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臺總高135米,主船體最大直徑99米,主甲板高24.5米,上甲板高36.5米,空船重量近3萬噸,甲板可變載荷15000噸。平臺針對多種海洋環(huán)境設計,能夠適應各種海域環(huán)境,具備3,810米水深和12,192米井深的鉆井能力。
平臺底部裝有8臺推進器,可實現(xiàn)自航(最高航速9節(jié)),同時配置DP3動態(tài)定位系統(tǒng)和系泊系統(tǒng),遇有大風浪可自行調整、平衡定位,在10級風浪的惡劣海洋氣候條件下也能正常進行鉆井工作。該平臺由南通中遠船務自行設計建造。
“希望4號”的“兄弟們”也是個個身手不凡,“希望1、2、3號”目前正在印度洋、巴西、墨西哥等世界不同海域進行作業(yè),且備受贊譽。而“希望6號”作為我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企業(yè)從國外獲得的第一個從設計、采購、建造、調試,部分海上安裝和運輸?shù)目偘徽臼浇昏€匙工程,多項技術創(chuàng)新填補了國內海工空白,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 2100433B
超深海洋鉆井平臺的原理:借助導管架固定在海底而高出海面不再移動的裝置,平臺上面鋪設甲板用于放置鉆井設備。支撐固定平臺的樁腿是直接打入海底的,所以,鉆井平臺的穩(wěn)定性好,但因平臺不能移動,故鉆井的成本較高...
泥漿泵是為泥漿泵循環(huán)提供動力的,簡單說就是,在鉆進過程中,泥漿需要進入鉆桿,到達鉆頭,以發(fā)揮清洗鉆頭,洗井等作用。而泥漿需要一個動力,將其從地面的泥漿罐送到鉆桿中,這個就需要泥漿泵了。在動力機(柴油機...
按運移性可分為兩類:1、固定式鉆井平臺2、移動式鉆井平臺(坐底式鉆井平臺、自升式鉆井平臺、半潛式鉆井平臺、浮式鉆井船、步行式、氣墊式)按鉆井方式分可分為:1、浮動式(浮式)鉆井用的平臺:半潛式、浮船、...
格式:pdf
大?。?span id="nzoelzo" class="single-tag-height">110KB
頁數(shù): 1頁
評分: 4.8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2月26日宣布,我國自行建造的3000米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海洋石油981”順利出塢。該鉆井平臺填補了我國海底油氣勘探和深水裝備領域的空白,計劃于2011年投入使用。
格式:pdf
大?。?span id="mpeinli" class="single-tag-height">110KB
頁數(shù): 1頁
評分: 4.4
鉆井系統(tǒng)選型配置是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設計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之一。提出了井架、升沉補償裝置、絞車、泥漿循環(huán)系統(tǒng)等主要鉆機設備的選型配置和參數(shù)確定的方法。分析了鉆井系統(tǒng)配置對平臺設計的影響。提出的方法可為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的鉆井系統(tǒng)配置提供支持。
主要介紹前蘇聯(lián)、美國、德國、中國等超深孔鉆探的情況:
①前蘇聯(lián)。20世紀60年代初,地質學家Н.А.別利亞耶夫斯基等根據(jù)深部地球物理資料提出,為獲得整個地殼剖面,至少要在6個地區(qū)打超深孔。蘇聯(lián)國家科委為統(tǒng)一協(xié)調超深孔鉆探規(guī)劃,組建了“地球地下資源研究與超深孔鉆探部門科學委員會”。由Е.А.科茲洛夫斯基任主席。有95個生產和科研單位參加。設計施工超深孔約18口。其中СГ-1井設計深度12000米(在烏拉爾的馬格尼托哥爾斯克復背斜);СГ-2井設計深度15000米(阿塞拜疆的薩阿特雷);СГ-3井設計深度15000米(科拉半島)。其他15口為6000米左右的衛(wèi)星井。СГ-3井到1986年3月已達12300米,居世界領先地位。
