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頭壩江溝排水洞消力池優(yōu)化模型試驗研究
格式:pdf
大小:279KB
頁數(shù):3P
人氣 :88
3
枕頭壩江溝排水洞消力池優(yōu)化模型試驗研究——通過水工模型試驗,對消力池進行優(yōu)化,提出了在消力池后增設一道疏密相間的消力 池趾墩。結果表明,通過優(yōu)化后,消力池下游二級水躍情況基本上消除了,同時減少了下游河道護坡高程。減少了工程量。
桐壩水利樞紐消力池的優(yōu)化模型試驗研究
格式:pdf
大?。?span id="zzjdl5p"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837KB
頁數(shù):3P
中低水頭的水閘在小流量,單孔或少孔開啟時,過閘下泄水流可能形成遠驅水躍,直接沖刷河床,嚴重威脅閘室的安全;在大流量時,由于上下游水位差小,水流佛氏數(shù)低,難以形成水躍,消能效率低,通過消力池的水流仍具有較大能量,可能對下游河床和河岸形成不利沖刷。因此其消能防沖存在著相當?shù)碾y度,一般通過消力池或輔助消能工消散水能。通過桐壩水利樞紐的水工模型試驗,研究了消力池及輔助消能工的結構及布置,提出了優(yōu)化方案。
布侖口水電站消力池尾坎位置模型試驗
格式:pdf
大?。?span id="rhzrdll"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577KB
頁數(shù):3P
針對布侖口水電站水力學模型試驗中導流兼泄洪沖沙洞消力池中出現(xiàn)遠驅水躍,而常規(guī)解決辦法都有不同程度副作用的問題,根據(jù)工程的實際情況,采用控制消力池尾坎位置的方法,通過1∶40水力學模型試驗,提出將尾坎往上游移動5m,將尾坎始段位置與漸變段始段錯開,從而提高躍后水深。試驗結果表明,這種措施可以使消力池形成良好流態(tài),從而避免遠驅水躍,解決消力池流態(tài)問題、消能問題,還可稍減小工程量。
亭子口水電站跌坎消力池減壓模型試驗研究
格式:pdf
大?。?span id="xvfv5zr"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76KB
頁數(shù):3P
4.3
采用1:40減壓模型,通過測試流態(tài)、水下噪聲和脈動壓力等水力參數(shù),對亭子口水電站閘墩尾部跌坎式底流消力池的空化空蝕特性進行了研究。成果表明:閘墩尾部區(qū)域存在強度為發(fā)展階段的剪切流空化,采用8.00m高度的跌坎消力池后,消力池底板空蝕破壞的可能性較小;但消力池邊墻與閘墩內壁側擴距離較小時,邊墻空蝕破壞的可能性較大;消力池邊墻與閘墩內壁側擴距離增至4.20m時,邊墻空蝕破壞的可能性顯著降低。
水電站旁通洞的水力特性模型試驗
格式:pdf
大?。?span id="bbd5nxp"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3.2MB
頁數(shù):2P
4.5
對擬建水庫的長、短旁通洞排沙效果進行了水工模型試驗研究,試驗中率定了旁通洞的泄流能力;觀測了旁通洞進口及洞內流態(tài);測量了長、短旁通洞在正常水位下,宣泄不同流量時的含沙量等.試驗結果表明:在閘門全開情況下,長、短旁通洞的泄流能力均超過200m3/s;在輸沙模數(shù)1200t/km2考慮下,長旁通洞方案中水典型年過機年平均含沙量為51.3g/m3,短旁通洞方案中水典型年過機年平均含沙量為59.0g/m3.研究結果證明:長、短旁通洞泄流能力均滿足分流要求、旁通洞進口段與導流洞結合段無不良流態(tài)、短旁通洞的輸沙能力略優(yōu)于長旁通洞方案.
