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乃斯木地膚是多年生旱生小半灌木,高10~90厘米。莖多分枝,呈叢生狀。種子卵形或近球形,黑褐色。
適宜年降水量150毫米以上的荒漠、半荒漠、干旱草原地區(qū)栽培。
在新疆、甘肅河西、寧夏、陜北、內蒙古西部類似地區(qū)均適宜種植。
黑木蕨的根3mm左右,莖較細,葉齒較少、較圓潤,葉面不平整,透明度較高,較薄。是一種水生蕨類,具有互生性的葉部,葉片全裂呈羽毛狀,色澤呈暗綠色。不論水上葉或水中葉只要有足夠的光線,葉片就會直立生長。適...
俯重(硬)坡磊(Hopea nutens)樹高18~30m,最高可達37m;樹徑130cm左右,分布于馬來半島及加里曼丹島等地。心邊材色區(qū)分困難:心材黃色,新鮮時綠色,久則材色轉呈黃褐色或深紅褐色;邊...
葉黃槿為常綠大灌木至小喬木,被星狀毛。主干不明顯,高可達3-4m。其葉大,如心形,葉柄長3-8cm。其花,雄蕊多數為單體,雄蕊筒包圍花柱,花柱5枚,子房5室。蒴果球形,開裂。單葉,葉草質,互生,革質,...
格式:pdf
大?。?span id="n5fi0jm" class="single-tag-height">48KB
頁數: 1頁
評分: 4.6
抓好水利工程管理,確保水利工程安全是確保水利正常運行,擴大再生產的關鍵。從加強鞏乃斯河管理處水利工程為出發(fā)點,提出了存在的問題和需要加強的幾點思考。
格式:pdf
大小:48KB
頁數: 1頁
評分: 4.3
國槐形態(tài)特征 落葉喬木,高 15-25 米,干皮暗灰色,小枝綠色,皮孔明顯。羽狀復葉長 15-25 厘米;葉軸有毛,基部膨大;小葉 9-15 片,卵狀長圓形,長 2.5-7.5 厘 米,寬 1.5-5 厘米,頂端漸尖而有細突尖,基部闊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 柔毛。圓錐花序頂生;萼鐘狀,有 5小齒;花冠乳白色,旗瓣闊心形,有短爪, 并有紫脈,翼瓣龍骨瓣邊緣稍帶紫色;雄蕊 10條,不等長。莢果肉質,串珠狀, 長 2.5-5 厘米,無毛,不裂;種子 1-6 顆,腎形?;ü?9-12 月。 [1] 生長習性 性耐寒,喜陽光,稍耐陰,不耐陰濕而抗旱,在低洼積水處生長不良, 深根,對土壤要求不嚴, 較耐瘠薄, 石灰及輕度鹽堿地 (含鹽量 0.15%左右) 上也能正常生長。但在濕潤、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上生長最 佳。耐煙塵,能適應城市街道環(huán)境。病蟲害不多。壽命長,耐煙毒能力強。 用途 中國
由于木地膚春季返青較早,冬季殘株保存完好,粗蛋白質含量較高,故在放牧場上能被早期利用,對家畜恢復體膘、改善冬瘦春乏狀況具有較大的意義。木地膚青鮮狀態(tài)的枝葉和花序為馬、羊、駱駝所喜食,秋季的木地膚對綿羊和山羊有催肥作用。開花前刈割的干草各種家畜也喜食。木地膚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在不同的發(fā)育期內,與其他藜科植物比較,其灰分含量較少,粗蛋白質含量則較多,比禾本科植物要高,與豆科植物接近,且粗蛋白質的含量在各生長季節(jié)內變化幅度較小。木地膚的葉量豐富,葉中粗蛋白質含量遠比莖稈多,因此,飼用品質良好,加上利用時間長、產草量高,因而是干旱地區(qū)的優(yōu)良飼用植物。 2100433B
灰毛木地膚(Kochia prostrata (L.) Schrad. var. canescens Moq.):當年生枝有密的灰白色柔毛;葉密生貼伏的絹毛。分布于中國內蒙古、寧夏、甘肅西部、新疆。生長于山坡及沙地。
密毛木地膚(Kochia prostrata (L.) Schrad. var. villosissima Bong. et Mey.):當年生枝密生白色曲柔毛;葉有極密的貼伏長絹毛。分布于中國新疆北部。生于戈壁、沙地、干山坡。
圃地準備:首先要選擇育苗地,土壤肥沃,地勢平緩,土層深厚的地塊,耕翻平整后做畦,播種前必須灌足底水,待土壤松散時播種。撒播、條播均可,一般多采用條播,行距35厘米,每畝播種量為1-1.5千克。覆土要淺,以1厘米為宜,播種期4月底5月初。
播種方法:木地膚種子小而輕,頂土能力弱,所以覆土不宜過深,以1厘米為宜,木地膚發(fā)芽時需要較高的土壤濕度和適宜的溫度,因此播種時要抓住這兩個關鍵環(huán)節(jié),種籽萌發(fā)出苗的適宜土壤(1-30厘米)濕度為15-20%,移栽同樣要注意土壤濕度。可采用條播和撒播2種。旱播地選用備耕壓青地,條播行距40-50厘米,每畝播種量1-2千克。采用耬開溝,人工手溜籽,畜力輕耙覆土,經試驗出苗率達85%,當年植株高達20-30厘米,越冬也很好,第2年4月初返青,8月測試平均株高為40厘米,每畝產鮮草250千克。撒播可采用釘齒耙切破土皮撒播,播后用耙齒朝上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