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基站天線 1
1.1 移動通信和移動通信天線的相關知識 1
1.1.1 移動通信及通信天線的發(fā)展概況及方向 1
1.1.2 基站天線的相關技術 2
1.2 單極化基站天線 10
1.2.1 用線形λ0/2長偶極子構成的基站天線陣 10
1.2.2 用貼片天線構成的基站天線 11
1.2.3 高F/B比基站天線 13
1.2.4 利用三角波導上的橫向縫隙實現基站天線的120°扇區(qū)波束 15
1.2.5 由近耦合漸變縫隙構成的六扇區(qū)天線 17
1.3 寬帶單極化基站天線 18
1.3.1 由有調諧支節(jié)的U形輻射單元構成的寬帶基站天線 18
1.3.2 由不等間距線陣構成的寬帶基站天線 19
1.3.3 由開縫貼片構成的寬帶單極化基站天線 21
1.4 雙頻和三頻基站天線 22
1.4.1 由偶極子構成的雙頻基站天線 22
1.4.2 由角反射器天線構成的水平面寬波束和雙頻基站天線 24
1.4.3 由貼片構成的雙頻基站天線 25
1.4.4 三頻基站天線 27
1.5 單頻雙極化基站天線 31
1.5.1 用偶極子構成的雙極化基站天線 31
1.5.2 用正交縫隙構成的雙極化基站天線 38
1.5.3 用貼片構成的雙極化基站天線 39
1.6 雙頻雙極化基站天線 48
1.6.1 由傾斜菱形偶極子和正交偶極子構成的雙頻雙極化基站天線 48
1.6.2 由雙層雙列正交偶極子構成的雙頻雙極化基站天線 49
1.6.3 2.4 GHz和5 GHz極化分集偶極子天線 51
1.6.4 由正交偶極子構成的雙頻四極化基站天線陣 52
1.6.5 由圓環(huán)和印刷偶極子構成的雙頻雙極化基站天線 53
1.7 雙波束基站天線 54
1.8 雙向基站天線 57
1.8.1 公路、鐵路沿線使用的雙向天線 57
1.8.2 在隧道、地鐵等地下狹長通道中使用的雙向天線 63
1.9 基站天線的波束下傾 68
1.9.1 基站天線波束下傾的好處及實現方法 68
1.9.2 基站天線電波束下傾角度的計算及實現方法 69
1.9.3 天線下傾應注意的問題 70
1.9.4 天線下傾角α的計算 71
1.9.5 電下傾和機械下傾的比較 71
1.10 基站天線的無源交調干擾 73
1.10.1 互調干擾簡介 73
1.10.2 在天線中產生互調的原因 74
1.10.3 扼制PIM的方法 75
1.11 基站分集技術 75
1.11.1 采用分集技術的原因 75
1.11.2 分集技術的概念 76
1.11.3 空間分集 76
1.11.4 極化分集 79
1.11.5 空間和極化分集組合基站天線陣 88
1.12 基站天線增益與覆蓋距離的關系 89
1.12.1 dBm與dBmV和dBμV的關系 89
1.12.2 自由空間路徑損耗 89
1.12.3 平面地上的路徑損失 90
1.12.4 基站發(fā)射天線增益的計算 90
1.12.5 基站發(fā)射天線增益與通信距離的關系 91
1.13 基站天線的選型及安裝架設 92
1.13.1 基站天線的選型原則 92
1.13.2 減少基站天線之間相互干擾的方法 93
1.13.3 基站天線的安裝架設 93
1.14 基站天饋系統(tǒng)的組成 95
1.15 基站天饋系統(tǒng)VSWR的現場測量 96
1.15.1 測量基站天線VSWR的環(huán)境 96
1.15.2 鐵塔上測量 97
1.15.3 地面測量 97
1.15.4 機房天饋系統(tǒng)VSWR的測量 97
1.15.5 造成VSWR超標的原因 99
1.16 基站天線的共用技術和天線之間的隔離度 101
1.16.1 天線的共用技術的定義 101
1.16.2 共用的實現 101
1.16.3 天線之間的隔離度 106
1.17 網絡優(yōu)化對基站天線的要求 106
參考文獻 107
第2章 賦形波束天線 109
2.1 綜合低副瓣天線陣使用的道爾夫-切比雪夫分布 109
2.1.1 概述 109
