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紫菀屬的范圍有不同的觀點(diǎn)。廣義的紫菀屬還包括其他鄰近的屬。這些鄰近的屬在中國有東風(fēng)菜屬 (Doellingeria) ,女菀屬 (Turczaninowia) ,莎菀屬(Arctogeron) ,狗娃花屬 (Heteropappus,馬蘭屬 (Kalimeris,裸菀屬 (Gymnaster) ,紫菀木屬 (Asterothamnus) ,乳菀屬 (Galatella) ,麻菀屬 (Linosyris) ,巖菀屬 (Krylovia) ,堿菀屬 (Tripolium) ,翠菊屬(Callistephus) 等,在這里都不列入紫菀屬中。至于華菀屬 (Wardaster Small) 主要以花藥基部有稍尖的附片與紫菀屬為區(qū)別,但稍尖的附片在個別的紫菀屬植物中也可見到,似仍應(yīng)列入紫菀屬。
紫菀屬是紫菀族中最大的屬。由于不同學(xué)者對屬的范圍的觀點(diǎn)不同,所包括的種的數(shù)目也不一致。據(jù)較近的估計(jì)有250種 (Burges 及 Alexander, 1933, Cronquist,1933) ,600種(Core, 1955) 或1000種 (Phillips, 1950) 。廣泛分布于亞洲、歐洲及北美洲。狹義的紫菀屬在中國近百種。
該屬中很多的種、雜交種和變種都被種植在花園里,因?yàn)樗鼈兙哂形硕嗖实幕ǘ?。紫菀屬的植物也被一些鱗翅目昆蟲的幼蟲作為食物。其中紫菀(A.tataricusLf)則為常用藥材,產(chǎn)于華北、東北和西北,根能潤肺化痰、止咳。
多年生草本,亞灌木或灌木。莖直立。葉互生,有齒或全緣。頭狀花序作傘房狀或圓錐傘房狀排列,或單生,各有多數(shù)異形花,放射狀,外圍有1-2層雌花,中央有多數(shù)兩性花,都結(jié)果實(shí),少有無雌花而呈盤狀。總苞半球狀,鐘狀或倒錐狀;總苞片2至多層,外層漸短,覆瓦狀排列或近等長,草質(zhì)或革質(zhì),邊緣常膜質(zhì)。花托蜂窩狀,平或稍凸起。雌花花冠舌狀,舌片狹長,白色,淺紅色、紫色或藍(lán)色,頂端有2-3個不明顯的齒;兩性花花冠管狀,黃色或頂端紫褐色,通常有5等形的裂片?;ㄋ幓库g,通常全緣?;ㄖ种Ω狡樞位蛉切?。冠毛宿存,白色或紅褐色,有多數(shù)近等長的細(xì)糙毛,或另有一外層極短的毛或膜片。瘦果長圓形或倒卵圓形,扁或兩面稍凸,有2邊肋,通常被毛或有腺。
紫菀屬,菊科,約 500種,分布于溫帶地區(qū),北美尤盛,我國約100種,各地均產(chǎn),其中有很多種類供觀賞用。紫菀常用藥材,產(chǎn)華北、東北和西北,根能潤肺化痰。
中國有植物237科、2988屬、25734種。其中藥用種類有223科、1984屬、10153種(含種以下等級1103個)。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兩個亞門,其中被子植物亞門的藥用種數(shù)十分龐大,約占藥...
紫菀屬,菊科,約 500種,分布于溫帶地區(qū),北美尤盛,我國約100種,各地均產(chǎn),其中有很多種類供觀賞用。紫菀常用藥材,產(chǎn)華北、東北和西北,根能潤肺化痰。
凹葉紫菀 | 糙葉小舌紫菀 | 低小東俄洛紫菀 | 短舌紫菀(原變種) |
巴塘紫菀 | 察瓦龍紫菀 | 滇西北紫菀 | 多花麗江紫菀 |
巴塘紫菀(原變種) | 川鄂紫菀 | 東俄洛紫菀 | 多枝東俄洛紫菀 |
巴塘紫菀匙葉變種 | 大花紫菀 | 東俄洛紫菀(原變型) | 匙葉巴塘紫菀 |
巴塘紫菀原變種 | 大埔紫菀 | 東俄洛紫菀低小變型 | 長梗紫菀 |
白背變種 | 大葉小舌紫菀 | 東俄洛紫菀多枝變型 | 長毛三脈紫菀 |
白背小舌紫菀 | 單頭峨眉紫菀 | 短莖紫菀 | 長毛小舌紫菀 |
白背紫菀 | 德欽紫菀 | 短毛紫菀 | 長葉紫菀 |
白舌紫菀 | 等苞紫菀 | 短毛紫菀(原變種) | 長圓葉變種 |
白雪變種 | 等苞紫菀(原變型) | 短毛紫菀細(xì)舌變種 | 長圓葉褐毛紫菀 |
白雪銀鱗紫菀 | 等毛變種 | 短毛紫菀狹苞變種 | |
扁毛紫菀 | 等毛短舌紫菀 | 短舌紫菀 |
山菀組 Sect. Alpigenia Benth.
