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青唐古拉花崗巖鋯石離子探針U-Pb同位素測年
格式:pdf
大?。?span id="lkascsk"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3MB
頁數(shù):6P
人氣 :55
4.5
念青唐古拉花崗巖是拉薩地塊中部出露面積超過1500 km2的侵入巖基,巖性以中細粒黑云母二長花崗巖和中粗粒黑云母二長花崗巖為主;據(jù)巖體之間接觸關系判斷,中細粒黑云母二長花崗巖的結(jié)晶時代早于中粗粒黑云母二長花崗巖.應用高靈敏度高分辨率離子探針技術(shù)對念青唐古拉花崗巖代表性巖石樣品的巖漿鋯石進行U-Pb同位素測年,得到中細粒黑云母二長花崗巖的結(jié)晶成巖年齡為18.3Ma,中粗粒黑云母二長花崗巖的結(jié)晶成巖年齡為11.01 Ma.念青唐古拉黑云母二長花崗巖屬拉薩地塊內(nèi)部已知的最年輕的巨型花崗巖侵入體,其巖漿侵位結(jié)晶與碰撞造山、地殼增厚、高原隆升、地殼東西向伸展存在密切的關系,與地殼局部熔融具有動力學成因聯(lián)系.
中祁連西段黑溝梁子花崗巖的鋯石U-Pb同位素年齡及成因
格式:pdf
大?。?span id="ucwyaka"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640KB
頁數(shù):5P
黑溝梁子花崗巖巖體為中祁連山帶兩段野馬南山巨量花崗巖的一部分,出露于野馬山南北緣,巖性為黑云母二長花崗巖。δ值、nk/a值、a/nck值、eu負異常、δeu值、acf圖解、87sr/86sr比值、εsr、147sm/144nd比值、207pb/204pb比值、εnd值等巖石化學和同位素特征表明黑溝梁子花崗巖屬鈣堿性過鋁質(zhì)巖系,漿來源于地殼物質(zhì)的重熔,具s型花崗巖特點。通過對黑溝梁子花崗巖的顆粒級鋯石upb同位素測年,獲得206pb/238u表面年齡統(tǒng)計權(quán)重平均值為(444±17)ma。w(nb)w(y)和w(rb)w(y+nd)圖和r1-r2圖解上兩個樣點均落入同碰撞花崗巖區(qū),結(jié)合前人研究成果可以確定該巖體形成于板塊碰撞階段。該巖體的鋯石upb年齡的確定和成因的探討對于深入研究祁連造山帶的構(gòu)造演化提供了一條重要的地質(zhì)信息。
湖南丫江橋花崗巖中鋯石的Hf同位素地球化學
格式:pdf
大?。?span id="ypuefmg"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741KB
頁數(shù):4P
在丫江橋過鋁花崗巖中,鋯石可以分作兩期,分別形成于巖漿定位前的深部巖漿房內(nèi)和巖漿定位后的侵入部位,這兩期鋯石的原位hf同位素分析揭示,該花崗巖漿主要來自地殼物質(zhì)的深部熔融.然而,部分較高的176hf/177hf數(shù)據(jù)表明,這些花崗質(zhì)鋯石中可能包裹了形成于幔源巖漿的細小鋯石(其粒徑小于激光束斑),事實上,背散射電子圖像和電子探針分析顯示,在部分第1期鋯石內(nèi)部存在著另一種形態(tài)和成分不同的鋯石晶體,它們可能是在花崗質(zhì)巖漿形成初期混入的幔源巖漿中的結(jié)晶產(chǎn)物.因此,推測丫江橋過鋁花崗巖的產(chǎn)生與地幔巖漿的底侵怍用有聯(lián)系.
