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在微觀熱傳導現象分析上,傳統的基于宏觀的傅里葉定律已經不再適用,因此近十多年來很多學者提出了不同的微/納尺度傳熱學理論(micro-scale heat transfer theory),而在自然界中的熱載子主要有電子、聲子和光子,其性質也各有不同。這些微/納尺度傳熱學理論可大致分為時間和空間上的微/納尺度,如在空間上,有聲子-電子耦合 模型(phonon-electron interactionmodel),由Kaganov 等、Anisimov等所提出,后來Qiu等采用量子力學與統計力學的方法對其進行了證明;有聲子散射模型(phonon scattering model),最早由Guyer等在對Boltz-mann方程線性求解時得到,強調傳熱是由熱載子的相互碰撞與散射產生,之后Joseph等對該模型方程進行了簡化,隨后對界面接觸熱阻的研究也出現了聲子的聲失配(AMM)和散射失配理論(DMM)等,Hopkins等則進行了聲子 的彈性散射和非彈性散射的進一步深入研究;聲子輻射傳導方程(phonon radiative transfer equation PRTE)由 Majumdar提出,并證明了在材料特征尺寸遠大于聲子平均自由程時有和傅里葉定律相似的結果 。2100433B
界面接觸熱阻(TCR)是電子器件冷卻、低溫超導薄膜等領域研究中的一個熱點。綜合評述了對接觸熱阻傳熱機理的研究方法、測量方法以及減小接觸熱阻的主要措施,介紹了近年來國內外對接觸熱阻的最新研究成果和進展,現有的研究表明:對于界面接觸熱阻這一特殊物理問題,其理論研究既要從宏觀上定量分析又要在微觀上綜合考慮聲子、電子的散射、輻射等機理;在實驗方面,目前的測量精度不夠高,實驗測量工作有待進一步完善;在減小接觸熱阻方面,除了常用的方 法 外,可以通過在接觸表面生長新型的高性能導熱材料 (碳納米管等)來實現。對已報道的研究工作進行了總結,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
鍋爐蓄熱系數是反映機組蓄熱能力大小的重要參數,可以將其定義為單位工況變化時鍋爐吸收的熱量。采用能量平衡原理來計算出鍋爐不同負荷下的蓄熱系數的大小,對汽輪機-鍋爐協調控制系統的設計和適應電網自動發(fā)電機控制(AGC)對機組負荷變化率要求有重要意義。合理利用鍋爐蓄熱能力可減少鍋爐主蒸汽壓力波動,提高發(fā)電機組的穩(wěn)定性和經濟性。學者們對鍋爐蓄熱系數做出了很多研究,對汽包鍋爐蓄熱系數做出了定量分析,工作量大不便推廣。給出了汽包鍋爐蓄熱系數的理論計算方法,它利用汽包的蓄熱占汽包鍋爐總蓄 熱的90% 左右導出汽包鍋爐蓄熱系數。超臨界直流鍋爐沒有汽包環(huán)節(jié),給水經加熱、蒸發(fā)和變成過熱蒸汽是一次性連續(xù)完成的,由于沒有汽包,汽水容積小,所用金屬也少,鍋爐的蓄熱量顯著減小,因此直流爐蓄熱系數的計算與汽包爐有所不同,蓄熱系數隨機組負荷變化的規(guī)律也不同 。
不是的,空氣不屬于熱惰性的氣體。
熱惰性是指建筑物外墻蓄熱和導熱的一個基本關系。我們只是被動的考慮熱惰性,蓄能能力,并沒有主動地加以利用。中世紀,歐洲的城堡外墻造的巨厚無比,中國的粘土住房墻體厚達80厘米,除了堅固結實的原因,還有就是...
首先確定最高的環(huán)境溫度,比如60℃,查出民品7805的最高結溫Tj(max)=125℃,那么允許的溫升是65℃。要求的熱阻是65℃/2.45W=26℃/W。再查7805的熱阻,TO-220封裝的熱阻θ...
單一材料物體的熱惰性指標為其熱阻與蓄熱系數之積超臨界直流鍋爐的蓄熱系數相對于汽包爐小了很多且隨機組負荷變化的方向也與汽包爐不同,直流鍋爐沒有汽包的蓄熱,因此直流鍋爐機組適應負荷變化的能力要比汽包鍋爐快。合理利用機組的蓄熱能力,可以提高單元機組負荷響應速度以滿足電網要求。單元機組協調控制的動態(tài)品質好壞關鍵在于利用好鍋爐蓄熱,因此根據機組運行參數獲取準確的鍋爐蓄熱系數在機組滿足電網AGC要求中起到重要作用。
格式:pdf
大?。?span id="pnehksj" class="single-tag-height">87KB
頁數: 2頁
評分: 4.6
在GB50176-93《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guī)范》有關建筑熱工設計的計算原理和計算公式的基礎上,給出空心砌塊砌體熱惰性指標的計算方法,可用于空心砌塊砌體該指標的確定。
格式:pdf
大小:87KB
頁數: 5頁
評分: 3
圓形鋼管混凝土柱接觸熱阻的理論分析——精確地分析火災下結構構件溫度場對于安全可靠的防火設計尤為重要。而目前,在計算鋼一混凝土組合構件火災下的溫度場時,一般都忽略了鋼與混凝土界面處接觸熱阻的影響。對結構鋼和混凝土熱物理參數進行了綜合考慮,通過求...
建筑物的供暖熱負荷,主要取決于通過垂直圍護結構向外傳熱量。不僅與建筑平面面積有關,還與層高、外形等有關。在物理概念上不如供暖體積熱指標表征建筑物供暖熱負荷的大小清楚。但由于采用供暖面積熱指標法更易于計算,所以面積熱指標法在集中供熱系統規(guī)劃中應用廣泛 。
簡稱熱指標,分面積熱指標和體積熱指標。
面積熱指標為每1平方米建筑面積的供暖設計熱負荷。
體積熱指標為每1 立方米建筑面積的供暖設計熱負荷。
2100433B
供暖體積熱指標主要是用于計算工業(yè)建筑物供暖設計熱負荷,其計算式如下:
Vw——建筑物的外圍體積,m3;
tn——供暖室內計算溫度,℃;
t'w——供暖室內計算溫度,℃;
qv——建筑物的供暖體積熱指標,W/(m3·℃)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