水電站旁通洞的水力特性模型試驗
格式:pdf
大小:3.3MB
頁數(shù):2P
4.5
對擬建水庫的長、短旁通洞排沙效果進行了水工模型試驗研究,試驗中率定了旁通洞的泄流能力;觀測了旁通洞進口及洞內流態(tài);測量了長、短旁通洞在正常水位下,宣泄不同流量時的含沙量等。試驗結果表明:在閘門全開情況下,長、短旁通洞的泄流能力均超過200m3/s;在輸沙模數(shù)1200t/km2考慮下,長旁通洞方案中水典型年過機年平均含沙量為51.3g/m3,短旁通洞方案中水典型年過機年平均含沙量為59.0g/m3。研究結果證明:長、短旁通洞泄流能力均滿足分流要求、旁通洞進口段與導流洞結合段無不良流態(tài)、短旁通洞的輸沙能力略優(yōu)于長旁通洞方案。
電廠溫排水模型試驗研究
格式:pdf
大小:120KB
頁數(shù):4P
4.7
http://www.***.*** -1- 電廠溫排水模型試驗研究 張小偉 河海大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南京(210098) e-mail:zxw19821108@yahoo.cn 摘要:本文主要根據(jù)冷卻水物理模型試驗關鍵相似條件,對于上海cj電廠一、二、三期取 排水工程冷卻水物理模型進行了設計。詳細介紹了對典型水文條件下的溫差水流實驗,測 得了表層溫度分布場、垂線溫升分布以及取水口取水溫升。結果表明,該模型較好地復演 了原體水流流態(tài),為減輕溫排水相互影響程度及對環(huán)境影響的評價提供了科學的依據(jù),并為 各期循環(huán)水取排水工程安全、可靠、經濟的運行提供了保證。 關鍵詞:溫排水;上海cj電廠;表層溫度場;取水溫升;物理模型 1引言 我國沿海地區(qū)興建的熱電廠,大多靠近海灣和河口,由于受潮汐作用,水流呈非恒定狀 態(tài),水流流態(tài)比較復雜。近年來,人們在
某電廠取排水口模型試驗研究
格式:pdf
大?。?span id="tjtxjrv"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310KB
頁數(shù):4P
4.6
介紹某電廠取排水口模型試驗方案和試驗方法。通過模型試驗,提出了合理的排水口布置形式,并對其進行了優(yōu)化。同時,研究了電廠排水對廠區(qū)附近局部水域環(huán)境溫升和對環(huán)境流場的影響。研究結果可為對環(huán)境影響的評價提供依據(jù)。
楊房溝水電站拱壩-基礎整體地質力學模型試驗研究
格式:pdf
大?。?span id="x7xhxpp"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882KB
頁數(shù):5P
4.7
隨著試驗技術的發(fā)展,地質力學模型試驗已成為研究高拱壩整體穩(wěn)定性和安全度的重要方法。依據(jù)相似理論,按照1∶200比例建立楊房溝水電站整體三維地質力學模型,模擬拱壩-基礎及兩岸主要的斷層、節(jié)理裂隙及風化卸荷等地質條件,采用水壓超載法進行破壞試驗研究,分析拱壩、基礎及兩岸壩肩抗力體的應力、變形和穩(wěn)定安全度,研究拱壩-基礎整體穩(wěn)定性、失穩(wěn)破壞過程及超載能力,并與國內同類高拱壩研究成果進行對比分析,綜合評價楊房溝拱壩-基礎整體穩(wěn)定安全度。研究結果表明,拱壩起裂安全度k1=2.5~3.0,非線性開始安全度k2=4.0~6.0,整體穩(wěn)定極限安全度k3=11.0??梢?楊房溝水電站拱壩-基礎整體穩(wěn)定性較高。
公路排水跌坎急流槽新型消力池出流沖刷試驗
格式:pdf
大小:274KB
頁數(shù):4P
4.5
為增加公路排水跌坎急流槽安全穩(wěn)定性,對公路排水跌坎急流槽常規(guī)跌水消力池及3種新型跌坎消力池出流沖刷模型進行試驗。結果表明:跌坎高度、水流相同時,跌坎急流槽消力池后沖坑最大沖深從小到大依次為跌水臺入流消力池、副消力池出流消力池、臺階出流消力池和常規(guī)跌水消力池;跌坎急流槽消力池跌水臺入流消力池構造深度越深,出流后沖坑最大沖深越小,而常規(guī)消力池構造深度越深,出流后沖坑最大沖深越大;從工程安全與經濟考慮,跌水臺入流、臺階出流消力池結構形式可大大減少消力池工程開挖量,消能設施穩(wěn)定性明顯增加;3種新型消力池可大大縮短出流后加固鋪砌長度,綜合使用后減沖防災效果更為顯著。
細粒尾礦堆壩加筋加固模型試驗研究
格式:pdf
大?。?span id="jj5n5zv"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206KB
頁數(shù):5P
3
細粒尾礦堆壩加筋加固模型試驗研究——采用龍都尾礦庫內的細粒尾礦作為試驗材料以該尾礦庫的設計尾礦壩為原形堆積尾礦壩體模型進行細粒尾礦堆壩加筋加固模型試驗通過模型試驗檢驗了細粒尾礦堆積的尾礦堆壩加筋加固的作用效果獲得了加筋尾礦壩體與不加筋尾礦壩體...