四川冕寧牦牛坪堿性花崗巖鋯石鈾-鉛同位素年齡及其地質(zhì)意義
格式:pdf
大?。?span id="md9b4u9"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314KB
頁數(shù):未知
4.4
對四川冕寧牦牛坪富稀土堿性花崗巖鋯石的鈾-鉛同位素年齡研究,得出一致線上交點年齡為(249±43)×10~6a,下交點年齡為(12±2)×10~6a。前者相當于巖體中殘余鋯石的形成年齡,可能代表堿性花崗巖母體巖石的年齡,后者應是堿性花崗巖及新生鋯石的形成年齡。(12±2)×10~6a的年齡值是攀西裂谷帶內(nèi),甚至整個揚子準地臺內(nèi)最年輕的花崗巖年齡值。新的喜馬拉雅期成巖成礦年齡數(shù)據(jù)的得出,對于認識區(qū)域構(gòu)造-巖漿活動歷史,了解稀土元素礦床的時間-空間分布,有重要意義。
四川冕寧牦牛坪堿性花崗巖鋯石鈾—鉛同位素年齡及其地質(zhì)意義
格式:pdf
大?。?span id="r4tvyop"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13KB
頁數(shù):4P
4.4
四川冕寧牦牛坪堿性花崗巖鋯石鈾—鉛同位素年齡及其地質(zhì)意義
金廠溝梁-二道溝金礦田內(nèi)花崗巖類侵入體鋯石的離子探針U-Pb年代學及意義
格式:pdf
大小:972KB
頁數(shù):10P
4.4
金廠溝梁-二道溝金礦田內(nèi)花崗巖類侵入體shrimp鋯石u-ph定年結(jié)果表明,該區(qū)中生代以來到少經(jīng)歷了三次中酸性巖漿侵入作用,它們分別以西臺子二長花崗巖、婁上含輝石石英閃長巖和西對面溝花崗閃長巖及閃長玢巖脈在218±4ma(印支期)、161±1ma(燕山早期)和126±1ma(燕山晚期)的侵位為標志?;◢弾r類的地球化學資料表明,這些花崗巖類侵入體形成與造山作用有關,為造山后或陸內(nèi)拉張作用的產(chǎn)物。二道溝礦區(qū)成礦前或成礦期閃長玢巖脈的年齡126±1ma限定了該區(qū)金礦化的最大年齡;結(jié)合前人有關年代學資料,認為本區(qū)金礦化應發(fā)生在126~118ma。這說明金廠溝梁-二道溝金礦田的金礦床與我國膠東、小秦嶺和遼東等地區(qū)的金礦床是同時形成的,再次證明燕山晚期是中國最重要而廣泛的金成礦期。此外,在這些主要的金礦區(qū)內(nèi),金礦化時間上均具有與各自區(qū)內(nèi)最晚一次花崗質(zhì)巖漿作用同時或稍晚的特征,這可能指示金礦床是造山作用或區(qū)域構(gòu)造-巖漿演化最晚期的產(chǎn)物。
宜昌圈椅埫A型花崗巖鋯石U-Pb年齡和Hf同位素與揚子大陸古元古代克拉通化作用
格式:pdf
大?。?span id="dzj5dfy"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8MB
頁數(shù):11P
4.6
對侵位于湖北宜昌崆嶺雜巖中的圈椅埫花崗巖進行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鋯石u-pb年齡和hf同位素分析.結(jié)果表明,圈椅埫花崗巖富硅、堿,貧鈣、鎂,富集ga,y,zr和nb,虧損sr和ba,表現(xiàn)出后造山a型花崗巖(a2型)的特征.圈椅埫a型花崗巖的鋯石90%是諧和的,并給出平均1854ma的古元古代巖體結(jié)晶年齡.古元古代鋯石初始(176hf/177hf)i比值為0.280863~0.281134,εhf(t)均為負值(最低為-26.3),虧損地幔模式年齡是2.9~3.3ga(平均3.0ga),平均地殼模式年齡高達3.6~4.2ga(平均3.8ga).表面年齡為中太古代(2859ma)的鋯石有略高的虧損地幔模式年齡(3.4ga)但相似的平均地殼模式年齡(3.8ga).這些數(shù)據(jù)表明形成圈椅埫a型花崗巖的初始物質(zhì)非常古老,至少老于2.9ga,甚至可以追溯到冥太古代.與圈椅埫a型花崗巖形成有關的古元古代地殼熔融事件記錄著揚子大陸克拉通化過程,可能與columbia超大陸聚合后-裂解前的伸展作用所引起的深部太古宙地殼拉張垮塌有關。
