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鄭州大學巖土與地下工程研究所 | 所屬機構 | 鄭州大學 |
---|
鄭州大學巖土與地下工程研究所成立于2006年,是鄭州大學校級科研機構。
鄭州大學巖土與地下工程研究所成員由巖土工程、結構工程、固體力學等相關專業(yè)的中青年教授、副教授組成,現(xiàn)有科研人員15人,有教授、副教授11人,講師4人。研究所在讀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共39人。 2100433B
1.巖土工程施工力學 巖土工程施工力學是巖土工程與結構工程、力學學科等工程學科相結合的產物。理論上屬學科前沿,反映學科交叉,應用上與國民經濟密切相關,是我國城市化進程中,城市地下空間工程開發(fā)過程中急待解決的難題。特別對涉及到土體材料的地下工程、隧道工程、樁基工程、基坑工程等,施工過程中,存在地應力擾動與地面沉降問題、巖土介質的流變性質,導致材料時效與幾何時變耦聯(lián)的復雜力學問題以及施工過程中承載力遠未達到設計要求,材料剛性、強度隨時間變異,安全度較低等難題。 復合地基新技術的研發(fā)以靜壓施工、壓力注漿、成孔灌漿一體化以及動靜力固結、不同材料共存等形態(tài)為主,帶來原狀土體力學性狀的顯著變化,主要的研究手段以經驗類比和地方性統(tǒng)計為主,缺乏核心理論依據和室內試驗研究基礎。本方向近年來針對復合地基新技術的發(fā)展和應用,開展了一系列的現(xiàn)場原位試驗和過程監(jiān)測分析。獲國家發(fā)明專利1項,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 項,部分研究成果已列入國家行業(yè)標準《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中。 基坑支護工程的研究進展以多種不同形式支護體系的復合應用為主,采用室內試驗研究、現(xiàn)場監(jiān)測與理論模型研究相結合的研究方法,研究基坑開挖過程中,坑內土體反彈、坑外土體降水、固結和變形以及土拱效應影響下,支護體系的受力變形發(fā)展規(guī)律,建立支護體系受力變形的演化機制及過程。關于基坑工程的研究成果已寫入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建筑深基坑工程安全技術規(guī)范》及河南省地方標準《建筑基坑工程技術規(guī)程》中。 考慮巖土工程施工工藝和施工進程影響、考慮巖土材料力學性能和地下結構幾何時變及其相互影響的施工力學研究成為巖土工程各界關注的重點。
2.巖土變形理論與控制技術研究 巖土工程對環(huán)境的影響主要通過地表沉降變形和建筑物的開裂以及地埋管線的破壞等宏觀變形來體現(xiàn),這主要由于地下工程的施工常導致地下水位的變化及土體結構的改變。通過現(xiàn)場監(jiān)測、室內試驗、物理模擬及數(shù)值計算相結合的方法,研究巖土滲流特性,將其引入飽和粘土滲透固結理論計算中,為建立預測地基沉降變形方法提供理論依據;研究在同時具有潛水和承壓水場地進行工程降水時的非穩(wěn)定滲流特點及多層地下水滲流之間的相互影響規(guī)律,以及在周圍環(huán)境中產生的附加應力與變形規(guī)律,為降水方案的優(yōu)化提供指導;進一步結合地下工程施工控制標準的研究,開展符合巖土力學特性的巖土變形的控制技術、巖土加固作用機理和合理參數(shù)確定方法等相關領域的研究 。
3.巖土工程監(jiān)測理論與技術 引入巖土工程監(jiān)測新技術,先后在深層土體水平位移(測斜)、深層土體豎向位移(分層沉降)、分布式光纖全結構監(jiān)測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創(chuàng)新性研究成果。 在監(jiān)測手段創(chuàng)新的同時,以地下工程全結構、巖土施工全過程為特色的監(jiān)測理論為巖土材料參數(shù)反演、支護體系動態(tài)分析奠定了基礎。以地鐵車站施工過程中支護樁體水平位移和鋼管內支撐實測軸力為基礎的巖體水平反力系數(shù)的比例系數(shù)(m值)反演研究;以高層和超高層建筑前期沉降觀測成果預測結構最終沉降量;以地下水位、疏干層壓縮、地面沉降梯度為依據的巖土工程定量化風險分析等一系列研究成果先后應用于鄭州國際會展中心、連霍高速公路、鄭州軌道交通一號線、鄭州三環(huán)快速化等多項河南省地標性工程,取得重大經濟效益。
中科院武漢巖土所、中科院成都山地所、中科院蘭州寒旱所,長江科學院
地下工程專業(yè)是指深入地面以下為開發(fā)利用地下空間資源所建造的地下土木工程并由其衍生和交叉的學科群的學習和研究.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地下房屋和地下構筑物,地下鐵道,公路隧道、水下隧道、地下共同溝和過街地下通道...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 法人代表:劉鄭國 第七一三研究所隸屬于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坐落在河南省會鄭州市,始創(chuàng)于1963年,占地面積760余畝,下設八個研究室,一個設備先進的試制工廠,一個...