在超深孔鉆探中意外地發(fā)現(xiàn):在7000~8000米深的巖層中,有礦化水和大量溫度達 150℃的二氧化碳、氦、氫和碳氫化合物氣體;在巖石中還有20億年前的生物化石;火成巖比預估的要厚得多;預計在4500米左右遇到太古宙巖層,實際上在6800米才遇到;過去認為地震波傳播速度突變處就是康拉德面(即地殼花崗巖與深部玄武巖的交界處),物探探測為7000米,而11000米還未遇到。這使水熱礦床和油氣形成的傳統(tǒng)理論遇到挑戰(zhàn)。蘇聯(lián)科學家認為,在4700米以下,用折射波識別地震波折射和多種巖石結構的單道地震速率來劃分層位是錯誤的。
②美國。1961年,美國開始實施莫霍計劃 (MoholeProject),在加利福尼亞灣外試鉆,此后在墨西哥西海岸外鉆到玄武巖,因多種原因而中途終止計劃執(zhí)行。1965年,美國組建了"海洋地球深部取樣聯(lián)合機構”(JOIDES),由蘇、英、日、聯(lián)邦德國等參加商定進行“深海鉆探計劃”。
1968~1983年正式執(zhí)行“深海鉆探計劃”,用“格洛瑪·挑戰(zhàn)者”號鉆探船航遍各大洋,在96個航次中共航行60萬公里,在624個工作點上鉆了1092個鉆孔,取巖心近9.8萬米,最大工作水深6247米,水下最大鉆進深度1412米,鉆入玄武巖最深583米,編成的《深海鉆探計劃初步報告》至1985年已達40多卷,對地球科學、海洋科學做出了巨大貢獻。
1974年,美國在俄克拉何馬州鉆成了羅杰斯1號超深孔,深9583米。1984年 3月,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領導下,由23所大學參加組建了地殼深部觀測與取樣組織(ECDOSO)。1985年一些科學家提出33份有關科學鉆探的建議,分設“大洋鉆探計劃”(ODP)及“大陸科學鉆探計劃”(CSDP),這兩個計劃是相輔相成的,美國大陸共選定井位29處,1986年在索爾頓海的以研究地熱為主第一口深孔于3月完工,井底溫度高達365℃。
③德國。1985年,聯(lián)邦德國成立了“大陸深孔鉆探”(KTB)組織,在聯(lián)邦德國科技部(BMFT)領導下,選定兩個深孔孔位,代號分別為ENV和ZTT。ENV先導孔于1987年9月18日開鉆,孔深達到4000.1米,于1988年4月完成。主孔設計深度為12000米已于1990年9月正式開鉆。
④中國。中國開展深部地質學研究已取得一些成果,并參加了“國際巖石圈計劃”。1978年為石油勘探鉆成一口深7175米的超深井,1988年起已籌辦超深孔地質鉆探。2001年中國實施大陸科學鉆探工程CCSD—l孔,該鉆孔于2001年4月18日在江蘇省東??h安峰鎮(zhèn)毛北村北側破土動工。2005年3月該井井深達到5158米,孔徑256毫米,終孔。投資額1.5億元,鉆探工程將歷時5年。2007年,中國成功實施了全球第一口陸相白堊紀科學鉆探井松科一井(SK-1),連續(xù)獲取巖心2485.89米,取心率達96.46%。 。2014年4月13日,松科二井順利開鉆,到2014年8月8日已鉆進2826m?!八煽贫睂⑹侨虻谝豢阢@穿白堊紀陸相地層的大陸科學鉆探井,其設計井深為6400m,為ICDP迄今為止所資助項目之最深科學鉆探井,也是我國第一深的科學鉆探井。松遼盆地大陸科學鉆探工程的實施,將獲取大約4500米的關鍵巖心。它與2007年10月完成的松科一井,將實現(xiàn)“兩井四孔、萬米連續(xù)取心”, 構成全球首個近乎完整的白堊紀陸相沉積記錄,從而獲取白堊紀時期亞洲東部高分辨率氣候環(huán)境變化記錄 。