2.1.2 切比雪夫天線陣的幾個參數 109
2.1.3 等間距切比雪夫天線陣的有關設計數據 110
2.2 用不等間距多元線陣綜合的賦形主波束方向圖 113
2.2.1 用不等間距九元和十九元線陣綜合的賦形主波束方向圖 113
2.2.2 用十元和十四元不等間距線陣綜合的低副瓣天線陣 114
2.2.3 用二十一元不等間距線陣綜合的低副瓣方向圖 115
2.3 用等間距不等幅不同相線陣綜合的賦形方向圖 116
2.3.1 用等間距(d=λ0/2)不等幅不同相十六元線陣綜合的余割平方方向圖 116
2.3.2 用等間距(d=λ0/2)不等幅不同相十六元線陣綜合的平頂主波束方向圖 119
2.4 用ORAMA計算工具綜合的賦形波束線陣天線 120
2.4.1 SLL=-20 dB的切比雪夫邊射天線陣 121
2.4.2 SLL=-30 dB的泰勒級數方向圖 122
2.4.3 余割平方功率方向圖 122
2.4.4 用等幅但不等間距綜合的低副瓣天線 123
2.5 用不等幅度分布十九元線陣綜合的低副瓣雷達天線 124
2.6 在不同角度有零深的賦形方向圖 126
2.7 用階梯阻抗線串饋微帶縫隙天線陣構成的賦形波束 127
2.8 用寄生線陣變換天線賦形波束的形狀 129
2.9 賦形波束基站天線 130
2.9.1 基站天線的賦形波束 130
2.9.2 用不等間距綜合的賦形基站天線陣 131
2.9.3 用不等間距和不等相位差線陣綜合的賦形基站天線 135
2.9.4 用切比雪夫分布綜合的2.4 GHz 雙極化賦形基站天線陣 141
2.9.5 用不等幅度和不等相位線陣綜合的賦形基站天線 143
2.10 全向賦形波束天線 152
2.10.1 全向賦形波束印刷偶極子天線陣 152
2.10.2 全向賦形微帶縫隙天線陣 153
2.10.3 寬帶全向賦形波束共線天線陣 155
參考文獻 158
第3章 環(huán)天線 160
3.1 環(huán)天線的分類 160
3.2 環(huán)天線的極化 161
3.3 計算環(huán)天線輸入阻抗的簡單公式 162
3.4 小環(huán)天線 163
3.4.1 小環(huán)天線的特點及方向圖 163
3.4.2 小環(huán)天線的電參數 167
3.4.3 小環(huán)天線的饋電及阻抗匹配 169
3.4.4 短波使用的緊湊發(fā)射環(huán)天線 170
3.4.5 短波使用的小接收環(huán)天線 171
3.4.6 屏蔽環(huán)探頭 172
3.4.7 小環(huán)天線在測向中的應用 174
3.5 方位不連續(xù)環(huán)形天線 177
3.6 環(huán)天線的耦合電路 180
3.7 大環(huán)天線 182
3.7.1 大環(huán)天線的電參數 182
3.7.2 周長為一個波長的環(huán)天線 185
3.7.3 兩單元方環(huán)天線 185
3.7.4 由雙環(huán)構成的水平極化全向天線 187
3.8 Δ環(huán)天線 187
3.8.1 Δ環(huán)天線的輸入阻抗及垂直面方向圖 187
3.8.2 短波用Δ環(huán)天線 189
3.9 短波使用的垂直菱形環(huán)天線 190
3.10 Halo環(huán)天線 190
3.11 VHF環(huán)天線 191
3.11.1 移動通信使用的環(huán)天線 191
3.11.2 145 MHz使用的倒8字形雙環(huán)天線 192
3.11.3 有源定向接收環(huán)天線 192
3.12 Alford環(huán)天線 193
3.12.1 概述 193
3.12.2 雙饋平衡Alford環(huán)天線 194
3.12.3 印刷Alford環(huán)天線 195
3.13 由環(huán)天線構成的FM天線 197
3.13.1 把λ0/2長折合振子彎曲成圓構成的水平極化全向天線 197
3.13.2 四葉天線 197
3.13.3 周長小于λ0/2的方環(huán)天線 198
3.13.4 同軸線饋電的圓環(huán)天線 199