深溪溝水電站泥沙模型試驗研究
格式:pdf
大小:1.6MB
頁數(shù):4P
4.7
針對深溪溝水電站泥沙淤積問題進行了相應的物理模型試驗研究。在驗證廠前導沙坎攔沙效果的基礎上,分別研究了在電站正常運行結合泄洪沖沙以及關閉電站敞泄拉沙2種樞紐調度方式下的庫區(qū)泥沙淤積物的沖刷效果。試驗結果表明:關閉電站敞泄拉沙時庫區(qū)泥沙淤積物被大量沖刷,河床高程明顯降低,尤以來流量6290m3/s和3300m3/s2個級別的沖刷效果最好。
某水電站泄水陡坡體型優(yōu)化模型試驗研究
格式:pdf
大?。?span id="f7xrjjb"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78KB
頁數(shù):5P
4.4
根據(jù)工程建設的需要對某泄水陡坡進行水工模型試驗,驗證其總體布置和建筑物結構布置的合理性,分析原設計體型存在的主要問題,對泄水陡坡體型進行優(yōu)化,且在消力池內設置了消能懸柵,并進行體型優(yōu)化試驗。試驗表明,優(yōu)化后的泄水陡坡過流能力滿足要求,消力池內懸柵的設置,改善了消力池內的水流流態(tài),工程總體布置和建筑物結構布置合理。
上溝水利樞紐溢流壩水工模型試驗研究
格式:pdf
大?。?span id="xhjd1nr"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301KB
頁數(shù):4P
3
上溝水利樞紐溢流壩水工模型試驗研究——根據(jù)該工程壩址下游特殊的地形地質條件,通過建立1:60水工物理模型,對溢流壩在不同運行條件下的水流流態(tài)進行了觀測,對其在下游河床和兩岸山體造成的沖刷問題和可能產生霧化誘發(fā)山體滑坡問題進行了研究,給出了閘門泄...
上溝水利樞紐溢流壩水工模型試驗研究
格式:pdf
大?。?span id="r7dxfnp"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562KB
頁數(shù):4P
4.6
根據(jù)該工程壩址下游特殊的地形地質條件,通過建立1∶60水工物理模型,對溢流壩在不同運行條件下的水流流態(tài)進行了觀測,對其在下游河床和兩岸山體造成的沖刷問題和可能產生霧化誘發(fā)山體滑坡問題進行了研究,給出了閘門泄流調度運行控制方案;同時對溢流壩的泄流能力、沖坑深、挑距、電站尾水影響及壩面空蝕空化問題進行了試驗研究,對溢流壩閘墩形式、挑角及電站尾水導墻的體型布置進行了優(yōu)化。
福生水電站溢流壩模型試驗研究
格式:pdf
大?。?span id="f5fxtlv"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5MB
頁數(shù):5P
4.5
福生水電站溢流壩采用底流消能。其特點是水頭低、流量大,屬典型的低佛氏數(shù)消能,經斷面水工模型試驗,優(yōu)化了消能工布置,改善了水流流態(tài),池長縮短11%,消力墩減少1/2,為設計提供了可靠依據(jù)。
坎爾其水庫壩面溢洪道模型試驗
格式:pdf
大?。?span id="zfxxprj"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226KB
頁數(shù):2P
3
坎爾其水庫壩面溢洪道模型試驗——對坎爾其水庫壩面溢洪道進行水工模型試驗,測得在陡槽段0+058樁號附近有局部負壓出現(xiàn),為了使設計更加合理,在陡槽段0+058樁號處設置了摻氣槽,減小局部負壓,設置摻氣槽后堰上游和陡槽段流態(tài)平穩(wěn),水面無大的波動,可以滿足泄...