紫菀組 Sect. Aster
正菀組 Sect. Orthomeris A. Gray
紫菀AstertataricusL. f.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斜升。莖直立,高40-50厘米,粗壯,基部有纖維狀枯葉殘片且常有不定根,有棱及溝,被疏粗毛,有疏生的葉?;咳~在花期枯落,長圓狀或橢圓狀匙形,下半部漸狹成長柄,連柄長20-50厘米,寬3-13厘米,頂端尖或漸尖,邊緣有具小尖頭的圓齒或淺齒。下部葉匙狀長圓形,常較小,下部漸狹或急狹成具寬翅的柄,漸尖,邊緣除頂部外有密鋸齒;中部葉長圓形或長圓披針形,無柄,全緣或有淺齒,上部葉狹?。蝗咳~厚紙質(zhì),上面被短糙毛,下面被稍疏的但沿脈被較密的短粗毛;中脈粗壯,與5-10對側(cè). 脈在下面突起,網(wǎng)脈明顯。頭狀花序多數(shù),徑2.5-4.5厘米,在莖和枝端排列成復(fù)傘房狀;花序梗長,有線形苞葉??偘肭蛐?,長7-9毫米,徑10-25毫米;總苞片3層,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頂端尖或圓形,外層長3-4毫米,寬1毫米,全部或上部草質(zhì),被密短毛,內(nèi)層長達(dá)8毫米,寬達(dá)1.5毫米,邊緣寬膜質(zhì)且?guī)ё霞t色,有草質(zhì)中脈。舌狀花約20余個;管部長3毫米,舌片藍(lán)紫色,長15-17毫米,寬2.5-3.5毫米,有4至多脈;管狀花長6-7毫米且稍有毛,裂片長1.5毫米;花柱附片披針形,長0.5毫米。瘦果倒卵狀長圓形,紫褐色,長2.5-3毫米,兩面各有1或少有3脈,上部被疏粗毛。冠毛污白色或帶紅色,長6毫米,有多數(shù)不等長的糙毛?;ㄆ?-9月;果期8-10月。
格式:pdf
大?。?span id="n2ewnfm" class="single-tag-height">471KB
頁數(shù): 11頁
評分: 4.7
非金屬管、襯里管分類以及應(yīng)用情況 一、 非金屬管 1. 工程塑料管道 工程塑料管道具有比金屬輕、有一定機(jī)械強(qiáng)度、優(yōu)良的耐腐蝕性能和加工性能 (可 機(jī)械加工、熱成型和焊接 )等特性。 1) PVC(Polyvinyl Chloride 聚氯乙烯) PVC具有良好的耐腐蝕性能、機(jī)加工性能、力學(xué)性能。在石油化工方面, PVC管主 要用于輸送某些腐蝕性流體,不宜用于輸送可燃、劇毒和含有固體顆粒的流體。 有較好的耐溶劑性和化學(xué)穩(wěn)定性,耐石油、汽油、丙烷、丁烷等烷烴類的腐蝕和溶解, 對一般無機(jī)酸、有機(jī)酸、堿類和醇類均耐蝕。但氯代烷烴、酮類、醚類、芳烴類等溶劑,對 它有很大的溶脹性,強(qiáng)氧化劑可和它起作用。 PVC有很大的溶脹性,強(qiáng)氧化劑可和它起作用,有很好的加工性能,可機(jī)加工、熱 成型和焊接,還有較好的耐溶劑性和化學(xué)穩(wěn)定性,耐石油、汽油、丙烷、丁烷等烷烴類的腐 蝕和溶解,對一般無機(jī)酸、有機(jī)酸、堿類和醇
格式:pdf
大小:471KB
頁數(shù): 24頁
評分: 4.7
實(shí)用文案 標(biāo)準(zhǔn)文檔 上海中級口譯??几哳l詞匯分類匯總 1.) 經(jīng)濟(jì)類 APEC, ASEAN, EU, EC (EEC), G8 EURO, RMB, YEN, POUND, DOLLAR UN, WHO, IMF, PLO, FBI, VOA, CIA , NSA, CCCP, DMZ, PLA, QFII , PBOC,CEPA NATO, NASA, UNESCO, OPEC, NAFTA, SAFE associate company (subsidi ary / affiliate) 聯(lián)營公司 (子公司、附屬公司) aggregate demand 總需求 aggregate supply 總供給 advanced technology 先進(jìn)技術(shù) business mechanism 創(chuàng)業(yè)機(jī) 制 active balance (passive balance/ unfavo
