,有條件的可采用遙測水位計或自計水位計等。對于水位超過管口高程的,可在管口安裝壓力表或各種壓差計進行觀測。測壓管管口高程,在施工期和初次蓄水期應每隔1個月~3個月校測1次;在運行期至少每年校測1次。
振弦式孔隙水壓力計的壓力觀測,應采用頻率接收儀,兩次讀數誤差應不大于1Hz。有條件的也可采用測量控制單元(MCU)自動采集數據。
觀測滲流壓力時應同時觀測上、下游水位,滲流量,降水量,氣溫,大氣壓力等其他有關項目。蓄水初期、高水位、上游水位驟變階段、遇有較大地震或發(fā)現異常滲流情況時,均應加強觀測。
滲流壓力觀測儀器應根據不同的觀測目的、土體透水性、滲流場特征以及埋設條件等,選用測壓管或振弦式孔隙水壓力計。一般情況是:
①作用水頭小于20m、滲透系數不小于10cm/s的土體中,滲流壓力變幅小的部位,監(jiān)視防滲體裂縫等,宜采用測壓管。
②作用水頭大于20m、滲透系數小于10cm/s的土體中,觀測不穩(wěn)定滲流過程以及不適宜埋設測壓管的部位(如鋪蓋或斜墻底部、接觸面等),宜采用振弦式孔隙水壓力計,其量程應與測點實有滲流壓力相適應。
測壓管宜采用鍍鋅鋼管或硬塑料管,一般內徑不宜大于50mmo測壓管的導管段應順直,內壁光滑無阻,接頭應采用外箍接頭。管口應高出地面,并加保護裝置,防止雨水進入和人為破壞。測壓管除必須隨壩體填筑適時埋設者外,一般在水工建筑物竣工后、蓄水
前鉆孔埋設。隨建筑物填筑埋設時,應確保管壁與周圍土體結合良好并不因施工遭受破壞。測壓管埋設完畢后,需及時進行注水試驗,檢查其靈敏度。
振弦式孔隙水壓力計在施工期可采用坑式埋設法,在運用期應采用鉆孔埋設法??邮铰裨O時,采用砂包裹體的方法,將孔隙水壓力計在坑內就地埋設。土料回填按設計采用原開挖料薄層鋪料、專門壓實,儀器上方的回填土厚度應不小于lm。當在堆石體中敷設時,應加保護管。鉆孔埋設孔隙水壓力計時,鉆孔孔徑根據孔中埋設儀器的數量而定,一般為108mm~146mm。埋設過程中,應隨時檢測儀器和電纜是否損壞,一旦發(fā)現,必須及時處理或重新埋設 。
(1)水工建筑物滲流壓力觀測。觀測橫斷面宜選在最大斷面處、原河床段、施工合龍段、地形或地質條件復雜段,斷面一般不得少于3個,并盡量與變形、應力觀測斷面相結合。觀測橫斷面上的測點布置,應根據水工建筑物的結構型式、斷面大小和滲流場特征,設3條~4條觀測鉛直線。觀測鉛直線上的測點布置應根據壩高和需要監(jiān)視的范圍、滲流場特征,并考慮能通過流網分析確定浸潤線位置,沿不同高程布點。需要觀測上游壩坡內滲流壓力分布的均質壩、心墻壩,應在上游坡的正常蓄水位與死水位之間適當增設觀測點。
(2)地基滲流壓力觀測。橫斷面的選擇主要取決于地層結構、地質構造情況,斷面數一般不少于3個,并宜順流線方向布置或與水工建筑物體內滲流壓力觀測斷面相重合。觀測橫斷面上的測點布置,應根據建筑物地下輪廓形狀、基礎地質條件以及防滲和排水形式等確定,一般每個斷面上的測點不少于3個。
(3)兩岸滲流壓力觀測。宜沿流線方向或滲流較集中的透水層(帶)設2個~3個觀測斷面,每個斷面上設3條~4條觀測鉛直線(含滲流出口)。如需分層觀測,應做好層間止水。不同水工建筑物結合部的滲流壓力觀測,應在接觸輪廓線的控制處設置觀測鉛直線,沿接觸面不同高程布設觀測點。在岸坡防滲齒槽和灌漿帷幕的上下游側各設1個觀測點 。
公路水準測量的觀測方法:(1)安置儀器 松開三腳架的伸縮螺旋,按需要調節(jié)三條腿的長度后,旋緊螺旋。安置腳架時,應使架頭大致水平,對泥土地面,應將三腳架的腳尖踩入土中,以防儀器下 沉;對水泥地面,要采取...