新集水電站消能措施模型試驗研究
格式:pdf
大?。?span id="vvt57hr"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729KB
頁數(shù):4P
4.6
結合新集水電站模型試驗,針對其佛氏數(shù)低且發(fā)生2次水躍的特點,嘗試性地將t形墩布置在消力池中間,且適當加高尾坎的方案,能有效地提高消能率13%左右。并根據(jù)模型試驗結果,對t形墩消力池消能特性進行了簡要分析,還通過消能計算,得出消能段的消能分配比率,對進一步研究t形墩消能機理很有幫助,也希望對同類工程有一定借鑒作用。
克孜加爾水利樞紐導流洞泄流能力模型試驗
格式:pdf
大小:325KB
頁數(shù):2P
4.5
對克孜加爾水利樞紐導流(兼泄洪)洞泄流能力進行水工模型試驗,驗證了導流洞進水口、洞身段、出口段、消力池等各段體形設計的合理性。試驗測得洞身段流速為23.07~27.86m/s,有可能產生空蝕破壞,建議在施工過程中過水表面的最大允許突起或跌落高度控制在10mm以下,對最大允許高度范圍內所有的面平整體一律進行緩坡處理,并采用抗磨、耐久性強的混凝土襯砌。
高拱壩壩肩壩基整體穩(wěn)定地質力學模型試驗研究
格式:pdf
大?。?span id="fxjlldn"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04KB
頁數(shù):5P
4.7
錦屏一級水電站是雅礱江干流上的重要梯級電站。工程主要開發(fā)任務是發(fā)電,同時還兼有攔沙、防洪、蓄能作用。該工程大壩為混凝土雙曲拱壩,最大壩高305m,為目前世界上最高拱壩。壩址區(qū)地質構造復雜,兩岸谷坡為近千米的高陡邊坡,兩壩肩巖體內存在斷層、煌斑巖脈、層間擠壓帶、深部裂隙等各類軟弱結構面,對拱壩壩肩壩基穩(wěn)定帶來不利影響。采用三維整體地質力學模型試驗研究方法,研究了錦屏一級高拱壩壩肩壩基的整體穩(wěn)定性。試驗中充分考慮了影響壩肩壩基穩(wěn)定的各種因素,既考慮拱壩上游超載情況,同時還重點模擬兩壩肩巖體中軟弱結構面強度弱化的影響,為此研制了適合該工程的變溫相似材料及試驗模擬新技術,并在一個模型上進行了強度儲備與超載相結合的綜合法試驗。通過試驗獲得了壩肩壩基的變形及分布特征、失穩(wěn)的破壞形態(tài)和破壞機理,確定了拱壩壩肩壩基整體穩(wěn)定安全度為4.7~5.0,評價了工程的安全性,并針對壩肩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提出了加固處理措施建議。
克孜爾水庫人工輔助排沙動床模型試驗分析
格式:pdf
大小:325KB
頁數(shù):4P
4.6
本文通過分析克孜爾水庫流域的整體現(xiàn)狀,對水庫上游泥沙沉積率高、淤積過量的情況,提出建立人工輔助排沙動床模型。通過試驗方案布置,對方案的試驗效果進行分析,得出丁壩+導流順壩+排沙渠相結合方案效果較理想,方案實施后水庫運行數(shù)據(jù)與試驗結果對比,證明水庫原型實施效果與試驗結果吻合。
托帕水庫淤積過程模型試驗研究
格式:pdf
大小:2.2MB
頁數(shù):5P
4.7
為更充分地研究水庫的真實淤積過程,以擬建的托帕水庫為模擬對象,建立了水庫實體模型,采用1981—2014年日均水沙過程為試驗條件,模擬研究了托帕水庫的泥沙淤積過程,并提出了水庫累計淤積量過程、特征庫容損失、庫區(qū)淤積縱橫向形態(tài)和淤積上延范圍。由試驗淤積結果可知,試驗結果與工程可研報告中采用的數(shù)模計算結果基本吻合。
文輯推薦
知識推薦
百科推薦
職位:測量項目組長
擅長專業(yè):土建 安裝 裝飾 市政 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