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學名 | 細辛(原變型) | 拉丁學名 | Asarum sieboldii Miq. |
---|---|---|---|
二名法 | Asarum sieboldii | 界 | 植物界 |
門 | 被子植物門 | 綱 | 雙子葉植物綱 |
目 | 馬兜鈴目 | 亞????目 | 原始花被亞綱 |
科 | 馬兜鈴科 | 亞????科 | 細辛亞科 |
族 | 細辛族 | 屬 | 細辛屬 |
亞????種 | 杜衡亞屬 | 分布區(qū)域 | 山東、安徽、浙江等地 |
生長于海拔1200-2100米林下陰濕腐植土中。
本種全草入藥。
2100433B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直立或橫走,直徑2-3毫米,節(jié)間長1-2厘米,有多條須根。葉通常2枚,葉片心形或卵狀心形,長4-11厘米,寬4.5-13.5厘米,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深心形,兩側裂片長1.5-4厘米,寬2-5.5厘米,頂端圓形,葉面疏生短毛,脈上較密,葉背僅脈上被毛;葉柄長8-18厘米,光滑無毛;芽苞葉腎圓形,長與寬各約13毫米,邊緣疏被柔毛。花紫黑色;花梗長2-4厘米;花被管鐘狀,直徑1-1.5厘米,內壁有疏離縱行脊皺;花被裂片三角狀卵形,長約7毫米,寬約10毫米,直立或近平展;雄蕊著生子房中部,花絲與花藥近等長或稍長,藥隔突出,短錐形;子房半下位或幾近上位,球狀,花柱6,較短,頂端2裂,柱頭側生。果近球狀,直徑約1.5厘米,棕黃色?;ㄆ?-5月。
細辛功效分類:溫里藥;利水藥;開竅藥。 功效:解表散寒;祛風止痛;溫肺化飲;通竅。 歸經:肺經、腎經、心經、肝經、膽經、脾經。 主治:風寒表證;頭痛,牙痛;風濕痹痛;痰飲咳喘;鼻塞;鼻淵;...
細辛具有祛風散寒,通竅止痛,溫肺化飲的功效。1.鎮(zhèn)靜、鎮(zhèn)痛作用細辛揮發(fā)油有明顯的中樞抑制作用,小劑量可使動物安靜、馴服、自主活動減少;大劑量可使動物睡眠,并有明顯的抗驚厥作用。細辛煎劑灌服也有鎮(zhèn)痛作用...
藥名:細辛。 別名:小辛、細草、少辛、細條、綠須姜、獨葉草、遼細辛、金盆草、萬病草、臥龍丹、鈴鐺花、四兩麻、玉香絲。 功效分類:溫里藥;利水...
產于山東、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陜西、四川。日本和朝鮮也有。模式標本采自日本。
格式:pdf
大小:447KB
頁數: 8頁
評分: 4.6
本文通過選用合適的低聚物和單體組合 ,使用非黃變型光引發(fā)劑 ,對不同類型的塑料應用進行配方設計。分別測試了涂膜的耐黃變性、光澤、硬度、耐刮擦性能。
格式:pdf
大?。?span id="ekfcgqt" class="single-tag-height">447KB
頁數: 1頁
評分: 4.5
目的 探討燈盞細辛針靜滴治療腰椎間盤膨出癥療效。方法 用燈盞細辛針靜滴治療腰椎間盤膨出癥。結果 燈盞細辛針靜滴治療腰椎間盤膨出癥總有效率94.3%。結論 燈盞細辛針靜滴治療腰椎間盤膨出癥療效較好,值得推廣。
種:齒葉冬青Ilex crenata Thunb.