3.14 由印刷多邊形環(huán)天線構成的寬帶定向天線 201
3.15 層疊菱形環(huán)天線 203
3.16 雙圓環(huán)天線 205
3.17 由半環(huán)構成的寬帶全向天線 207
3.18 由框架式金屬板條構成的UHF定向天線陣 208
參考文獻 210
第4章 對數周期天線 211
4.1 對數周期偶極子天線 211
4.1.1 對數周期偶極子天線的工作原理 211
4.1.2 LPDA的參數 212
4.1.3 LPDA的饋電及阻抗 214
4.1.4 LPDA陣的設計 217
4.1.5 LPDA的設計實例 222
4.2 縮短尺寸的對數周期天線 235
4.2.1 縮短LPDA尺寸的方法 235
4.2.2 縮短尺寸的20~200 MHz電磁兼容測試天線 236
4.2.3 采用雙脊波導型偶極子的LPDA 237
4.2.4 對數周期單極子天線陣(LPMA) 239
4.2.5 縮短尺寸的垂直極化HF對數周期偶極子天線 241
4.3 其他對數周期天線 244
4.3.1 由對數周期環(huán)天線構成的高增益線極化天線 244
4.3.2 由雙Δ環(huán)構成的對數周期天線 245
4.3.3 由折合振子構成的對數周期偶極子天線 246
4.3.4 高仰角HF水平極化對數周期環(huán)天線 247
4.3.5 緊湊的對數周期八木天線 248
4.3.6 7~10 MHz倒V形對數周期天線 248
4.3.7 雙面印刷LPDA 249
4.4 角齒對數周期天線 250
4.4.1 齒片型對數周期天線 251
4.4.2 梯形齒線對數周期天線 254
4.4.3 三角齒線對數周期天線 258
4.5 對數周期天線在電子戰(zhàn)中的應用 261
4.5.1 超寬帶跳極化天線 261
4.5.2 由六個印刷對數周期天線構成的寬帶測向天線 265
參考文獻 269
第5章 全向天線 270
5.1 全向天線的組成及主要特點 270
5.1.1 概述 270
5.1.2 垂直接地天線的電流分布 270
5.1.3 不同高度直立接地天線的增益 271
5.2 鞭天線 272
5.2.1 λ0/4長鞭天線 272
5.2.2 5λ0/8長鞭天線 273
5.2.3 3λ0/4長共線車載天線 273
5.2.4 折合單極子天線 274
5.3 寬帶單極子天線 275
5.3.1 由十字形短路金屬板頂加載單極子構成的低輪廓全向天線 275
5.3.2 由套筒和寄生輻射管構成的寬帶單極子天線 277
5.3.3 四種帶圓盤的單極子天線 277
5.3.4 由階梯狀印刷單極子構成的多頻全向天線 280
5.3.5 適合筆記本電腦接收UHF數字電視的平板單極子天線 280
5.3.6 帶有套筒和抬高饋電點的平面單極子天線 282
5.3.7 由雙套筒組成的寬帶全向天線 284
5.3.8 帶有改善阻抗匹配的寬帶蝶形全向單極子天線 285
5.3.9 寬帶卷筒式單極子天線 286
5.4 由倒錐、盤錐和雙錐構成的寬帶全向天線 287
5.4.1 寬帶低輪廓圓錐單極子天線 287
5.4.2 寬頻帶λL/8單極子天線 288
5.4.3 矩形寬帶單錐全向天線 290
5.4.4 寬帶線錐單極子天線 291
5.4.5 改善高仰角輻射的倒錐全向天線 293
5.4.6 寬帶盤錐天線 294
5.4.7 位于圓地面上的低輪廓寬帶雙錐天線 296
5.4.8 寬帶毫米波全向雙錐天線 297
5.5 超寬帶全向天線 297
5.5.1 淚珠型UWB天線 298
5.5.2 印刷平面倒錐UWB單極子天線 298
5.5.3 倒平面倒錐全向天線 300
5.5.4 超寬帶全向眼睛天線 301
5.5.5 有缺口功能的平面印刷UWB單極子天線 303
5.5.6 用共面波導饋電有缺口功能的 UWB單極子天線 304
5.6 由法線模螺旋天線構成的全向天線 305
5.6.1 法線模螺旋天線在終端天線中的應用 305
5.6.2 VHF 螺旋鞭狀天線 306
5.6.3 高增益450~470 MHz車載螺旋鞭天線 307
