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脫氧水 | 也????稱 | 除氧水 |
---|---|---|---|
溶解氧 | 14毫克/升 | 主要用于 | 鍋爐給水 |
脫氧水介紹
脫氧水,也稱除氧水。
在自然狀態(tài)下,水中總會含有一定量的氧氣,這是由于空氣的氧氣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性。通常在1大氣壓下,0℃的水中,溶解氧為14毫克/升;在90℃的水中,溶解氧為1.6毫克/升。
脫氧水主要用于鍋爐給水,目的就是防止鍋爐的氧腐蝕。
脫氧方法有熱力除氧、真空除氧、和化學除氧。其機理和方法可參考有關鍋爐水處理方面的專業(yè)資料。
熱力除氧、真空除氧的原理:是應用亨利定律和道爾頓定律,根據亨利定律可知 ,在封閉容器中,任何氣體同時存在于水面上 ,則氣體的溶解度與其自己的分壓力成正比 ,而且氣體的溶解度僅與其本身的分壓力有關。在一定壓力下 ,隨著水溫升高 ,水蒸汽的分壓力增大 ,而空氣和氧氣的分壓力越來越小。在 100℃時 ,氧氣的分壓力降低到零 ,水中的溶解氧也降低到零。當水面上壓力小于大氣壓力時 ,氧氣的溶解度在較低水溫時也可達到零。這樣,水面上空間氧氣分子被排出 ,或轉變成其它氣體 ,從而氧的分壓力為零 ,水中氧氣就不斷地逸出,達到除氧的效果。
脫氧水的化學性質、pH值不變。2100433B
無色無味雙氧水的性質雙氧水的專業(yè)名詞叫過氧化氫(H2O2),是一種強氧化劑。過氧化氫是天然存在的一種化學物質,存在于空氣和水中,光照、閃電和微生物均可產生過氧化氫。過氧化氫溶于水,就成了人們常說的雙氧...
水能變雙氧水。將水與過氧化鈉反應就能夠得到雙氧水。Na2O2+2H2O=2NaOH+H2O2
去化工原料生產廠家購買吧要買工業(yè)雙氧水?應該是用量很大了,比較便宜。手機百度一下就知道在哪里
格式:pdf
大小:112KB
頁數: 未知
評分: 4.6
本文針對兗礦國宏50萬噸甲醇項目的灰水系統(tǒng)進行除氧水槽放空管線改造,重點解決系統(tǒng)在安全和操作方面的隱患,確保系統(tǒng)安全、穩(wěn)定、長周期運行。
格式:pdf
大小:112KB
頁數: 7頁
評分: 4.5
過氧化氫 Hydrogen Peroxide 名稱:又名雙氧水 分子式: H2O2,分子量: 34.0 性質:基本的化工原料之一,無色、無臭、透明液體,熔點: -0.89℃,沸點: 151.4℃, -4℃ 時過氧化氫固體的密度為 1.465g/cm 3。受熱 153℃以上,會猛烈地發(fā)生爆炸性分解。為防止 分解,可加入穩(wěn)定劑如微量的錫酸鈉 Na2SnO3、焦磷酸鈉 Na4P2O7或 8-羥基喹啉等來抑制雜 質的催化分解作用。 純 H2O2加熱到 135℃或更高溫度時,會猛烈地發(fā)生爆炸性分解。 H2O2 溶于水、乙醇、乙醚,不溶于石油醚和烴類。能與水、乙醇、乙醚等以任何比例 混合。1L90% H 2O2完全分解后,生成 589g氧氣、801g 水蒸氣;絕熱條件下,溫度升達 750℃, 相當于 1L90% H 2O2分解后,在常壓下( 101.3kPa) ,體積增大到 500L,即過氧化氫分
擴散脫氧是利用熔渣使鋼液脫氧,脫氧反應發(fā)生在鋼液一熔渣界面上。
如向熔渣內加入強脫氧劑(如硅鐵粉、炭粉、電石粉或鋁粉、
擴散脫氧可在能形成還原氣氛的電爐內進行,這樣渣中的(
但是,在一般電爐內進行擴散脫氧有某些重大缺點。由于鋼液一熔渣的比表面小及熔池的攪拌作用弱,鋼液中氧的擴散緩慢,脫氧過程的速率很低,而且爐襯受到高溫爐渣的侵蝕嚴重。由于這些原因,擴散脫氧僅在盛鋼桶內用
脫氧的兩種最基本的方法是沉淀脫氧法和擴散脫氧法。
