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原湖濱常見濕地植物圖鑒》是2009年12月1日由科學出版社出版,作者是林萍。
書名 | 云南高原湖濱常見濕地植物圖鑒 | ISBN | 9787030264428 |
---|---|---|---|
頁數(shù) | 125頁 | 出版社 | 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2009年12月1日(第1版) | 裝幀 | 平裝 |
開本 | 16 | 正文語種 | 簡體中文 |
條形碼 | 9787030264428 | 尺寸 | 25.8 x 18.2 x 1 cm |
質(zhì)量 | 499克 | ASIN | B0039PUR2E |
云南高原湖濱常見濕地植物圖鑒內(nèi)容簡介
《云南高原湖濱常見濕地植物圖鑒》收集了云南高原湖濱常見的水 生植物及濕生植物155種,大部分為野生種,少量為人工濕地中的栽培種。具體介紹了每種植物中艾名、拉丁名、隸屬科屬、形態(tài)特征、產(chǎn)地及分布、生境、用途,并附有物種彩色照片,圖文并茂,具有較強的實用價值。
前言
沉水植物類
1.水二毛茛
2.小水毛茛
3.金魚藻
4.五刺金魚藻
5.穗狀狐尾藻
6.狐尾藻
7.沼生水馬齒
8.石龍尾
9.黃花貍藻
10.黑藻
11.海菜花
12.波葉海菜花
13.龍舌草
14.苦草
15.菹草
16.光葉眼子菜
17.微齒眼子菜
18.竹葉眼子菜
19.篦齒眼子菜
20.穿葉眼子菜
21.小眼子菜
22.角果藻
23.大茨藻
漂浮植物類
24.浮苔
25.槐葉萍
26.細葉滿江紅
27.滿江紅
28.鳳眼蓮
29.大藻
30.浮萍
31.品藻
32.紫萍
浮葉植物類
33.蘋
34.莼菜
35.萍蓬蓮
36.睡蓮
37.兩棲蓼
38.菱
39.金銀蓮花
40.荇菜
41.水鱉
42.眼子菜
43.浮葉眼子菜
挺水植物類
44.荷花
45.蕺菜
46.水蓼
47.粉綠狐尾藻
48.杉葉藻
49.黃花藺
50.澤瀉
51.澤薹草
52.野慈姑
53.慈姑
54.黃谷精
55.再力花
56.鴨舌草
57.海壽花
58.短序黑三棱
59.沼生黑三棱
60.黑三棱
61.香蒲
62.鳳車草
63.紙莎草
64.荸薺
65.水毛花
66.水蔥
67.蔗草
68.蘆竹
69.花口十蘆竹
70.茼草
71.蘆葦
72.菰
濕生植物類
73.蜈蚣草
74.水葫蘆苗
75.茴茴蒜
76.石龍芮
77.纖細碎米薺
78.菥萁
79.雞眼梅花草
80.金蕎麥
81.扁蓄
82.扁頭花蓼
83.酸模葉蓼
84.長鬃蓼
85.尼泊爾蓼
86.戟葉蓼
87.喜旱蓮子草
88.銳齒鳳仙花
89.水鳳仙花
90.中華鳳仙花
91,滇水金鳳
92.圓葉節(jié)節(jié)菜
93.柳葉菜
94.矮地榆
95.百脈根
96.紫雀花
97.積雪草
98.天胡荽
99.銅錢草
100.高山水芹
101.水芹
102.很把草
103.魚眼草
104.水朝陽花
105.鹿蹄橐吾
106.星狀風毛菊
107.腎葉龍膽
108.橢圓葉花錨
109.睡菜
110.粗壯珍珠菜
111.海仙花
112.山梗菜
113.鞭打繡球
114.三色馬先蒿
115.北水苦荬
116.狗肝菜
117.馬鞭草
118.水虎尾
119.水香薷
120.寶蓋草
121.繡球防風
122.地筍
123.深紫糙蘇
124.夏枯草
125.荔枝草
126.海韭菜
127.飯包草
128.蛛絲毛藍耳草
129.水竹口十
130.谷精草
131.姜花
132.大花美人蕉
133.黃花美人蕉
134.寬口十韭
135.重辦萱草
136.沿階草
137.忽地笑
138.黃菖蒲
139.鳶尾
140.綬草
141.小花燈心草
142.小燈心草
143.燈心草
144.華扁穗草
145.舌葉薹草
146.云霧薹草
147.云南莎草
148.三面稈荸薺
149.具剛毛荸薺
150.螢藺
151.看麥娘
152.狗牙根
153.李氏禾
154.雙穗雀稗
155.棒頭草
參考書目
中文名索引
拉丁名索引
是全球25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qū)之一,是我國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省份,有著"動植物王國"的美譽。云南的高原湖泊是我國濕地中的特殊類型,多為喜馬拉雅山脈抬升過程中斷陷形成,具有湖盆一湖濱一面山典型結(jié)構(gòu)特征。湖濱連接湖盆和山麓,是湖泊邊緣部分,以不同濕地植物構(gòu)成湖濱帶,而湖濱帶是湖泊水生生態(tài)系統(tǒng)與湖泊流域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間重要的生態(tài)過渡帶,是云南高原濕地植物的主要分布區(qū),由于具有水陸交匯過渡的特征,植物多樣性極為豐富,有濕地高等植物163科,597屬,1775種,分別占中國濕地高等植物225科、815屬、2276種的72%、73%和178%。
1.《中國植物圖鑒》,作者:賈祖璋、賈祖珊編著。1958年,中華書局出版不過是黑白的2.彩色的《園林景觀植物圖鑒》(上下)(精) 作者:周洪義//張清//袁東升 出...