⑤其他國家。法國、意大利、捷克和斯洛伐克、羅馬尼亞等分別鉆了多口超深孔。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參加了“深海鉆探計劃”和“大洋鉆探計劃”。
2004年,石油將鉆井平臺分為海上鉆井平臺和陸地鉆井平臺兩類,由平臺經理或鉆井隊長直接負責鉆井平臺的運作管理工作。
海上鉆井平臺(drilling platform)是主要用于鉆探井的海上結構物。平臺上裝鉆井、動力、通訊、導航等設備,以及安全救生和人員生活設施,是海上油氣勘探開發(fā)不可缺少的手段。主要分為移動式平臺和固定式平臺兩大類。其中按結構又可分為:
(1)移動式平臺: 坐底式平臺、自升式平臺、鉆井船、半潛式平臺、張力腿式平臺、牽索塔式平臺
(2)固定式平臺:導管架式平臺、混凝土重力式平臺、深水順應塔式平臺固定式鉆井平臺大都建在淺水中,它是借助導管架固定在海底而高出海面不再移動的裝置,平臺上面鋪設甲板用于放置鉆井設備。支撐固定平臺的樁腿是直接打入海底的,所以,鉆井平臺的穩(wěn)定性好,但因平臺不能移動,故鉆井的成本較高。
為解決平臺的移動性和深海鉆井問題,又出現(xiàn)了多種移動式鉆井平臺,主要包括:坐底式鉆井平臺、自升式鉆井平臺、鉆井浮船和半潛式鉆井平臺。
坐底式鉆井平臺又叫鉆駁或插樁鉆駁,適用于河流和海灣等30m以下的淺水域。坐底式平臺有兩個船體,上船體又叫工作甲板,安置生活艙室和設備,通過尾郡開口借助懸臂結構鉆井;下部是沉墊,其主要功能是壓載以及海底支撐作用,用作鉆井的基礎。兩個船體間由支撐結構相連。這種鉆井裝置在到達作業(yè)地點后往沉墊內注水,使其著底。因此從穩(wěn)性和結構方面看,作業(yè)水深不但有限,而且也受到海底基礎(平坦及堅實程度)的制約。所以這種平臺發(fā)展緩慢。然而中國渤海沿岸的勝利油田、大港油田和遼河油田等向海中延伸的淺海海域,潮差大而海底坡度小,對于開發(fā)這類淺海區(qū)域的石油資源,坐底式平臺仍有較大的發(fā)展前途。80年代初,人們開始注意北極海域的石油開發(fā),設計、建造極區(qū)坐底式平臺也引起海洋工程界的興趣。目前已有幾座坐底式平臺用于極區(qū),它可加壓載坐于海底,然后在平臺中央填砂石以防止平臺滑移,完成鉆井后可排出壓載起浮,并移至另一井位。
自升式鉆井平臺由平臺、樁腿和升降機構組成,平臺能沿樁腿升降,一般無自航能力。工作時樁腿下放插入海底,平臺被抬起到離開海面的安全工作高度,并對樁腿進行預壓,以保證平臺遇到風暴時樁腿不致下陷。完井后平臺降到海面,拔出樁腿并全部提起,整個平臺浮于海面,由拖輪拖到新的井位。1953年美國建成第一座自升式平臺,這種平臺對水深適應性強,工作穩(wěn)定性良好,發(fā)展較快,約占移動式鉆井裝置總數(shù)的1/2。中國自行制造的自升式鉆井平臺"渤海一號"平臺的四根樁腿是由圓形的鋼管做成的,樁腿的高度有七十多米,升降裝置是插銷式液壓控制機構。該型鉆井平臺造價較低、運移性好、對海底地形的適應性強,因而,中國海上鉆井多使用自升式鉆井平臺。
鉆井平臺樁腿的高度總是有限的,為解決在深海區(qū)的鉆井問題,又出現(xiàn)了漂浮在海面上的鉆井船。
鉆井船是浮船式鉆井平臺,它通常是在機動船或駁船上布置鉆井設備。平臺是靠錨泊或動力定位系統(tǒng)定位。按其推進能力,分為自航式、非自航式;按船型分,有端部鉆井、舷側鉆井、船中鉆井和雙體船鉆井;按定位分,有一般錨泊式、中央轉盤錨泊式和動力定位式。浮船式鉆井裝置船身浮于海面,易受波浪影口向,但是它可以用現(xiàn)有的船只進行改裝,因而能以最快的速度投入使用。鉆井船的排水量從幾千噸到幾萬噸不等,它既有普通船舶的船型和自航能力,又可漂浮在海面上進行石油鉆井。由于鉆井船經常處于漂浮狀態(tài),當遇到海上的風、浪、潮時,必然會發(fā)生傾斜、搖擺、平移和升降現(xiàn)象,因此鉆井船的穩(wěn)定性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目前,海上鉆井船的定位常用的是拋錨法,但該方法一般只適用于200m以內的水深,水再深時需用一種新的自動化定位方法。
