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機電綜合設計指導 | 作????者 | 吳振彪 |
---|---|---|---|
出版社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2000年12月 |
定????價 | 14 元 | ISBN | 9787300034355 |
內容介紹
格式:pdf
大?。?span id="dfd9bh1" class="single-tag-height">1.3MB
頁數: 21頁
評分: 4.7
沈 陽理 工大 學 課程 設 計 專 用 紙 沈陽理工大學 1 前 言 數控車床是綜合應用計算機、自動控制、自動檢測及精密機械等高新技術的產 物,是技術密集度及自動化程度很高的典型機電一體化加工設備。它與普通機床相比, 不僅零件加工精度高,產品質量穩(wěn)定,且自動化程度極高,可減輕工人的體力勞動強 度,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數控機床可完成普通機床難以完成或根 本不能加工的復雜曲面的零件加工,因而數控機床在機械制造業(yè)中的地位愈來愈顯重 要。 伺服系統(tǒng)是以機械運動的驅動設備,電機為控制對象,以控制器為核心,以電力電 子功率變換裝置為執(zhí)行機構,在自動控制理論的指導下組成的電氣傳動自動控制系統(tǒng)。 這類系統(tǒng)控制電動機的轉矩,轉速和轉角,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實現運動機械的運 動要求。 本次課程設計是在學完機床課后,進行的一次學習與設計的綜合性練習。在本次 設計中,我們運用課堂上所學知識,通
格式:pdf
大?。?span id="l7lxjlf" class="single-tag-height">1.3MB
頁數: 2頁
評分: 4.7
施工內容較多,需針對每個項目制定施工方案,且本工程不僅 施工常規(guī)機電工作內容, 還需要配合裝修, 因此施工方案及技術交底 都要針對每個項目進行編制, 各個項目之間相互能參考的較小, 只能 進行獨立編制。 結合建設單位對各個項目的工期要求, 制定切實可行 的施工進度計劃, 進行資源優(yōu)化。 地庫綜合機電和地上精裝修機電都 做了較多的深化設計等技術工作, 具體對所做的工作做一個詳細的總 結: 地庫綜合管線深化設計: 高層地下室規(guī)模巨大, 各棟通過地下通道連接成一體。 大型設備 機房均位于地下室,給排水、消防干管,強、弱電主橋架等均通過地 下室進入機房或管井, 管線密集交錯排布, 同時還需保證人員通道控 制高度,便于施工安裝、便于檢修;同時,地下室各區(qū)域施工時間間 隔長;因此,地下室深化設計在技術和計劃管理上視為本工程重點。 主要針對地下室一層二層各個專業(yè)進行綜合疊加并合理排布, 精化管 線,節(jié)省
設于現今東南大學校園內的南京高等示范學校設立專施機械工程教育的“工藝專修科”,同時建立了含鍛工場、木工場、金工場和鑄工場的“工藝實習場”,標志著視實踐訓練為人才培養(yǎng)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這種教育理念在九十年以前已經由東南大學的辦學先賢們確立起來,并且身體力行,開創(chuàng)了我國早期的工程實踐教育。
國立東南大學成立,茅以升任工科主任,著名的政治活動家、教育家楊杏佛任實習工場主任。
東南大學經國立第四中山大學變更為國立中央大學,期間歷經八年抗戰(zhàn)之苦,西遷重慶之累,但實習工廠(原實習工場)一直得以保留并不斷發(fā)展。
新中國成立以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高等教育事業(yè)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九十年前幾近原始的“工藝實習場”亦發(fā)展成為現今現代化的“機電綜合工程訓練中心”,雖說是經歷了滄桑巨變,但重視實踐教學在人才培養(yǎng)中的突出作用的教育理念一脈相承,源遠流長,生生不息。
本書是為滿足人才培養(yǎng)要求,指導一組高年級學生,圍繞某一項目內容,綜合了項目設計、工藝編制、項目制造及項目管理等方面知識和技能的實戰(zhàn)訓練教科書。它將項目規(guī)劃、項目調研、項目設計、工藝編制、材料供應、零件加工、機械裝配、項目調試、現場管理、報告總結、講評考核等綜合在一起。本書也是作者與他的同仁們多年教改成果的總結。書中內容新穎,指導性強,十分有利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能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創(chuàng)新和創(chuàng)業(yè)能力、企業(yè)工作適應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精神。
