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華,北京大學校長,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
荊西平,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副教授,主講材料化學導論等課程。
王穎霞,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化學奧林匹克競賽國家隊教練,主講普通化學原理等課程。
李彥,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主講普通化學原理等課程。
第1章 緒論
第2章 無機材料的合成與制備
2.1高溫固相反應法
2.2共沉淀法制備固體反應前驅(qū)體
2.3溶膠-凝膠法
2.4電化學法
2.5高壓法
2.6拓撲合成
2.7小顆粒粉體制備法
2.8多孔材料的制備
2.9燒結過程
2.10薄膜的制備
2.11單晶的制備
2.12關于無機材料的“軟化學 ”合成
參考書目和文獻
習題
第3章 無機材料的研究方法
3.1衍射技術
3.2掃描電子顯微鏡和電子探針
3.3透射電子顯微鏡
3.4掃描隧道顯微鏡
3.5電子順磁共振譜
3.6..X射線吸收譜
3.7材料導電性能的直流測量和交流測量
3.8磁性的測量
3.9熒光性能的測量
3.10比表面與孔徑分布的測量
參考書目和文獻
習題
第4章 無機材料的晶體結構
4.1晶體結構的對稱性
4.2確定晶體結構的方法
4.3空間群
4.4材料結構的晶體學表示和晶體化學表示
4.5金屬單質(zhì)和金屬間化合物的結構
4.6非金屬單質(zhì)及相關化合物的結構
4.7無機非金屬材料的結構
4.8非共度結構簡介
參考書目和文獻
習題
第5章 無機固體材料的電子結構
5.1無機固體材料中原子的成鍵
5.2非鍵電子
5.3固體中的能帶
5.4..Fermi能級
5.5. Peierls效應
5.6離子鍵近似
5.7過渡金屬離子之間的相互作用
參考書目和文獻
習題
第6章 材料中的缺陷
6.1點缺陷的種類和表示方法
6.2本征缺陷
6.3摻雜缺陷
6.4變價缺陷
6.5線缺陷
6.6晶體的表面
6.7晶體的界面
6.8孿晶
參考書目和文獻
習題
第7章 相平衡與相變
7.1相平衡和相律
7.2單組分體系相圖
7.3兩組分體系相圖
7.4固溶體及固溶機理
7.5三組分體系相圖
7.6固體相變
參考書目和文獻
習題
第8章 晶體對稱性與物理性質(zhì)
8.1材料的物理性質(zhì)
8.2張量
8.3 Neumann和Curie規(guī)則
8.4晶體對稱性與物理性質(zhì)對稱性之間的關系
8.5非線性光學性質(zhì)
參考書目和文獻
習題
第9章 電介質(zhì)材料
9.1材料的介電性質(zhì)
9.2材料的熱釋電效應
9.3材料的鐵電性質(zhì)
9.4材料的壓電性質(zhì)
參考書目和文獻
習題
第10章 導電材料
10.1金屬
10.2半導體
10.3導電材料的熱電效應
10.4超導材料
10.5有機導電材料
參考書目和文獻
習題
第11章 離子導電材料
11.1固體電解質(zhì)
11.2螢石結構的氧離子導體
11.3燃料電池
參考書目和文獻
習題
第12章 磁性材料
12.1材料在磁場中的響應和磁學單位
12.2磁性的本質(zhì)
12.3抗磁性與順磁性
12.4反鐵磁性和鐵磁性
12.5金屬材料的磁性
12.6幾種磁性材料介紹
12.7磁阻效應
12.8磁性材料的應用和其他性質(zhì)
參考書目和文獻
習題
第13章 光學材料
13.1材料的發(fā)光原理
13.2各類發(fā)光中心的發(fā)光特性
13.3發(fā)光材料的應用
13.4激光材料
13.5非線性光學材料
參考書目和文獻
習題
第14章 玻璃材料
14.1玻璃的形成
14.2玻璃生成的熱力學
14.3玻璃生成的動力學
14.4玻璃的結構
14.5常見玻璃材料
14.6彩色玻璃和光致變色玻璃
14.7功能玻璃材料
14.8非氧化物玻璃
參考書目和文獻
習題
第15章 分子篩與微孔材料
15.1二氧化硅與硅鋁酸鹽
