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備方法:將甲苯與無水三氯化鋁加熱,控制溫度在45-50℃,在外部冷卻下加入鄰苯二甲酸酐,混合物保溫至反應完全。將反應混合物倒入10%硫酸水溶液中,含產品的漿狀物經水洗、分層、分離。含產品的溶劑層與5%碳酸鈉溶液混合、過濾、洗滌、干燥而得2-(對甲苯酰)苯甲酸,然后與發(fā)煙硫酸在115℃加熱1h進行閉環(huán),將產物傾入冷水中,過濾、水洗、干燥而得。
性質:從乙醇或苯中析出淡黃色針狀結晶。熔點171℃。溶于苯、甲苯、硝基苯、醋酸。較易溶于熱乙醇。由2-甲基蒽醌在濃硫酸、氯磺酸或發(fā)煙硫酸中經碘催化,于低溫低壓通氯制得粗品,經亞硫酸鈉精制,分離部分3-氯異構體和1,3-二氯物而得。用于制造1-氯-2-蒽醌甲酸、1-氯-2-蒽醌甲酸甲酯、乙酯和芐酯等精細化學品中間體及蒽醌系還原金橙G染料等。
熔點 :170-173 °C(lit.) |
沸點 :236-238 °C 10 mm Hg(lit.) |
閃點 :209 °C |
Merck :14,6021 |
BRN :2050523 |
CAS 數據庫:84-54-8(CAS DataBase Reference)
NIST化學物質信息:9,10-Anthracenedione, 2-methyl-(84-54-8)
EPA化學物質信息:9,10-Anthracenedione, 2-methyl-(84-54-8)
由糠醛(或糠醇)催化加氫制。加氫催化劑采用銅-鋁合金,用堿作助催化劑,加氫的最佳條件是壓力300~500kPa,在溫度200~210℃左右進行氣相加氫,氫與糠醛摩爾比為10:1,,糠醛加料速度為0.3...
世界上90%的咔唑是從煤焦油中得到的 ;也可由鄰氨基聯苯合成,然后用二重結晶精制。(1)合成法:以鄰氨基二苯胺為原料,經亞硝酸處理,制得1-苯基-1,2,3-苯并,加熱后,失去氮而生成咔唑。(2)法:...
1,4-二羰基化合物在的酸性條件下失水,得呋喃及其衍生物。這個反應稱作帕爾-諾爾合成法:
CAS號: | 84-54-8 |
英文名稱: | 2-Methyl anthraquinone |
英文同義詞: | 2-methyl-10-anthracenedione;2-methyl-9,10(9H,10H)-anthracenedione;2-Methylanthra-9,10-quinone;2-Methylanthracenedione;2-Methylanthrapuinone;9,10-Anthracenedione,2-methyl-;9,10-Antracenedione, 2-methyl-;Anthraquinone, 2-methyl-;anthraquinone,2-methyl-;beta-Methylanthraquinone;-Methylanthranpuinone;Techtoquinone;Tectochinon;TECTOQUINONE;2-METHYLANTHRAQUINONE;2-METHYL AQ;2-Methyl-9,10-anthracenedione;LABOTEST-BB LT00159669;Methylanthraquinone;METHYLANTHRAQUINONE, 2- |
中文名稱: | 2-甲基蒽醌 |
中文同義詞: | 2-甲基-9,10-蒽二酮;β-甲基蒽醌;2-甲基蒽醌;2-甲基蒽醌,97%;BETA-甲基恩奎酮;2-甲蒽醌;柚木醌;Β-甲基蒽醌 |
CBNumber: | CB5472864 |
分子式: | C15H10O2 |
分子量: | 222.24 |
MOL File: | 84-54-8.mol |
格式:pdf
大?。?span id="0k7lrpf" class="single-tag-height">19.6MB
頁數: 8頁
評分: 4.7
1 金相試樣制備方法 時間 : 2010-01-08 22:05:48 來源 : 作者 : 點擊 : 1 次 金相檢驗 是研究金屬及合金內部組織的重要方法之一,為了在金相顯微鏡下正確有 效地觀察到內部顯微組織, 就需制備能用于微觀檢驗的樣品 ――金相試樣 ,也可稱之為磨片。 金相試樣制備 的主要程序為:取樣 —嵌樣 (對于小樣品 )—磨光—拋光一浸蝕等。 一、取樣原則 用金相顯微鏡對金屬的一小部分進行金相研究, 其成功與否, 可以說首先取決所取試樣有無 代表性。在一般情況下, 研究金屬及合金顯微組織的金相試樣應從材料或零件在使用中最重 要的部位截??; 或是偏析、夾雜等缺陷最嚴重的部位截取。在分析失效原因時,則應在失效 的地方與完整的部位分別截取試樣, 以探究其失效的原因。 對于生長較長裂紋的部件, 則應 在裂紋發(fā)源處、 擴展處、 裂紋尾部分別取樣, 以分析裂紋產生的原因。 研究熱處理后的
中文名稱:9,10-亞甲基油酸
英文名稱:9,10-Methylene-9-octadecenoicacid
中文別名:蘋婆酸;8-(2-辛基環(huán)丙-1-烯基)辛酸;
英文別名:8-(2-Octacyclopropen-1-yl)octanoic acid; 8-(2 OCTYL 1-CYCLOPROPENYL) OCTANOIC ACID; STERCULIC ACID; 8-(2-octylcycloprop-1-en-1-yl)octanoic acid
CAS號:738-87-4
分子式:C19H34O2
分子量:294.4721
中文名稱: 茜素紅S,IND
中文別名: 茜素磺酸鈉,茜素S,茜素紅,茜素胭脂紅,1,2-二羥基蒽醌-3-磺酸鈉,1,2-二羥基蒽醌-3-磺酸鈉鹽
英文名稱: Alizarin red
英文別名: 3,4-Dihydroxy-9,10-dioxo-2-anthracenesulfonic acid sodium salt;Alizarin Carmine;Alizarin Red, water soluble;Alizarin sodium monosulfonate;Alizarin sulfonate sodium;Alizarinsulfonic acid sodium salt;Sodium alizarinsulfonate
分子量: 360.27
2-甲基-2-戊醇的主要用途是當做溶劑,并用于有機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