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火是將工件加熱到適當溫度,根據材料和工件尺寸采用不同的保溫時間,然后進行緩慢冷卻,目的是使金屬內部組織達到或接近平衡狀態(tài),或者是使前道工序產生的內部應力得以釋放,獲得良好的工藝性能和使用性能,或者為進一步淬火作組織準備。
正火或稱常化是將工件加熱到適宜的溫度后在空氣中冷卻,正火的效果同退火相似,只是得到的組織更細,常用于改善材料的切削性能,也有時用于對一些要求不高的零件作為最終熱處理。
淬火是將工件加熱保溫后,在水、油或其他無機鹽溶液、有機水溶液等淬冷介質中快速冷卻。淬火后鋼件變硬,但同時變脆。
為了降低鋼件的脆性,將淬火后的鋼件在高于室溫而低于650℃的某一適當溫度進行較長時間的保溫,再進行冷卻,這種工藝稱為回火。退火、正火、淬火、回火是整體熱處理中的“四把火”,其中的淬火與回火關系密切,常常配合使用,缺一不可。
時效硬化是不改變金屬內部結構特征,在原有金屬特征的基礎上發(fā)生沉淀、偏聚、有序化等。從而使強度和硬度增加
絕大多數進行時效強化的合金,原始組織都是由一種固熔體和某些金屬化合物所組成。固熔體的熔解度隨溫度的上升而增大。在時效處理前進行淬火,就是為了在加熱時使盡量多的熔質熔入固熔體,隨后在快速冷卻中熔解度雖然下降,但過剩的熔質來不及從固熔體中分析出來,而形成過飽和固熔體。為達到這一目的而進行的淬火常稱為固熔熱處理。經過長期反復研究證實,時效硬化的實質是從過飽和固熔體中析出許多非常細小的沉淀物顆粒(一般是金屬化合物,也可能是過飽和固熔體中的熔質原子在許多微小地區(qū)聚集),形成一些體積很小的熔質原子富集區(qū)。
在時效處理前進行固熔處理時,加熱溫度必須嚴格控制,以便使熔質原子能最大限度地到固熔體中,同時又不致使合金發(fā)生熔化。許多鋁合金固熔處理加熱溫度容許的偏差只有5℃左右。進行人工時效處理,必須嚴格控制加熱溫度和保溫時間,才能得到比較理想的強化效果。生產中有時采用分段時效,即先在室溫或比室溫稍高的溫度下保溫一段時間,然后在更高的溫度下再保溫一段時間。這樣作有時會得到較好的效果。
馬氏體時效鋼淬火時會發(fā)生組織轉變,形成馬氏體。馬氏體就是一種過飽和固熔體。這種鋼也可采用時效處理進行強化。
低碳鋼冷態(tài)塑性變形后在室溫下長期放置,強度提高,塑性降低,這種現象稱為機械時效。
分類
將淬火后的金屬工件置于室溫或較高溫度下保持適當時間,以提高金屬強度的金屬熱處理工藝。室溫下進行的時效處理是自然時效;較高溫度下進行的時效處理是人工時效。在機械生產中,為了穩(wěn)定鑄件尺寸,常將鑄件在室溫下長期放置,然后才進行切削加工。這種措施也被稱為時效。但這種時效不屬于金屬熱處理工藝。
歷史
20世紀初葉,德國工程師A.維爾姆研究硬鋁時發(fā)現,這種合金淬火后硬度不高,但在室溫下放置一段時間后,硬度便顯著上升,這種現象后來被稱為沉淀硬化。這一發(fā)現在工程界引起了極大興趣。隨后人們相繼發(fā)現了一些可以采用時效處理進行強化的鋁合金、銅合金和鐵基合金,開創(chuàng)了一條與一般鋼鐵淬火強化有本質差異的新的強化途徑──時效硬化。
鋼鐵整體熱處理大致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四種基本工藝。
退火是熱處理的一種熱處理熱處理是指金屬材料在固態(tài)下,通過加熱、保溫和冷卻的手段,改變材料表面或內部的化學成分與組織,獲得所需性能的一種金屬熱加工工藝熱處理工藝一般包括加熱、保溫、冷卻三個過程,有時只有...