15.2沸石分子篩
15.3沸石分子篩的合成
15.4典型沸石的結構化學
15.5非硅鋁沸石分子篩
15.6混合配位分子篩
15.7八面體骨架分子篩
15.8分子篩應用簡述
15.9新型沸石與多孔材料合成與結構分析
參考書目和文獻
習題
第16章 納米材料簡介
16.1納米材料的分類
16.2納米材料的特性
16.3納米材料的制備
16.4納米材料的表征方法
參考書目和文獻
習題
附錄 A本書使用的物理量及其符號
附錄 B一些常用的物理化學常數(shù)
附錄 C外國人名姓氏英漢對照
附錄 D礦物名稱索引
材料科學是當今比較活躍的前沿和交叉學科,無機材料化學是材料科學的重要分支之一?!稛o機材料化學(第2版)》主要從化學的角度討論無機材料化學中一些重要的基礎問題。
本書在第 1版基礎上修訂而成,修訂篇幅在30%左右。全書近70萬字,共分16章,內(nèi)容包括無機材料的化學制備與性能表征的方法、材料的結構與性質(zhì)的關系,并分類介紹了一些重要的材料類型及其相關性能。第2章和第3章,簡要介紹無機材料的主要合成和制備方法、常用的結構和性質(zhì)表征方法等;第4~8章重點介紹與材料結構和性質(zhì)有關的基本概念和理論;其余章節(jié)則著重介紹各種不同類型的材料,其中一部分以材料的性質(zhì)(如電學、磁學和光學等)來劃分,一部分則以材料的形態(tài)(如玻璃材料、多孔材料和納米材料等)來劃分,書中以這些重要材料作為實例,比較系統(tǒng)地闡述了這些領域的化學問題以及材料物理性質(zhì)的微觀機制。
本書可以作為綜合性大學化學和材料化學專業(yè)高年級學生和研究生的專業(yè)基礎課教材,也可以作為其他專業(yè)相關課程的參考書。
錢覺時(JueshiQian),安徽桐城人,1962年生,現(xiàn)為重慶大學教授,材料科學與工程、環(huán)境工程專業(yè)博士生導師,霍英東教育基金獲得者。先后在東南大學、重慶大學、同濟大學和美國賓州大學學習。1992...
有機與無機的保溫材料各有優(yōu)缺點,我國幅員遼闊,溫差變化大,外墻保溫的材料及技術體系隨時間的發(fā)展一定會出現(xiàn)多種不同的體系。根據(jù)各個地區(qū)的氣候條件和建筑類型,因地制宜地選擇適當?shù)谋夭牧希拍芗骖櫣?jié)能與安...
材料分為兩大類,一類為結構材料,如黃沙、石子;一類為功能材料,如磁性材料、超導材料。現(xiàn)在人們發(fā)現(xiàn),一些結構無機材料,加工到納米級后,也成了功能材料,具有與原來材料完全不同的特性。如:銅不導電了、塑料導...
格式:pdf
大?。?span id="ko64ois" class="single-tag-height">1.5MB
頁數(shù): 17頁
評分: 4.5
浙大無機材料-8-水泥品種
格式:pdf
大小:1.5MB
頁數(shù): 2頁
評分: 4.3
無機材料專業(yè)的工藝類課程在教學內(nèi)容、知識結構等方面都存在許多不合理之處,不適應新形勢下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要求。工藝類課程的教學應根據(jù)培養(yǎng)目標認清教學對象,以培養(yǎng)材料工業(yè)設計、生產(chǎn)的工程師為目標,將傳統(tǒng)的教學內(nèi)容進行優(yōu)化組合,注重基本理論和工藝的學習;針對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并恰當?shù)匕才艑嵺`教學環(huán)節(jié),努力提高教師的教學藝術。
本書以無機材料為重點,闡述了現(xiàn)代材料科學中有關材料結構、材料熱力學和材料合成制備過程動力學等方面的基本原理與知識。全書共10章,包括無機材料的化學鍵與電子結構、晶體結構與缺陷、熔體與非晶態(tài)固體、表面與界面、相平衡、擴散與固相反應、固態(tài)相變與晶體生長以及固態(tài)燒結等內(nèi)容,每章后附有思考題與習題。