寶雞花崗巖體鋯石U-Pb年齡、地球化學和Hf同位素組成
格式:pdf
大?。?span id="sfpmxrb"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31KB
頁數(shù):1P
4.5
寶雞花崗巖體出露于商丹縫合帶北部,是秦嶺構(gòu)造帶中規(guī)模較大的復式深成巖體之一,呈不規(guī)則巖基產(chǎn)出。該花崗巖體具有多期次侵位的特征,前人對其巖石地球化學特征及其成因研究相對薄弱,其形成時代存在不同認識。因此,進一步的巖石學、地球化學、年代學和同位素組成研究可以為理解秦嶺造山帶中生代造山過程和巖漿作用提供基礎科學依據(jù)。巖石學和地球化學特征表明,寶雞花崗巖體主體為石英二長巖、二長花崗巖和鉀長花崗巖,屬亞堿性系列、高鉀鈣堿性i型花崗巖。其sio2質(zhì)量分數(shù)為63%~73%,富al2o3(13.3%~15.6%),相對富k2o,k2o/na2o比值多數(shù)大于1,鋁飽和指數(shù)(a/cnk)為0.87~1.10,屬于準鋁質(zhì)—弱過鋁質(zhì)系列。輕重稀土元素分餾,但程度相對弱,富集大離子親石元素(如:rb、ba、th、u),虧損高場強元素(如:nb、ta、zr、p、ti),部分巖石具有高sr/y比值,弱eu負異常。中重稀土元素分餾現(xiàn)象不強烈,且中稀土元素虧損,可能暗示源區(qū)沒有石榴石殘留,而有角閃石殘留相。不同類型的花崗巖具有相似的微量、稀土元素組成,暗示相似的源區(qū)和或構(gòu)造環(huán)境。本文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14個巖石樣品的鋯石u-pb年齡。鋯石多呈柱狀或短柱狀,內(nèi)部振蕩環(huán)帶清晰,th/u比均大于0.1,具有負eu異常和正ce異常,是典型的巖漿成因。鋯石u-pb年齡變化范圍較大,195~217ma,而且晚期酸性脈體u-pb年齡~170ma。4個樣品的鋯石hf同位素分析結(jié)果顯示,不同期次和不同巖性樣品具有不同的hf同位素組成特征。石英二長巖(217ma)初始εhf值為-3.6~+1.1,hf模式年齡~1.5~1.2ga;二長花崗巖(212ma)初始εhf值為-1.3~+4.4,hf模式年齡~1.3~1.0ga;二長閃長巖(213ma)初始εhf值為-15.1~-9.3,hf模式年齡~2.2~1.8ga;晚期鉀長花崗巖(196ma)初始εhf值變化范圍較大,為-18.8~-5.0,hf模式年齡~2.4~1.6ga;表明巖漿源區(qū)組成較復雜,具有古老的地殼物質(zhì)和地?;蛐律貧の镔|(zhì)參與。結(jié)合同位素年代學和地球化學特征,寶雞花崗巖復式巖體可能由三期巖漿侵位構(gòu)成,第一期為石英二長巖,巖漿源區(qū)以中、晚元古代殼源巖石為主,有部分幔源組分或新生地殼物質(zhì)的貢獻;第二期為二長花崗巖,原巖以新生地殼或幔源物質(zhì)為主;第三期鉀長花崗巖巖漿源區(qū)可能為更古老的地殼物質(zhì)。
青海大黑山鎢礦黑云二長花崗巖的鋯石U-Pb同位素定年及巖石地球化學特征
格式:pdf
大?。?span id="4ragz0v"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3.7MB
頁數(shù):13P
4.3