5.6.4 縮短尺寸的寬帶全向車載天線 308
5.6.5 適合400 MHz頻段雙向移動電話使用的組合螺旋單極子天線 309
5.6.6 由螺旋和鞭構成的雙頻終端天線 311
5.6.7 由變螺距螺旋和鞭天線構成的雙頻寬帶天線 311
5.6.8 由不等螺距或不等直徑螺旋天線構成的雙頻終端天線 312
5.6.9 由帶有寄生單極子的法線模天線構成的雙頻天線 314
5.7 與地無關的低增益全向天線 315
5.7.1 由同軸中饋λ0/2 長偶極子構成的全向天線 316
5.7.2 由帶扼流線圈或磁環(huán)的λ0/2長同軸偶極子構成的全向天線 317
5.7.3 與地無關的λ0/2長全向天線 317
5.7.4 全向J形天線 318
5.7.5 由雙錐對稱振子構成的寬帶全向天線 319
5.7.6 由λ0/2長折合振子構成的全向天線 319
5.7.7 能扼制電纜外皮泄漏電流的印刷碟形偶極子全向天線 320
5.7.8 安裝在小型導彈頭部的天線 322
5.8 由貼片構成的全向天線 322
5.8.1 由圓貼片構成的寬帶低輪廓全向天線 322
5.8.2 由帶短路環(huán)圓錐套筒的圓貼片構成的寬帶全向天線 323
5.8.3 由正交梯形平面單極子和短路圓貼片構成的超寬帶單極子天線 324
5.8.4 由中心饋電圓貼片和耦合環(huán)狀貼片構成的全向天線 326
5.8.5 由正方形環(huán)狀貼片構成的寬帶低輪廓全向天線 327
5.8.6 寬帶全向貼片天線 328
5.9 雙頻和三頻全向天線 329
5.9.1 由陷波、組合結構和附加寄生單元構成的雙頻單極子天線 329
5.9.2 有帶線套筒的雙頻單極子天線 330
5.9.3 由分叉單極子和共面波導饋電構成的雙頻全向天線 330
5.9.4 微帶線饋電共面印刷雙頻單極子天線 332
5.9.5 由分支線加載構成的雙頻全向天線 332
5.9.6 由支節(jié)加載構成的雙頻全向天線 334
5.9.7 由帶U形支節(jié)印刷共線偶極子構成的雙頻全向天線 335
5.9.8 雙頻印刷全向天線陣 336
5.9.9 雙頻印刷單極子天線 337
5.9.10 印刷共面雙頻單極子天線 338
5.9.11 有部分地的雙頻印刷全向單極子天線 339
5.9.12 適合數字電視和GSM移動通信使用的雙頻套筒單極子天線 340
5.9.13 雙頻共線天線 341
5.9.14 雙頻垂直極化全向天線 342
5.9.15 三頻車載天線 343
5.9.16 移動通信使用多頻吸頂天線 345
5.10 共線全向天線陣 346
5.10.1 全向共線λ0/2長偶極子天線的增益及方向圖 346
5.10.2 佛蘭克林全向共線天線陣 349
5.10.3 用同軸線內外導體換位連接構成的全向天線陣 350
5.10.4 由雙扼流套構成的全向天線 351
5.10.5 縫隙耦合套筒偶極子共線全向天線陣 351
5.10.6 耐高溫中增益寬帶全向天線 360
5.10.7 由盤錐構成的寬帶中饋增益全向共線天線陣 362
5.10.8 由縫隙和套筒構成的垂直極化基站天線 365
5.11 低成本印刷全向共線天線及天線陣 365
5.11.1 有倒相段的全向不對稱對稱振子 365
5.11.2 由印刷折合偶極子組成的全向天線 367
5.11.3 中饋背靠背印刷偶極子共線天線陣 368
5.11.4 印刷全向微帶天線陣 369
5.12 主要海船載HF、VHF和UHF全向天線簡介 374
5.12.1 HF全向天線 374
5.12.2 VHF/UHF全向天線 375
參考文獻 376
第6章 水平偶極子天線 378
6.1 水平對稱振子 378
6.1.1 對稱振子的方向圖 378
6.1.2 對稱振子的輸入阻抗 381
6.1.3 半波與全波對稱振子 382
6.2 折合振子及其變形結構 382
6.2.1 折合振子的由來 383
6.2.2 對稱振子與折合振子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383
6.2.3 三線和四線λ0/2長折合振子 385
