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從石器時代進展到銅器時代和鐵器時代的過程中,熱處理的作用逐漸為人們所認識。早在公元前770至前222年,中國人在生產實踐中就已發(fā)現,銅鐵的性能會因溫度和加壓變形的影響而變化。白口鑄鐵的柔化處理就是制造農具的重要工藝。

公元前六世紀,鋼鐵兵器逐漸被采用,為了提高鋼的硬度,淬火工藝遂得到迅速發(fā)展。中國河北省易縣燕下都出土的兩把劍和一把戟,其顯微組織中都有馬氏體存在,說明是經過淬火的。

隨著淬火技術的發(fā)展,人們逐漸發(fā)現淬冷劑對淬火質量的影響。三國蜀人蒲元曾在今陜西斜谷為諸葛亮打制3000把刀,相傳是派人到成都取水淬火的。這說明中國在古代就注意到不同水質的冷卻能力了,同時也注意了油和尿的冷卻能力。中國出土的西漢(公元前206~公元24)中山靖王墓中的寶劍,心部含碳量為0.15~0.4%,而表面含碳量卻達0.6%以上,說明已應用了滲碳工藝。但當時作為個人“手藝”的秘密,不肯外傳,因而發(fā)展很慢。

1863年,英國金相學家和地質學家展示了鋼鐵在顯微鏡下的六種不同的金相組織,證明了鋼在加熱和冷卻時,內部會發(fā)生組織改變,鋼中高溫時的相在急冷時轉變?yōu)橐环N較硬的相。法國人奧斯蒙德確立的鐵的同素異構理論,以及英國人奧斯汀最早制定的鐵碳相圖,為現代熱處理工藝初步奠定了理論基礎。與此同時,人們還研究了在金屬熱處理的加熱過程中對金屬的保護方法,以避免加熱過程中金屬的氧化和脫碳等。

1850~1880年,對于應用各種氣體(諸如氫氣、煤氣、一氧化碳等)進行保護加熱曾有一系列專利。1889~1890年英國人萊克獲得多種金屬光亮熱處理的專利。

二十世紀以來,金屬物理的發(fā)展和其他新技術的移植應用,使金屬熱處理工藝得到更大發(fā)展。一個顯著的進展是1901~1925年,在工業(yè)生產中應用轉筒爐進行氣體滲碳;30年代出現露點電位差計,使爐內氣氛的碳勢達到可控,以后又研究出用二氧化碳紅外儀、氧探頭等進一步控制爐內氣氛碳勢的方法;60年代,熱處理技術運用了等離子場的作用,發(fā)展了離子滲氮、滲碳工藝 ;激光、電子束技術的應用,又使金屬獲得了新的表面熱處理和化學熱處理方法。

熱處理造價信息

市場價 信息價 詢價
材料名稱 規(guī)格/型號 市場價
(除稅)
工程建議價
(除稅)
行情 品牌 單位 稅率 供應商 報價日期
上海夢添銅門抓住“四大”訣竅,贏口碑獲發(fā)展 定制/013 紫銅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夢添

m2 13% 鹽城銘安閣商貿有限公司
LOFT樓層輕鋼龍骨板帶動企業(yè)發(fā)展 2.4*1.2/old 建筑建材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歐拉德

13% 山東德州歐拉德新型機械建材有限公司
1500×500×900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達創(chuàng)

13% 河北達創(chuàng)體育器材有限公司
理發(fā)卡器 TYDR100F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創(chuàng)新通用

13% 深圳市創(chuàng)新通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單人伸 1280×450×1000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達創(chuàng)

13% 河北達創(chuàng)體育器材有限公司
經調質熱處理高強螺栓 M68*90 (10.9s)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13% 佛山市南海福嶺五金商行
經調質熱處理高強螺栓 M24*42 (10.9s)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13% 佛山市南海福嶺五金商行
經調質熱處理高強螺栓 M45*60 (10.9s)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13% 佛山市南海福嶺五金商行
材料名稱 規(guī)格/型號 除稅
信息價
含稅
信息價
行情 品牌 單位 稅率 地區(qū)/時間
自控熱處理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臺班 汕頭市2011年4季度信息價
自控熱處理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臺班 汕頭市2011年3季度信息價
自控熱處理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臺班 廣州市2011年1季度信息價
自控熱處理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臺班 汕頭市2010年3季度信息價
自控熱處理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臺班 汕頭市2010年2季度信息價
自控熱處理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臺班 汕頭市2010年1季度信息價
自控熱處理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臺班 廣州市2009年4季度信息價
自控熱處理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臺班 汕頭市2009年2季度信息價
材料名稱 規(guī)格/需求量 報價數 最新報價
(元)
供應商 報價地區(qū) 最新報價時間
發(fā)展歷程 視頻 發(fā)展歷程|48秒 3 查看價格 深圳泰爾智能視控股份有限公司 全國   2020-07-06
簡史銘牌 4×1.8m|1個 1 查看價格 廣州市華冠裝飾建材有限公司 全國   2022-06-14
樓宇能源管理發(fā)展軟件 Risk Terminator. Windows版適用于各式瀏覽器|1套 1 查看價格 上海艾柯瓦貿易有限公司 廣東   2021-10-19
全省技工院校發(fā)展變遷圖表 全省技工院校發(fā)展變遷圖表|1套 1 查看價格 廣州尚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全國   2022-01-07
成眉同城跨越發(fā)展 視頻 成眉同城跨越發(fā)展|120秒 3 查看價格 湖南瀚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全國   2020-07-06
洗煙箱隔熱處理 保溫防火棉|4套 1 查看價格 廣州市盛啟柴油發(fā)電機有限公司 全國   2021-12-21
排煙管隔熱處理 保溫防火棉(機房內)|3套 1 查看價格 廣州市盛啟柴油發(fā)電機有限公司 全國   2021-12-21
洗煙箱隔熱處理 保溫防火棉|1套 3 查看價格 佛山斯坦福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廣東   2020-09-02

公元前六世紀,鋼鐵兵器逐漸被采用,為了提高鋼的硬度,淬火工藝遂得到迅速發(fā)展。中國河北省易縣燕下都出土的兩把劍和一把戟,其顯微組織中都有馬氏體存在,說明是經過淬火的。隨著淬火技術的發(fā)展,人們逐漸發(fā)現淬冷劑對淬火質量的影響。三國蜀人蒲元曾在今陜西斜谷為諸葛亮打制3000把刀,相傳是派人到成都取水淬火的。這說明中國在古代就注意到不同水質的冷卻能力了,同時也注意了油和水的冷卻能力。中國出土的西漢(公元前206~公元24)中山靖王墓中的寶劍,心部含碳量為0.15~0.4%,而表面含碳量卻達0.6%以上,說明已應用了滲碳工藝。但當時作為個人“手藝”的秘密,不肯外傳,因而發(fā)展很慢。1863年,英國金相學家和地質學家展示了鋼鐵在顯微鏡下的六種不同的金相組織,證明了鋼在加熱和冷卻時,內部會發(fā)生組織改變,鋼中高溫時的相在急冷時轉變?yōu)橐环N較硬的相。法國人奧斯蒙德確立的鐵的同素異構理論,以及英國人奧斯汀最早制定的鐵碳相圖,為現代熱處理工藝初步奠定了理論基礎。與此同時,人們還研究了在金屬熱處理的加熱過程中對金屬的保護方法,以避免加熱過程中金屬的氧化和脫碳等。1850~1880年,對于應用各種氣體(諸如氫氣、煤氣、一氧化碳等)進行保護加熱曾有一系列專利。1889~1890年英國人萊克獲得多種金屬光亮熱處理的專利。二十世紀以來,金屬物理的發(fā)展和其他新技術的移植應用,使金屬熱處理工藝得到更大發(fā)展。一個顯著的進展是1901~1925年,在工業(yè)生產中應用轉筒爐進行氣體滲碳;30年代出現露點電位差計,使爐內氣氛的碳勢達到可控,以后又研究出用二氧化碳紅外儀、氧探頭等進一步控制爐內氣氛碳勢的方法;60年代,熱處理技術運用了等離子場的作用,發(fā)展了離子滲氮、滲碳工藝 ;激光、電子束技術的應用,又使金屬獲得了新的表面熱處理和化學熱處理方法。

熱處理是將金屬材料放在一定的介質內加熱、保溫、冷卻,通過改變材料表面或內部的金相組織結構,來控制其性能的一種金屬熱加工工藝。

熱處理發(fā)展簡史常見問題

  • 非晶合金的發(fā)展簡史

    1960年美國Duwez教授發(fā)明用快淬工藝制備非晶態(tài)合金為始。其間,非晶軟磁合金的發(fā)展大體上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1967年開始,直到1988年。1984年美國四個變壓器廠家在IEEE會議上展示...

  • 熱處理中的加熱怎么控制???熱處理是什么意思呢?

    熱處理就是將金屬材料放在一定的介質內加熱、保溫、冷卻,通過改變材料表面或內部的金相組織結構,來控制其性?能的一種金屬熱加工工藝。紫銅本身彈性太差,紫銅熱處理的作用就是使紫銅有良好的彈性。紫銅做熱處理,...

  • qpq熱處理誰了解?

    “QPQ”是英文“Quench—Polish—Quench”的縮寫。原意為淬火—拋光—淬火。在國內把它稱作QPQ鹽浴復合處理技術。QPQ鹽浴復合處理技術既可以使工件幾乎不變形,同時又可以大幅度提高金屬...

