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齒叉蕨Tectaria coadunata (Wall. ex Hook. et Grev.) C. Chr.
棕柄叉蕨Tectaria consimilis Ching et C. H. Wang
疏羽叉蕨Tectaria remotipinna Ching et C. H. Wang
疣狀叉蕨Tectaria variolosa (Wall. ex Hook.) C. Chr. 2100433B
分布于臺灣、貴州。錫金、緬甸、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及菲律賓亦產(chǎn)之。模式標本產(chǎn)地:錫金。
生長于海拔100-800米山谷密林下。
【功用主治】清熱利尿,活血通淋。治痢疾,血淋,尿閉,咳嗽,傷痛,乳癰,瘰疬。 ①《貴州草藥》:"清熱利尿,舒筋活絡,補腎止咳。" ②《中國高等植物圖鑒》:"治痢疾,頸...
木柄西餐刀叉給出以下價格建議你參考一下: 木柄西餐刀叉匙 報價:5.00元 P-073AB木柄西餐刀叉牛扒刀 報價:2.95元 價格來源網(wǎng)絡,僅供參考。
推薦合益獨立裝長柄塑料快餐勺子,產(chǎn)品為四件套裝 ,包含兩只勺子, 刀、叉各一件 。產(chǎn)品采用全新食品級pp材質(zhì) ,具有耐高溫、 硬度好、高溫下不會癱軟的特點 ,售價15.9元 。
植株高1-1.2米。根狀莖短,直立,粗約1. 5厘米,頂部及葉柄均密被鱗片;鱗片線狀披針形,長達2厘米,先端長漸尖,堅膜質(zhì),褐棕色。葉簇生;葉柄長達60厘米,基部粗8-10毫米,栗褐色而稍有光澤;葉片五角形,長與寬約60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心臟形,二回羽狀至三回羽裂;羽片4-5對,近對生,稍斜向上,基部一對羽片柄長約3厘米;基部一對羽片最大,斜三角形,長20-25厘米,基部寬約20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圓截形而不對稱,基部下側(cè)一小羽片明顯伸長,基部有一對分離的小羽片,向上部深羽裂達有闊翅的羽軸;中部的羽片三角狀披針形,長15-20厘米,基部寬10-12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圓截形而近對稱,深羽裂達有闊翅的羽軸成為鐮狀披針形的尖頭裂片;基部羽片的小羽片或裂片8-10對,稍斜向上,間隔0.5-1厘米,無柄;基部下側(cè)小羽片最大,鐮狀闊披針形,長12-14厘米,中部寬4.5-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截形并稍變狹,深羽裂達2/3;裂片約10對,斜向上,間隔約2毫米,橢圓形,長1.5-2厘米,基部寬約1厘米,向上部稍狹,短尖頭至鈍頭,全緣。葉脈聯(lián)結(jié)成近六角形網(wǎng)眼,羽軸及小羽軸兩側(cè)有弧狀脈形成的狹長網(wǎng)眼,有單一的內(nèi)藏小脈;主脈上面密被有關(guān)節(jié)的淡棕色毛,下面疏被同樣的毛。葉薄紙質(zhì),干后褐色,兩面均光滑;葉軸、羽軸和小羽軸栗褐色,上面密被有關(guān)節(jié)的淡棕色毛,下面疏被同樣的毛,葉軸下面偶有線形小鱗片。孢子囊群圓形,生于內(nèi)藏小脈頂端,在主脈兩側(cè)各有1行,在葉片上面形成凸出的斑點;囊群蓋圓腎形,全緣,膜質(zhì),棕色,宿存。
格式:pdf
大小:366KB
頁數(shù): 4頁
評分: 4.3
鐵線蕨分布廣泛,容易培養(yǎng),是觀察蕨類生活史的好材料。將經(jīng)過低溫處理(4℃)的鐵線蕨成熟孢子接種到培養(yǎng)基上,在光照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45 d左右,孢子萌發(fā)后長成配子體,培養(yǎng)60 d左右,頸卵器內(nèi)的受精卵萌發(fā)長出幼孢子體。將鐵線蕨孢子接種到花盆內(nèi)的土壤上,在室內(nèi)培養(yǎng)2~3個月長成配子體,培養(yǎng)4~5個月長出幼孢子體。將培養(yǎng)基上的幼孢子體移栽到花盆土壤中可在室內(nèi)長期培養(yǎng),四季常青,孢子囊陸續(xù)分化、成熟。
格式:pdf
大小:366KB
頁數(shù): 4頁
評分: 4.7
采用電解的方法,將雙電解池一端擴散過來的氫原子氧化成氫離子,通過檢測氧化電流的變化獲得冷軋鋼板的TH值。試驗發(fā)現(xiàn):TH值與氫在冷軋鋼板中的擴散系數(shù)無關(guān),與搪瓷發(fā)生鱗爆的幾率有很好的相關(guān)性。TH值越大,發(fā)生鱗爆的幾率就越小,當TH值大于50時,搪瓷不發(fā)生鱗爆。
植株高達1.5米。
根狀莖直立,粗2-3厘米,頂部及葉柄基部被鱗片;鱗片披針形,長5-6毫米,先端漸尖,全緣,膜質(zhì),棕色。
葉簇生;葉柄長約60厘米,基部粗約1厘米,烏木色并有光澤,上面有淺溝并疏被有關(guān)節(jié)的棕色短毛,下面光滑;葉片三角形,長達80厘米,基部寬約60厘米,先端漸尖,三回至近四回羽裂;羽片約6對,基部一對對生,向上部的互生,斜向上,間隔約6厘米,基部一對柄長3-5厘米;基部一對羽片最大,三角形,長40-45厘米,基部寬25-30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截形;中部的羽片披針形,長12-15厘米,中部寬4-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稍狹并與葉軸合生,深羽裂達2/3形成鐮狀披針形的裂片;基部羽片的小羽片約8對,互生,稍斜向上,間隔約2厘米,無柄,下部兩對分離而其基部與羽軸合生,向上部的小羽片基部彼此以寬約1厘米的闊翅相連;基部一對小羽片最大,橢圓披針形,長15-20厘米,基部寬6-9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截形,深羽裂達2/3-3/4;裂片約10對,稍斜向上,間隔約5毫米,鐮狀披針形,長3-5厘米,基部寬1-1. 5厘米,先端漸尖,邊緣有波狀淺圓裂片。
葉脈聯(lián)結(jié)成近六角形網(wǎng)眼,有單一或分叉的內(nèi)藏小脈;裂片主脈禾稈色,上面密被有關(guān)節(jié)的淡棕色短毛。
葉薄紙質(zhì),干后暗綠色,兩面光滑;葉軸、羽軸及小羽軸烏木色并有光澤,上面均密被有關(guān)節(jié)的淡棕色短毛。
孢子囊群圓形,生于內(nèi)藏小脈頂端,在主脈兩側(cè)各有1行;囊群蓋圓盾形,全緣,膜質(zhì),棕色,宿存。
產(chǎn)自貴州、云南(麻栗坡)。
也產(chǎn)于越南北部。
保護級別:省一級保護植物;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地方性絕滅(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