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纖維混凝土隧道襯砌與圍巖的地震動力相互作用研究 | 項目類別 | 面上項目 |
---|---|---|---|
項目負責人 | 周佳媚 | 依托單位 | 西南交通大學 |
摘要 本項目主要采用振動臺試驗的方法,研究了纖維混凝土襯砌與圍巖的地震動力相互作用規(guī)律,提出纖維混凝土作隧道抗震型襯砌思路。本項目主要研究內(nèi)容包括: (1)通過纖維混凝土襯砌-圍巖相互作用的地震模擬振動臺試驗,研究纖維混凝土中纖維等對纖維混凝土襯砌的破壞特征的影響規(guī)律; 基于相似理論,采用 5 m ×5 m 三向地震模擬振動臺進行模型試驗,通過輸入不同大小的地震波,研究纖維混凝土襯砌在地震動力作用下的破壞特征,并探討破壞機理。 試驗結果表明:素混凝土襯砌抗拉強度低、脆性大,裂縫基本呈直線型,斷口干凈整齊,裂縫擠壓處有明顯掉塊痕跡; 纖維混凝土具有限制裂縫發(fā)展和結構變形的能力;在地震動力作用下,纖維通過黏結應力能夠使混凝土吸收更多能量,降低幅值,反應滯后,減輕了地震力對結構的破壞;纖維混凝土襯砌裂縫多呈鋸齒形,擠壓松散的小碎塊通過纖維黏結在裂縫口。 (2)采用理論分析和數(shù)值模擬相結合的方法,建立了纖維混凝土損傷量化的模型,并基于通用程序研究了纖維混凝土加載速率相關動力損傷彈塑性本構模型。 彈塑性損傷模型按照損傷和塑性之間的不同關系,將損傷和彈性耦合在一起。通過損傷加載函數(shù)屈服函數(shù)來控制耗散,使用單一的損傷和屈服面,使問題大為簡化。 采用加載速率相關動力損傷本構模型可以有效地將動力與靜力損傷演化通過應力、應變的動力放大系數(shù)聯(lián)系起來。 (3)結合高烈度區(qū)隧道設計,進行纖維混凝土隧道抗震型襯砌的設計。 本項目從理論及試驗上研究了纖維混凝土作為隧道抗震型襯砌的可行性,并進行工程設計,本項目的研究成果可為高烈度地震區(qū)山嶺隧道的抗減震技術提供重要參考。 2100433B
本項目主要采用模型試驗與理論分析、數(shù)值模擬相結合的方法,研究纖維混凝土襯砌與圍巖的地震動力相互作用規(guī)律,建立纖維混凝土作隧道抗震型襯砌的設計方法,主要內(nèi)容包括:.(1)通過纖維混凝土襯砌-圍巖相互作用的地震模擬振動臺試驗,研究纖維混凝土中纖維類型、纖維摻量等對纖維混凝土襯砌的破壞特征、塑性變形和耗能能力的影響規(guī)律;并優(yōu)化出不同圍巖條件下纖維混凝土的匹配參數(shù)。.(2)采用理論分析和數(shù)值模擬相結合的方法,對模型試驗結果進行補充和驗證;進一步分析影響纖維混凝土襯砌抗震性能的其他因素,并研究纖維混凝土隧道襯砌的抗減震機理。.(3)結合高烈度區(qū)隧道設計,綜合考慮其他因素,形成纖維混凝土隧道抗震型襯砌的設計方法。使所設計出的纖維混凝土隧道襯砌既能維護隧道施工期間的穩(wěn)定,又能抵御地震的破壞,既能承載,又能保持隧道使用空間,滿足通風、防水、防災的要求。
隧道襯砌一般使用噴射混凝土?! 娚浠炷粒怯脡毫姌寚娡抗嘀毷炷恋氖┕し?。常用于灌筑隧道內(nèi)襯、墻壁、天棚等薄壁結構或其他結構的襯里以及鋼結構的保護層?! 娚浠炷粮砂璺ā 「砂璺ㄊ菍⑺?、...