熱處理方面的現行國家標準

1 GB/T7232-2012金屬熱處理工藝術語 2013-03-01實施,代替GB/T 7232-1999

2 GB/T8121-2002熱處理工藝材料術語 2002-12-01實施,代替GB/T 8121-1987

3 GB/T9452-2003熱處理爐有效加熱區(qū)測定方法 2004-06-01實施,代替GB/T 9452-1988

4 GB/T17031.1-1997紡織品織物在低壓下的干熱效應第1部分:織物的干熱處理程序 1998-05-01實施

5 GB/T7631.14-1998潤滑劑和有關產品(L類)的分類第14部分:U組(熱處理) 1999-02-01實施

6 GB/Z18718-2002熱處理節(jié)能技術導則 2002-12-01實施

7 GB15735-2004金屬熱處理生產過程安全衛(wèi)生要求2004-11-01實施,代替GB 15735-1995

8 GB/T12603-2005金屬熱處理工藝分類及代號 2006-01-01實施,代替GB/T 12603-1990

9 GB/T19944-2005熱處理生產燃料消耗定額及其計算和測定方法 2006-04-01實施

10 GB/T13324-2006熱處理設備術語 2007-04-01實施,代替GB/T 13324-1991

11 GB/T21736-2008節(jié)能熱處理燃燒加熱設備技術條件 2008-11-01實施

12 GB/T10201-2008熱處理合理用電導則 2009-01-01實施,代替GB/T 10201-1988

13 GB/T22561-2008真空熱處理 2009-06-01實施

14 GB/T22894-2008紙和紙板加速老化在80℃和65%相對濕度條件下的濕熱處理 2009-09-01實施

15 GB/T17358-2009熱處理生產電耗計算和測定方法 2009-11-01實施

16 GB/T5953.2-2009冷鐓鋼絲第2部分:非熱處理型冷鐓鋼絲 2010-04-01實施,代替GB/T 5953-1999

17 GB/T5953.1-2009冷鐓鋼絲第1部分:熱處理型冷鐓鋼絲 2010-04-01實施,代替GB/T 5953-1999

18 GB/T24562-2009燃料熱處理爐節(jié)能監(jiān)測 2010-05-01實施

19 GB/T24743-2009技術產品文件鋼鐵零件熱處理表示法 2010-09-01實施

20 GB/T15318-2010熱處理電爐節(jié)能監(jiān)測 2011-02-01實施,代替GB/T

21 GB/T25745-2010鑄造鋁合金熱處理 2011-06-01實施

22 GB/T27946-2011熱處理工作場所空氣中有害物質的限值

23 GB/T27945.1-2011熱處理鹽浴有害固體廢物的管理第1部分:一般管理

24 GB/T27945.2-2011熱處理鹽浴有害固體廢物的管理第2部分:浸出液檢測方法

25 GB/T27945.3-2011熱處理鹽浴有害固體廢物的管理第3部分:無害化處理方法

26 GB/T7232-2012金屬熱處理工藝術語 2012年第24號公告

27 GB/T8121-2012熱處理工藝材料術語 2012年第24號公告

28 GB/T9452-2012熱處理爐有效加熱區(qū)測定方法 2012年第24號公告

29 GB/T28909-2012超高強度結構用熱處理鋼板 2012年第28號公告

30 GB15735-2012金屬熱處理生產過程安全、衛(wèi)生要求 2012年第28號公告

31 GB/T28838-2012木質包裝熱處理作業(yè)規(guī)范 2012年第28號公告

32 GB/T28992-2012熱處理實木地板 2012年第41號公告

33 GB13014-1991鋼筋混凝土用余熱處理鋼筋 1992-03-01實施,代替GB 1499-1984

中國是能源消耗大戶,機械制造行業(yè)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隨著零部件、機械制造等重工業(yè)的不斷發(fā)展,熱處理對中國機械制造業(yè)的振興和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而機械制造業(yè)的發(fā)展也必將帶動中國熱處理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為中國熱處理行業(yè)的發(fā)展提供廣闊的發(fā)展空間,行業(yè)的發(fā)展前景廣闊?!懂a業(yè)洞察2013-2016年中國熱處理市場發(fā)展前景及投資方向分析報告》。

《十二五規(guī)劃》特指出要充分利用行業(yè)信息平臺,推廣新技術,指導企業(yè)創(chuàng)新,大力發(fā)展節(jié)能熱處理;發(fā)揮技術研發(fā)服務平臺優(yōu)勢,為行業(yè)節(jié)能減排提供支撐;充分發(fā)揮專家委智囊作用,認真組織推薦基工程項目。重慶作為西部最重要的裝備制造業(yè)基地、四大汽車生產基地之一、全國最大摩托車生產基地,是熱處理行業(yè)改革創(chuàng)新的前沿陣地。

熱處理

1. 正火:將鋼材或鋼件加熱到臨界點AC3或ACM以上的適當溫度保持一定時間后在空氣中冷卻,得到珠光體類組織的熱處理工藝。2. 退火annealing:將亞共析鋼工件加熱至AC3以上20—40度,保溫一段時間后,隨爐緩慢冷卻(或埋在砂中或石灰中冷卻)至500度以下在空氣中冷卻的熱處理工藝。3. 固溶熱處理:將合金加熱至高溫單相區(qū)恒溫保持,使過剩相充分溶解到固溶體中,然后快速冷卻,以得到過飽和固溶體的熱處理工藝。4. 時效:合金經固溶熱處理或冷塑性形變后,在室溫放置或稍高于室溫保持時,其性能隨時間而變化的現象。5.固溶處理:使合金中各種相充分溶解,強化固溶體并提高韌性及抗蝕性能,消除應力與軟化,以便繼續(xù)加工成型。6. 時效處理:在強化相析出的溫度加熱并保溫,使強化相沉淀析出,得以硬化,提高強度。7. 淬火:將鋼奧氏體化后以適當的冷卻速度冷卻,使工件在橫截面內全部或一定的范圍內發(fā)生馬氏體等不穩(wěn)定組織結構轉變的熱處理工藝。

8. 回火:將經過淬火的工件加熱到臨界點AC1以下的適當溫度保持一定時間,隨后用符合要求的方法冷卻,以獲得所需要的組織和性能的熱處理工藝。9. 鋼的碳氮共滲:碳氮共滲是向鋼的表層同時滲入碳和氮的過程。習慣上碳氮共滲又稱為氰化,以中溫氣體碳氮共滲和低溫氣體碳氮共滲(即氣體軟氮化)應用較為廣泛。中溫氣體碳氮共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鋼的硬度,耐磨性和疲勞強度。低溫氣體碳氮共滲以滲氮為主,其主要目的是提高鋼的耐磨性和抗咬合性。10. 調質處理(quenching and tempering):一般習慣將淬火加高溫回火相結合的熱處理稱為調質處理。調質處理廣泛應用于各種重要的結構零件,特別是那些在交變負荷下工作的連桿、螺栓、齒輪及軸類等。調質處理后得到回火索氏體組織,它的機械性能均比相同硬度的正火索氏體組織更優(yōu)。它的硬度取決于高溫回火溫度并與鋼的回火穩(wěn)定性和工件截面尺寸有關,一般在HB200—350之間。

2012年2月17日,中國政府網發(fā)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內燃機工業(yè)節(jié)能減排的意見》,對整個內燃機行業(yè)提出節(jié)能減排要求,同時對能耗以及廢棄物排放提出明確標準。這一意見的頒布,再次激發(fā)了社會各界關于機械制造企業(yè)節(jié)能減排的熱論。前瞻網認為,現階段,熱處理成為中國機械制造企業(yè)節(jié)能減排利器。中國是能源消耗大戶,機械制造行業(yè)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據《中國工業(yè)節(jié)能行業(yè)發(fā)展前景與投資戰(zhàn)略規(guī)劃分析報告前瞻》分析,截至2011年底,我國機械產品每年消耗油料的費用高于全年機械的總產值;同時,美國、日本等市場準入門檻正不斷提高,在貿易壁壘設置中,排放標準的限制首當其沖。因此,前瞻網預判未來5-10年,節(jié)能環(huán)保會成為機械制造業(yè)一大重要發(fā)展趨勢,將越來越受到用戶和制造商的重視。國內機械制造龍頭企業(yè)的發(fā)展戰(zhàn)略很好地詮釋了這一趨勢。以山東臨工為例,其在節(jié)能產品發(fā)展的卓越表現,致使其在經濟低迷期,仍取得了豐碩的成就。據前瞻產業(yè)研究院數據監(jiān)測顯示,2011年山東臨工共出口裝載機3819臺,出口創(chuàng)匯達1.26億美元,全年裝載機累計出口量躍居全國同行業(yè)第一名;即使在歐盟、南美等諸多存在環(huán)保硬性指標的市場,該公司同樣取得了可喜的成績:2012年山東臨工裝載機的海外增幅達到了40%-50%。