半潛式鉆井平臺(SEMI)由坐底式平臺發(fā)展而來,上部為工作甲板,下部為兩個下船體,用支撐立柱連接。工作時下船體潛入水中,甲板處于水上安全高度,水線面積小,波浪影響小,穩(wěn)定性好、自持力強、工作水深大,新發(fā)展的動力定位技術用于半潛式平臺后,工作水深可達900-1200米。半潛式與自升式鉆井平臺相比,優(yōu)點是工作水深大,移動靈活;缺點是投資大,維持費用高,需有一套復雜的水下器具,有效使用率低于自升式鉆井平臺。到目前為止,半潛式鉆井平臺已經經歷了第一代到第六代的歷程。據(jù)統(tǒng)計,目前世界范圍內有深水自升式鉆井平臺65艘,大部分工作在墨西哥灣和北海。其運營商主要為美國石油公司。
牽索塔式鉆井平臺得名于它支撐平臺的結構如一桁架式的塔,該塔用對稱布置的纜索將塔保持正浮狀態(tài)。在平臺上可進行通常的鉆井與生產作業(yè)。原油一般是通過管線運輸,在深水中可用近海裝油設施進行輸送。牽索塔式平臺比導管架式平臺、重力式平臺更適合于深水海域作業(yè),它的應用范圍在200米~650米。
固定平臺包括導管架式平臺、混凝土重力式平臺、深水順應塔式平臺等。鋼質導管架式平臺使用水深一般小于300米,通過打樁的方法固定于海底,它是目前海上油田使用廣泛的一種平臺。自1947年第一次被用在墨西哥灣6米水域以來,發(fā)展十分迅速,到1978年,其工作水深達到312米,目前世界上大于300米水深的導管架平臺有7座。
混凝土重力式平臺的底部通常是一個巨大的混凝土基礎(沉箱),用三個或四個空心的混凝土立柱支撐著甲板結構,在平臺底部的巨大基礎中被分隔為許多圓筒型的貯油艙和壓載艙,這種平臺的重量可達數(shù)十萬噸,正是依靠自身的巨大重量,平臺直接置于海底?,F(xiàn)在已有大約20座混凝土重力式平臺用于北海。不過由于混凝土平臺自重很大,對地基要求很高,使用受到限制。圖中八角形處為直升機起降平臺。
固定平臺的鉆井模塊既可以放到固定平臺上,也可以采用移動式平臺,但是上部模塊價格比較貴,一套要好幾億美元以上,所以一般都可以移植到移動式上面,一般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
張力腿式鉆井平臺(TLP)是利用繃緊狀態(tài)下的錨索產生的拉力與平臺的剩余浮力相平衡的鉆井平臺或生產平臺。
張力腿式鉆井平臺也是采用錨泊定位的,但與一般半潛式平臺不同。其所用錨索繃緊成直線,不是懸垂曲線,鋼索的下端與水底不是相切的,而是幾乎垂直的。用的是樁錨(即打入水底的樁為錨)或重力式錨(重塊)等,不是一般容易起放的抓錨。張力腿式平臺的重力小于浮力,所相差的力量可依靠錨索向下的拉力來補償,而且此拉力應大于由波浪產生的力,使錨索上經常有向下的拉力,起著繃緊平臺的作用。張力腿式平臺自1954年提出設想以來,迄今已有40年的歷史。
作用于張力腿式鉆井平臺上的各種力并不是穩(wěn)定不變的。在重力方面會因載荷與壓載水的改變而變化;浮力方面會因波浪峰谷的變化而增減;擾動力方面因風浪的擾動會在垂向與水平方向產生周期變化,所以張力腿的設計,必須周密考慮不同的載荷與海況。對于平臺的水下構件,不論垂向或水平的,都會因波浪的波峰與波谷的作用而產生影響,因此如何選取水下構件的形狀與尺度,使波浪擾動力的作用為最小,減小平臺在波浪中的運動以及錨索上的周期性載荷,是張力腿式平臺的研究課題之一。一般張力腿式平臺的重心高、浮心低,非錨泊情況時要求初穩(wěn)性高為正值,為此要求穩(wěn)心半徑大或水線面的慣性矩大,這樣在平臺發(fā)生嚴重事故時,仍能正浮于水面。要求達到此目的,就要把立柱設計得較粗,這樣必然會使平臺在波浪中的運動響應較大。也有一種把立柱設計得很細,雖然初穩(wěn)性高可能出現(xiàn)負值,但在錨索拉力的作用下也是穩(wěn)定的。這種平臺在波浪中的運動響應較小,造價也可能低些,不過安全性差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