隧道襯砌一般使用噴射混凝土。噴射混凝土,是用壓力噴槍噴涂灌筑細石混凝土的施工法。常用于灌筑隧道內(nèi)襯、墻壁、天棚等薄壁結構或其他結構的襯里以及鋼結構的保護層。噴射混凝土干拌法干拌法是將水泥、砂、石在干燥...
纖維混凝土中纖維的主要作用:1、提高混凝土的韌性;2、增加混凝土的抗折能力;3、有效的控制混凝土的開裂;4、可適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壓強度;5、可提高混凝土的抗沖擊能力
格式:pdf
大?。?span id="2t26vno" class="single-tag-height">1.8MB
頁數(shù): 9頁
評分: 4.5
為研究纖維混凝土隧道襯砌在地震動力作用下的動響應特性,對普通混凝土隧道襯砌與纖維混凝土隧道襯砌開展大型振動臺模型試驗,分析隧道襯砌的震害特征、地震動應變、結構內(nèi)力和應變基線響應規(guī)律。試驗結果表明:水平地震荷載及地層壓力共同作用下,2種隧道襯砌均為仰拱最先開裂,其次為拱腰開裂,襯砌結構破壞模式主要為開裂、掉塊和裂縫兩側擠壓破壞;素混凝土隧道襯砌出現(xiàn)開裂破壞早,裂縫易貫通,裂縫兩側混凝土基體在振動過程中相對位移大;纖維混凝土隧道襯砌出現(xiàn)開裂破壞晚,裂縫兩側混凝土基體在振動過程中相對位移小,裂縫呈擠壓破壞狀;纖維延緩襯砌結構裂縫的產(chǎn)生和阻礙裂縫的擴展;地震波加速度峰值從0.1 g增大到1.0 g時,素混凝土隧道襯砌動應變極值和裂縫寬度顯著增大,而纖維混凝土隧道襯砌動應變極值和裂縫寬度先在一定范圍內(nèi)緩慢增長然后迅速增大,但最終2種襯砌動應變極值和裂縫寬度大致相等,說明纖維混凝土隧道襯砌在一定地震荷載范圍內(nèi)可以有效避免開裂和減小裂縫寬度;纖維混凝土隧道襯砌壓縮變形率較小,當輸入地震波加速度峰值為0.1 g和0.4 g時,纖維混凝土隧道襯砌結構動彎矩極值較低,受力更均衡,能有效地抵御地震荷載。
格式:pdf
大?。?span id="ispygx7" class="single-tag-height">1.8MB
頁數(shù): 7頁
評分: 3
壓力隧洞襯砌_圍巖土相互作用研究——基于 Biot理論,采用多孔彈性介質的滲流–力學耦合模型,研究了內(nèi)水壓力作用下隧洞襯砌–圍巖(土)相互作用問題??紤]襯砌和圍巖(土)的相對滲透性,隧洞處于半封閉狀態(tài)。提出采用取決于巖土介質孔隙率的應力系數(shù)來確定隧洞邊...
圖書信息
樁:土-結構動力相互作用研究\孔德森,ISBN:9787502460297,作者:
2100433B
本項目擬利用土與結構的動力相互作用機理,通過人工改變地基基礎動力參數(shù),達到有效隔震的目的。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針對多高層建筑的天然地基基礎和樁基礎,探索基底土和基礎側周土在地震作用下與結構的動力相互作用,通過設計恰當?shù)娜斯さ鼗透粽饦稒C構,改變體系的動力參數(shù),從而達到使上部結構大大減少減少地震影響的效果。本研究是在上一個基金資助項目地基-基礎-上部結構動力相互作用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探討土與結構相
本書在研究隧道結構在地震中的破壞機理的基礎上,采用數(shù)值方法計算隧道襯砌地震作用力,考慮隧道埋深、圍巖類別、襯砌結構形式等多種因素,并將計算結果與解析方法進行對比分析;通過綜合對比解析和數(shù)值計算結果對現(xiàn)有的計算方法進行修正,得出易于應用和較準確的計算方法;參考模型試驗測試結果對提出的襯砌地震作用力計算方法進行了驗證。本書總結的研究成果可為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抗減震技術研究和設計提供參考,對于隧道結構的合理抗震設計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際運用價值,對提高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抗震性,減輕地震災害,保障安全暢通具有重要的意義。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