大黑山鎢礦位于祁連山加里東造山帶,其形成與寶庫河黑云二長花崗巖密切相關。黑云二長花崗巖鋯石la-icpmsu-pb測年結(jié)果顯示其形成年齡為:450.2±2.8ma,為加里東期巖漿活動的產(chǎn)物。地球化學數(shù)據(jù)顯示,寶庫河黑云二長花崗巖富硅(sio2含量為73.03%~74.18%)、富鉀(k2o/na2o為1.13~1.94,k2o+na2o含量為7.25%~8.51%)、鋁過飽和(a/cnk為1.04~1.12),為過鋁質(zhì)鈣堿性-高鉀鈣堿性花崗巖。p2o5含量低(0.03%~0.08%),且具有隨sio2含量的增長呈現(xiàn)負增長的趨勢。稀土含量低,eu明顯負異常,lree分異強烈,hree分異不明顯。微量元素蛛網(wǎng)圖中th、u、pb、zr、hf呈現(xiàn)明顯的正異常,ba、sr、ta、nb、p、ti呈現(xiàn)負異常,為i型花崗巖。結(jié)合對區(qū)域動力地質(zhì)背景的分析,表明寶庫河黑云二長花崗巖形成于活動大陸邊緣,由地殼物質(zhì)熔融并結(jié)晶形成。
青藏高原北部風火山花崗斑巖鋯石U-Pb同位素測年及其地質(zhì)意義
格式:pdf
大?。?span id="c5r3ha9"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2.2MB
頁數(shù):8P
4.5
青藏高原北部風火山花崗斑巖與逆沖推覆構(gòu)造存在密切關系,巖漿侵位發(fā)生在區(qū)域地質(zhì)構(gòu)造演化的重要歷史時期。對風火山北麓花崗斑巖及暗色包體,在顯微觀測和礦物鑒定的基礎上,通過單顆粒鋯石離子探針u-pb同位素測年,獲得高精度的測年資料。測得早期巖漿鋯石結(jié)晶平均年齡為(34.5±1.4)ma,對應于巖漿源區(qū)地殼局部熔融時代;晚期巖漿鋯石結(jié)晶平均年齡為(27.6±0.5)ma,對應于巖漿向上侵入雅西錯群的巖漿侵位時代。風火山北麓花崗斑巖屬青藏高原北部出露的最年輕花崗巖,巖體內(nèi)部不同類型鋯石的u-pb同位素測年為區(qū)域地層、區(qū)域構(gòu)造和高原隆升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年代學約束。
花崗巖主要造巖礦物間硼同位素分餾的初步研究
格式:pdf
大?。?span id="kp89icr"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224KB
頁數(shù):未知
4.3
本文報道了南嶺地區(qū)兩個花崗巖(大東山和千里山)的全巖以及主要造巖礦物(黑云母、斜長石和石英)的硼含量和硼同位素組成。結(jié)果顯示,黑云母含有最高的硼含量,斜長石次之,石英中的硼含量則非常低。花崗巖中的硼可能主要以晶格替換方式賦存在黑云母和斜長石中,而石英中的微量硼則來自其包裹的流體包裹體。同時,黑云母具有最低的硼同位素組成,斜長石次之,而石英則具有最高的硼同位素組成。本次研究首次發(fā)現(xiàn)花崗巖中的主要造巖礦物間存在著較大的硼同位素分餾:大東山花崗巖中黑云母與斜長石之間存在著-9.3‰的分餾,黑云母與石英之間存在-9.9‰的分餾;千里山花崗巖中黑云母與斜長石之間存在著-6.6‰的分餾,黑云母與石英之間存在著-10.2‰的硼同位素分餾。結(jié)合鏡下觀察和氧同位素研究發(fā)現(xiàn),造成不同礦物間這一大的硼同位素分餾的原因很可能是巖漿后期的熱液蝕變作用。綜合以往所發(fā)表的研究數(shù)據(jù),得到含四次配位硼為主的硅酸鹽礦物與中酸性熱液流體之間的硼同位素分餾方程:1000lnα硅酸鹽-流體=-11.19×(103/t[k])+5.09,該分餾是由于硼的四次配位和三次配位之間的轉(zhuǎn)換引起的。
吉黑東部花崗巖類的穩(wěn)定同位素組成
格式:pdf
大小:396KB
頁數(shù):未知
4.5
