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闊葉早銀桂 | 科名 | 木犀科 |
---|---|---|---|
科拉丁名 | Oleaceae |
金桂 Osmamthus fragrans var. thunbergii,金桂花朵金黃,氣味較濃,葉片較厚。 金桂品種群:秋季開花,花檸檬黃淡至金黃色,有“大花金桂”、“大葉黃”、“潢川金桂”、“晚...
金桂為常綠喬木,枝梢淡褐,葉具短柄,對生,長橢圓狀廣披針形,兩頭尖,上部邊緣有細(xì)齒,花在葉腋形成聚傘花序,小花梗,花初開淡黃,后變?yōu)榻鹕?,具濃郁芳香,果實橢圓形,呈藍(lán)紫色,開花期為9月。 銀桂為...
一般認(rèn)為金桂更香,更好。不過銀桂的變種四季桂,一年中能多次開花,增加了觀賞價值,也不錯。
格式:pdf
大?。?span id="xeyn0c7" class="single-tag-height">1.3MB
頁數(shù): 3頁
評分: 4.4
金桂與銀桂的區(qū)別 桂花 (Osmanthus fragrans (Thunb.)Lour),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又稱巖桂、 木犀、九里香等;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捩花目 ,木犀科,木犀屬,桂花 種。 桂花樹經(jīng)過長時間的自然生長和人工培育的干擾, 現(xiàn)在已經(jīng)演化出很多的桂 花樹品種,經(jīng)過我國植物學(xué)家的廣泛調(diào)查與研究,大致將桂花樹分為四個品種, 即丹桂 (O.fragans f.anrantiacus(Makino)P.S.Green)、金桂(Q.frasrans var.thunbergii Makino )、 銀 桂 (Q.folifragrans var.latius Makino) 和 四 季 桂 (O.fragrans var.semperflorens Hort)。其中丹桂、金桂和銀桂都是秋季開花又可以統(tǒng)稱為八月 桂。金桂與銀桂是比較常見的兩個品種, 且比較難區(qū)分, 現(xiàn)將它們
格式:pdf
大?。?span id="8mbol0q" class="single-tag-height">1.3MB
頁數(shù): 1頁
評分: 4.8
(一)從花顏色簡單分辨: ⒈金桂: 花色為深淺不同的黃色,香味濃或極濃,花朵較易脫落,花期秋季。為各地最常 見栽培的一類。 ⒉銀桂: 花呈黃白色或淡黃色,香味較淡,花朵著生較牢固,花期秋季。一般栽培較少。 ⒊丹桂: 花色橙黃或橙紅,很美,但香味較淡,秋季開花。丹桂雖花色較艷麗,但由于香 味較淡,目前各地栽培數(shù)量不及金桂多。 ⒋四季桂: 花呈黃白色或淡黃色,香味較淡,但一年之內(nèi)花開數(shù)次,以秋季較繁。植株較 矮小,生勢較弱,常呈灌木狀。因多次開花,雖香味較淡,亦頗受群眾喜愛,常盆栽供室內(nèi) 擺設(shè)。 (二)從葉子和長勢來區(qū)分 金桂:葉緣有鋸齒 銀桂:葉緣較光滑 ,葉片也較大,另還有刺桂 ,葉片有一點象枸骨冬青的葉子。 四季桂:葉子圓幾乎沒有尾尖,小枝條有些松散. 注:金桂\銀桂\丹桂小枝條都比較挺直向上生長, 金桂較丹桂的葉片寬葉, 丹桂尾尖比較 長一些葉緣波浪也較明顯.花期區(qū)分容易些.
'長葉早銀桂'的利用亮點在于它的花期特早,例如2003年'長葉早銀桂'初花期為9月20日,'早銀桂'為9月28日;2004年'長葉早銀桂'初花期為9月10日,'早銀桂'為9月16日。兩個早花品種初花期均相差約一周時間。屬長日照植物,喜在充足的陽光和土層肥厚、排水良好的地方生長,土壤要微酸,PH5.5-6.5。忌堿土,怕積水和煤煙。
'長葉早銀桂'干形好,葉身長,開花特早,能拓展桂花品種的開花時間;花冠稠密,可提高桂花品種的觀賞價值。適宜用作園林綠化,為社會增加一個花期特早的銀桂類品種。
闊葉植物分類
闊葉植物可以分為以下四類:
落葉闊葉林、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常綠闊葉林、硬葉常綠闊葉林
世界上有至少28000種闊葉植物,其中包括1000多種的合歡樹和600多種不同類型的橡樹。一些闊葉樹為常綠植物,但是它們中大多數(shù)的樹葉都會在冬季或氣候變得炎熱或干旱的時候掉落。
落葉闊葉林是我國溫帶地區(qū)最主要的森林類型,構(gòu)成群落的喬木樹種多是冬季落葉的喜光闊葉樹,同時,林下還分布有很多的灌木和草本等植物。我國溫帶地區(qū)多為季風(fēng)氣候,四季明顯,光照充分,降水不足,適應(yīng)于這些環(huán)境特點,多數(shù)樹種在干旱寒冷的冬季,以休眠芽的形式過冬,葉和花等脫落,待春季轉(zhuǎn)暖,降水增加的時候紛紛展葉,開始旺盛的生長發(fā)育過程。組成我國落葉闊葉林的主要樹種有:櫟屬(Quercus)、水青岡屬(Fagus)、楊屬(Poplus)、樺屬(Betula)、榆屬(Ulmus)、榿屬(Alnus)、樸屬(Celtis)和槭屬(Acer)等。很多溫帶落葉闊葉林分布在我國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較發(fā)達的地區(qū),也是跟我們?nèi)祟愱P(guān)系十分密切的森林類型,很多行道樹和大江大河的水源涵養(yǎng)等都是以這種森林類型為主。