隨著工業(yè)與民用建筑業(yè)的發(fā)展,各種復雜而大型的工程建筑物日益增多,工程建筑物的興建,改變了地面原有的狀態(tài),并且對于建筑物的地基施加了一定的壓力,這就必然會引起地基及周圍地層的變形。為了保證建(構)筑物的...
對建筑物沉降進行觀測的方法如下: 1、觀測點的布置由設計單位確定,一般情況是: (1)磚墻承重的建筑物,可沿墻的長度每隔8~12m設置一個觀測點,并應設置在建筑物的轉角處,縱墻和橫墻的交接處、縱墻...
滲流壓力觀測是指對水工建筑物的浸潤線及包括兩岸、地基、人工防滲和排滲設施等關鍵部位在內的整個滲流場的滲流壓力分布的觀測。目的是掌握水工建筑物在運行期間的滲流壓力分布情況和變化規(guī)律,結合工程地質情況、鉆探與試驗資料、土的滲透變形資料及其他觀測資料,分析有無管涌、流土或接觸沖刷等滲透變形或破壞;判斷防滲、排水、降壓設施是否有效,發(fā)現異常滲流情況,及時采取有效處理措施,保證工程安全運用。
觀測資料應及時整編和分析。
資料整編一般包括:
①測壓管或孔隙水壓力計的考證記錄。
②測壓管水位或滲流壓力統(tǒng)計表的填寫,統(tǒng)計表中應同時記錄上、下游水位,降水量等觀測資料。
③測壓管水位或滲流壓力過程線圖、分布圖、相關圖以及測壓管水位或滲流壓力特征值過程線、位勢過程線等的繪制。
資料分析包括:
①對測壓管水位或滲流壓力隨時間、空間變化規(guī)律的分析。
②對測壓管水位或滲流壓力特征值變化規(guī)律的分析。
③對測壓管水位或滲流壓力與庫水位、時效、降雨量等因素之間相關關系變化規(guī)律的分析。
④將巡視檢查成果、測壓管水位或滲流壓力分析成果、設計計算復核成果進行比較,并結合滲流量分析以及工程地質、鉆探、填筑等資料,判斷水工建筑物的滲流性態(tài),是否存在異常滲流、存在部位及其對安全的影響程度與變化趨勢 等。
格式:pdf
大?。?span id="d6zqxjv" class="single-tag-height">159KB
頁數: 2頁
評分: 4.4
1 滲流觀測的目的意義和觀測方法 變形監(jiān)測理論和技術是工程測量學中的一項重要研究內容,也是目前監(jiān) 測建筑物安全的一種重要手段,對保障國民經濟建設和工程的正常運營有著 重要的意義。 對水工建筑物及其地基內由滲流形成的浸潤線、 滲透壓力 (或滲透水頭 )、滲 流量和滲水水質等的觀測。 其目的是:掌握水工建筑物及其地基的滲流情況, 分 析判斷是否正常和可能發(fā)生不利影響的程度及原因, 為工程養(yǎng)護修理和安全運用 提供依據,并可為水利工程的勘測、設計、施工和科研提供參考資料。進行滲流 觀測時應同時觀測上下游水位、 水溫及其他必要的水文氣象項目。 工程初次蓄水 或擋水時、泄水時、上游高水位或水位陡變時、強烈地震后或工程存在缺陷時, 應加強觀測。 分類 通常分為以下幾類。 滲流觀測 浸潤線觀測 對土石壩滲流斷面中滲流場自由表面線的位置的觀測,用以 了解浸潤線的位置和變化, 判斷滲流是否正常。 通常在土石
【學員問題】壩體滲流壓力觀測的方法與要求?
【解答】1、測壓管水位的觀測,宜采用電測水位計。有條件的可采用示數水位計、遙測水位計或自記水位計等。
(1)測壓管水位,兩次測讀誤差應不大于2cm.