主要有毒成分按其結(jié)構(gòu)可以分為以下類型:
倍半萜內(nèi)酯類化合物
這類成分在菊科中分布普遍,主要存在于豚草屬(AmbrosiaL.)、艾屬、紫菀屬(AsterL.)、秋英屬(CosmosCav.)、大麗花屬(DahliaCav.)、向日葵屬(HelianthusL.)、山柳菊屬(HieraciumL.)、金光菊屬(RudbeckiaL.)、二支黃花屬(SolidagoL.)、萬壽菊屬(TagetesL.)、蒼耳屬等屬中,多具細(xì)胞毒作用,可,以引起人皮膚炎癥,例如林業(yè)工作者常因接觸菊科植物引起變態(tài)性皮炎,植物園和分類學(xué)工作者?;嫉穆殬I(yè)性皮炎,均與菊科中倍半萜內(nèi)酯有關(guān)。經(jīng)研究對皮膚具有刺激活性的倍半萜內(nèi)酯,其化學(xué)結(jié)構(gòu)多具有環(huán)外。
Α—亞甲基—r—內(nèi)酯和α,β—不飽和鍵,主要結(jié)構(gòu)類型見24—1至24—3。其次,倍半萜醇有重要毒性,如澤蘭屬(EupatoriumL.)所含震顫醇素(tremetol)可致死亡,另Tetradymia屬所含的四室澤蘭醇(tetradym01.)(24—5),為肝毒和光敏性毒物。
硫茂衍生物及多炔化合物
這類化合物主要存在于萬壽菊族(Tageteae)、堆心菊族(Helenieae)和向日葵族(Heliantheae)中,其中具有口—三噻嗯基(e—terthienyt)和5—(3—丁烯炔基)—2,2,—二噻嗯基[5—(3—butenynyl)—2,2,—bithienyl]結(jié)構(gòu).特別具有與雙鍵共軛的羧基化合物或三鍵化合物具有較強(qiáng)的光敏毒性。三、雙稠吡咯啶生物堿(pyrrolizidinealkaloids):主要存在于千里光屬。這是一類肝毒生物堿,易引起牲畜中毒,已發(fā)現(xiàn)約120種菊科植物含此類生物堿,現(xiàn)已引起世界性注意,而且對人也存在潛在的威脅。采食過千里光屬植物的乳牛,牛奶中含有此類生物堿;蜜蜂采千里光屬植物的花,蜂蜜中也含此類生物堿。另外,有些地方用含此類生物堿的菊科植物治病,都可能給人造成損害。
它們所引起中毒屬于慢性積累性中毒,癥狀有:
1.使肝組織壞死;
2.肝纖維樣變性,引起水腫;
3.有絲分裂抑制的細(xì)胞巨紅血球癥。如用含5%夾可賓千里光(Seneciojacobea)的飼料喂養(yǎng)大鼠,數(shù)周內(nèi)發(fā)生以下主要病理變化:淋巴增生、脾臟增大、胸腺萎縮、腹水、胸膜積水和彌漫性壞死性肝炎。已知菊科植物所含雙稠吡咯烷類生物堿約有90余種,一些主要代表物的毒性見表24—1。.-,有毒的雙稠吡咯烷類生物堿多具有1,2—脫氫吡咯啶環(huán)系,含烷酰基支鏈,在7—位上常含羥基或酯基,酯基可能是1—位上烷基鏈上的烯丙基酯的一部分,如倒千里光堿(24—7)。毒性最大的為環(huán)狀二酯,環(huán)狀單酯次之,單酯毒性最小。不同家畜中毒反應(yīng)也不同,豬最敏感,小雞、牛、馬不敏感,羊?qū)β灾卸居心褪苄裕珜毙灾卸久舾衃1-3]。
其他有毒成分
如存在于蒼耳子中的甙類和艾蒿、菊蒿中的揮發(fā)油等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