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賽蘋婆 | 拉丁學(xué)名 | Sterculia lanceolata |
---|---|---|---|
門 | 被子植物門 | 綱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 | 原始花被亞綱 | 目 | 錦葵目 |
科 | 梧桐科 | 屬 | 蘋婆屬 |
產(chǎn)廣東、廣西、云南、貴州和四川南部,為我國產(chǎn)蘋婆屬中分布最廣的一種,在華南山野間很常見,喜生于山谷溪旁。緬甸、泰國、越南、老撾也有分布。
喬木,小枝幼時(shí)被毛。葉橢圓形、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9-20厘米,寬3.5-8厘米,頂端急尖,基部鈍形或近圓形,上面無毛,下面幾無毛,側(cè)脈每邊7-9條,彎拱,在近葉緣不明顯連結(jié);葉柄長2.5-3.5厘米。圓錐花序腋生,長4-10厘米,密集且多分枝;花淡紅色,萼片5枚,僅于基部連合,向外開展如星狀,矩圓狀披針形或矩圓狀橢圓形,頂端鈍或略有小短尖突,長4-6毫米,外面被短柔毛,邊緣有緣毛;雄花的雌雄蕊柄長2-3毫米,彎曲,花藥約10個(gè);雌花的子房圓球形,被毛,花柱彎曲,柱頭不明顯5裂。蓇葖果鮮紅色,長卵形或長橢圓形,長5-7厘米,寬2-2.5厘米,頂端有喙,基部漸狹,密被短柔毛;種子黑褐色,橢圓狀卵形,直徑約1厘米。每果有種子2-4個(gè)?;ㄆ?-6月。
請(qǐng)說普通話
可以在百度里看圖文
蘋婆屬,學(xué)名Sterculia Linn.,是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五椏果亞綱、錦葵目、梧桐科的一屬。約300種,分布于熱帶地區(qū),我國約23種,產(chǎn)西南部和南部,其中蘋婆(S...
格式:pdf
大?。?span id="7hxrjb9" class="single-tag-height">98KB
頁數(shù): 1頁
評(píng)分: 4.4
【CAD圖紙】假蘋婆(平面圖)
格式:pdf
大?。?span id="hd9jxpd" class="single-tag-height">98KB
頁數(shù): 14頁
評(píng)分: 4.8
常見景觀植物蘋婆冬季光合作用日變化特性研究
假蘋婆與蘋婆
俗話說"人有相似,物有相同"。此話真的一點(diǎn)不假。既然有假蘋婆,那么真蘋婆又是怎么樣的呢?真蘋婆就叫蘋婆(Sterculia monosperma Vent.),又名頻婆、鳳眼果。它跟假蘋婆都同屬梧桐科蘋婆屬亦是常綠喬木,不論外型果實(shí)和葉子都很相似,但也不難區(qū)別。
| 1. 葉: 蘋婆的葉子為闊矩圓形至矩圓狀橢圓形,比假蘋婆的葉子闊得多; 而假蘋婆的葉子為橢圓狀矩圓形,近披針形。 2. 花: 蘋婆花則是奶黃色,5裂,單性或雙性,雌雄同株,形態(tài)有點(diǎn)像細(xì)小燈籠; 而假蘋婆花為淡紅或淡粉紅色,五辨,形態(tài)為星型。 |
| 3. 果: 蘋婆的果實(shí)一般每莢有籽1至3粒,大小介于蠶豆與鴿蛋之間,比假蘋婆籽大得多,吃起來像板栗; 而假蘋婆果的果實(shí)一般每莢有籽5至7粒,大如花生米。 另外,蘋婆枝葉比假蘋婆更為濃密,幾乎不透陽光。 只要通過以上幾點(diǎn)你就可以輕松區(qū)分真假蘋婆了。 |
凹脈蘋婆
北越蘋婆
大圍山蘋婆
大葉蘋婆
短柄蘋婆
粉蘋婆
海南蘋婆
河口蘋婆
基蘋婆
家麻樹
假蘋婆
綠花蘋婆
羅浮蘋婆
蒙自蘋婆
蒙自蘋婆
膜萼蘋婆
蘋婆
屏邊蘋婆
絨毛蘋婆
臺(tái)灣蘋婆
西蜀蘋婆
香蘋婆
小花蘋婆
信宜蘋婆
樟葉蘋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