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地選樹是一條很重要的綠化原則。耐鹽樹種有白臘、國槐、合歡、復葉槭、構樹、龍柏、石榴、西府海棠、紅葉桃、大葉黃楊、月季等,在高水位鹽土區(qū),還要選擇耐水的樹種。另外,還要盡量選用當?shù)孛缒緸橐?,這樣可以較好地解決植物水土不服問題,不要用山地苗或化肥催長苗。
重點園林項目應先測定土壤鹽分,取土層為0~10cm、10~30cm,30~60cm的土壤,計算鹽分平均含量,用加權平均數(shù)。除化驗土壤的總鹽量外,還要分析土壤中8種離子,即CO32-、HCO3-、Cl-、SO42-、Ca2 、Mg2 、K 、Na 的含量,以便進行比較,它們是確定改土措施的重要依據(jù)。在實際綠化工作中,小型綠化項目往往只測10~50cm種植層的含鹽量和pH值,簡化了化驗內容。澆灌水一定要測量礦化度和pH值。
鹽堿地綠化技術主要表現(xiàn)為兩個方面:工程治堿和生物治堿。工程治堿即改土適樹,改良鹽漬土為生殖土壤,為植物生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立地條件,包括水利、農業(yè)、化學和生物等鹽漬土的改良方法。生物治堿即改樹適土,選用耐鹽堿植物材料,綠化鹽堿灘涂。
目前主要采用轉基因樹種和鄉(xiāng)土樹種??傊?,鹽漬土綠化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科學,必須以嚴肅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和規(guī)范的操作程序,堅持規(guī)范施工,科學種植,科學養(yǎng)管才能收到實效。
所謂將鹽漬土治理好了,并不是將這些自然因素改變了,只不過是通過農業(yè)、水利、生物等措施將土壤中的鹽害抑制或減輕了一些,只是在局部改變了鹽堿地的環(huán)境,鹽漬土區(qū)的潛在鹽害是長期存在的,若不注意,時間愈長,土壤鹽堿化很容易卷土重來。鹽堿地綠化技術示意圖
1.沙棗 沙棗是中國西北地區(qū)最常見的樹種,它能忍受鹽為主的鹽土。沙棗還有降低土壤鹽分的作用.據(jù)測定,沙棗具有很強的耐鹽能力,雖然生長受到抑制,但經(jīng)良好的撫育管理,仍能成林。因此,根據(jù)沙棗的耐鹽能力,可...
綠化池底鋪塑料布碎石墊層將鹽堿水通過淋水管收集到淋水井后排出
?這個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我們要通過地形的變化可以調整鹽分在土壤中的分布。高坡地帶鹽分含量必然較低凹處低一些,另外高坡向陽的位置土溫回升快,地下水位低,根系在土中受環(huán)境影響小,更有利于林木定根生長,所...
鹽土型園藝鹽堿土改良肥內含現(xiàn)代生物技術高分子化合物及多種吸鹽物料、含量為30%的有機質及適量的氮、磷、鉀營養(yǎng)元素。因為園藝鹽堿土改良肥的pH值為5.5,因此能有效地降低土壤含鹽量,且對改良微咸水也有一定的效果。眾所周知,鹽堿土改良中,改良堿土容易,改良鹽土難。因此,可利用離子交換的方法,以轉化鹽類、改良鹽土為原理,集改鹽與培肥于一體,有效地改良鹽土鹽堿地。操作時,將園藝鹽堿土改良肥撒于地表,施用量為1kg/m2,深翻30cm,配合有機肥施用效果更好。整平土地后再進行施工栽培。鹽堿地綠化技術示意圖
生根粉含有多種生根劑和營養(yǎng)物質,可促進植物多生根,這對于鹽土栽培的園林植物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其既可以噴根,也可隨水澆灌。反季節(jié)栽培為鹽堿地綠化增加了難度,配合遮陽網(wǎng)施用抗蒸騰劑,可以有效地使葉片氣孔封閉,控制水分蒸發(fā),提高植株的成活率。例如,紫葉李夏季移栽難度大。這是因為其葉片薄、蒸騰快,需噴灑抗蒸騰劑,并增加噴水措施,樹穴澆生根粉水溶液,才能保證成活率。
(1)要爭取帶大土球移植,即使是早春種植,帶大土球也是非常重要的。
(2)反季節(jié)施工挖苗前的7~15d,在圃地按施工要求重度修剪。當苗木進入工地時“傷口”已恢復好,枝葉與根系達到了水分平衡,這項措施特別有利于植株成活。對樹冠進行適度修剪可減少蒸騰量,緩解移植短根吸水供應不足的矛盾,平衡勢的提高有助于提高苗木移植的成活率。
(3)在圃地選擇1~2年移栽苗對鹽堿地栽培來說尤為重要。因為這種苗木根幅比較豐滿,移植后生根快。
(4)重度鹽土可用隔鹽袋法進行園藝客土栽培。
格式:pdf
大小:319KB
頁數(shù): 32頁
評分: 4.6
1 東營市鹽堿地綠化技術概況 一、鹽堿地概況 鹽堿地是重要的土地資源,是地球上廣泛分布的一種土地類型, 約占陸地總面積的 25%,總計約 10億公頃,分布在各大洲干旱地區(qū), 我國約有 0.27 億公頃,其中 0.06 億公頃耕地, 0.21 億公頃荒地, 主要分布在東北、華北、西北內陸地區(qū)和長江以北沿海地區(qū),僅山東 省就有 286.4 萬畝 ,主要分布在黃河三角洲地區(qū)和黃河故道地區(qū)且有 逐年增加的趨勢。 1、鹽堿地的特點 鹽堿地所在地形平坦,土層深厚,適于機耕, 具有潛在肥力,鹽 堿土含有過量的鹽分, 有毒物質,以及堿度過大和不良的土壤物理性 狀。 2、鹽堿地的危害 對植物生長的危害:植物在土壤中吸收水分主要靠細胞的滲透 壓,鹽堿化土壤中易溶鹽多, 濃度和滲透壓增加, 難以從土壤中吸收 水分,引起葉片變厚,氣孔變小,營養(yǎng)失調和各種缺素癥狀。 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土地鹽堿化,減少了地表植物,
格式:pdf
大?。?span id="aueo7yq" class="single-tag-height">319KB
頁數(shù): 未知
評分: 4.5
該文介紹了河北省冀東監(jiān)獄在強鹽堿地上進行綠化美化的實例 ,并經(jīng)過多年的探索、試驗、研究、總結 ,積累了鹽堿地上綠化、施工、管理的做法。
本書從生態(tài)景觀施工技術的角度闡述目前國內外生態(tài)景觀的發(fā)展施工技術的熱點領域,旨在為讀者展現(xiàn)生態(tài)施工技術的發(fā)展現(xiàn)狀與前景。本書為《市政工程施工新技術叢書》的分冊,分為總論和各論2部分,其中各論又分為屋頂花園、垂直綠化、特殊空間綠化、河道治理的生態(tài)景觀技術、山體邊坡治理、濕地的再造與修復、大苗種植、容器苗、鹽堿地綠化技術、種植土、雨水花園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