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芯直徑重復性: ≤0.01 um 3;包層直徑重復性: ≤ 0.005um;包層不圓度重復性: ≤ 0.005%;芯、包同心度重復性: ≤ 0.005um ;涂層直徑重復性:≤ 0.5 um 1;包層/涂層同心度重復性:≤0.5 um 1;涂覆層不圓度重復性:≤0.5。
用于測試單多模光纖的幾何尺寸,包括芯層直徑及不圓度, 包層直徑和不圓度,芯包同心度誤差,涂覆層直徑及其不圓度,涂覆層與包層間的同心度誤差。
格式:pdf
大?。?span id="pdmaj5x" class="single-tag-height">55KB
頁數(shù): 6頁
評分: 4.7
單模光纖 又名: G652 光纖 單模光纖 (SingleModeFiber) :中心玻璃芯很細 (芯徑一般為 9 或 10μm),只能傳一種模式的 光纖。因此,其模間色散很小,適用于遠程通訊,但還存在著材料色散和波導色散,這樣單 模光纖對光源的譜寬和穩(wěn)定性有較高的要求,即譜寬要窄,穩(wěn)定性要好。 1、簡介 "單模光纖 " 在學術文獻中的解釋: 一般 v 小于 2.405 時,光纖中 就只有一個波峰通過 ,故稱為單模光纖 ,它的 芯子很細 ,約為 8 一 10 微米 ,模式色散很小 .影響光纖傳輸 帶寬度的主要因素是各種色散 ,而以模式色散最為 重要 ,單模光纖的色散小 ,故能把光以很寬的頻帶傳輸很長距離。 單模光纖具備 10 micron 的芯直徑, 可容許單模光束傳輸, 可減除頻寬及振模色散 (Modal disp ersion) 的限 制,但由于單模光纖芯徑太小,較難控制光束傳輸,故需
單模光纖只能傳一種模式的光。因此,其模間色散很小,適用于遠程通訊,但還存在著材料色散和波導色散,這樣單模光纖對光源的譜寬和穩(wěn)定性有較高的要求,即譜寬要窄,穩(wěn)定性要好。
單模光纖這是指在工作波長中,只能傳輸一個傳播模式的光纖,通常簡稱為單模光纖(SMF:Single ModeFiber)。目前,在有線電視和光通信中,是應用最廣泛的光纖。由于,光纖的纖芯很細(約10μm)而且折射率呈階躍狀分布,當歸一化頻率V參數(shù)<2.4時,理論上,只能形成單模傳輸。另外,SMF沒有多模色散,不僅傳輸頻帶較多模光纖更寬,再加上SMF的材料色散和結構色散的相加抵消,其合成特性恰好形成零色散的特性,使傳輸頻帶更加拓寬。SMF中,因摻雜物不同與制造方式的差別有許多類型。凹陷型包層光纖(DePr-essed Clad Fiber),其包層形成兩重結構,鄰近纖芯的包層,較外倒包層的折射率還低。
常規(guī)單模光纖是指中心玻璃芯很細(芯徑一般為9或10μm),只能傳一種模式的光纖。常規(guī)單模光纖于1983年開始商用。其模間色散很小,適用于遠程通訊,但還存在著材料色散和波導色散,這樣單模光纖對光源的譜寬和穩(wěn)定性有較高的要求,即譜寬要窄,穩(wěn)定性要好。因為這種光纖只能傳輸一個模式(兩個偏振態(tài)簡并),所以稱為單模光纖,其信號畸變小。
常規(guī)單模光纖的性能特點是:
①在1310nm波長的色散為零;
②在波長為1550nm附近衰減系數(shù)最小約為0.22dB/km,但在1550nm附近其具有最大色散系數(shù),為18ps/(nm·km);
③這種光纖的工作波長可選在1310nm波長區(qū)域,又可選在1550nm波長區(qū)域,它的最佳工作波長在1310nm區(qū)域。這種光纖常稱為“常規(guī)”或“標準”單模光纖。它是當前最為廣泛使用的光纖。迄今為止,其在全世界各地累計敷設數(shù)量已高達8000萬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