本書綜合的內容廣泛,實踐性強,可作為工科大學、大專、高職類院校機電專業(yè)適用的綜合實訓課程的教學用書,也可供企業(yè)有關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經過隨后的進一步建設,原工業(yè)發(fā)展與培訓中心又取得了巨大的進展:
進一步實現了教學、科研、社會服務的相互交融與促進,面向全校學生開展工程訓練教育,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同時承擔國家和地方的重大科技或技術開發(fā)項目。
將工業(yè)發(fā)展與培訓中心、原校級機械工程實驗教學中心和相關院系(主要包括能源與環(huán)境、自控、電氣、儀科等)的機電類實驗室合成一體,建立了由相關學科專家組織的學術委員會監(jiān)督指導、中心主任全面負責的管理體系,統(tǒng)籌規(guī)劃中心的建設,實現資源共享和教學內容、人員、設備的優(yōu)化組合,形成滿足現代工程多學科優(yōu)化集成、和諧統(tǒng)一特性的實驗室組織、管理、運行機制,保證了中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以面向全校學生的工程基礎訓練,面向機電類、近機類、土建類學生的學科基礎訓練和面向機電類、近機類學生的工程實現訓練為三個層次,在強化基礎技能訓練的基礎上,以設計、制造、控制和生產保障為四條主線,形成了服務全校9個學科門類、60個專業(yè)學生的網絡結構教學體系;
依托機械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控制科學與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等一級學科博士點,著力建設了一支由高水平教授領銜,理論課教師、實驗教師、實驗技術人員、研究生助教四位一體、多元協(xié)同的師資隊伍,特別地,通過實行中心的全部實驗室均由教授擔當主任之舉措,實質性地將資深教授引入中心的關鍵崗位,讓他們在實驗室規(guī)劃與建設中發(fā)揮引領和主導作用,以課程教學、科研、學科建設等成果帶動了實踐教學內容、手段、裝備、資源的建設和持續(xù)發(fā)展;
通過優(yōu)化整合校內機電類實驗教學資源、加大實驗教學投入,大幅度地提高了現代化、集成化、網絡化水平,固定資產由工業(yè)發(fā)展與培訓中心成立時的 900 萬元,提高到了目前的 4900 萬元。同時,東南大學電光源工程中心、先進材料研究中心、火電機組振動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顯示技術研究中心、混凝土及預應力結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射頻與光電集成電路研究所、國家專用集成電路系統(tǒng)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作為實驗教學的校內基地,南京金城集團、中國金蝶公司、美國羅克韋爾自動化( Rockwell Automation )公司、美國福特汽車公司、美國 Superior Controls 公司、愛因斯特(IAESTE)協(xié)會(含80多個國家的 4000 多家企業(yè)、1300 多家高等學府)等作為實踐教學的校外、海外基地,可提供各類大型、尖端的儀器設備及先進的生產線等裝備,進一步拓展了硬件資源的內涵。
中心作為“江蘇省工科院校先進制造技術實習教學和創(chuàng)新制作比賽”組委會秘書處所在地、“江蘇省大學生機械創(chuàng)新設計大賽”組委會秘書處所在地、美國羅克韋爾自動化(Rockwell Automation)“與中國大學共勉”項目首批與其建立合作同盟關系的五所大學之一,長期以來在人才培養(yǎng)功能拓展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成功組織了多次江蘇省工科院校先進制造技術實習教學和創(chuàng)新制作比賽、江蘇省大學生機械創(chuàng)新設計大賽、羅克韋爾自動化-東南大學華東地區(qū)科技夏令營等活動,為江蘇省乃至華東地區(qū)大學生科技創(chuàng)新平臺的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通過網絡化、信息化管理,實現了中心面向學生的全日制開放,為學生的實驗、實踐和課外研學提供了最大化的方便。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