吉黑東部花崗巖類分布廣泛,形成歷史漫長,巖石類型齊全。按成因類型劃分,以i型為主,a型次之,s型很少,m型極少。其穩(wěn)定同位素組成獨特,大多數(shù)巖體鍶初始值低,氧同位素正?;虻?鉛同位素以低204pb和高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為主,釹初始值高,說明其基底巖石成熟度低,地幔物質(zhì)混入量較多。這些特點明顯區(qū)別于華北和華南的花崗巖
江西黃蜂嶺鈾礦床花崗巖時代、成因:鋯石U-Pb年齡和Hf同位素證據(jù)
格式:pdf
大小:2.1MB
頁數(shù):10P
4.6
黃峰嶺鈾礦隸屬我國著名的鹿井鈾礦田,其鈾礦產(chǎn)與區(qū)內(nèi)高鈾含量的中粗粒似斑狀黑云母花崗巖有著密切的時空、成因聯(lián)系。本文對礦區(qū)出露的肉紅色中粗粒似斑狀黑云母花崗巖體進行了鋯石shrimpu-pb同位素定年,獲得鋯石的結(jié)晶年齡為235.4±1.1ma,說明該巖體的侵位時代為印支期。該印支期的巖體被后期燕山期細粒黑云母花崗巖(全巖rb-sr年齡為155.2ma)侵入,鈾礦的兩期成礦時代分別為白堊紀的103~87ma(瀝青鈾礦u-pb年齡)和古近紀的48ma(瀝青鈾礦u-pb年齡)。印支期年齡鋯石的εhf(t)值為-4.7~-13.5,hf兩階段模式年齡為2118~1564ma。這些巖漿鋯石低的εhf(t)(-4.7~-13.5)值說明這些巖石主要來自地殼巖石的部分熔融,εhf(t)變化范圍較大,說明源區(qū)同位素的不均一。印支期年齡鋯石的hf同位素兩階段模式年齡(2.1~1.6ga)和中元古-古元古代繼承鋯石的存在說明該花崗巖的源區(qū)可能為古老的地殼物質(zhì)。古元古代繼承鋯石中正的εhf(t)值(+10.8)的存在,暗示形成這些古老繼承鋯石的初始物質(zhì)中有幔源物質(zhì)的加入。這些新資料為探討黃峰嶺鈾礦的形成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年代學和hf同位素地球化學依據(jù)。
膠北地體地殼演化:玲瓏黑云母花崗巖繼承鋯石U-Pb年齡、微量元素和Hf同位素證據(jù)
格式:pdf
大?。?span id="8u48y5o"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4.3MB
頁數(shù):21P
4.4
膠北地體晚侏羅世下地殼重熔的玲瓏黑云母花崗巖大面積出露,其中殘留有大量繼承鋯石,記錄了多期熱事件,為復雜的地殼演化過程提供了重要線索。論文通過分析玲瓏黑云母花崗巖中繼承鋯石的u-pb年齡、微量元素和hf同位素組成,探討了膠北地體的地殼演化歷史。結(jié)果顯示膠北地體前寒武紀經(jīng)歷了~2.9ga和~2.7ga兩期主要的地殼生長事件,~2.5ga和2.2~1.8ga兩期地殼重熔改造事件,~2.5ga和1.95~1.8ga兩期變質(zhì)事件。~2.9ga的巖漿作用形成于島弧環(huán)境,~2.7ga巖漿活動與下地殼基性物質(zhì)的部分熔融有關,~2.5ga發(fā)生的巖漿和變質(zhì)事件與地幔柱底侵作用有關,并有同時期的表殼巖組合-膠東巖群形成。~2.1ga地殼處于拉張狀態(tài),伴有與裂谷活動有關的雙峰式巖漿作用,荊山群和粉子山群開始沉積,而后1.95~1.8ga發(fā)生碰撞造山運動,膠北所有早前寒武紀巖石單元卷入此次事件,并發(fā)生變質(zhì)作用。自此之后,直至二疊紀末,膠北處于巖漿活動的沉寂期,但于~1.7ga和~1.0ga發(fā)生沉積作用,形成芝罘群和蓬萊群。二疊紀末揚子板塊向北俯沖于華北克拉通之下,并于三疊紀與華北克拉通發(fā)生陸陸碰撞作用,致使揚子板塊北緣新元古代花崗巖發(fā)生超高壓變質(zhì),形成蘇魯超高壓變質(zhì)帶,之后超高壓變質(zhì)巖發(fā)生折返。玲瓏黑云母花崗巖復雜的繼承鋯石組成可能表征了前寒武紀巖石卷入陸-陸碰撞事件而發(fā)生再循環(huán)作用。
