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調蓄池 | 運營模式 | 注水模式、滿池模式、空池模式、沖洗模式 |
---|
(1)注水模式
降雨時,打開調蓄池進水閘門,調蓄池進水,同時開啟格柵機。該模式在雨天情況下,調蓄池收集來自地表的初期雨水,雨水通過管道進入調蓄池內(nèi),當池前水位達到一定高度后,控制調蓄池前的閥門開啟,使得雨水進入調蓄池。
(2)滿池模式
調蓄池在水位達到一定高度時,關閉調蓄池進水閥門,同時關閉格柵機。當調蓄池水位達到預定或者最大水位時,要關閉調蓄池的進水閥門,雨量較大時還需打開防汛閥門,將雨水進行排河處理。
(3)空池模式
晴天時,調蓄池內(nèi)的初期雨水提升至污水管,調蓄池排空至一定水位時,關閉提升泵,放空完成。該模式下調蓄池在晴天放空調蓄池或者雨天需要放空反沖洗時,打開提升泵,將調蓄池內(nèi)的初期雨水輸送到污水管網(wǎng),一般放空時間應為管網(wǎng)污水量低谷期,當排空達到一定水位時,關閉提升泵。
(4)沖洗模式
放空調蓄池后,一般需要對調蓄池池底沉砂等進行沖洗,防止長時間積淤導致發(fā)酵生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氣體。
2100433B
調蓄池建設是滇池流域污水全面收集處理的重要措施,是昆明市在滇池保護治理中借鑒國外經(jīng)驗的創(chuàng)新之舉。
上游流量即為地塊的雨水量
可以從“共亨資料”欄目查勘一下 沉淀池、調蓄池的施工方案、橋區(qū)雨水泵站調蓄池施工方案 如有就可下載使用了。
就按成品價計入就好
調蓄池既可是專用人工構筑物如地上蓄水池、地下混凝土池,也可是天然場所或已有設施如河道、池塘、人工湖、景觀水池等。而由于調蓄池一般占地較大,應盡量利用現(xiàn)有設施或天然場所建設雨水調蓄池,可降低建設費用,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有條件的地方可根據(jù)地形、地貌等條件,結合停車場、運動場、公園等建設集水調蓄、防洪、城市景觀、休閑娛樂等于一體的多功能調蓄池。根據(jù)調蓄池與管線的關系,調蓄類型可分為在線調蓄和離線調蓄。按溢流方式可分為池前溢流和池上溢流。如圖2所示,圖2(a)為儲存池上設有溢流的在線儲存;圖2(b)為儲存池入口前設有溢流的在線儲存;圖2(c)為儲存池上設有溢流的離線儲存;圖2(d)為儲存池入口前設有溢流的離線儲存。
雨水調蓄池的位置,應根據(jù)調蓄目的、排水體制、管網(wǎng)布置、溢流管下游水位高程和周圍環(huán)境等綜合考慮后確定。根據(jù)調蓄池在排水系統(tǒng)中的位置,其可分為末端調蓄池和中間調蓄池。末端調蓄池位于排水系統(tǒng)的末端,主要用于城鎮(zhèn)面源污染控制。中間調蓄池位于一個排水系統(tǒng)的起端或中間位置,可用于削減洪峰流量和提高雨水利用程度。當用于削減洪峰流量時,調蓄池一般設置于系統(tǒng)干管之前,以減少排水系統(tǒng)達標改造工程量;當用于雨水利用儲存時,調蓄池應靠近用水量較大的地方,以減少雨水利用管渠的工程量。
調蓄池主要是在暴雨期間可收集部分初期雨水,當暴雨停止后,該部分雨水再輸送至排水管網(wǎng)、泵站或者污水處理廠。概括而言,合流制排水系統(tǒng)調蓄池的主要作用是截流初期雨水,提高合流制系統(tǒng)的截流倍數(shù),使調蓄之后的管道和泵站可以采用較小的設計流量。其工作原理如圖3所示。由圖3可知,調蓄池的容積可通過計算入流流量和出流流量的差異進行估算,計算式為:
式中 V—調蓄池容積;
t—從調蓄池開始進水至充滿的時間;
t0—調蓄時間;
Qin—入流流量;
Qout—出流流量;
基于數(shù)學模型的調蓄池計算方法,需首先得到流量過程線或流量隨時間變化的方程。如果擬建調蓄池的地點有多年實測流量過程資料,可用某種選樣方法,每年選出幾次較大的流量過程,分別經(jīng)過調蓄計算獲得所需的容積V1,V2…Vn,再用頻率分析方法求出設計容積Vp值。但一般情況下要獲得多年實測流量資料是很困難的,因此可利用多年雨量資料,由降雨徑流模型模擬出多年流量資料,再用上述方法求出Vp。美國調蓄池的計算是以此為基礎通過SWMM模型和管網(wǎng)水力模型計算調蓄池容積。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