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無機材料相關專業(yè)的本科教材,也可作為材料類相關專業(yè)研究生與科技人員的參考書。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無機材料的分類
1.2 無機材料的特點
1.3 無機材料的研究與發(fā)展
第2章 無機材料的化學鍵與電子結構
2.1 離子鍵與離子晶體的結合能
2.2 共價鍵與分子軌道理論
2.3 金屬鍵與固體中電子的能帶結構
第3章 晶體與非晶體結構
3.1 晶體結構
3.2 非晶態(tài)結構與性質(zhì)
第4章 晶體結構缺陷
4.1 晶體結構缺陷類型
4.2 點缺陷
4.3 缺陷化學反應方程式
4.4 線缺陷及其類型
4.5 面缺陷
第5章 無機材料的表面與界面
5.1 固體的表面
5.2 固體的界面行為
5.3 晶界
5.4 黏土-水系統(tǒng)的性質(zhì)
第6章 相平衡和相變
6.1 相律及相平衡的研究方法
6.2 單組分體系
6.3 兩組分體系
6.4 三組分凝聚態(tài)體系
6.5 固體相變
第7章 固相反應
7.1 固相反應機理
7.2 固相反應動力學
7.3 影響固相反應的因素
第8章 材料的燒結
8.1 燒結概述
8.2 固相燒結
8.3 液相燒結
8.4 晶粒生長與二次再結晶
8.5 影響燒結的因素
第9章 玻璃材料
9.1 玻璃的形成
9.2 玻璃生成的熱力學及動力學
9.3 玻璃的結構
9.4 特種玻璃
9.5 玻璃材料的研究與發(fā)展
第10章 納米材料
10.1 納米材料的發(fā)展與分類
10.2 納米材料的特性
10.3 納米材料的制備
10.4 納米材料的應用
第11章 新型無機材料
11.1 功能陶瓷
11.2 半導體材料
11.3 無機纖維
11.4 生物材料
11.5 新能源材料
參考文獻 2100433B
1無機材料的化學鍵與電子結構
1.1離子鍵與離子晶體的結合能
1.2共價鍵與分子軌道理論
1.3金屬鍵與固體中電子的能帶結構
2晶體的結構與常見晶體結構類型
2.1晶體的周期性結構與點陣
2.2點陣宏觀對稱性與類型
2.3點陣結構的微觀對稱性——空間群
2.4元素晶體的常見晶體結構
2.5合金與金屬間化合物常見晶體結構
2.6無機非金屬化合物常見晶體結構
3熔體與非晶態(tài)固體
3.1固體的熔融與玻璃化轉(zhuǎn)變
3.2無序結構的特點與統(tǒng)計描述
3.3非晶態(tài)金屬的無規(guī)密堆積結構
3.4無機非金屬玻璃的結構
3.5常見金屬與無機非金屬玻璃材料
4晶體中的點缺陷與線缺陷
4.1熱力學平衡態(tài)點缺陷
4.2非熱力學平衡態(tài)點缺陷
4.3.2點缺陷化學方程式
4.4離子晶體中的點缺陷與色心
4.5摻雜與非化學計量化合物
4.6晶體中的線缺陷——位錯
4.7位錯的核心結構
4.8位錯的形成和增殖
5表面與界面
5.1晶體表面的形貌與結構
5.2晶體中的平移界面與孿晶界面
5.3無機材料中的晶界與相界
5.4膠體分散體系與納米材料中的界面
6相平衡與相圖
6.1凝聚態(tài)系統(tǒng)相平衡特點
6.2一元系統(tǒng)
6.3二元系統(tǒng)
6.4三元系統(tǒng)
6.5四元系統(tǒng)
6.6三元交互系統(tǒng)
6.7相圖的熱力學計算
7固體中質(zhì)點的擴散
7.1固體中質(zhì)點擴散的特點與唯象理論
7.2質(zhì)點遷移的微觀機制與擴散系數(shù)
7.3擴散的熱力學理論
7.4帶電質(zhì)點的擴散行為
7.5短路擴散與非平衡態(tài)點缺陷的擴散
7.6金屬中的電遷移和熱遷移
8固態(tài)化學反應
8.1凝聚態(tài)體系化學反應的基本特征
8.2固相化學反應熱力學
8.3固相化學反應動力學
8.4影響固相化學反應的因素
8.5固相反應的研究實例
9固態(tài)相變
9.1相變的基本結構特征
9.2相變熱力學
9.3固態(tài)相變動力學
9.4結晶與晶體生長
9.5薄膜材料中晶體生長
10固態(tài)燒結
10.1燒結的基本特征
10.2燒結機制與動力學方程
10.3燒結過程中晶粒生長與異常生長
10.4影響燒結的因素
10.5特種燒結技術
附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