熱處理工藝過程

熱處理工藝一般包括加熱、保溫、冷卻三個過程,有時只有加熱和冷卻兩個過程。這些過程互相銜接,不可間斷。加熱是熱處理的重要工序之一。金屬熱處理的加熱方法很多,最早是采用木炭和煤作為熱源,近而應用液體和氣體燃料。電的應用使加熱易于控制,且無環(huán)境污染。利用這些熱源可以直接加熱,也可以通過熔融的鹽或金,以至浮動粒子進行間接加熱。金屬加熱時,工件暴露在空氣中,常常發(fā)生氧化、脫碳(即鋼鐵零件表面碳含量降低),這對于熱處理后零件的表面性能有很不利的影響。因而金屬通常應在可控氣氛或保護氣氛中、熔融鹽中和真空中加熱,也可用涂料或包裝方法進行保護加熱。加熱溫度是熱處理工藝的重要工藝參數之一,選擇和控制加熱溫度,是保證熱處理質量的主要問題。加熱溫度隨被處理的金屬材料和熱處理的目的不同而異,但一般都是加熱到相變溫度以上,以獲得高溫組織。另外轉變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當金屬工件表面達到要求的加熱溫度時,還須在此溫度保持一定時間,使內外溫度一致,使顯微組織轉變完全,這段時間稱為保溫時間。采用高能密度加熱和表面熱處理時,加熱速度極快,一般就沒有保溫時間,而化學熱處理的保溫時間往往較長。

冷卻也是熱處理工藝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驟,冷卻方法因工藝不同而不同,主要是控制冷卻速度。一般退火的冷卻速度最慢,正火的冷卻速度較快,淬火的冷卻速度更快。但還因鋼種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例如空硬鋼就可以用正火一樣的冷卻速度進行淬硬。

熱處理工藝分類

金屬熱處理工藝大體可分為整體熱處理、表面熱處理和化學熱處理三大類。根據加熱介質、加熱溫度和冷卻方法的不同,每一大類又可區(qū)分為若干不同的熱處理工藝。同一種金屬采用不同的熱處理工藝,可獲得不同的組織,從而具有不同的性能。鋼鐵是工業(yè)上應用最廣的金屬,而且鋼鐵顯微組織也最為復雜,因此鋼鐵熱處理工藝種類繁多。整體熱處理是對工件整體加熱,然后以適當的速度冷卻,獲得需要的金相組織,以改變其整體力學性能的金屬熱處理工藝。鋼鐵整體熱處理大致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四種基本工藝。

熱處理工藝手段

退火是將工件加熱到適當溫度,根據材料和工件尺寸采用不同的保溫時間,然后進行緩慢冷卻,目的是使金屬內部組織達到或接近平衡狀態(tài),獲得良好的工藝性能和使用性能,或者為進一步淬火作組織準備。正火是將工件加熱到適宜的溫度后在空氣中冷卻,正火的效果同退火相似,只是得到的組織更細,常用于改善材料的切削性能,也有時用于對一些要求不高的零件作為最終熱處理。淬火是將工件加熱保溫后,在水、油或其它無機鹽、有機水溶液等淬火介質中快速冷卻。淬火后鋼件變硬,但同時變脆,為了及時消除脆性,一般需要及時回火。為了降低鋼件的脆性,將淬火后的鋼件在高于室溫而低于650℃的某一適當溫度進行長時間的保溫,再進行冷卻,這種工藝稱為回火。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是整體熱處理中的“四把火”,其中的淬火與回火關系密切,常常配合使用,缺一不可?!八陌鸦稹彪S著加熱溫度和冷卻方式的不同,又演變出不同的熱處理工藝。為了獲得一定的強度和韌性,把淬火和高溫回火結合起來的工藝,稱為調質。某些合金淬火形成過飽和固溶體后,將其置于室溫或稍高的適當溫度下保持較長時間,以提高合金的硬度、強度或電性磁性等。這樣的熱處理工藝稱為時效處理。把壓力加工形變與熱處理有效而緊密地結合起來進行,使工件獲得很好的強度、韌性配合的方法稱為形變熱處理;在負壓氣氛或真空中進行的熱處理稱為真空熱處理,它不僅能使工件不氧化,不脫碳,保持處理后工件表面光潔,提高工件的性能,還可以通入滲劑進行化學熱處理。表面熱處理是只加熱工件表層,以改變其表層力學性能的金屬熱處理工藝。為了只加熱工件表層而不使過多的熱量傳入工件內部,使用的熱源須具有高的能量密度,即在單位面積的工件上給予較大的熱能,使工件表層或局部能短時或瞬時達到高溫。表面熱處理的主要方法有火焰淬火和感應加熱熱處理,常用的熱源有氧乙炔或氧丙烷等火焰、感應電流、激光和電子束等?;瘜W熱處理是通過改變工件表層化學成分、組織和性能的金屬熱處理工藝?;瘜W熱處理與表面熱處理不同之處是前者改變了工件表層的化學成分?;瘜W熱處理是將工件放在含碳、鹽類介質或其它合金元素的介質(氣體、液體、固體)中加熱,保溫較長時間,從而使工件表層滲入碳、氮、硼和鉻等元素。滲入元素后,有時還要進行其它熱處理工藝如淬火及回火?;瘜W熱處理的主要方法有滲碳、滲氮、滲金屬。熱處理是機械零件和工模具制造過程中的重要工序之一。大體來說,它可以保證和提高工件的各種性能 ,如耐磨、耐腐蝕等。還可以改善毛坯的組織和應力狀態(tài),以利于進行各種冷、熱加工。例如白口鑄鐵經過長時間退火處理可以獲得可鍛鑄鐵,提高塑性 ;齒輪采用正確的熱處理工藝,使用壽命可以比不經熱處理的齒輪成倍或幾十倍地提高;另外,價廉的碳鋼通過滲入某些合金元素就具有某些價昂的合金鋼性能,可以代替某些耐熱鋼、不銹鋼;工模具則幾乎全部需要經過熱處理方可使用。

熱處理真空方法

因為金屬工件的加熱、冷卻等操作,需要十幾個甚至幾十個動作來完成。這些動作內在真空熱處理爐內進行,操作人員無法接近,因此對真空熱處理電爐的自動化程度的要求較高。同時,有些動作,如加熱保溫結束后,金屬工件進行淬火工序須六、七個動作并且要在15秒鐘以內完成。這樣敏捷的條件來完成許多動作,很容易造成操作人員的緊張而構成誤操作。因此,只有較高的自動化才能準確、及時按程序協(xié)調。金屬零件進行真空熱處理均在密閉的真空爐內進行,嚴格的真空密封眾所周知。因此,獲得和堅持爐子原定的漏氣率,保證真空爐的工作真空度,對確保零件真空熱處理的質量有著非常主要的意義。所以真空熱處理爐的一個關鍵問題,就是要有可靠的真空密封構造。為了保證真空爐的真空性能,真空熱處理爐結構設計中必須道循一個基本原則,就是爐體要采用氣密焊接,同時在爐體上盡量少開或者不開孔,少采用或者避免采用動密封結構,以盡量減少真空泄露的機遇。安裝在真空爐體上的部件、附件等如水冷電極、熱電偶導出裝置也都必須設計密封構造。大部分加熱與隔熱材料只能在真空狀態(tài)下使用。真空熱處理爐的加熱與隔熱襯料是在真空與高溫下工作的,因而對這些材料提出了耐高溫,輻射成果好,導熱系數小等要求。對抗氧化性能要求不高。所以,真空熱處理爐廣泛采用了鉭、鎢、鉬和石墨等作加熱與隔熱構料。這些材料在大氣狀態(tài)下極易氧化,因此,普通熱處理爐不能采用這些加熱與隔熱材料。水冷裝置:真空熱處理爐的爐殼、爐蓋、電熱元件、水冷電極、中間真空隔熱門等部件,均在真空、受熱狀態(tài)下工作。在這種極為不利的條件下工作,必須保證各部件的結構不變形、不損壞,真空密封圈不過熱、不燒毀。因此,各部件應該根據不同的情況設置水冷裝置,以保證真空熱處理爐能夠正常運行并有足夠的利用壽命。采用低電壓大電流:真空容器內,當真空空度為幾托一lxlo-1托的范圍內時,真空容器內的通電導體在較高的電壓下,會產生輝光放電現象。在真空熱處理爐內,嚴重的弧光放電 會燒毀電熱元件、隔熱層等,造成重大事故和損失。因此,真空熱處理爐的電熱元件的工作電壓一般都不超過80一100伏。同時在電熱元件結構設計時要采取有效辦法,如盡量避免有尖端的部件,電極間的間距不能太小,以防止輝光放電或者弧光放電的產生。

熱處理子工藝

退火 熱處理硫化 熱處理硬化 熱處理消除應力 熱處理

工信部5月6日公示《熱處理行業(yè)規(guī)范條件》和《高強度緊固件行業(yè)規(guī)范條件》。

根據公示的條件,新建或改擴建的熱處理加工企業(yè)生產能力應具有大于(含)1000萬元/年產值的生產能力。

而新(擴)建緊固件企業(yè)應通過“建設項目環(huán)境影響評價審批”及“職業(yè)健康安全預評估”,并通過項目環(huán)境保護和職業(yè)健康安全防護設施“三同時”驗收。

投資新建或改擴建的熱處理加工、熱處理設備制造和熱處理工藝材料生產企業(yè)(廠、點)要符合國家產業(yè)政策和產業(yè)規(guī)劃,符合地區(qū)工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產業(yè)發(fā)展導向和區(qū)域功能。新建或改擴建的熱處理加工企業(yè)生產能力應具有大于(含)1000萬元/年產值的生產能力。

熱處理的生產場所一般應設置在地區(qū)規(guī)劃部門規(guī)定的區(qū)域內,禁止設立在居民區(qū)、商業(yè)區(qū)、旅游區(qū)、蔬菜、糧食等農作物種植區(qū)與水源保護區(qū)。