調質處理是淬火+高溫回火=是淬火加高溫回火的雙重熱處理,其目的是使工件具有良好的綜合機械性能。而熱處理是指材料在固態(tài)下,通過加熱、保溫和冷卻的手段,以獲得預期組織和性能的一種金屬熱加工工藝。調質處理:...
退火: 指的是將金屬緩慢加熱到一定溫度,保持足夠時間,然后緩慢冷卻(一般隨爐冷卻)的熱處理工序。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消除殘余應力,穩(wěn)定尺寸,減少變形與裂紋傾向;細化晶粒,調整組織,消除組織...
格式:pdf
大?。?span id="fan81ea" class="single-tag-height">52KB
頁數: 未知
評分: 4.6
美國專利US7025839本發(fā)明介紹了具有固溶合金元素的時效硬化鋁合金的熱處理方法,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把合金放在適合于此合金的TA溫度下保溫較短時間,然后從TA溫度以足夠的冷卻速度冷卻到低溫,使合金中原來析出的固溶元素再度固溶。然后將合金置于TB溫度保溫足夠時間,使固溶元素二次形核適當析出或連續(xù)析出;最后把合金加熱到接近于或高于TA溫度,即TC溫度,保溫足夠時間,這樣可以使合金強度最大。
格式:pdf
大?。?span id="mlybc3b" class="single-tag-height">52KB
頁數: 3頁
評分: 3
時效硬化耐磨堆焊焊條的研制——介紹了一種時效硬化耐磨堆焊焊條的研究過程。該焊奈具有焊態(tài)硬度低,機加了性能好·時效后硬度高 耐磨性能好等優(yōu)點,通過競學顯擻鏡對焊縫蝽敷金屬焊態(tài)與時效后的顯擻組織進行比較分析,初步探討了時效硬化機制。
GH4738是一種時效硬化的鎳基高溫合金,具有良好的耐燃氣腐蝕能力、較高的屈服強度和疲勞性能,工藝塑性良好,組織穩(wěn)定。廣泛用于650℃以上航空發(fā)動機轉動部件,使用溫度上限通常不高于815℃。
國外同鋼種為Waspaloy。此合金通常與Inconel 718和René 41相提并論。Waspaloy在溫度高達約980℃時具有很好的強度。它的強度不亞于René 41,而且在溫度超過650~705℃時強度要優(yōu)于合金718。
材料丨7Mn15Cr2Al3V2WMo無磁模具用鋼
維加洛合金是指時效硬化型可加工永磁合金,又稱鐵鈷釩永磁合金 。
沉淀強化仍是開發(fā)超高強度合金最有效的一種方法。它是通過析出彌散的、又能阻礙位錯運動的第二相沉淀顆粒來獲得強化。從1911年Wilm首次在鋁合金中發(fā)現時效硬化已有近一個世紀,自那時起,沉淀強化機制和沉淀動力學就成為人們研究的課題。然而直到1940年Mott和Nabarro提出位錯理論后才真正弄清楚了時效硬化的基本原理。作為此項研究的一個里程碑,Oorwan于1948年推導出了它的平衡方程,被認為是彌散強化或用不變形顆粒強化合金理論的基礎。1963年Kelly和Nicholson總結了早期的沉淀硬化理論。1971年Brown和Ham總結了對沉淀機制認識的研究進展,并著重討論了位錯與沉淀物相互作用的方式。Ardell對到上世紀八十年為止的相關研究工作進行了全面總結,并著重研究了位錯與顆粒相互作用和時效硬化機制的統(tǒng)計學問題,雖然Ardell提倡在理論上進行創(chuàng)新,但此后的沉淀硬化研究并不很活躍。近年來有關硬化機制的專門研究或部分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仍延續(xù)過去Ardell的思路。Martin及Bratland等人對沉淀動力學的進展做了全面總結。
沉淀硬化的量化研究是一項富有挑戰(zhàn)性的課題,因為它需要沉淀強化機制和沉淀長大/粗化動力學方面的綜合知識。很多學者基于強化機制及動力學理論嘗試通過電腦模擬來再現實驗觀測。然而近年來尚未見到理論上的創(chuàng)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