岡底斯南緣變形花崗巖鋯石U-Pb年齡和Hf同位素組成:新特提斯洋早侏羅世俯沖作用的證據(jù)
格式:pdf
大小:826KB
頁數(shù):7P
4.4
本文對產(chǎn)于岡底斯南緣一個變形花崗巖進行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原位鋯石la-icp-msu-pb定年和鋯石hf同位素組成研究。結(jié)果表明,變形花崗巖為高硅(sio_2=73.38%~76.06%)鈣堿性巖系,k_2o/na_2o=0.69~1.17,鋁指數(shù)(a/cnk)=1.03~1.07,為弱過鋁質(zhì)巖石。變形花崗巖微量元素組成顯示貧大離子親石元素(e.g.rb=47×10~(-6)~71×10~(-6))和高場強元素(e.g.nb=1.3l×10~(-6)~3.09×10~(-6),ta=0.23×10~(-6)~0.54×10~(-6)),具有島弧型花崗巖的地球化學屬性。變形花崗巖鋯石u-pb年齡為178±1ma,該年齡代表巖漿結(jié)晶年齡。鋯石hf同位素組成顯示ε_(hf)(178ma)值變化于+14.1~+17.7,表明變形花崗巖巖漿來自初生地殼物質(zhì)的部分熔融。變形花崗巖的巖石成因與新特提斯洋向歐亞板塊南緣的俯沖消減作用存在聯(lián)系,其巖漿結(jié)晶年齡反映了新特提斯洋發(fā)生俯沖消減的開始時代不晚于早侏羅紀,說明了新特提斯洋經(jīng)歷了較長時間的演化。
北大別早白堊紀花崗巖類的Sm-Nd和鋯石Hf同位素及其構(gòu)造意義
格式:pdf
大?。?span id="5yaicue"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3.2MB
頁數(shù):17P
4.5
大別造山帶產(chǎn)出兩期早白堊紀造山后花崗巖類:早期(≈132ma)變形的角閃石英二長巖和斑狀二長花崗巖具高鉀的類埃達克巖的地球化學特征,形成于增厚地殼(>50km)的下地殼部分熔融;晚期(≈128ma)未變形的花崗巖包括細粒二長花崗巖和鉀長花崗(斑)巖,屬于正常安山巖-英安巖-流紋巖系列巖石,它們形成于相對薄的地殼(132ma),增厚地殼(>50km)的下地殼存在雙層結(jié)構(gòu):鋯石hf模式年齡約為3.0ga的基性下地殼基底和約2.7ga的中酸性(英云閃長質(zhì)-花崗質(zhì))上部下地殼.在大別造山帶伸展垮塌的晚期階段(≈128ma),減薄的下地殼(<35km)主要為鋯石hf模式年齡約2.6~2.2ga的中酸性(英云閃長質(zhì)-花崗質(zhì))巖石,并夾雜少量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陸裂解時形成的新生陸殼。
貴州梵凈山白云母花崗巖鋯石年代、鉿同位素及對華南地殼生長的制約
格式:pdf
大?。?span id="t9czm9z"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8MB
頁數(shù):11P
4.7
貴州梵凈山地區(qū)位于"江南造山帶"西南段,出露地層為中新元古界梵凈山群、青白口系板溪群、南華系及古生界地層。梵凈山群已強烈褶皺,被青白口系板溪群角度不整合覆蓋。淺色白云母花崗巖侵位于褶皺的梵凈山群中;鋯石原位la-icp-ms分析結(jié)果顯示,其形成時代為(838.5±1.5)ma。地球化學分析結(jié)果表明,其a/cnk值>1.1,達1.27、1.30,為典型強過鋁質(zhì)花崗巖,具有低—中等cao/na2o比值(0.09~0.52),形成于富粘土質(zhì)砂巖的高溫(>875℃)局部熔融,可能是始于840ma的地幔柱活動為地殼的高溫局部熔融提供了額外熱源。鋯石原位hf同位素分析結(jié)果顯示,新元古代之前華南地塊具有兩次明顯的地殼生長過程。