所有熱處理專業(yè)化加工廠點的設立要堅決淘汰落后產能,要以加快“發(fā)展先進工藝,限制陳舊工藝,淘汰落后工藝”為導向。推動企業(yè)轉型升級,確保安全生產,強化節(jié)能減排。促進開發(fā)低碳技術項目,發(fā)展高技術附加值的熱處理企業(yè),詳見前瞻產業(yè)研究院《中國熱處理行業(yè)發(fā)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熱處理相關解釋

金屬

具有不透明、金屬光澤良好的導熱和導電性并且其導電能力隨溫度的增高而減小,富有延性和展性等特性的物質。金屬內部原子具有規(guī)律性排列的固體(即晶體)。

合金

由兩種或兩種以上金屬或金屬與非金屬組成,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

指金屬或合金中化學成分相同、晶格結構相同,或原子聚集狀態(tài)相同,并與其他部分之間有明確界面的獨立均勻組成部分。

組織

組織是指用肉眼可直接觀察的,或用放大鏡、顯微鏡能觀察分辨的材料內部微觀形貌圖像。

固溶體

固溶體是一個(或幾個)組元的原子(化合物)溶入另一個組元的晶格中,而仍保持另一組元的晶格類型的固態(tài)金屬晶體,固溶體分間隙固溶體和置換固溶體兩種。

固溶強化

由于溶質原子進入溶劑晶格的間隙或結點,使晶格發(fā)生畸變,使固溶體硬度和強度升高,這種現象叫固溶強化現象。

化合物

合金組元間發(fā)生化合作用,生成一種具有金屬性能的新的晶體固態(tài)結構。

機械混合物

機械混合物 由純金屬、固溶體、金屬化合物這些合金的基本相按照固定比例構成的組織稱為機械混合物。

鐵素體

碳在α-Fe(體心立方結構的鐵)中的間隙固溶體。

奧氏體

碳在γ-Fe(面心立方結構的鐵)中的間隙固溶體。

滲碳體

碳和鐵形成的穩(wěn)定化合物(Fe3C)。

珠光體

鐵素體和滲碳體組成的機械混合物(Fe+Fe3C 含碳0.77%)。

萊氏體

滲碳體和奧氏體組成的機械混合物(含碳4.3%)。

表面淬火回火熱處理通常用感應加熱或火焰加熱的方式進行。主要技術參數是表面硬度、局部硬度和有效硬化層深度。硬度檢測可采用維氏硬度計,也可采用洛氏或表面洛氏硬度計。試驗力(標尺)的選擇與有效硬化層深度和工件表面硬度有關。這里涉及到三種硬度計。一、維氏硬度計是測試熱處理工件表面硬度的重要手段,它可選用0.5~100kg的試驗力,測試薄至0.05mm厚的表面硬化層,它的精度是的,可分辨出熱處理工件表面硬度的微小差別。另外,有效硬化層深度也要由維氏硬度計來檢測,所以,對于進行表面熱處理加工或大量使用表面熱處理工件的單位,配備一臺維氏硬度計是有必要的。二、表面洛氏硬度計也是十分適于測試表面淬火工件硬度的,表面洛氏硬度計有三種標尺可以選擇??梢詼y試有效硬化深度超過0.1mm的各種表面硬化工件。盡管表面洛氏硬度計的精度沒有維氏硬度計高,但是作為熱處理工廠質量管理和合格檢查的檢測手段,已經能夠滿足要求。況且它還具有操作簡單、使用方便、價格較低,測量迅速、可直接讀取硬度值等特點,利用表面洛氏硬度計可對成批的表面熱處理工件進行快速無損的逐件檢測。這一點對于金屬加工和機械制造工廠具有重要意義。三、當表面熱處理硬化層較厚時,也可采用洛氏硬度計。當熱處理硬化層厚度在0.4~0.8mm時,可采用HRA標尺,當硬化層厚度超過0.8mm時,可采用HRC標尺。維氏、洛氏和表面洛氏三種硬度值可以方便地進行相互換算,轉換成標準、圖紙或用戶需要的硬度值。相應的換算表在國際標準ISO、美國標準ASTM和中國標準GB/T中都已給出。

熱處理常見概念

正火

將鋼材或鋼件加熱到臨界點AC3或ACM以上的適當溫度保持一定時間后在空氣中冷卻,得到珠光體類組織的熱處理工藝。

退火

將亞共析鋼工件加熱至AC3以上20—40度,保溫一段時間后,隨爐緩慢冷卻(或埋在砂中或石灰中冷卻)至500度以下在空氣中冷卻的熱處理工藝。

固溶熱處理

將合金加熱至高溫單相區(qū)恒溫保持,使過剩相充分溶解到固溶體中,然后快速冷卻,以得到過飽和固溶體的熱處理工藝。

時效

合金經固溶熱處理或冷塑性形變后,在室溫放置或稍高于室溫保持時,其性能隨時間而變化的現象。

固溶處理

使合金中各種相充分溶解,強化固溶體并提高韌性及抗蝕性能,消除應力與軟化,以便繼續(xù)加工成型。

時效處理

在強化相析出的溫度加熱并保溫,使強化相沉淀析出,得以硬化,提高強度。

?淬火

將鋼奧氏體化后以適當的冷卻速度冷卻,使工件在橫截面內全部或一定的范圍內發(fā)生馬氏體等不穩(wěn)定組織結構轉變的熱處理工藝。

回火

8將經過淬火的工件加熱到臨界點AC1以下的適當溫度保持一定時間,隨后用符合要求的方法冷卻,以獲得所需要的組織和性能的熱處理工藝。

鋼的碳氮共滲

碳氮共滲是向鋼的表層同時滲入碳和氮的過程。習慣上碳氮共滲又稱為氰化,目前以中溫氣體碳氮共滲和低溫氣體碳氮共滲(即氣體軟氮化)應用較為廣泛。中溫氣體碳氮共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鋼的硬度,耐磨性和疲勞強度。低溫氣體碳氮共滲以滲氮為主,其主要目的是提高鋼的耐磨性和抗咬合性。

調質處理

一般習慣將淬火加高溫回火相結合的熱處理稱為調質處理。調質處理廣泛應用于各種重要的結構零件,特別是那些在交變負荷下工作的連桿、螺栓、齒輪及軸類等。調質處理后得到回火索氏體組織,它的機械性能均比相同硬度的正火索氏體組織為優(yōu)。它的硬度取決于高溫回火溫度并與鋼的回火穩(wěn)定性和工件截面尺寸有關,一般在HB200—350之間。

釬焊

用釬料將兩種工件粘合在一起的熱處理工藝。

零件如果局部硬度要求較高,可用感應加熱等方式進行局部淬火熱處理,這樣的零件通常要在圖紙上標出局部淬火熱處理的位置和局部硬度值。零件的硬度檢測要在指定區(qū)域內進行。硬度檢測儀器可采用洛氏硬度計,測試HRC硬度值,如熱處理硬化層較淺,可采用表面洛氏硬度計,測試HRN硬度值。

化學熱處理

化學熱處理是使工件表面滲入一種或幾種化學元素的原子,從而改變工件表面的化學成分、組織和性能。經淬火和低溫回火后,工件表面具有高的硬度、耐磨性和接觸疲勞強度,而工件的芯部又具有高的強韌性。

熱處理溫度壓力

根據以上所說的內容,在熱處理過程中對溫度的檢測和記錄非常重要,溫度控制得不好對產品的影響十分大。所以,溫度的檢測十分重要,在整個過程的溫度變化趨勢也顯得十分重要,導致在熱處理的過程中必須對溫度的變化進行記錄,可以方便以后進行數據分析,也可以查看到底是哪段時間溫度沒有達到要求。這樣對以后的熱處理進行改進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熱處理操作規(guī)程

1、清理好操作場地,檢查電源、測量儀表和各種開關是否正常,水源是否通暢。2、操作人員應穿戴好勞保防護用品,否則會有危險。3、開啟控制電源萬能轉換開關,根據設備技術要求分級段升、降溫,延長設備壽命和設備完好。4、要注意熱處理爐的爐溫和網帶調速,能掌握對不同材料所需的溫度標準,確保工件硬度及表面平直度和氧化層,并認真做好安全工作。5、要注意回火爐的爐溫和網帶調速,開啟排風,使工件經回火后達到質量要求。6、在工作中應堅守崗位。7、要配置必要的消防器具,并熟識使用及保養(yǎng)方法。8、停機時,要檢查各控制開關均處于關閉狀態(tài)后,關閉萬能轉換開關。

