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名稱 | 陽谷縣水利建筑工程公司 | 成立時間 | 1991年08月30日 |
---|---|---|---|
總部地點 | 山東省聊城市陽谷縣僑潤辦事處運河東路212號 |
海城市水利建筑工程公司很不錯,公司豐富的建筑及室內設計與施工經驗,他們公司豐富的設計、施工經驗及客戶的信賴使得我們能提供給客戶最直接、最有效的高品質服務。
答:海城市水利建筑工程公司很不錯,公司豐富的建筑及室內設計與施工經驗,能給每一個項目都帶來較先進的設計理念及施工方法。能滿足各地及各類顧客之需要.GE、雪佛龍、惠普、柯達、拜耳、豐田汽車等等都是他們尊...
山東陽谷縣建筑工程總公司位于山東省聊城市棋盤街2號,該公司還是很不錯的,就成立了,企業(yè)文化悠久,資金雄厚。該工程公司生產的產品好,銷售和施工團隊的技術也是相當的不錯的。該公司擁有的設計師理念先進,施工...
格式:pdf
大小:346KB
頁數: 1頁
評分: 4.8
揚州水利建筑工程公司成立于1956年,是經建設部核準的水利水電施工一級資質大型企業(yè)。作為大型水利施工企業(yè),本公司具有承接各類大型水利建筑工程、大型船閘工程、大型公路橋梁工程、港口工程、工業(yè)與民用建筑工程、土方工程等較完整的綜合配套生產能力。
格式:pdf
大?。?span id="5jb5yqn" class="single-tag-height">346KB
頁數: 未知
評分: 4.4
西安市水利建筑工程公司,屬全民所有制水利水電二級企業(yè),從事水利水電等工程建設已有三十多年的歷史,在水利水電等建筑行業(yè)中享有較高的聲譽。公司技術力量雄厚,機械設備齊全,施工手段先進。擁有固定資產1000萬元,流動資金300萬元,
陽谷縣林業(yè)局,是陽谷縣人民政府工作部門。
公司機關機構較為完善,工程、質檢、財務、經管、辦公、計生、綜合、檔案、黨建、微機電腦、試驗室等科室一應俱全。當前全公司擁有干部職工達1371人,大、中專以上學歷689人,工程技術及經濟管理人員172人,其中:高級職稱9人,中級職稱59人,公司項目經理25人。公司下屬七個分公司分別是:一、土木建筑安裝公司;二、地基基礎處理公司;三、疏浚工程公司;四、機械施工公司;五、抗旱服務公司;六、路橋工程公司;七、多種經營公司及水利機械廠、預制構件廠等。
靈渠:世界古代水利建筑的明珠
被譽為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靈渠,位于廣西桂林興安縣,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工程主體包括鏵嘴、大小天平、南渠、北渠、秦堤、陡門等。靈渠設計精巧,溝通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與四川省的都江堰、陜西省的鄭國渠齊名,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
古代南北運輸大動脈
據漢《淮南子·人間訓》記載,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統(tǒng)一六國后,為了將嶺南百越地區(qū)納入中國版圖,“乃使尉屠睢發(fā)卒五十萬為五軍”進軍嶺南。但是,百越民族的頑強抵抗,加之山路崎嶇,糧餉轉運困難,以致秦軍“三年不解甲馳弩”,戰(zhàn)事處于膠著狀態(tài)。為了解決秦軍的后勤補給問題,秦始皇命監(jiān)御史祿督率士卒在今廣西興安縣境內修建人工運河。公元前214年運河鑿成,全長36.4千米,連接湘漓二水,溝通了長江和珠江水系,使秦軍得到了源源不斷的軍需補給和兵源補充,因而迅速統(tǒng)一了嶺南,這條人工運河就是靈渠。其后,漢代馬援,唐代李渤、魚孟威又繼續(xù)主持修筑過靈渠。
史料記載,靈渠通航以后,成為我國古代南北運輸大動脈。從漢武帝時起,中國海船多次攜帶大批絲綢、黃金,從徐聞、合浦古港起航,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出訪今越南、泰國、馬來半島等國。清代廣西巡撫陳元龍在《重建靈渠石堤陡門碑記》中寫道:“夫陡河雖小,實三楚、兩粵之咽喉,行師饋糧,以及商賈百貨之流通,唯此一水是賴。”
古代運河技術典范
靈渠選在湘江上游與始安水相距4千米、水位高于始安水高程1.1米的一個靜水區(qū)——渼潭(今稱分水塘)攔河筑壩,將湘江之水引入始安水,在湘漓二水之間實現通航。這一科學的選址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靈渠的渠系非常靈巧,分為南北二渠。南渠長33公里,是引湘入漓的主渠道。北渠是引航渠道,長近4公里,只有南渠長度的1/8。其實,北渠入口和出口的直線距離只有1.5公里,但由于距離短、水位落差大、流速快、不利于通航,而且上游來水會大量注入北渠,打破南北二渠水量的平衡。于是,秦人將其設計成S形,通過延長流程,減小落差,使水流曲折且平緩地流入湘江,讓船只順利通航。
在修建靈渠時還有一項重要發(fā)明,那就是陡門。陡門,又稱“斗門”,是建于南北渠上用于壅高水位、具有船閘作用的建筑物。興安縣在秋冬季節(jié)常有四五個月的枯水期,此外渠道有淺、狹、曲、急的特點,不同渠段水量深淺不一、水流速度迥異,對船只航行十分不利。因此,古人便發(fā)明了陡門來提高水位,集中比降,以利舟行。1996年11月,世界大壩委員會(WCD)組織全球60多位知名專家、學者們到靈渠進行實地考察。專家、學者們考察后贊不絕口,一致認為陡門“不愧為世界船閘之父”。
已具備申遺標準
1988年1月,靈渠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2007年,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世界遺產評估報告員、保護規(guī)劃與建筑師尤嘎·尤基萊托博士,來到靈渠實地考察后,深深為之震撼。“像靈渠這么歷史悠久,具有獨特的科學、軍事、政治、經濟和文化價值的運河是極為罕見的。靈渠科學的選址、三七分水的‘人’字形大壩、調洪的大小天平、魚鱗石砌成的壩基,是古代水利史上的奇觀。”尤嘎·尤基萊托博士說,“只要中國政府有決心,靈渠申遺很有希望。”
國際古遺址理事會副主席郭旃曾多次參與對申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古跡遺址進行的審議投票,也曾多次到靈渠考察。
他認為,靈渠提名世界遺產整體的完整性極其充分:整體水系統(tǒng)具備了所有維持其功能的核心元素;全線貫通,各段河道形態(tài)完整;整體沒有遭受緊迫而嚴重的威脅,其沿線大部分保持著傳統(tǒng)的農業(yè)生產方式與生態(tài)景觀環(huán)境。
靈渠的開通與秦朝統(tǒng)一嶺南地區(qū)的軍事行動密切相關,它見證了中原王朝與南方百越民族征戰(zhàn)直至最終確定古代中國南疆版圖的重要歷史進程,對亞洲甚至人類歷史都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