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自重濕陷量
濕陷系數(shù)δs≥0.015判定濕陷性黃土的依據(jù)是什么?
這個0.015沒有什么高深理論的支持,就是一個經(jīng)驗性質的數(shù)值,因為沒有濕陷性為零的土
需要考慮,按抗震規(guī)范評價一下吧。
建議看看“構筑物抗震設計規(guī)范 GB50191”4.4 較土地基震陷 4.4.1 8度和9度,地基范圍內(nèi)存在淤泥、淤泥質土且地基靜承載力標準值8度小于100kPa、9度小于120kPa時,除丁類構筑物或...
格式:pdf
大?。?span id="sey4aks" class="single-tag-height">311KB
頁數(shù): 5頁
評分: 4.5
針對新疆伊犁地區(qū)某引水渠基工程,采用黃土濕陷變形計算的雙線法,開展了黃土地基增濕自重濕陷變形特性的離心模擬研究。試驗研究表明,黃土地基的增濕自重濕陷變形是地基飽和度及厚度的二元函數(shù),增濕濕陷變形隨著地基厚度和飽和度的增加呈增大趨勢,在增濕濕陷變形-地基厚度-飽和度三維空間中形成一個雙曲拋物面,稱之為地基增濕自重濕陷變形面。通過將離心模型試驗結果與現(xiàn)場浸水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對比,驗證了地基增濕自重濕陷變形面的合理性,同時也證明了基于雙線法采用離心模型試驗研究黃土地基濕陷變形特性的可行性。
格式:pdf
大小:311KB
頁數(shù): 7頁
評分: 4.8
初始含水率對黃土濕陷性具有重要的影響。利用人工制備不同含水率的試樣對遼西黃土的濕陷變形特性進行了試驗研究,并采用SEM技術測試了黃土濕陷前后的微觀結構變化,采用微結構定量化分析方法和分形幾何方法分析了黃土試樣微觀孔隙的變化特征。結果表明:1)初始含水率對遼西黃土的濕陷變形具有顯著的影響,隨著試樣初始含水率的增大,同一壓力下的濕陷變形量越來越小;2)不同初始含水率試樣的壓力-變形關系曲線可以統(tǒng)一用雙曲線形式表達;3)濕陷后黃土試樣的結構變得較為致密,孔隙總數(shù)顯著增加,而孔隙面積減小。濕陷過程主要是小孔隙數(shù)量增加、孔隙形狀分維數(shù)減小、孔隙復雜程度顯著增加的過程。
自重濕陷系數(shù)(coefficient of self weight collapsibility)是判別自重濕陷性黃土和非自重濕陷性黃土的指標。自重濕陷系數(shù)
劃分的具體方法是按規(guī)定的壓力(一般約為2×10^5帕)求出濕陷系數(shù),根據(jù)基底下各土層累計的總濕陷量(Δs)和計算自重濕陷量(Δzs)的大小等因素對濕陷性黃土地基進行劃分的等級 。
濕陷性黃土的評價指標 δs被地質學作為濕陷系數(shù)符號,代表著以δs為單位的厚度土層由于浸水在規(guī)定壓力作用下產(chǎn)生的濕陷數(shù)值,定量標識了土樣代表的濕陷等級系數(shù)。地質上對黃土濕陷等級系數(shù)已有明確的劃分。判斷土質是否具備濕陷性為,δs0.07為強烈濕陷。判斷濕陷性黃土場地的濕陷類型為,自重濕陷量的實測值≤70mm為非自重濕陷性黃土場地;自重濕陷量的實測值>70mm為自重濕陷性黃土場地。判定濕陷性黃土濕陷等級系數(shù)可按照《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建筑規(guī)范》(GB50025-2004)的規(guī)定進行黃土濕陷等級系數(shù)判定。(表1)因此,在黃土地區(qū)修建工程應優(yōu)先考慮選用非濕陷黃土地基,假如建筑工程已規(guī)劃在了濕陷性黃土上,應盡量選用非自重濕陷性黃土地基。因為這種地基與自重濕陷性黃土地基相比,要求較低。2100433B
使黃土出現(xiàn)明顯濕陷所需的最小外部壓力,稱為黃土的濕陷起始壓力。黃土混陷起始壓力大小與很多因素有關,常常是隨土的密度、粘粒含量、含水率及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我國不同地區(qū)的黃土濕陷起始壓力有所不同。黃上濕陷起始壓力,可采用室內(nèi)漫水壓縮試驗或現(xiàn)場浸水飽和載荷試驗來測定。經(jīng)常從浸水壓縮試驗所繪制的濕陷系數(shù)6,與壓力p的關系曲線上求得,曲線上與6,=0.015相對應的壓力,即為土的濕陷起始壓力。飽和自重壓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