過熱從軸承零件粗糙口上可觀察到淬火后的顯微組織過熱。但要確切判斷其過熱的程度必須觀察顯微組織。若在GCr15鋼的淬火組織中出現粗針狀馬氏體,則為淬火過熱組織。形成原因可能是淬火加熱溫度過高或加熱保溫時間太長造成的全面過熱;也可能是因原始組織帶狀碳化物嚴重,在兩帶之間的低碳區(qū)形成局部馬氏體針狀粗大,造成的局部過熱。過熱組織中殘留奧氏體增多,尺寸穩(wěn)定性下降。由于淬火組織過熱,鋼的晶體粗大,會導致零件的韌性下降,抗沖擊性能降低,軸承的壽命也降低。過熱嚴重甚至會造成淬火裂紋。欠熱淬火溫度偏低或冷卻不良則會在顯微組織中產生超過標準規(guī)定的托氏體組織,稱為欠熱組織,它使硬度下降,耐磨性急劇降低,影響托輥配件軸承壽命。淬火裂紋高或冷卻太急,熱應力和金屬質量體積變化時的組織應力大于鋼材的抗斷裂強度;工作表面的原有缺陷(如表面微細裂紋或劃痕)或是鋼材內部缺陷(如夾渣、嚴重的非金屬夾雜物、白點、縮孔殘余等)在淬火時形成應力集中;嚴重的表面脫碳和碳化物偏析;零件淬火后回火不足或未及時回火;前面工序造成的冷沖應力過大、鍛造折疊、深的車削刀痕、油溝尖銳棱角等??傊?,造成淬火裂紋的原因可能是上述因素的一種或多種,內應力的存在是形成淬火裂紋的主要原因。淬火裂紋深而細長,斷口平直,破斷面無氧化色。它在軸承套圈上往往是縱向的平直裂紋或環(huán)形開裂;在軸承鋼球上的形狀有S形、T形或環(huán)型。淬火裂紋的組織特征是裂紋兩側無脫碳現象,明顯區(qū)別與鍛造裂紋和材料裂紋。熱處理變形NACHI軸承零件在熱處理時,存在有熱應力和組織應力,這種內應力能相互疊加或部分抵消,是復雜多變的,因為它能隨著加熱溫度、加熱速度、冷卻方式、冷卻速度、零件形狀和大小的變化而變化,所以熱處理變形是難免的。認識和掌握它的變化規(guī)律可以使軸承零件的變形(如套圈的橢圓、尺寸漲大等)置于可控的范圍,有利于生產的進行。當然在熱處理過程中的機械碰撞也會使零件產生變形,但這種變形是可以用改進操作加以減少和避免的。表面脫碳軸承零件在熱處理過程中,如果是在氧化性介質中加熱,表面會發(fā)生氧化作用使零件表面碳的質量分數減,造成表面脫碳。表面脫碳層的深度超過最后加工的留量就會使零件報廢。表面脫碳層深度的測定在金相檢驗中可用金相法和顯微硬度法。以表面層顯微硬度分布曲線測量法為準,可做仲裁判據。軟點加熱不足,冷卻不良,淬火操作不當等原因造成的托輥軸承零件表面局部硬度不夠的現象稱為淬火軟點。它象表面脫碳一樣可以造成表面耐磨性和疲勞強度的嚴重下降。 2100433B

金屬熱處理是機械制造中的重要工藝之一,與其他加工工藝相比,熱處理一般不改變工件的形狀和整體的化學成分,而是通過改變工件內部的顯微組織,或改變工件表面的化學成分,賦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其特點是改善工件的內在質量,而這一般不是肉眼所能看到的。為使金屬工件具有所需要的力學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學性能,除合理選用材料和各種成形工藝外,熱處理工藝往往是必不可少的。鋼鐵是機械工業(yè)中應用最廣的材料,鋼鐵顯微組織復雜,可以通過熱處理予以控制,所以鋼鐵的熱處理是金屬熱處理的主要內容。另外,鋁、銅、鎂、鈦等及其合金也都可以通過熱處理改變其力學、物理和化學性能,以獲得不同的使用性能。

熱處理的工藝過程

熱處理工藝一般包括加熱、保溫、冷卻三個過程,有時只有加熱和冷卻兩個過程。

加熱是熱處理的重要工序之一。金屬熱處理的加熱方法很多,最早是采用木炭和煤作為熱源,進而應用液體和氣體燃料。電的應用使加熱易于控制,且無環(huán)境污染。利用這些熱源可以直接加熱,也可以通過熔融的鹽或金屬,以至浮動粒子進行間接加熱。

金屬加熱時,工件暴露在空氣中,常常發(fā)生氧化、脫碳(即鋼鐵零件表面碳含量降低),這對于熱處理后零件的表面性能有很不利的影響。因而金屬通常應在可控氣氛或保護氣氛中、熔融鹽中和真空中加熱,也可用涂料或包裝方法進行保護加熱。

加熱溫度是熱處理工藝的重要工藝參數之一,選擇和控制加熱溫度 ,是保證熱處理質量的主要問題。加熱溫度隨被處理的金屬材料和熱處理的目的不同而異,但一般都是加熱到相變溫度以上,以獲得高溫組織。另外轉變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當金屬工件表面達到要求的加熱溫度時,還須在此溫度保持一定時間,使內外溫度一致,使顯微組織轉變完全,這段時間稱為保溫時間。采用高能密度加熱和表面熱處理時,加熱速度極快,一般就沒有保溫時間,而化學熱處理的保溫時間往往較長。

冷卻也是熱處理工藝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驟,冷卻方法因工藝不同而不同,主要是控制冷卻速度。一般退火的冷卻速度最慢,正火的冷卻速度較快,淬火的冷卻速度更快。但還因鋼種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例如空硬鋼就可以用正火一樣的冷卻速度進行淬硬。

熱處理工藝的分類

金屬熱處理工藝大體可分為整體熱處理、表面熱處理和化學熱處理三大類。根據加熱介質、加熱溫度和冷卻方法的不同,每一大類又可區(qū)分為若干不同的熱處理工藝。同一種金屬采用不同的熱處理工藝,可獲得不同的組織,從而具有不同的性能。鋼鐵是工業(yè)上應用最廣的金屬,而且鋼鐵顯微組織也最為復雜,因此鋼鐵熱處理工藝種類繁多。

整體熱處理是對工件整體加熱,然后以適當的速度冷卻,獲得需要的金相組織,以改變其整體力學性能的金屬熱處理工藝。鋼鐵整體熱處理大致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四種基本工藝。

整體熱處理工藝的手段

退火是將工件加熱到適當溫度,根據材料和工件尺寸采用不同的保溫時間,然后進行緩慢冷卻,目的是使金屬內部組織達到或接近平衡狀態(tài),獲得良好的工藝性能和使用性能,或者為進一步淬火作組織準備。

正火是將工件加熱到適宜的溫度后在空氣中冷卻,正火的效果同退火相似,只是得到的組織更細,常用于改善材料的切削性能,也有時用于對一些要求不高的零件作為最終熱處理。

淬火是將工件加熱保溫后,在水、油或其它無機鹽、有機水溶液等淬冷介質中快速冷卻。淬火后鋼件變硬,但同時變脆。

為了降低鋼件的脆性,將淬火后的鋼件在高于室溫而低于650℃的某一適當溫度進行長時間的保溫,再進行冷卻,這種工藝稱為回火。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是整體熱處理中的“四把火”,其中的淬火與回火關系密切,常常配合使用,缺一不可。

“四把火”隨著加熱溫度和冷卻方式的不同,又演變出不同的熱處理工藝。為了獲得一定的強度和韌性,把淬火和高溫回火結合起來的工藝,稱為調質。某些合金淬火形成過飽和固溶體后,將其置于室溫或稍高的適當溫度下保持較長時間,以提高合金的硬度、強度或電性磁性等。這樣的熱處理工藝稱為時效處理。

把壓力加工形變與熱處理有效而緊密地結合起來進行,使工件獲得很好的強度、韌性配合的方法稱為形變熱處理;在負壓氣氛或真空中進行的熱處理稱為真空熱處理,它不僅能使工件不氧化,不脫碳,保持處理后工件表面光潔,提高工件的性能,還可以通入滲劑進行化學熱處理。

表面熱處理是只加熱工件表層,以改變其表層力學性能的金屬熱處理工藝。為了只加熱工件表層而不使過多的熱量傳入工件內部,使用的熱源須具有高的能量密度,即在單位面積的工件上給予較大的熱能,使工件表層或局部能短時或瞬時達到高溫。表面熱處理的主要方法有火焰淬火和感應加熱熱處理,常用的熱源有氧乙炔或氧丙烷等火焰、感應電流、激光和電子束等。

化學熱處理是通過改變工件表層化學成分、組織和性能的金屬熱處理工藝?;瘜W熱處理與表面熱處理不同之處是后者改變了工件表層的化學成分?;瘜W熱處理是將工件放在含碳、氮或其它合金元素的介質(氣體、液體、固體)中加熱,保溫較長時間,從而使工件表層滲入碳、氮、硼和鉻等元素。滲入元素后,有時還要進行其它熱處理工藝如淬火及回火。化學熱處理的主要方法有滲碳、滲氮、滲金屬。

熱處理是機械零件和工模具制造過程中的重要工序之一。大體來說,它可以保證和提高工件的各種性能 ,如耐磨、耐腐蝕等。還可以改善毛坯的組織和應力狀態(tài),以利于進行各種冷、熱加工。

例如白口鑄鐵經過長時間退火處理可以獲得可鍛鑄鐵,提高塑性 ;齒輪采用正確的熱處理工藝,使用壽命可以比不經熱處理的齒輪成倍或幾十倍地提高;另外,價廉的碳鋼通過滲入某些合金元素就具有某些價昂的合金鋼性能,可以代替某些耐熱鋼、不銹鋼;工模具則幾乎全部需要經過熱處理方可使用。