6.2.4 長度為3λ0/4和3λ0/8的折合振子 386
6.2.5 部分折合振子 387
6.2.6 復合折合振子 387
6.2.7 V形復合折合振子 388
6.2.8 雙折合振子 389
6.2.9 折合振子的變形結構--環(huán)天線 389
6.2.10 折合振子的饋電 391
6.2.11 由平面折合振子構成的寬帶低輪廓微帶天線 392
6.2.12 寬帶平面折合偶極子天線 393
6.2.13 由支節(jié)和電容加載構成的寬帶折合偶極子天線 394
6.3 平板偶極子和印刷偶極子天線 396
6.3.1 平板偶極子天線 396
6.3.2 印刷偶極子天線 400
6.4 蝶形偶極子天線 403
6.4.1 用微帶線饋電的平面蝶形偶極子天線 403
6.4.2 用同軸線饋電的平面蝶形偶極子天線 406
6.4.3 蝶形偶極子天線陣 408
6.4.4 加載蝶形偶極子天線 408
6.5 水平面寬波束偶極子天線 409
6.5.1 由倒V形印刷偶極子構成的寬波束天線 409
6.5.2 把偶極子天線安裝在夾角大于180°的角反射器上 410
6.5.3 有橋蝶形偶極子 414
6.6 雙頻或多頻偶極子天線 416
6.6.1 由安裝在雙接地板上折疊偶極子天線構成的雙頻天線 416
6.6.2 由雙面印刷帶線偶極子構成的雙頻天線 418
6.6.3 由有許多矩形縫隙印刷偶極子構成的雙頻天線 420
6.6.4 用分支線巴倫饋電的雙頻偶極子天線 421
6.6.5 由多個框型印刷偶極子構成的多頻偶極子天線 423
6.7 雙極化偶極子天線 425
6.7.1 由正交雙面印刷偶極子構成的雙極化天線 425
6.7.2 由四個淚珠天線構成的雙極化平面偶極子天線 426
6.7.3 由正交折合偶極子天線構成的雙極化天線 427
6.7.4 由正交鉤形帶線耦合饋電方板偶極子天線構成的雙極化天線 429
6.7.5 由介質加載正交鉤形探針耦合饋電正交方板偶極子構成的雙極化天線 432
6.7.6 由正交梯形偶極子和短路蝶形貼片構成的組合雙極化天線 434
6.8 寬帶偶極子天線 437
6.8.1 帶寄生振子的寬帶印刷偶極子天線 437
6.8.2 帶雙寄生振子的雙面印刷偶極子天線 438
6.8.3 末端加載和帶有平面開式套筒的印刷偶極子天線 440
6.8.4 三角形加載寬帶印刷偶極子天線 442
6.8.5 有短路橋的UWB偶極子天線 443
6.8.6 同軸線饋電印刷方板偶極子天線 444
6.8.7 加微波吸波材料的平面方板印刷偶極子天線 446
6.8.8 由平面倒錐構成的低輪廓偶極子天線 447
6.8.9 寬帶電磁偶極子天線 449
6.8.10 有圓錐方向圖的寬帶電磁偶極子天線 452
參考文獻 453
第7章 貼片天線 455
7.1 貼片天線的基本知識 455
7.1.1 貼片天線的原理及相關參數 455
7.1.2 矩形貼片天線的設計 456
7.1.3 貼片天線的饋電 459
7.2 小尺寸貼片天線 460
7.2.1 短路梯形貼片天線 460
7.2.2 由U形縫隙短路貼片構成的寬帶低輪廓天線 462
7.2.3 小尺寸寬帶三角形貼片天線 463
7.2.4 由折疊短路L形縫隙貼片構成的寬帶天線 464
7.3 寬帶貼片天線 465
7.3.1 E形貼片 465
7.3.2 用層疊技術構成的寬帶貼片天線 467
7.3.3 縫隙耦合寬帶高增益貼片天線 471
7.3.4 用L形探針近耦合饋電構成的寬帶貼片天線 474
7.3.5 由脊椎形地面構成的貼片天線 478
7.4 雙頻貼片天線 479
7.4.1 用共面探針給矩形貼片饋電構成的雙頻寬帶貼片天線 479
7.4.2 寬帶雙線極化VHF貼片天線 480
7.4.3 由多層多諧振貼片構成的寬帶和雙頻天線 482
7.4.4 多頻貼片天線 483
7.4.5 雙饋雙頻寬帶貼片天線 484
7.4.6 由折疊短路貼片構成的寬帶雙頻貼片天線 486
7.5 雙極化貼片天線 489
7.5.1 用組合饋電構成的雙極化貼片天線 489