鄭州大學巖土與地下工程研究所立足河南地方經濟建設,瞄準國際前沿,緊密跟蹤本領域內主導性國際組織的科研活動開展學術交流。
近年來已在《巖土工程學報》、《巖土力學》等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fā)表學術論文100余篇。
格式:pdf
大?。?span id="rpfv06u" class="single-tag-height">975KB
頁數(shù): 7頁
評分: 4.3
優(yōu)勢面分析作為環(huán)境巖土工程與地質災害研究的理論和方法,可為地下工程穩(wěn)定性評價、設計和施工提供基礎依據。將該理論運用于三峽、黑山峽、大柳樹等重大水利工程,鐵路囩梁山隧道、高速公路老山隧道等重要交通干線工程,蘇南核電站和蓄能電站、南京市地鐵等工程中。通過對工程的選址定位、安全評價、設計施工等工作中的認識和體會,就研究目標(三個穩(wěn)定性和突水分析)、問題關鍵(找優(yōu)勢面、優(yōu)勢層)、支護設計方法(四類)、支護和防水設計的人地諧調原理(針對性、地質工程原理、順應自然)等多方面問題作以分析和研討。
格式:pdf
大小:975KB
頁數(shù): 10頁
評分: 4.7
編號: 工 開放基金項目申請書 項 目 名 稱: 工 項 目 申 請 人 : 工 項目申報單位 : 工 通 訊 地 址 : 工 郵 編 : 工 聯(lián) 系 電 話 : 傳真 : 電 子 郵 箱: 工 申 報 日 期 : 年 月 日 巖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同濟大學) 二〇一二年制 說 明 一、申報課題必須具有巖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同濟 大學)的固定人員作為項目合作者,否則將視為無效申請。同濟大學 有關研究人員的介紹,可查閱: http://geotec.#edu.cn/ 二、申請者必須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申請資助金額, 開放基金的 資助強度每項不超過 4 萬元。 三、每個開放基金資助課題應在國外期刊發(fā)表 1 篇被 SCI 檢索 的論文 (有正式的檢索號 ),同濟大學合作者需列為論文的共同作者, 且作者單位之一必須標注為本重點實驗室,并注明課題批準號。 四、申請書
武漢科技大學巖土與地下工程研究所成員由巖土工程、結構工程、固體力學等相關專業(yè)的中青年教授、副教授組成,現(xiàn)有科研人員15人,有教授、副教授11人,講師4人。研究所在讀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共39人。 2100433B
太原理工大學巖土與地下工程研究所針對山西省產業(yè)轉型、生態(tài)恢復與治理的綜改目標,圍繞巖土工程與地下空間開展應用基礎理論研究和重大工程關鍵技術創(chuàng)新。太原理工大學巖土與地下工程研究所圍繞(1)特殊地質環(huán)境條件下的地基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2)特殊地質條件和周邊環(huán)境下地下空間開發(fā)與利用的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3)地下空間開發(fā)與利用相關的城市災害監(jiān)測、預警與處治關鍵技術三方面開展研發(fā)工作。在研究過程中,注重技術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為山西省的經濟騰飛和結構轉型提供了人力資源和技術保障,引領了山西省巖土工程與地下空間領域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武漢科技大學巖土與地下工程研究所立足湖北地方經濟建設,瞄準國際前沿,緊密跟蹤本領域內主導性國際組織的科研活動開展學術交流。已在《巖土工程學報》、《巖土力學》等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fā)表學術論文1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