補充手段之一

一、退火的種類

將組織偏離平衡狀態(tài)的鋼加熱到適當溫度,保溫到一定時間,然后緩慢冷卻(隨爐冷卻),獲得接近平衡狀態(tài)組織的熱處理工藝。

鋼的退火工藝種類很多,根據加熱溫度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在臨界溫度(Ac1或Ac3)以上的退火,又稱為相變重結晶退火,包括完全退火、不完全退火、球化退火和擴散退火(均勻化退火)等;另一類是在臨界溫度以下的退火,包括再結晶退火及去應力退火等。按照冷卻方式,退火可分為等溫退火和連續(xù)冷卻退火。

1. 完全退火和等溫退火

完全退火又稱重結晶退火,一般簡稱為退火,它是將鋼件或鋼材加熱至Ac3以上20~30℃,保溫足夠長時間,使組織完全奧氏體化后緩慢冷卻,以獲得近于平衡組織的熱處理工藝。這種退火主要用于亞共析成分的各種碳鋼和合金鋼的鑄,鍛件及熱軋型材,有時也用于焊接結構。一般常作為一些不重工件的最終熱處理,或作為某些工件的預先熱處理。

2. 球化退火

球化退火主要用于過共析的碳鋼及合金工具鋼(如制造刃具、量具、模具所用的鋼種)。其主要目的在于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并為以后淬火作好準備。

3. 去應力退火

去應力退火又稱低溫退火(或高溫回火),這種退火主要用來消除鑄件,鍛件,焊接件,熱軋件,冷拉件等的殘余應力。如果這些應力不予消除,將會引起鋼件在一定時間以后,或在隨后的切削加工過程中產生變形或裂紋。

4.不完全退火是將鋼加熱至Ac1~Ac3(亞共析鋼)或Ac1~ACcm(過共析鋼)之間,經保溫后緩慢冷卻以獲得近于平衡組織的熱處理工藝。

二、淬火時,最常用的冷卻介質是鹽水,水和油。鹽水淬火的工件,容易得到高的硬度和光潔的表面,不容易產生淬不硬的軟點,但卻易使工件變形嚴重,甚至發(fā)生開裂。而用油作淬火介質只適用于過冷奧氏體的穩(wěn)定性比較大的一些合金鋼或小尺寸的碳鋼工件的淬火。

三、鋼回火的目的

1.降低脆性,消除或減少內應力,鋼件淬火后存在很大內應力和脆性,如不及時回火往往會使鋼件發(fā)生變形甚至開裂。

2.獲得工件所要求的機械性能,工件經淬火后硬度高而脆性大,為了滿足各種工件的不同性能的要求,可以通過適當回火的配合來調整硬度,減小脆性,得到所需要的韌性、塑性。

3.穩(wěn)定工件尺寸

4.對于退火難以軟化的某些合金鋼,在淬火(或正火)后常采用高溫回火,使鋼中碳化物適當聚集,將硬度降低,以利切削加工。

補充手段之二

1.退火:指金屬材料加熱到適當的溫度,保持一定的時間,然后緩慢冷卻的熱處理工藝。常見的退火工藝有:再結晶退火、去應力退火、球化退火、完全退火等。退火的目的:主要是降低金屬材料的硬度,提高塑性,以利切削加工或壓力加工,減少殘余應力,提高組 織和成分的均勻化,或為后道熱處理作好組織準備等。

2.正火:指將鋼材或鋼件加熱到或 (鋼的上臨界點溫度)以上,30~50℃保持適當時間后,在靜止的空氣中冷卻的熱處理的工藝。正火的目的:主要是提高低碳鋼的 力學性能,改善切削加工性,細化晶粒,消除組織缺陷,為后道熱處理作好組織準備等。

3.淬火:指將鋼件加熱到 Ac3 或 Ac1(鋼的下臨界點溫度)以上某一溫度,保持一 定的時間,然后以適當的冷卻速度,獲得馬氏體(或貝氏體)組織的熱處理工藝。常見的淬 火工藝有鹽浴淬火,馬氏體分級淬火,貝氏體等溫淬火,表面淬火和局部淬火等。淬火的目 的:使鋼件獲得所需的馬氏體組織,提高工件的硬度,強度和耐磨性,為后道熱處理作好組 織準備等。

4.回火:指鋼件經淬硬后,再加熱到 Ac1 以下的某一溫度,保溫一定時間,然后冷 卻到室溫的熱處理工藝。常見的回火工藝有:低溫回火,中溫回火,高溫回火和多次回火等。

回火的目的:主要是消除鋼件在淬火時所產生的應力,使鋼件具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外,并具有所需要的塑性和韌性等。

5.調質:指將鋼材或鋼件進行淬火及高溫回火的復合熱處理工藝。使用于調質處理的鋼稱調質鋼。它一般是指中碳結構鋼和中碳合金結構鋼。

6.滲碳:滲碳是指使碳原子滲入到鋼表面層的過程。也是使低碳鋼的工件具有高碳鋼的表面層,再經過淬火和低溫回火,使工件的表面層具有高硬度和耐磨性,而工件的中心部分仍然保持著低碳鋼的韌性和塑性。

熱處理其他資料

真空熱處理爐方法

因為金屬工件的加熱、冷卻等操作,需要十幾個甚至幾十個動作來完成。這些動作內在真空熱處理爐內進行,操作人員無法接近,因此對真空熱處理電爐的自動化程度的要求較高。同時,有些動作,如加熱保溫結束后,金屬工件進行淬火工序須六、七個動作并且要在15秒鐘以內完成。這樣敏捷的條件來完成許多動作,很容易造成操作人員的緊張而構成誤操作。因此,只有較高的自動化才能準確、及時按程序協(xié)調。

金屬零件進行真空熱處理均在密閉的真空爐內進行,嚴格的真空密封眾所周知。因此,獲得和堅持爐子原定的漏氣率,保證真空爐的工作真空度,對確保零件真空熱處理的質量有著非常主要的意義。所以真空熱處理爐的一個關鍵問題,就是要有可靠的真空密封構造。為了保證真空爐的真空性能,真空熱處理爐結構設計中必須道循一個基本原則,就是爐體要采用氣密焊接,同時在爐體上盡量少開或者不開孔,少采用或者避免采用動密封結構,以盡量減少真空泄露的機遇。安裝在真空爐體上的部件、附件等如水冷電極、熱電偶導出裝置也都必須設計密封構造。

大部分加熱與隔熱材料只能在真空狀態(tài)下使用。真空熱處理爐的加熱與隔熱襯料是在真空與高溫下工作的,因而對這些材料提出了耐高溫,輻射成果好,導熱系數小等要求。對抗氧化性能要求不高。所以,真空熱處理爐廣泛采用了鉭、鎢、鉬和石墨等作加熱與隔熱構料。這些材料在大氣狀態(tài)下極易氧化,因此,普通熱處理爐不能采用這些加熱與隔熱材料。

水冷裝置:真空熱處理爐的爐殼、爐蓋、電熱元件、水冷電極、中間真空隔熱門等部件,均在真空、受熱狀態(tài)下工作。在這種極為不利的條件下工作,必須保證各部件的結構不變形、不損壞,真空密封圈不過熱、不燒毀。因此,各部件應該根據不同的情況設置水冷裝置,以保證真空熱處理爐能夠正常運行并有足夠的利用壽命。

采用低電壓大電流:真空容器內,當真空空度為幾托一lxlo-1托的范圍內時,真空容器內的通電導體在較高的電壓下,會產生輝光放電現象。在真空熱處理爐內,嚴重的弧光放電 會燒毀電熱元件、隔熱層等,造成重大事故和損失。因此,真空熱處理爐的電熱元件的工作電壓一般都不超過80一100伏。同時在電熱元件結構設計時要采取有效辦法,如盡量避免有尖端的部件,電極間的間距不能太小,以防止輝光放電或者弧光放電的產生。

回火的種類及應用

根據工件性能要求的不同,按其回火溫度的不同,可將回火分為以下幾種:

(一)低溫回火(150-250度)

低溫回火所得組織為回火馬氏體。其目的是在保持淬火鋼的高硬度和高耐磨性的前提下,降低其淬火內應力和脆性,以免使用時崩裂或過早損壞。它主要用于各種高碳的切削刃具,量具,冷沖模具,滾動軸承以及滲碳件等,回火后硬度一般為HRC58-64。

(二)中溫回火(250-500度)

中溫回火所得組織為回火屈氏體。其目的是獲得高的屈服強度,彈性極限和較高的韌性。因此,它主要用于各種彈簧和熱作模具的處理,回火后硬度一般為HRC35-50。

(三)高溫回火(500-650度)

高溫回火所得組織為回火索氏體。習慣上將淬火加高溫回火相結合的熱處理稱為調質處理,其目的是獲得強度,硬度和塑性,韌性都較好的綜合機械性能。因此,廣泛用于汽車,拖拉機,機床等的重要結構零件,如連桿,螺栓,齒輪及軸類?;鼗鸷笥捕纫话銥镠B200-330。

熱處理變形的預防

精密復雜模具的變形原因往往是復雜的,但是我們只要掌握其變形規(guī)律,分析其產生的原因,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預防模具的變形是能夠減少的,也是能夠控制的。一般來說,對精密復雜模具的熱處理變形可采取以下方法預防。

(1)合理選材。對精密復雜模具應選擇材質好的微變形模具鋼(如空淬鋼),對碳化物偏析嚴重的模具鋼應進行合理鍛造并進行調質熱處理,對較大和無法鍛造模具鋼可進行固溶雙細化熱處理。