網(wǎng)上自己搜搜不都有了
植物鑒定必備工具——《中國高等植物彩色圖鑒》限時發(fā)售2016-04-30 科學出版社 中國植物圖像庫《中國高等植物彩色圖鑒》精選中國境內(nèi)野生高等植物和重要栽培植物1萬余種,配以圖片近2萬張,每一物種以...
格式:pdf
大?。?span id="o0pwert" class="single-tag-height">105.8MB
頁數(shù): 83頁
評分: 4.8
?????????? ?????? 1????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 0 ? ???? 11? ??? 12????? 13? ?? 14???饞? 16????? 17? ???? 18? ???? 19? ?????? 20???? 21? ??? 22? ??? 23???? 24? ??? 25? ??? 26? ?? 27? ????? 28? ????? 29??? 30? ?? 31???? 32? ?? 33???? 34? ?? 35? ?? 36? ?? 37? ?? 38? ?? 39????? 40? ??? 41? ?? 42? ???? 43? ?? 44? 龍?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格式:pdf
大?。?span id="ylygxam" class="single-tag-height">105.8MB
頁數(shù): 4頁
評分: 4.5
2017年1—12月,先后20次對湖南永州典型區(qū)域的濕地植物進行實地調(diào)查,系統(tǒng)總結(jié)了湖南永州22種濕地植物的主要性狀、景觀價值以及園林景觀與工程應用,在分析其應用現(xiàn)狀的基礎(chǔ)上提出了對策建議。
封面
高原湖濱城市土地集約利用模式與管理
內(nèi)容簡介
前言
第1章 概述
第2章 高原湖濱地區(qū)土地利用與湖泊生態(tài)的關(guān)系研究
第3章 昆明城市用地擴展對滇池水環(huán)境的影響研究
第4章 生態(tài)約束下滇池流域城市化地區(qū)城鎮(zhèn)村土地集約利用模式研究
第5章 生態(tài)約束下高原湖濱城市(鎮(zhèn))土地集約利用模式研究
第6章 生態(tài)約束下高原湖濱城市(鎮(zhèn))土地集約利用管理機制研究
第7章 結(jié)論
附錄 生態(tài)約束下滇池湖濱城市化地區(qū)城鎮(zhèn)村土地集約利用模式實驗模擬數(shù)據(jù)庫研究
封底 2100433B
本書針對云南高原湖濱城市(鎮(zhèn))發(fā)展及用地擴張與湖泊生態(tài)保護日益尖銳的矛盾,運用生態(tài)學及生態(tài)城市理論和土地集約利用理論,采用遙感、GIS、元胞自動機、計量分析模型等技術(shù)方法,系統(tǒng)研究了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流域尤其滇池流域土地利用及其城市(鎮(zhèn))用地擴張與湖泊生態(tài)變化的機理關(guān)系,從理論分析和實驗實證兩方面首次系統(tǒng)論證了云南高原湖濱地區(qū)城市(鎮(zhèn))發(fā)展的最佳土地利用模式應該是生態(tài)約束的城市(鎮(zhèn))土地集約利用模式,創(chuàng)新性地提出了該模式的目標、原則、條件和類型以及各類型的城市(鎮(zhèn))土地利用方向,探索了實施這個模式新的土地利用管理機制及其政策措施,為重塑高原湖濱城市(鎮(zhèn))發(fā)展與湖泊生態(tài)保護和諧關(guān)系、促進高原湖泊流域生態(tài)經(jīng)濟良性循環(huán)的土地利用管理新格局提供科學依據(jù)。
高原上生成的低渦有冷性和暖性兩種。冷性低渦常生成于高原西南部或高原北側(cè),尺度較大且較深厚,常出現(xiàn)在冬半年,天氣以陣性降水為主;暖性低渦基本上是夏季,在高原中部、南部及柴達木等地生成的,屬于淺薄系統(tǒng),范圍小,移動慢,在源地無明顯降水。高原低渦不僅影響高原內(nèi)部,當其移出高原后對中國東部地區(qū)的天氣也有很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