蓖麻(拉丁學(xué)名:Ricinus communis L.),大戟科、蓖麻屬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熱帶或南方地區(qū)常成多年生灌木或小喬木。單葉互生,葉片盾狀圓形。掌狀分裂至葉片的一半以下,圓錐花序與葉對生及頂生,下部生雄花,上部生雌花;花瓣性同株,無花瓣;雄蕊多數(shù),花絲多分枝;花柱,深紅色。蒴果球形,有軟刺,成熟時開裂?;ㄆ?-8月,果期7-10月。
中文學(xué)名 | 蓖麻 | 拉丁學(xué)名 | Ricinus communis L. |
---|---|---|---|
別稱 | 大麻子、老麻了、草麻 | 界 | 植物界 |
門 | 被子植物門 | 綱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 | 原始花被亞綱 | 目 | 大戟目 |
科 | 大戟科 | 亞科 | 鐵莧菜亞科 |
屬 | 蓖麻屬 | 種 | 蓖麻 |
族 | 鐵莧菜族 | 二名法 | Ricinus communis |
分布區(qū)域 | 原產(chǎn)地在非洲東北部的肯尼亞或索馬里,廣布于全世界熱帶地區(qū)。 |
蓖麻苗期主要的害蟲是小地老虎,以夜間出土啃食咬斷幼苗,因此可在清晨將被咬的幼苗根際周圍處表土扒開捕殺,或用毒餌誘殺。蓖麻苗期的病害主要有菌核病和白粉病。一旦發(fā)生,要及時清除病株,燒毀或深埋清除的病源物??捎?5%粉銹寧1000倍液噴霧,每間隔7~10天噴一次,連續(xù)噴2~3次,或用1:120倍的波爾多液噴霧防治。
成熟期主要病害有枯萎病、葉枯病和細(xì)菌性斑點病等。主要害蟲有棉鈴蟲、刺蛾和蓖麻夜蛾等。
蓖麻黑斑病是蓖麻上常見病害,危害嚴(yán)重,降低蓖麻產(chǎn)量和品質(zhì)。主要為害葉片和果穗。嚴(yán)重時病斑融合致病葉枯死。果穗染病變黑腐爛。
防治方法
實行3年以上輪作。?因地制宜選育和種植抗病品種,并用新高脂膜進行拌種處理,能有效隔離病毒感染,不影響萌發(fā)吸脹功能,加強呼吸強度,提高種子發(fā)芽率。
加強田間管理。適期播種,避開發(fā)病高峰期。科學(xué)施肥,增施有機肥,提高抗病力;在花蕾期、幼莢期和膨果期噴施菜果壯蒂靈,可強花強蒂,增強授粉質(zhì)量,促進果實發(fā)育,提高優(yōu)質(zhì)商品率。合理灌溉,雨后及時排水,降低田間濕度;收獲后及時深翻,清除田間病殘體,減少來年菌源。藥劑防治。必要時可噴灑針對性藥劑加新高脂膜進行防治。
蓖麻畝產(chǎn)以前在300公斤左右,但致富經(jīng)有期節(jié)目用先進的種植技術(shù)達到畝產(chǎn)過千公斤
批發(fā)的話,40多元一公斤。要看質(zhì)量喔、
蓖麻籽的價格一般是不高的,中檔的話價格在46元/kg; 這種籽在各大市場都是有賣的,蓖麻在中國各地均有栽培,自海南至黑龍江北緯49°以南均有分布。華北、東北最多,西北和華東次之,其他為零星種植。熱帶地...
格式:pdf
大?。?span id="m8es0ae" class="single-tag-height">414KB
頁數(shù): 1頁
評分: 4.8
維普資訊 http://www.cqvip.com
格式:pdf
大?。?span id="e2u4q2q" class="single-tag-height">414KB
頁數(shù): 3頁
評分: 4.5
本工作以蓖麻油為主要原料,利用其分子中的羥基與馬來酸酐反應(yīng),合成了馬來酸蓖麻油酯(MACO),然后以MACO為不飽和樹脂基體、苯乙烯(St)為稀釋單體、碳酸鹽為發(fā)泡劑,制備了蓖麻油樹脂基泡沫塑料,研究了MACO/St質(zhì)量比對所制備泡沫塑料壓縮性能的影響,并用土埋法考察了其降解性能.結(jié)果表明,所制備的泡沫塑料的壓縮強度在15~270KPa之間,壓縮模量在0.3~6.5MPa之間,隨著分子鏈呈剛性的稀釋單體苯乙烯含量的增加,泡沫塑料的壓縮性能明顯提高;土埋法實驗結(jié)果表明,所制備的MACO/St系列泡沫塑料在自然土埋條件均可以緩慢降解,隨著泡沫體中MACO含量增大,降解速度增加,當(dāng)m(MACO)m(St)=91時制備的泡沫塑料的降解速度最快,在相同降解時間下,失重率最大.