沉淀脫氧原理 沉淀脫氧也稱直接脫氧,將與氧的親和力強于鐵的元素以鐵合金或金屬塊等形式直接加到鋼液中,與氧生成不溶于鋼液的沉淀析出物MxOy,一般MxOy的密度小于鋼液的密度,而可上浮排除。鋼液中元素沉淀脫氧反應式一般為aMxOy為脫氧產物的活度;aM為脫氧元素的活度;a為溶解氧的活度。當脫氧產物為純氧化物或呈飽和狀態(tài)時,aMxOy=1。所以,取其倒數K=1/KM=[aM]x[ao]y,叫做脫氧常數,用以判斷元素的脫氧能力。在一定溫度、一定濃度,某一元素的脫氧常數K值越小,與該元素平衡的氧含量便越低,則該元素的脫氧能力就越強。各種元素脫氧能力的測定,現多采用固體電解質定氧探頭進行電動勢法測定,1600℃時鐵液中各種元素的脫氧能力。當元素含量為0.1%時,各種元素的脫氧能力由強到弱的順序是:Al,Ti,B,Si,C,V,cr,Mn。脫氧元素含量升高時,與之平衡的氧含量下降;但脫氧元素含量達到某一數值后,隨著脫氧元素含量升高,相應的平衡氧含量反而增加。而且脫氧能力越強的元素,其平衡氧含量增高的臨界含量(轉折點)越低。在不同溫度下,與不同元素含量相平衡的氧含量,可利用表1數據進行計算。從脫氧常數K與溫度丁的關系式可知,升高溫度則脫氧常數K值增大,即升高溫度脫氧時,平衡向左移動;而降低溫度時,平衡向右移動。這意味著當鋼液溫度降低時(在鋼液凝固時),脫氧反應將繼續(xù)進行,并形成新的脫氧產物,而它們往往來不及從鋼中排除出去。因此,在鋼脫氧時應加入適量脫氧劑,使鋼液中殘余氧量立即降到相當低的水平,以減少凝固降溫時脫氧產物的生成。
在煉鋼和鑄造過程中降低鋼中氧含量的反應。是保證鋼錠(坯)和鋼材質量的重要工藝環(huán)節(jié)。在鋼液中氧以溶解形式([O])或非金屬夾雜物形式(MxOy)存在。在吹氧煉鋼過程中,隨著雜質含量的降低,鋼液中[O]含量升高。如果將未經脫氧的鋼液出爐澆注,則鋼液中溶解的氧在冷凝過程就要與碳反應,析出Co氣泡而發(fā)生沸騰;隨脫氧的程度不同,析出氣體的特性有著顯著的差異。經充分脫氧的鋼液,在冷凝過程中沒有Co析出,不發(fā)生沸騰,是平靜的,故稱鎮(zhèn)靜鋼;輕度脫氧的鋼液,在冷凝過程中碳氧發(fā)生反應,析出Co,有明顯的沸騰現象,此為沸騰鋼;部分脫氧的鋼液,在凝固一段時間后,剩余的氧與碳反應,產生短時間的沸騰,則為半鎮(zhèn)靜鋼。圖1表示脫氧程度不同的鋼中氧含量范圍。沸騰鋼脫氧,即輕度脫氧,只使鋼液中氧含量稍許下降,但仍超過與碳平衡所需的含量。半鎮(zhèn)靜鋼脫氧,即部分脫氧,大致可使鋼的氧含量達到與碳平衡的含量,故又稱為平衡鋼。鎮(zhèn)靜鋼脫氧,亦即充分脫氧使鋼的氧含量大大低于與碳平衡的含量。鋼液脫氧雖降低[O]的含量,但若不使脫氧產物MxOy上浮排除出去,而殘留在鋼液中形成鋼中非金屬夾雜物,則影響鋼的質量;所以,脫氧時要盡可能排除脫氧產物。因此,脫氧就是要降低鋼中總氧量乏∑O(∑O=[O] OMxOy)。但不管煉鋼技術如何發(fā)展、改進,鋼中總還殘留有夾雜物。所以脫氧時還要控制殘留夾雜物的形態(tài)、大小和分布,以保證鋼的各項性能(見鋼中非金屬夾雜物)。
脫氧程度不同的鋼中含氧量范圍:
1一鎮(zhèn)靜鋼;2一半鎮(zhèn)靜鋼;3一沸騰鋼;4一脫氧前一般含氧范圍;5一氧與碳的平衡曲線。
脫氧得當還可保證鋼的晶粒度。鋼中單獨加入或復合加入鋁、釩、鈦、鋯,則使奧氏體晶粒粗化溫度升高。脫氧時,這些元素除生成氧化物外,還生成氮化物;而釩、鈦、鈮、鋯還會生成碳化物。這三種化合物的粒子都可阻止晶粒長大,其中碳化物最為有效,而氮化鋁比氧化鋁有效。鋁是強脫氧劑又是最常用的晶粒細化劑,所以細晶粒鋼只能是鎮(zhèn)靜鋼,而沸騰鋼和半鎮(zhèn)靜鋼只能是粗晶粒鋼。但半鎮(zhèn)靜鋼加少量鈮、釩可得到細晶粒鋼。鋼的脫氧工藝通常要與鋼的合金化相配合。二者配合得當,則有利于準確控制成分,提高合金元素的收得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