原變型:齒葉冬青(原變型)Ilex crenata Thunb. form. crenata
變型:長梗齒葉冬青Ilex crenata Thunb. form. longipedunculata S. Y. Hu
變型:多齒鈍齒冬青Ilex crenata Thunb. form. multicrenata (C. J. Tseng) S. K. Chen
黑殼楠(原變型)
常綠喬木,高3-15(25)米,胸徑達35厘米以上,樹皮灰黑色。枝條圓柱形,粗壯,紫黑色,無毛,散布有木栓質凸起的近圓形縱裂皮孔。頂芽大,卵形,長1.5厘米,芽鱗外面被白色微柔毛。葉互生,倒披針形至倒卵狀長圓形,有時長卵形,長10-23厘米,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漸狹,革質,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淡綠蒼白色,兩面無毛;羽狀脈,側脈每邊15-21條;葉柄長1.5-3厘米,無毛。傘形花序多花,雄的多達16朵,雌的12朵,通常著生于葉腋長3.5毫米具頂芽的短枝上,兩側各1,具總梗;雄花序總梗長1-1.5厘米,雌花序總梗長6毫米,兩者均密被黃褐色或有時近銹色微柔毛,內面無毛。雄花黃綠色,具梗;花梗長約6毫米,密被黃褐色柔毛;花被片6,橢圓形,外輪長4.5毫米,寬2.8毫米,外面僅下部或背部略被黃褐色小柔毛,內輪略短;花絲被疏柔毛,第三輪的基部有二個長達2毫米具柄的三角漏斗形腺體;退化雌蕊長約2.5毫米,無毛;子房卵形,花柱纖細,柱頭不明顯。雌花黃綠色,花梗長1.5-3毫米,密被黃褐色柔毛;花被片6,線狀匙形,長2.5毫米,寬僅1毫米,外面僅下部或略沿脊部被黃褐色柔毛,內面無毛;退化雄蕊9,線形或棍棒形,基部具髯毛,第三輪的中部有二個具柄三角漏斗形腺體;子房卵形,長1.5毫米,無毛,花柱極纖細,長4.5毫米,柱頭盾形,具乳突。果橢圓形至卵形,長約1.8厘米,寬約1.3厘米,成熟時紫黑色,無毛,果梗長1.5厘米,向上漸粗壯,粗糙,散布有明顯栓皮質皮孔;宿存果托杯狀,長約8毫米,直徑達1.5厘米,全緣,略成微波狀?;ㄆ?-4月,果期9-12月。
產陜西、甘肅、四川、云南、貴州、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福建、廣東、廣西等省區(qū)。生于山坡、谷地濕潤常綠闊葉林或灌叢中,海拔1600-2000米處。
種仁含油近50%,油為不干性油,為制皂原料;果皮、葉含芳香油,油可作調香原料;木材黃褐色,紋理直,結構細,可作裝飾薄木、家具及建筑用材。
植株高25-50厘米。根莖直立,密被棕色鱗片。葉簇生,葉柄長12-26厘米,基部直徑2-3毫米,禾稈色,腹面有淺縱溝,密生卵形及披針形棕色有時中間為深棕色鱗片,鱗片邊緣有齒,有時向上部禿凈;葉片矩圓披針形,長20-42厘米,寬8-14厘米,先端鈍,基部不變狹或略變狹,奇數一回羽狀;側生羽片7-16對,互生,近平伸,柄極短,披針形,多少上彎成鐮狀,中部的長5-8厘米,寬1.2-2厘米,先端漸尖少數成尾狀,基部偏斜、上側近截形有時略有鈍的耳狀凸、下側楔形,邊緣全緣有時有前傾的小齒;具羽狀脈,小脈聯結成2-3行網眼,腹面不明顯,背面微凸起;頂生羽片狹卵形,下部有時有1或2個淺裂片,長3-6厘米,寬1.5-3厘米。葉為紙質,兩面光滑;葉軸腹面有淺縱溝,疏生披針形及線形棕色鱗片。孢子囊群遍布羽片背面;囊群蓋圓形,盾狀,全緣。
產河北(南五臺)、山西南部(晉城)、陜西、甘肅南部、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生空曠地石灰?guī)r縫或林下,海拔2400米以下。也分布于日本、朝鮮南部、越南北部、泰國。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