7.5.2 由雙L形探針耦合饋電構成的雙極化貼片天線 498
7.5.3 由雙縫隙耦合饋電構成的雙極化貼片天線 506
7.6 其他貼片天線 507
7.6.1 背腔貼片天線 507
7.6.2 空腔高增益寬帶貼片天線 508
7.6.3 帶圓錐背腔圓貼片天線 509
7.6.4 帶反相功分器的低交叉極化寬帶貼片天線 510
7.6.5 用L形探針饋電有圓錐形方向圖的寬帶貼片天線 511
7.6.6 水平面寬波束WLAN天線 513
參考文獻 514
第8章 短背射天線 516
8.1 用對稱振子激勵的短背射天線 516
8.1.1 用λ0/2長對稱振子激勵的短背射天線 516
8.1.2 用λ0/2長偶極子激勵短背射天線的饋電方法 518
8.1.3 用λ0/2長偶極子激勵有波紋邊環(huán)的短背射天線 519
8.1.4 改進型短背射天線 520
8.2 用波導饋電的短背射天線 521
8.2.1 概述 521
8.2.2 用同軸波導饋電的短背射天線 523
8.2.3 矩形波導饋電帶波紋邊環(huán)的短背射天線 525
8.2.4 矩形波導饋電帶圓錐反射器的短背射天線 527
8.3 短背射天線陣 529
8.4 寬帶短背射天線 534
8.4.1 用H形縫隙貼片激勵的短背射天線 534
8.4.2 用縫隙激勵的短背射天線 536
8.4.3 寬帶背腔平板偶極子天線 539
8.4.4 超寬帶組合背腔折疊扇形偶極子天線 540
8.4.5 寬帶背腔折疊三角蝶形天線 543
8.5 高增益背射天線 546
參考文獻 547
第9章 八木天線 548
9.1 概述 548
9.1.1 八木天線的組成 548
9.1.2 八木天線的增益及半功率波束寬度的估算 549
9.2 縮短尺寸的二元八木天線 549
9.3 交叉饋電八木天線 550
9.3.1 二元交叉饋電八木天線 550
9.3.2 四元交叉饋電八木天線 552
9.3.3 由兩個不等長相位差為135°的有源折合振子組成的多元八木天線 552
9.4 多元八木天線 553
9.4.1 三元八木天線 553
9.4.2 最佳三元八木天線 554
9.4.3 四元八木天線 554
9.4.4 六元八木天線 555
9.4.5 七元八木天線和十元八木天線 555
9.4.6 移動通信頻段使用八元八木天線 556
9.4.7 十元八木天線 557
9.4.8 十一元八木天線 558
9.4.9 十五元八木天線 558
9.4.10 六個不同軸向長度八木天線的參數及增益 558
9.4.11 十六元八木天線 559
9.5 對數周期八木天線 560
9.6 高阻抗十二元八木天線 560
9.7 由圓環(huán)構成的二十五元八木天線 562
9.8 優(yōu)化計算的多元八木天線 563
9.8.1 三元和四元八木天線 563
9.8.2 最佳增益六元八木天線 564
9.8.3 最佳八元八木天線 566
9.8.4 最佳十元八木天線 566
9.8.5 最佳十二元八木天線 567
9.8.6 十五元八木天線 569
9.8.7 十八元八木天線 570
9.8.8 二十二元八木天線 571
9.9 其他八木天線 571
9.9.1 三單元V形八木天線 571
9.9.2 寬帶準平面八木天線 572
9.9.3 毫米波使用的平面高增益八木天線 573
參考文獻 574
第10章 縫隙天線 576
10.1 二重性原理及應用 576
10.1.1 概述 576
10.1.2 二重性原理 576
10.1.3 互補偶極子與縫隙天線之間的阻抗關系 578
10.1.4 超寬帶(UWB)磁天線 578
10.2 微帶縫隙天線 580
10.2.1 用微帶線饋電的縫隙天線 580
10.2.2 用共面波導饋電的縫隙天線 583
10.3 同軸縫隙天線 589
10.3.1 概述 589
10.3.2 柱面縫隙天線 591
10.3.3 由介質加載開縫圓柱體構成的水平極化全向天線 592
10.3.4 行波同軸縫隙天線 594
10.3.5 用Z字形縫隙構成的水平極化全向天線 595
10.3.6 VHF/UHF行波電視發(fā)射天線 596