美國三紅蓖麻株型美觀,花果奇特,屬于奇花異果類植物,果球艷紅無比,因全株紅色,紅葉、紅莖、紅果,故稱三紅蓖麻。美國三紅蓖麻屬大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雙子葉植物,即是很好的觀賞性植物也是中草藥材料。紅蓖麻根系發(fā)育強大,為圓錐形根系,有粗大的直根和3-7條較大的側(cè)根,直根入土深達2-4米,側(cè)根平展可達1.5-2米。紅蓖麻對土壤的適應(yīng)能力比較強,耐旱、抗堿,一般土壤只要排水良好均能生長,但以肥沃的土壤為好,對前茬作物要求不嚴(yán)格。
播種三紅蓖麻播種前應(yīng)對種子進行粒選和曬種,以提高種子發(fā)芽率,播種在4月中下旬當(dāng)平均氣溫達到12-15℃時進行,過早種子得不到足夠的溫度,埋在土中時間長容易造成爛種,播種過晚縮短了生育期容易使產(chǎn)量降低,因此在適宜的播種期內(nèi)盡量早播如果有條件的情況下采用地膜覆蓋,可使生育期增加15天左右。播種一般采用人工點種,行距80-100厘米,每穴2-3粒,根據(jù)不同地力,每畝留800-1200株,種子播深6厘米左右,播種后及時蓋土、鎮(zhèn)壓。
查苗、補苗:
蓖麻出苗后及時檢查,查苗、補苗,發(fā)現(xiàn)有缺苗要及時補苗移栽。紅蓖麻在幼苗期移栽比較容易成活,移栽時間最好在苗期3片葉以內(nèi)。定苗在3-4片葉時進行,太晚會造成弱苗,直接影響產(chǎn)量,定苗時每穴留一株。紅蓖麻是喜溫作物,其根系較深,因而及早進行中耕以提高地溫。又因紅蓖麻株行距較大,易生雜草,及時中耕,還可起到除草作用,另外中耕時進行培土還可避免紅蓖麻植株倒伏,中耕一般從出苗到開花進行3-4次,深度10-15厘米左右。施肥:施足底肥是確保紅蓖麻豐產(chǎn)的關(guān)鍵,紅蓖麻需肥量較大,據(jù)測定每收100公斤紅蓖麻籽需耗純氮6.9公斤,五氧化二磷1.6公斤,氧化鉀5.8公斤,因而底肥必須施足,一般畝施尿素15公斤或二銨10公斤,硫酸鉀7公斤。第一次追肥在第一主穗現(xiàn)蕾期,一般畝施碳銨50公斤。第二次追肥在第四穗現(xiàn)蕾期畝追施碳銨40公斤。整技:第一次是主莖現(xiàn)蕾后留下三個粗壯的分枝作為一級分枝,把五片葉以下的分枝全部去掉。第二次在初霜來前40天左右,把各個生長點全部打掉。
紅蓖麻生長期易發(fā)生的病害主要有疫病、枯萎、細(xì)菌性葉斑等,發(fā)病時可用農(nóng)藥綠風(fēng)95500倍液噴灑1-2次。其害蟲主要有小地老虎、草地蟆、棉鈴蟲、刺蛾和夜蛾等,每畝可用40%樂斯本乳油100毫升對水噴霧,成蟲也可人工捕殺。
等到蓖麻籽粒成熟后要及時分期收獲??吹焦肷陷艄蟛糠殖尸F(xiàn)深褐色或黃褐色,蒴果凹陷有裂紋時,即可整穗收獲。為節(jié)省用工,蓖麻全生育期共采摘兩次,1-2果穗采摘一次,3-6果穗采摘一次。收摘后堆漚一下再攤曬,外層軟殼就會自動開裂,除去外殼。曬干至種子含水量10%以下時,就可安全貯存出售或備用。
紅色蓖麻中國自海南至黑龍江北緯49°以南地區(qū)都有分布。以華北、東北生產(chǎn)最多,西北和華東次之,其他各地多為零星種植。熱帶地區(qū)有半野生狀態(tài)的多年生蓖麻。今年來也就進口的美國三紅蓖麻。
紅色蓖麻簡介
紅色蓖麻為多年生大戟科(Euphorbiaceae),蓖麻屬中稀有的觀賞品種,從出苗至開花只需45天,成株高1.5米左右,莖如紅竹,紅葉形同鵝掌,果穗長35-50厘米,似紅色寶塔,美觀艷麗。
株型美觀,花果奇特,賞期長,在南方壽命達10年,株高4米以上。
病蟲害少,抗風(fēng)不倒伏,適應(yīng)不同土壤,易栽易管。
不受牛羊等牲畜危害,解決多年綠化看護難題。
種子提煉工業(yè)特種用油,植株是高級造紙材料,所以紅色蓖麻是唯一高創(chuàng)收的綠化品種,(栽種百米創(chuàng)百元收入,綠化百里創(chuàng)萬元收入。)
應(yīng)用范圍廣,可用于庭院、校園、鄉(xiāng)路、公路、鐵路四旁綠化及公園綠地點綴、河堤湖壩行植片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