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突繡線菊云南變種主要價(jià)值
繡線菊耐貧瘠土壤、耐旱、根系發(fā)達(dá),因此可作為河岸護(hù)堤、綠化荒山的首選樹種。它們能夠有效的進(jìn)行固砂和保持水土,也可與其它花灌木組成色彩明快的人行隔離帶,可以防治噪聲與塵埃。
產(chǎn)自中國云南西北部和四川西南部。模式標(biāo)本采自云南鶴慶。
生長于海拔3300-3450米的松櫟林邊或雜木林下。
夏季盛開粉紅色鮮艷花朵,栽培供觀賞用,又為蜜源植物。 根、全草(空心柳):苦,平。通經(jīng)活血,通便利水。用于關(guān)節(jié)痛,周身酸痛,咳嗽多痰,刀傷,閉經(jīng)。 功能主治止咳,明目,鎮(zhèn)痛。治咳嗽,眼赤,目翳,頭痛。...
園林用途金山繡線菊植株矮小,小巧玲瓏,株型豐滿呈半圓形,好似一座小小金山,春季萌動(dòng)后,新葉金黃、明亮,隨著植株的生長,可形成優(yōu)良的彩色地被,覆蓋地表,非常壯觀。金山繡線菊株型整齊,可成片栽植,也可組成...
尖葉粉花繡線菊、光葉粉花繡線菊(紅花繡線菊)、 急尖葉粉花繡線菊。拓展:1、粉花繡線菊漸尖葉變種,葉片長卵形至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長3.5-8厘米,邊緣有尖銳重鋸齒,下面沿葉脈有短柔...
乳突繡線菊云南變種形態(tài)特征
原植物乳突繡線菊:灌木,高2- 3米;小枝細(xì)瘦,稍有棱角,幼時(shí)無毛或微被柔毛,棕褐色或紫褐色;冬芽小,卵形,先端急尖或圓鈍,被短柔毛,棕褐色,有數(shù)枚覆瓦狀鱗片。
葉片長圓形或卵形,長2-3厘米,寬0.8-1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漸尖,基部楔形,邊緣自近中部以上有3-5粗銳鋸齒,上面暗綠色,微被柔毛,下面灰綠色,具乳頭狀突起和伏生絲狀柔毛,沿葉脈毛較多;葉柄長2-3毫米,被短柔毛。
傘形總狀花序直徑2-2.5厘米,無毛,有花12-18朵;花梗細(xì),長6-12毫米,無毛;苞片線形或披針形,微被柔毛;花直徑8-10毫米;萼筒鐘狀,外面無毛,內(nèi)面具短柔毛;萼片三角形,先端急尖或短漸尖;花瓣近圓形,先端圓鈍,直徑3-4毫米,白色;雄蕊40-50,長于花瓣;花盤圓環(huán)形,裂片呈細(xì)圓鋸齒狀;子房無毛或微具毛,花柱短于雄蕊。蓇葖果無毛,稍直立開張,花柱頂生稍斜展,具反折萼片。花期5月,果期7-8月。
該變種小枝與花梗均被短柔毛;雄蕊長短不一;蓇葖果沿腹縫微被短柔毛。
格式:pdf
大?。?span id="xzspqto" class="single-tag-height">62KB
頁數(shù): 8頁
評(píng)分: 4.3
大瑪瑙 (Damanao) 花艷紅色間雜白色大斑塊,徑 12-14 厘米,花瓣 23-30 片,外輪 平坦,內(nèi)輪曲折卷旋而直立, 雄蕊多數(shù),簇狀散生于花瓣中,雌蕊多 數(shù)退化;在 1-3 月開花;本品種系獅子頭芽條變異而來, 與獅子頭的 區(qū)別主要在于花。紅色多稱紅瑪瑙, 白色多稱白瑪瑙,是原種云南山 茶中唯一復(fù)色品種。 童子面 (Tongzimian) 原名銀紅菊瓣。葉長橢圓形,肥厚密集;花白色具銀紅,徑 10-13 厘米,花瓣 35-40 片,外輪瓣大,內(nèi)瓣漸小,為規(guī)則復(fù)瓦狀排列;雄 蕊多數(shù)瓣化,雌蕊退化;在 2-3 月開花。本種植株矮小, 枝條短粗而 分枝多。是云南山茶中花色最淺品種。 靖安茶 (Jingancha) 花艷紅色,花大徑 14-15 厘米;花瓣數(shù)輪,在 30片以上,外輪 花瓣較平,內(nèi)輪曲折直立或兩片, 中肋以下合生,形成飽滿圓球花冠, 雄蕊夾生于曲折花瓣中;在 2-3
格式:pdf
大小:62KB
頁數(shù): 未知
評(píng)分: 4.3
目的用高效液相法同時(shí)測定榆葉合葉子中繡線菊苷、金絲桃苷、蘆丁、槲皮素的量。方法使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譜柱(250 mm×4.6 mm,5μm);流動(dòng)相A為乙腈,B為1 000 mL水+55 mL乙腈+20 mL醋酸溶液,梯度洗脫;體積流量為1.0 mL/min;檢測波長360 nm;柱溫35℃。結(jié)果繡線菊苷、金絲桃苷、蘆丁和槲皮素分別在15.54~155.4μg/mL(r=0.999 0),5.18~51.8μg/mL(r=0.999 1),10.22~102.2μg/mL(r=0.999 3),9.8~98μg/mL(r=0.9993)范圍內(nèi)線性關(guān)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別為99.84%、97.18%、98.73%、97.73%。結(jié)論建立的方法簡便易行,準(zhǔn)確性、重復(fù)性好,可作為榆葉合葉子中4種黃酮成分的定量測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