10.3.7 帶有調諧裝置的寬帶同軸縫隙天線[9] 598
10.3.8 改善周長為一個波長同軸縫隙天線水平面全向方向圖不圓度的方法 600
10.3.9 VHF/UHF雙頻同軸縫隙天線 602
10.3.10 由寬縫隙構成的寬波束基站天線 604
10.3.11 分饋數字電視發(fā)射天線 606
10.3.12 由水平縫隙構成的垂直極化全向天線 607
10.3.13 泄漏同軸電纜天線 608
10.3.14 由一個縫隙構成的中增益水平極化全向天線 610
參考文獻 611
全書共10章,重點介紹天線的物理概念,設計圖表、曲線,天線的具體結構和尺寸,主要電性能。書中天線的種類和實例繁多,內容極為豐富且新穎,對常規(guī)天線都賦予了許多新內容,許多章節(jié)(如賦形波束天線、基站天線、同軸縫隙天線陣等)都是首次與讀者見面。該書既是一本專著,又具有科普性,可讀性和可操作性特別強。該書特別適合從事天線設計、生產、使用和維修的廣大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也適合從事無線電傳輸、 移動通信的相關人員閱讀,還可以作為天線電磁場專業(yè)和無線通信專業(yè)大專院校師生的參考書。
復習導言第一章 安裝工程材料考綱要求本章知識架構考點與題型詳解考點一:金屬材料考點二:非金屬材料考點三:高分子材料考點四:復合材料考點五:型材、板材、管材和線材考點六:防腐、絕熱材料考點七:常用管件、...
建議網上搜索看看
可以一樣可以不一樣,有時投標文件會比招標文件多,但內容必須都是招標文件要求提供的內容。
格式:pdf
大?。?span id="2gyesu0" class="single-tag-height">5KB
頁數: 3頁
評分: 4.6
工程技術資料歸檔目錄 一、 工程質量評定資料 1. 封面 2. 目錄 3. 工程總項目劃分 4. 工程項目施工質量評定表 5. 單位工程質量評定表 6. 單位工程施工質量檢驗資料核查表 7. 外觀質量評定表 8. 分部工程施工質量評定表 9. 第一個單位工程的第一個分部工程, 然后再附工程質量評 定的資料,在以此類推。 二、 工程質量保證資料(檢測資料) 1. 各種原材料、中間產品、防水材料、金屬結構及設備質量 合格證和廠家實驗報告。 2. 試驗及檢測資料 1) 焊接試驗 2) 施工配合比 3) 砼試塊 4) 砂漿試塊 5) 土工試驗等 a) 施工記錄本 (1) 焊縫外觀檢查記錄 (2) 造孔記錄 (3) 打樁、造樁記錄 (4) 基礎驗槽記錄 (5) 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6) 中間檢驗驗收記錄 (7) 灌漿記錄 (8) 基礎排水工程施工記錄 (9) 地下防滲施工記錄 b) 其他說明工程質量
格式:pdf
大?。?span id="gkyuawk" class="single-tag-height">5KB
頁數: 15頁
評分: 4.3
工程技術資料總目錄 工程 類別 分 冊 工程資料名稱 資料編號 頁數 建 筑 工 程 第 一 冊 施 工 管 理 資 料 1、工程概況表 (表 C.1.1) 00-00-C1-001 2、施工現場質量管理檢查記錄﹡(表 C.1.2 ) 00-00-C1-002 3、企業(yè)資質證書及相關專業(yè)人員崗位 證書 00-00-C1-003 4、分包單位資質報審表﹡ (表 C.1.3 ) 00-00-C1-004 5、建設工程質量事故調查、勘察記錄 (表 C.1.4 ) 00-00-C1-005 6、建設工程質量事故報告書 00-00-C1-006 7、施工檢測計劃 00-00-C1-007 8、見證記錄﹡ 00-00-C1-008 9、見證試驗檢測匯總表(表 C.1.5 ) 00-00-C1-009 10、施工日記(表 C.1.6 ) 00-00-C1-010 11、監(jiān)理工程師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