(2)模具結構設計要合理,厚薄不要太懸殊,形狀要對稱,對于變形較大模具要掌握變形規(guī)律,預留加工余量,對于大型、精密復雜模具可采用組合結構。

(3)精密復雜模具要進行預先熱處理,消除機械加工過程中產生的殘余應力。

(4)合理選擇加熱溫度,控制加熱速度,對于精密復雜模具可采取緩慢加熱、預熱和其他均衡加熱的方法來減少模具熱處理變形。

(5)在保證模具硬度的前提下,盡量采用預冷、分級冷卻淬火或溫淬火工藝。

(6)對精密復雜模具,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盡量采用真空加熱淬火和淬火后的深冷處理。

(7)對一些精密復雜的模具可采用預先熱處理、時效熱處理、調質氮化熱處理來控制模具的精度。

(8)在修補模具砂眼、氣孔、磨損等缺陷時,選用冷焊機等熱影響小的修復設備以避免修補過程中變形的產生。

另外,正確的熱處理工藝操作(如堵孔、綁孔、機械固定、適宜的加熱方法、正確選擇模具的冷卻方向和在冷卻介質中的運動方向等)和合理的回火熱處理工藝也是減少精密復雜模具變形的有效措施。

熱處理子工藝

退火 熱處理

硫化 熱處理

硬化 熱處理

消除應力 熱處理

表面淬火回火熱處理

表面淬火回火熱處理通常用感應加熱或火焰加熱的方式進行。主要技術參數是表面硬度、局部硬度和有效硬化層深度。硬度檢測可采用維氏硬度計,也可采用洛氏或表面洛氏硬度計。試驗力(標尺)的選擇與有效硬化層深度和工件表面硬度有關。這里涉及到三種硬度計。

一、維氏硬度計是測試熱處理工件表面硬度的重要手段,它可選用0.5~100kg的試驗力,測試薄至0.05mm厚的表面硬化層,它的精度是最高的,可分辨出熱處理工件表面硬度的微小差別。另外,有效硬化層深度也要由維氏硬度計來檢測,所以,對于進行表面熱處理加工或大量使用表面熱處理工件的單位,配備一臺維氏硬度計是有必要的。

二、表面洛氏硬度計也是十分適于測試表面淬火工件硬度的,表面洛氏硬度計有三種標尺可以選擇??梢詼y試有效硬化深度超過0.1mm的各種表面硬化工件。盡管表面洛氏硬度計的精度沒有維氏硬度計高,但是作為熱處理工廠質量管理和合格檢查的檢測手段,已經能夠滿足要求。況且它還具有操作簡單、使用方便、價格較低,測量迅速、可直接讀取硬度值等特點,利用表面洛氏硬度計可對成批的表面熱處理工件進行快速無損的逐件檢測。這一點對于金屬加工和機械制造工廠具有重要意義。

三、當表面熱處理硬化層較厚時,也可采用洛氏硬度計。當熱處理硬化層厚度在0.4~0.8mm時,可采用HRA標尺,當硬化層厚度超過0.8mm時,可采用HRC標尺。

維氏、洛氏和表面洛氏三種硬度值可以方便地進行相互換算,轉換成標準、圖紙或用戶需要的硬度值。相應的換算表在國際標準ISO、美國標準ASTM和中國標準GB/T中都已給出。在沈陽天星網站的技術資料欄目中這三種換算表都可以找到。

局部熱處理

零件如果局部硬度要求較高,可用感應加熱等方式進行局部淬火熱處理,這樣的零件通常要在圖紙上標出局部淬火熱處理的位置和局部硬度值。零件的硬度檢測要在指定區(qū)域內進行。硬度檢測儀器可采用洛氏硬度計,測試HRC硬度值,如熱處理硬化層較淺,可采用表面洛氏硬度計,測試HRN硬度值。

化學熱處理  

化學熱處理是使工件表面滲入一種或幾種化學元素的原子,從而改變工件表面的化學成分、組織和性能。經淬火和低溫回火后,工件表面具有高的硬度、耐磨性和接觸疲勞強度,而工件的芯部又具有高的強韌性。

過程的溫度和壓力檢測

根據以上所說的內容,在熱處理過程中對溫度的檢測和記錄非常重要,溫度控制得不好對產品的影響十分大。所以,溫度的檢測十分重要,在整個過程的溫度變化趨勢也顯得十分重要,導致在熱處理的過程中必須對溫度的變化進行記錄,可以方便以后進行數據分析,也可以查看到底是哪段時間溫度沒有達到要求。這樣對以后的熱處理進行改進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操作規(guī)程

1、清理好操作場地,檢查電源、測量儀表和各種開關是否正常,水源是否通暢。

2、操作人員應穿戴好勞保防護用品。

3、開啟控制電源萬能轉換開關,根據設備技術要求分級段升、降溫,延長設備壽命和設備完好。

4、要注意熱處理爐的爐溫和網帶調速,能掌握對不同材料所需的溫度標準,確保工件硬度及表面平直度和氧化層,并認真做好安全工作。

5、要注意回火爐的爐溫和網帶調速,開啟排風,使工件經回火后達到質量要求。

6、在工作中應堅守崗位。

7、要配置必要的消防器具,并熟識使用及保養(yǎng)方法。

8、停機時,要檢查各控制開關均處于關閉狀態(tài)后,關閉萬能轉換開關。

軸承熱處理中常見問題

過熱

從托輥配件軸承零件粗糙口上可觀察到淬火后的顯微組織過熱。但要確切判斷其過熱的程度必須觀察顯微組織。若在GCr15鋼的淬火組織中出現粗針狀馬氏體,則為淬火過熱組織。形成原因可能是淬火加熱溫度過高或加熱保溫時間太長造成的全面過熱;也可能是因原始組織帶狀碳化物嚴重,在兩帶之間的低碳區(qū)形成局部馬氏體針狀粗大,造成的局部過熱。過熱組織中殘留奧氏體增多,尺寸穩(wěn)定性下降。由于淬火組織過熱,鋼的晶體粗大,會導致零件的韌性下降,抗沖擊性能降低,軸承的壽命也降低。過熱嚴重甚至會造成淬火裂紋。

欠熱

淬火溫度偏低或冷卻不良則會在顯微組織中產生超過標準規(guī)定的托氏體組織,稱為欠熱組織,它使硬度下降,耐磨性急劇降低,影響托輥配件軸承壽命。

淬火裂紋

托輥軸承零件在淬火冷卻過程中因內應力所形成的裂紋稱淬火裂紋。造成這種裂紋的原因有:由于淬火加熱溫度過高或冷卻太急,熱應力和金屬質量體積變化時的組織應力大于鋼材的抗斷裂強度;工作表面的原有缺陷(如表面微細裂紋或劃痕)或是鋼材內部缺陷(如夾渣、嚴重的非金屬夾雜物、白點、縮孔殘余等)在淬火時形成應力集中;嚴重的表面脫碳和碳化物偏析;零件淬火后回火不足或未及時回火;前面工序造成的冷沖應力過大、鍛造折疊、深的車削刀痕、油溝尖銳棱角等??傊?,造成淬火裂紋的原因可能是上述因素的一種或多種,內應力的存在是形成淬火裂紋的主要原因。淬火裂紋深而細長,斷口平直,破斷面無氧化色。它在軸承套圈上往往是縱向的平直裂紋或環(huán)形開裂;在軸承鋼球上的形狀有S形、T形或環(huán)型。淬火裂紋的組織特征是裂紋兩側無脫碳現象,明顯區(qū)別與鍛造裂紋和材料裂紋。

熱處理變形

NACHI軸承零件在熱處理時,存在有熱應力和組織應力,這種內應力能相互疊加或部分抵消,是復雜多變的,因為它能隨著加熱溫度、加熱速度、冷卻方式、冷卻速度、零件形狀和大小的變化而變化,所以熱處理變形是難免的。認識和掌握它的變化規(guī)律可以使軸承零件的變形(如套圈的橢圓、尺寸漲大等)置于可控的范圍,有利于生產的進行。當然在熱處理過程中的機械碰撞也會使零件產生變形,但這種變形是可以用改進操作加以減少和避免的。

表面脫碳

托輥配件軸承零件在熱處理過程中,如果是在氧化性介質中加熱,表面會發(fā)生氧化作用使零件表面碳的質量分數減少,造成表面脫碳。表面脫碳層的深度超過最后加工的留量就會使零件報廢。表面脫碳層深度的測定在金相檢驗中可用金相法和顯微硬度法。以表面層顯微硬度分布曲線測量法為準,可做仲裁判據。

軟點

由于加熱不足,冷卻不良,淬火操作不當等原因造成的托輥軸承零件表面局部硬度不夠的現象稱為淬火軟點。它象表面脫碳一樣可以造成表面耐磨性和疲勞強度的嚴重下降。 ? ?