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是落葉闊葉林和常綠闊葉林的過渡森林類型,在我國亞熱帶地區(qū)有著廣泛的分布。該森林群落內(nèi)物種豐富,結(jié)構(gòu)復(fù)雜,所以優(yōu)勢樹種不明顯。亞熱帶地區(qū)也有明顯的季相變化,主要是在秋冬氣候變干、變冷,相對比較高大的并處于林冠上層的落葉樹種此時葉片脫落。第二或者第三亞層的常綠樹種比較耐寒,有時林分內(nèi)的常綠樹種的成分增多,樹木較高,形成較典型的常綠與落葉樹種的混交林。
組成常綠、落葉闊葉林的主要樹種有:苦櫧(Castanopsis)、青岡(Cyclobalanopsis glauca)、冬青(Ilex chinesis)、石楠(Photinia serrulata)等。該森林群落保存有很多重要的珍貴稀有樹種,很多是第三紀(jì)孓遺物種,被國家列為重點保護對象,如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連香樹(Cercidiiiphyllum japonicum var. sinense)、水青樹(Tetracen tron sinense)、鐘萼木(Bretschneidera sinensis)和杜仲(Eucommia ulmoides)等。
該植被型分布區(qū)氣候溫暖,四季分明,夏季高溫潮濕,冬季降水較少。是我國亞熱帶地區(qū)最具代表性的森林類型,林木個體高大,森林外貌四季常綠,林冠整齊一致。殼豆科、樟科、山茶科、木蘭科等是最基本的組成成分,也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優(yōu)勢種和特征種。
在森林群落組成上,更趨于向南分布的水熱條件約好,樹種組成越是以栲屬和石櫟屬為主,在偏濕的生境條件下,樟科中厚殼桂屬的種類更為豐富。常綠闊葉林樹木葉 片多革質(zhì)、表面有光澤,葉片排列方向垂直于陽光,故有照葉林之稱。
我國硬葉常綠櫟林通常是指由殼斗科櫟屬中高山櫟組樹種組成的常綠闊葉林, 其中絕大多數(shù)種類生長于海拔2 600 m~4 000 m之間 (李文華, 1985; 楊欽周, 1986; 梁紅平, 任憲威和劉一樵, 1990), 主要分布在川西、滇北以及西藏的東南部。該植被型中的樹木葉片很小,常綠,堅硬,多毛,分布區(qū)主要在亞熱帶,夏季高溫,植物為適應(yīng)夏季環(huán)境條件常常退化成刺狀。并這里雖然具有明顯夏季雨熱同季的大陸型氣候特征, 卻與夏旱冬雨的地中海型氣候區(qū)的硬葉櫟類完全相同。 從物種多樣性看, 中國喜馬拉雅硬葉櫟林種類遠(yuǎn)比地中海及加利福尼亞豐富得多, 而且都是中國-喜馬拉雅特有種(楊欽周, 1988)。
喜馬拉雅地區(qū)高山櫟組植物在形態(tài)及對干旱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適應(yīng)上, 與地中海區(qū)冬青櫟有很大相似性 (李俊清, 1996c; 賀金生, 陳偉烈, 王勛陵, 1994)。我國學(xué)者曾將高山櫟類誤定為冬青櫟, 實際上, 中國喜馬拉雅地區(qū)的硬葉櫟類除川滇高山櫟 (Q. semicarpifolia) 分布在阿富汗、印度的庫蒙(Kumeng)、不丹和緬甸北部之外, 其余種類都是中國喜馬拉雅特有種 (楊欽周, 1988)。Pons & Vernet (1971) 和Barbero, Loisel & Quezel (1992) 通過花粉化石研究表明, Q. ilex 可能起源于漸新世, 認(rèn)為第三紀(jì)時冬青櫟遍布南部歐洲, 而那時地中海型氣候尚未形成。另外, 冬青櫟傳粉受精作用發(fā)生于7月, 這一事實也支持這一假說。冬青櫟較高的生理可塑性也說明它是在地中海氣候的形成過程中保留和發(fā)展起來的。雖然直到今天冬青櫟主要分布于地中海盆地, 但很有可能不是地中海起源的 (梁紅平, 任憲威, 劉一樵, 1990)。
許多古植物化石研究表明, 冬青櫟自中新世晚期開始一直分布在歐洲, 似乎并未分布到東亞, 這說明中國-喜馬拉雅硬葉櫟類與地中海硬葉櫟類沒有直接聯(lián)系 (楊欽周, 1988)。中國喜馬拉雅地區(qū)硬葉常綠闊葉林自上新世中晚期就大量存在, 在青藏高原和地中海之間, 在歐亞大陸與北美之間曾經(jīng)發(fā)生過植物交流和傳播, 喜馬拉雅地區(qū)與地中海地區(qū)硬葉櫟林的相似性, 可能是二者在發(fā)生和演化上具有相同的祖先而且平行發(fā)展。喜馬拉雅地區(qū)的硬葉櫟林, 可能是古地中海沿岸熱帶植被在喜馬拉雅造山運動時期, 青藏高原抬升過程中直接衍生和殘遺的類型, 有些種是第三紀(jì)的殘遺植物 (梁紅平, 任憲威, 劉一樵, 1990; 楊欽周, 1988)。但關(guān)于二者的發(fā)生過程和傳播途徑, 至今仍是一個有待研究的課題, 需要在植物學(xué)、形態(tài)學(xué)和分子系統(tǒng)學(xué)等各方面研究的不斷補充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