(2)電測水位計的測繩長度標記,應每隔1-3個月用鋼尺校正一次。
(3)測壓管的管口高程,在施工期和初蓄期應每隔1-3個月校測一次;在運行期至少應每年校測一次。
2、振弦式孔隙水壓力計的壓力觀測,應采用頻率接收儀。測讀操作方法應按產品說明書進行,兩次讀數誤差應不大于1Hz.測值物理量用測壓管水位來表示。
有條件的也可用智能頻率計或與計算機相聯。
以上內容均根據學員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整理而成,供參考,如有問題請及時溝通、指正。
【學員問題】壩體滲流壓力觀測方法與要求?
【解答】1、測壓管水位的觀測,宜采用電測水位計。有條件的可采用示數水位計、遙測水位計或自記水位計等。
(1)測壓管水位,兩次測讀誤差應不大于2cm.
(2)電測水位計的測繩長度標記,應每隔1-3個月用鋼尺校正一次。
(3)測壓管的管口高程,在施工期和初蓄期應每隔1-3個月校測一次;在運行期至少應每年校測一次。
2、振弦式孔隙水壓力計的壓力觀測,應采用頻率接收儀。測讀操作方法應按產品說明書進行,兩次讀數誤差應不大于1Hz.測值物理量用測壓管水位來表示。
有條件的也可用智能頻率計或與計算機相聯。
以上內容均根據學員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整理而成,供參考,如有問題請及時溝通、指正。
1.設置要求
按規(guī)定,測壓管適用于作用水頭小于20m的壩、滲透系數大于或等于
2.孔口段
應設置管口保護裝置,要求簡單牢固、開啟方便,并能鎖閉、防止損壞。當自動或遙測時能滿足接收儀表的測量要求。
3.導管段
采用直徑不大于50mm的無縫鍍鋅鋼管,內壁涂防腐防銹材料,外壁應嚴密封堵,以防客水干擾或壓力水串通。封孔材料為膨潤土球、高崩解性粘土球或水泥砂漿,以避免滲透。
管徑增大后,當管中水位上升(或下降)時,則補充(或排出)管中相應滲水量所需的時間即滯后時間與管徑呈正比,當巖土的滲透系數較小時,增加管徑造成的時間滯后是嚴重的,若庫水位變化較快時,觀測誤差就更大。
設庫水位上升(或下降)
式中,d——測壓管導管段管徑,cm;
k——巖土滲透系數,cm/s;
i——巖土滲透坡降;
n——測壓管進水段開孔率,%;
L——測壓管進水段長度,cm。
4.進水端
對于土石壩測壓管進水段管外應包扎無紡土工織物防止土顆粒進入管內,管底封閉不留沉淀管段。進水段管長不小于1.0m,進水孔應排列均勻,內壁無毛刺,原則上盡量增大開孔率,也可采用與導管段內徑相同的多孔聚乙烯過濾管或透水石管作進水段。
進水段鉆孔直徑不小于10cm,下管前先填10cm厚反濾料,下管后管外需填反濾料并逐層夯實,直至進水段頂部。反濾料要有足夠的透水性又能防止細顆粒進入測壓管,其滲透系數宜大于周圍介質的10~100倍,對粘壤土或砂壤土可用純凈細砂,對砂礫石層可用洗凈、風干的細砂到粗砂的混合料。
5.觀測儀器
當為無壓孔時,可用電測水位計進行觀測。
1.設置要求
滲壓計適用于作用水頭大于20m的壩、滲透系數小于
2.安裝埋設
(1)挖坑埋設時,在填筑高程超出測點0.3m時,開挖長、寬、深分別為30、30、40cm的坑,將已浸水飽和裝入銅砂網袋內的儀器放入坑中,回填原開挖土料,人工夯實,上部填土保護厚度為1m。
(2)鉆孔埋設時,孔徑按孔中安裝儀器數量而定,一般為φ108~146mm,成孔后在儀器上、下各回填中粗砂30~40cm,其上按設計充填封孔材料組水并分段搗實。
3.傳感器
可選用相應的滲壓計進行安裝和觀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