利源復式花崗巖鋯石SHRIMP U-Pb定年研究
格式:pdf
大?。?span id="pysrbmn"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742KB
頁數(shù):6P
4.5
利源復式花崗巖體位于粵贛二省交界部位,處在"粵北樂昌-連平鎢錫鉛鋅成礦帶"的南東段,主要由中粒斑狀黑云母二長花崗巖(主體)和細粒黑云母鉀(二)長花崗巖(補體)組成,為弱過鋁質(zhì)高鉀鈣堿性系列的巖石。應用高精度的鋯石shrimpu-pb法,獲得前者的成巖年齡為(227.2±4.4)ma(mswd=3.4),屬于印支期。結(jié)合巖石地球化學特征及區(qū)域成礦特征分析,認為補體花崗巖可能形成于燕山早期。
利源復式花崗巖鋯石SHRIMP U-Pb定年研究
格式:pdf
大?。?span id="kln449k"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996KB
頁數(shù):2P
4.6
粵贛交界處的利源復式花崗巖體位于"粵北樂昌-連平鎢錫鉛鋅成礦帶"的南東段,大東山-貴東東西向巖漿巖-斷裂帶與北東向九連山復式褶皺帶的復合部位,出露面積約100km2,呈橢圓狀,近北東向展布。近年因在該復式花崗巖體南接觸帶發(fā)現(xiàn)了具有中型規(guī)模的雞啼石鎢礦床及研究,認為該區(qū)找礦潛力巨
威海地區(qū)超高壓變質(zhì)花崗片麻巖鋯石U-Pb定年和氧同位素研究
格式:pdf
大?。?span id="e3f9lnx"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2.4MB
頁數(shù):16P
4.5
在蘇魯超高壓變質(zhì)帶東北端山東威海地區(qū)皂埠鎮(zhèn)發(fā)現(xiàn)鋯石δ18o值低至-7.8‰左右的花崗片麻巖,與前人在蘇魯超高壓變質(zhì)帶西南端江蘇東海青龍山地區(qū)發(fā)現(xiàn)的鋯石δ18o值為-7‰~-9‰左右的花崗片麻巖一致.對這些低δ18o值花崗片麻巖進行了鋯石shrimp法upb定年和系統(tǒng)的激光氟化法礦物氧同位素分析,結(jié)果對低δ18o值鋯石成因和花崗片麻巖的原巖性質(zhì)提供了制約.研究得到:(1)這些低δ18o值鋯石以新元古代巖漿鋯石為主,但部分巖漿鋯石在印支期超高壓變質(zhì)作用過程中發(fā)生了不同程度的重結(jié)晶作用.δ18o值為-7.08‰的巖漿核鋯石upb定年得到的花崗片麻巖原巖諧和年齡和不一致線上交點年齡分別為(760±49)ma和(751±27)ma,變質(zhì)諧和年齡和不一致線下交點年齡分別為(232±4)ma和(241±33)ma,指示其原巖為新元古代花崗巖并經(jīng)歷了印支期變質(zhì)作用;(2)鋯石δ18o值在局部范圍內(nèi)變化于-7.76‰~5.40‰之間,低δ18o值巖漿鋯石表明它們是從新元古代低δ18o值巖漿中直接結(jié)晶形成,鋯石δ18o值的局部變化表明其原巖巖漿的氧同位素組成具有不均一性,指示低δ18o值巖漿源區(qū)物質(zhì)曾經(jīng)在地表與極度虧損18o的大氣降水發(fā)生過不同程度的高溫水巖反應;(3)低δ18o值花崗片麻巖在印支期板塊俯沖和折返過程中基本沒有與外部發(fā)生顯著的氧同位素交換,在退變質(zhì)作用過程中花崗片麻巖內(nèi)部緩沖流體對原巖巖漿鋯石的δ18o值影響不大.威海皂埠鎮(zhèn)地區(qū)和東海青龍山地區(qū)的花崗片麻巖在原巖時代、變質(zhì)時代和氧同位素組成等方面基本相同,指示它們應具有相同的原巖性質(zhì),并經(jīng)歷了相同的變質(zhì)作用和水巖相互作用過程.因此,極度虧損18o的新元古代雙峰式基性-酸性巖漿巖可能分布于整個大別-蘇魯造山帶.
