鉆葉火絨草為菊科火絨草屬的植物,是中國的特有植物。別名:苦艾、白特、羊毛火絨草等,拉丁學名:Leontopodium subulatum(Franch.) Beauv.屬桔梗目,菊科、火絨草屬的植物。生長于海拔2,500米至2,900米的地區(qū),一般生長在礫石坡地、高山、亞高山荒原、草甸和針葉林處緣,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中文名稱 | 鉆葉火絨草 | 拉丁學名 | Leontopodium subulatum (Franch.) Beauv. var. subulatum |
---|---|---|---|
別稱 | 苦艾(云南)"白特"(云南麗江),羊毛火絨草(四川) | 二名法 | Leontopodium subulatum (Franch.) Beauv. |
界 | 植物界 | 門 | 被子植物門 |
綱 | 雙子葉植物綱 | 科 | 菊科 |
亞科 | 管狀花亞科 | 族 | 旋覆花族(闊苞菊亞族) |
屬 | 火絨草屬 | 亞屬 | 火絨草亞屬 |
種 | 鉆葉火絨草 | 變種 | 鉆葉火絨草疏葉變種 |
主要生長于海拔2500-2900米的高山和亞高山荒原、草甸、礫石坡地和針葉林外緣。日照充足通風良好,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壤土為佳,有利生長。
此種的生長習性很特殊,在根出條頂端的葉叢中又生長幾個不育的根出條,或同時有幾個根出條和1個花莖;如此產(chǎn)生的新的根出條在下一年又發(fā)育成新的根出條和花莖,并且根出條如此繼續(xù)發(fā)育即形成多枝的木質(zhì)莖。鉆葉火絨草與毛香火絨草 L. stracheyi C. B. Clarke. 之間有天然雜種。
主要分布于于四川西部、中部、西南部(雅江、冕寧、德昌、峨邊、會理、雷波、泰寧、瀘定等)和云南西部、中部、北部、東北部(德欽、大理、麗江、維西、昆明、濱川、會澤等)。
世界分布:北溫帶廣布種。原產(chǎn)地為歐洲,主要分布于亞洲東部,如朝鮮半島、日本、蒙古。亞洲中部或中西部地區(qū)地伊朗、阿富汗、印度(北部)、巴基斯坦(北部)、克什米爾地區(qū)、前蘇聯(lián)(中亞、高加索、西伯利亞西部)、歐洲各國、非洲北部及西北部、北美洲的加拿大與美國東部地區(qū)也有。
鉆葉火絨草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短,根出條木質(zhì),有密集的枯萎宿存的葉和頂生的纓狀葉叢,多分枝,后漸落葉,平臥或斜升,通常疏散叢生?;ㄇo多數(shù),通常生長于根出條葉叢上或根狀莖上,長5-30厘米,直立或斜升,纖細,或挺直而稍宿存,下部不分枝,或有時具不正常的腋生短柄的苞葉群,或上部有花序枝,被白色絹狀蛛絲狀或棉狀茸毛,全部有密生或上部有疏生的葉;節(jié)間除上部外長1-3毫米。葉直立或開展,線形或線狀鉆形,長8-30毫米,寬不超過1毫米,頂端尖或稍鈍,有細長的尖頭,基部多少狹窄,無柄,草質(zhì),邊緣反卷,上面被蛛絲狀毛或長柔毛,或近無毛,下面被白色茸毛;根出條頂生葉較短,頂端鈍,兩面被較密的長柔毛。苞葉多數(shù),與莖部葉等長或遠較長,卵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寬1.2-3毫米,頂端尖,兩面被白色或有時黃褐色厚茸毛,較花序稍長或長2-3倍,開展成徑2-6厘米的苞葉群。頭狀花序徑3-4毫米,常10-40個密集成團傘狀或復傘房狀。總苞長約3毫米,被白色厚茸毛;總苞片約3層,頂端無毛,尖或稍鈍,常隱沒于毛茸中。
小花異形或雌雄異株?;ü陂L2.5-3毫米;雄花冠漏斗狀管狀,有披針形尖裂片;雌花花冠絲狀。冠毛白色;雄花冠毛上部稍粗厚,有鋸齒,雌花冠毛細絲狀,有細鋸齒。不育的子房和瘦果有乳頭狀突起?;ㄆ?-9月。
格式:pdf
大?。?span id="b6yumqg" class="single-tag-height">325KB
頁數(shù): 1頁
評分: 4.6
彩葉草(Coleus blumei Benth),又名"彩葉蘇"、"洋紫蘇",由于它葉色嬌艷多變,一般人又叫它"老來嬌"、"老來少"。它是唇形科鞘蕊花屬的多年生草本花卉,常作1~2年生栽培,老株可長成亞灌木狀;株高30cm~50cm,最高達90cm,分株較少,莖質(zhì)柔軟,成四棱形,基本木質(zhì)化;葉片大,對生莖上,葉質(zhì)薄,成菱狀卵形,邊緣有深粗鋸齒,正背面有軟毛,葉面綠色,雜有黃、紅、紫、橙、綠等各種色彩相嵌的不規(guī)則的斑點、紋路和鑲邊,葉色變化多端,葉色還會隨著氣候變化、光照不同而改變顏色,有不少品種還出現(xiàn)復色、雜色,上并分布白色,故有"五彩葉草"之稱。彩葉草的生長溫度在20℃~25℃之間,耐寒力較差,如連續(xù)幾天10℃以下即開始落葉,甚至死亡。所以北方地區(qū)應在霜降之前將植物移入室內(nèi),它必須在10℃溫度以上才可越
火絨草是一種珍貴的花卉。具有花、葉并美的特點,株形小巧玲瓏,葉片銀灰絢靚,白色花序如雪,樸實大方。同時具有耐干旱、耐貧瘠的優(yōu)點,又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所以特別適用于巖石園栽植或盆栽觀賞。
與"矮火絨草 Leontopodium nanum (Hook.f. & Thoms.) Hand.-Mazz."相關(guān)的種有:
短星火絨草Leontopodium brachyactis Gand.
紅花火絨草Leontopodium roseum Hand.-Mazz.
匍枝火絨草Leontopodium stoloniferum Hand.-Mazz.
矮火絨草在草群中出現(xiàn)的較多,但株型小、產(chǎn)量低,草質(zhì)中等,較耐牧。適口性一般,在放牧前期,不見牲畜采食,中期以后,不論青草或干草,各類性畜均采食,但不表現(xiàn)出優(yōu)選挑食。綿羊喜食,牛次之,馬少食,秋季枯黃后,葉片易脫落,不耐踐踏,放牧意義不大。矮火絨草現(xiàn)蕾期的干草在閹牛瘤胃中48小時的消化率較高,可達87.65%,含粗蛋白較高,為1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