(1) 熱處理廠房建筑防火要求:

熱處理車間或工段應設在廠房外圍,并用防火墻與其它車間隔開,應備有存放易燃或可燃液體,符合防火要求的專用倉庫。淬火用可燃油料貯存槽,一般應設在車間外面采用地下或半地下式。

(2) 主要設備和操作防火要求:

①粹火用油料應具有較高的閃點,一般應采用閃點在180℃~200℃以上的油料,淬火油槽不要放滿,至少應留有四分之一高度,為防止淬火油溫度升高發(fā)生自燃,應采取循環(huán)冷卻措施使油槽油溫控制在80℃以下。

②硝鹽槽爐的構造必須根據設計的安全要求,嚴防漏泄,防止水分和雜物吹入硝鹽內發(fā)生爆炸,操作時嚴格控制硝鹽槽溫度不得超過550℃,入槽處理的零件和使用工具必須干燥清潔無油污,嚴防可燃物質掉入槽內;硝鹽槽內不準添入大于300毫米硝鹽塊,加入的硝鹽必須予熱至100~200℃,硝鹽的液面應低于槽邊100毫米。

熱處理發(fā)展簡史文獻

鋼及其熱處理 鋼及其熱處理

格式:pdf

大?。?span id="jwqkpon" class="single-tag-height">106KB

頁數: 7頁

評分: 4.5

鋼及其熱處理的基本知識 1 鋼 1.1 定義 鋼——含碳量 wc≤2.1%的鐵碳合金 1.2 鋼的分類 按冶煉方法分;按化學成分分;按用途分;按金相組織分;按品質分;按制造加工形式分 1.2.1 按冶煉方法分 1)沸騰鋼:脫氧不完全的鋼,澆注時在鋼錠模里產生沸騰。此鋼材用以軋制普通碳素鋼 的型鋼和鋼板。 2)鎮(zhèn)靜鋼:脫氧完全的鋼,澆注時在鋼液鎮(zhèn)靜,沒有沸騰現象。一般合金鋼和優(yōu)質碳素 鋼都是鎮(zhèn)靜鋼。 3)半鎮(zhèn)靜鋼:脫氧程度介于沸騰鋼和鎮(zhèn)靜鋼之間,澆注時沸騰現象較沸騰鋼弱。它的生 產較難控制,故目前在鋼的生產中所占比重不大。 1.2.2 按化學成分分 1.2.2.1 碳素鋼 是指含碳量低于 2%,并含有少量錳( Mn)、硅( Si)、硫( S)、磷( P)、氧( O)等雜質 元素的鐵碳合金。按含碳量不同可分為: 1) 工業(yè)純鐵——含碳量 wc≤ 0.02% 低碳鋼—— 0.02%<w c≤0

立即下載
鋼的熱處理 鋼的熱處理

格式:pdf

大?。?span id="g7qklzn" class="single-tag-height">106KB

頁數: 5頁

評分: 4.8

1 第四章 鋼的熱處理 一、判斷題 1. 實際加熱時的臨界點總是低于像圖上的臨界點。 ( × ) 2. 珠光體向奧氏體轉變也是通過形核及晶核長大的過程進行的。 ( √ ) 3. 滲透性好的鋼,淬火后溫度一定高。 ( × ) 4. 淬火后的鋼,回火時隨溫度的變化組織會發(fā)生不同的轉變。 ( √ ) 5. 下貝氏體是熱處理后一種比較理想的組織。 ( √ ) 6. 馬氏體組織是一種非穩(wěn)定的組織。 ( × ) 7. A1 線以下仍未轉變的奧氏體稱為殘余奧氏體。 ( × ) 8. 珠光體、索氏體、屈氏體都是片層狀的鐵素體和滲碳體混合物所以他們的力學性能相同。 ( √ ) 9. 貝氏體具有較高的強度、硬度和較好的塑性、韌性。 ( √ ) 10. 鋼的晶粒因過熱而粗化時,就有變脆傾向。 ( √ ) 11. 索氏體和回火索氏體的性能沒有多大的區(qū)別。 ( × ) 12. 完全退火不適用

立即下載

熱處理工藝技術步驟

金屬熱處理工藝大體可分為整體熱處理、表面熱處理、局部熱處理和化學熱處理等。根據加熱介質、加熱溫度和冷卻方法的不同,每一大類又可區(qū)分為若干不同的熱處理工藝。同一種金屬采用不同的熱處理工藝,可獲得不同的組織,從而具有不同的性能。鋼鐵是工業(yè)上應用最廣的金屬,而且鋼鐵顯微組織也最為復雜,因此鋼鐵熱處理工藝種類繁多。

整體熱處理是對工件整體加熱,然后以適當的速度冷卻,以改變其整體力學性能的金屬熱處理工藝。

熱處理工藝技術加熱

加熱是熱處理的重要步驟之一。金屬熱處理的加熱方法很多,最早是采用木炭和煤作為熱源,進而應用液體和氣體燃料。電的應用使加熱易于控制,且無環(huán)境污染。利用這些熱源可以直接加熱,也可以通過熔融的鹽或金屬,以至浮動粒子進行間接加熱。

金屬加熱時,工件暴露在空氣中,常常發(fā)生氧化、脫碳(即鋼鐵零件表面碳含量降低),這對于熱處理后零件的表面性能有很不利的影響。因而金屬通常應在可控氣氛或保護氣氛中、熔融鹽中和真空中加熱,也可用涂料或包裝方法進行保護加熱。

加熱溫度是熱處理工藝的重要工藝參數之一,選擇和控制加熱溫度,是保證熱處理質量的主要問題。加熱溫度隨被處理的金屬材料和熱處理的目的不同而異,但一般都是加熱到相變溫度以上,以獲得需要的組織。另外轉變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當金屬工件表面達到要求的加熱溫度時,還須在此溫度保持一定時間,使內外溫度一致,使顯微組織轉變完全,這段時間稱為保溫時間。采用高能密度加熱和表面熱處理時,加熱速度極快,一般就沒有保溫時間或保溫時間很短,而化學熱處理的保溫時間往往較長。

熱處理工藝技術冷卻

也是熱處理工藝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驟,冷卻方法因工藝不同而不同,主要是控制冷卻速度。一般退火的冷卻速度最慢,正火的冷卻速度較快,淬火的冷卻速度更快。但還因鋼種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例如空硬鋼就可以用正火一樣的冷卻速度進行淬硬。

鍛件熱處理按其熱處理的目的不同可分為兩組。

真空熱處理即真空技術與熱處理兩個專業(yè)相結合的綜合技術,是指熱處理工藝的全部和部分是在真空狀態(tài)下進行的。真空熱處理幾乎可實現全部熱處理工藝,如淬火、退火、回火、滲碳、滲鉻、氮化,在淬火工藝中可實現氣淬、油淬、硝鹽淬火、水淬等,它與普通熱處理相比較具有以下優(yōu)點。

1、不氧化、不脫碳、不增碳對工件內部和表面有良好的保護作用

氧化使金屬表面失去金屬光澤,表面粗糙度增加,精度下降,并且鋼表面氧化皮往往是造成淬火軟點和淬火開裂的根源,氧化使鋼件強度降低,其他力學性能下降。而脫碳(見圖1)是指鋼在加熱時表面碳含量降低的現象。

圖1

一般情況下,鋼的氧化脫碳同時進行,脫碳層由于被氧化,碳含量降低會明顯降低鋼的淬火硬度、耐磨性、及疲勞性能,高速鋼脫碳會降低紅硬性(如圖2)。

圖2

而真空熱處理由于金屬是在一定的真空度下加熱,工件避免了與氧氣接觸,工件沒有氧化,無脫碳,可以得到光亮的表面及較好的熱處理質量,同時在真空狀態(tài)下,也不會發(fā)生還原反應,也就不會發(fā)生增碳現象。從下面工件表面添加保護劑后與真空淬火時的金相圖比較,可較明顯看到真空熱處理的優(yōu)勢所在。如圖3、圖4所示:

圖3

圖3 40Cr滲碳后淬火、回火處理,馬氏體3級,殘余奧氏體2級,少量顆粒狀碳化物1級,表層及次表層馬氏體組織粗細有別。

圖4

圖4 40Cr真空淬火 組織為中碳馬氏體以及少量黑色條狀回火馬氏體。加熱均勻,表面無氧化脫碳。

2、提高整體機械性能、脫氣和促進金屬表面的凈化作用

真空對液態(tài)金屬有明顯的除氣效果,對固態(tài)金屬中溶解的氣體也有很好的排除作用。金屬中最有害的氣體是氫。采用真空加熱時,可使金屬和合金中的氫迅速降至最低程度,消除氫脆,從而提高材料的塑性、韌性和疲勞強度,提高了工件的整體機械性能。金屬和合金在真空中加熱時,如果真空度低于相應氧化物的分解壓力,這種氧化物就會發(fā)生分解,形成的游離氧立即被排出真空室,使金屬表面質量,進一步改善,甚至使表面達到活化狀態(tài),起到凈化作用。

3、工件變形小

一般來說,被處理的工件在爐內靠熱輻射加熱,內外溫差較小,熱應力小,因而決定了真空熱處理工藝處理的零件變形小,同時在真空下加熱和在真空下淬火,自動完成,避免了熱態(tài)下工件在空氣中的搬運(鹽浴處理及氣氛保護處理雖在絕氧的環(huán)境里加熱,但仍在空氣或含有氧分子的淬火介質中完成淬火),減少了人為加工變形。如Cr12MoV材質的滾絲輪,分別真空熱處理和鹽浴處理,真空熱處理比鹽浴處理變形量小70%,產品合格率高。

4、可減少工件含金元素揮發(fā)性

真空熱處理能在可控氣氛下加熱和真空淬火,從而減少了工件含金元素揮發(fā)性,保證了工件的熱處理質量。

5、其他

真空熱處理爐熱效率高,可實現快速升溫和降溫;穩(wěn)定性和重復性好。工作環(huán)境好,操作安全,沒有污染和公害。

來源:豐東

關于我們

熱處理相關推薦
  • 相關百科
  • 相關知識
  • 相關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