東天山庫姆塔格沙壟東二長花崗巖鋯石SHRIMP U-Pb測年
格式:pdf
大?。?span id="ng4b9q4"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710KB
頁數(shù):3P
4.5
庫姆塔格沙壟東二長花崗巖體由于缺乏同位素年齡依據(jù),其時代厘定一直存在疑問。1∶5萬區(qū)域地質(zhì)礦產(chǎn)調(diào)查時,對該巖體進行了鋯石shrimpu-pb年齡測定,獲得了293ma±6ma年齡值,表明該巖體形成于晚石炭世。
大別山超高壓榴輝巖和花崗片麻巖中鋯石Lu-Hf同位素研究
格式:pdf
大小:2.0MB
頁數(shù):15P
4.5
對大別山超高壓榴輝巖和花崗片麻巖進行了鋯石lu-hf同位素分析,結(jié)果為原巖來源提供了制約,表明揚子陸塊在rodinia超大陸裂解時的裂谷巖漿活動中發(fā)生了顯著的陸殼生長。對這些鋯石的不同區(qū)域進行的u-pb和lu-hf同位素分析和比較表明,不同成因的鋯石在~(206)pb/~(238)u年齡、初始hf同位素組成、th/u及l(fā)u/hf比值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差異。與年齡較老的巖漿核部和幔部相比,年輕的變質(zhì)增生邊具有低的th/u和lu/hf比值但高的ε_(hf)(t)值。不同成因鋯石的th/u和lu/hf比值存在著正相關性,表明變質(zhì)作用對鋯石的u-th-pb和lu-hf同位素體系有著相似的影響。高級變質(zhì)作用有時能夠引起巖漿鋯石增生邊~(176)hf/~(177)hf比值的顯著升高,導致變質(zhì)新生顆粒或增生邊類似于新生地殼的高ε_(hf)(t)值假象。對榴輝巖和片麻巖鋯石核部的分析發(fā)現(xiàn),鎂鐵質(zhì)和長英質(zhì)原巖在大約750ma左右形成一個雙峰式火山巖套,另外包含少量的年齡約為2.15ga的陸殼。初始hf同位素組成可分成兩組:第一組具有正的ε_(hf)(t)值,為5.9±0.9~12.9±0.7;第二組ε_(hf)(t)值在零左右,為-4.3±0.5-2.3±0.3。正的ε_(hf)(t)值與較年輕的模式年齡相對應,負的ε_(hf)(t)值與古元古代模式年齡相對應。前者表明,在揚子陸塊北緣裂谷巖漿作用將虧損地幔物質(zhì)加入到大陸地殼中,同時在新元古代中期的裂谷構(gòu)造帶中存在同時期的殼-幔相互作用。因此,在揚子陸塊北緣新元古代中期裂谷巖漿活動中,既有新生地殼生長和即時再造,也有古老地殼再造。
秦嶺雜巖牛角山花崗質(zhì)片麻巖體鋯石U-Pb同位素年齡及其地質(zhì)意義
格式:pdf
大?。?span id="ac00t5f"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19KB
頁數(shù):4P
4.7
秦嶺雜巖中發(fā)育的花崗質(zhì)片麻巖體是目前秦嶺造山帶核部所識別的最古老的花崗質(zhì)深成巖體。選?。督M粒徑晶形好、無磁性鋯石進行upb同位素年齡測定,結(jié)果是(959±3.6)ma。這一成果對進一步認識該區(qū)晉寧期巖漿活動、構(gòu)造背景及區(qū)域變形時代等具有一定意義。
晉南中條山古元古代花崗巖的鋯石U-Pb年齡
格式:pdf
大?。?span id="wmxislb"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893KB
頁數(shù):6P
4.4
用單顆粒鋯石u-pb稀釋法測定了中條山古元古代花崗巖的時代,獲得寨子英云閃長質(zhì)片麻巖、橫嶺關花崗閃長質(zhì)片麻巖和煙莊鉀長-二長花崗質(zhì)片麻巖的成巖年齡分別為2321ma±2ma、2256ma±35ma和2297ma±21ma。結(jié)合區(qū)域地質(zhì)背景和地球化學資料,認為中條山地區(qū)可能存在時限為2350~2250ma的構(gòu)造-熱事件。
藏南岡底斯帶西段麥拉花崗巖鋯石SHRIMP定年及地質(zhì)意義
格式:pdf
大?。?span id="p9bmow3"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514KB
頁數(shù):4P
4.6
用shrimp測定了岡底斯巖帶西段麥拉山口巖體同碰撞黑云母二長花崗巖鋯石的u-pb年齡,黑云母二長花崗巖鋯石shrimpu-pb年齡為47.1±1.1ma。這就為前人提出的雅魯藏布江地區(qū)洋盆閉合、板塊開始碰撞的時間為50ma左右提供了同位素年代學的證據(jù)。
文輯推薦
知識推薦
百科推薦
職位:高級暖通空調(diào)工程師
擅長專業(yè):土建 安裝 裝飾 市政 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