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輥技術,又稱PC軋機軋輥交叉板形控制。PC(Pair Cross)的原意是軋輥成對交叉,即軋機軋輥交叉板形控制技術。軋輥交叉系統的設計原理與采用帶凸度的工作輥相同。通過調整軋輥的交叉角,使得距軋輥中心越遠的地方輥縫越大,實現對輥縫形貌的控制。

軋輥交叉等效凸度與軋輥交叉角、軋輥直徑和軋件寬度有關,其關系式如下∶

Cr=Se-Sc=(br)^2/(2Dw)

式中∶Cr ----等效凸度;b----軋件寬度;Se----中心輥縫;r----軋輥偏轉角;Dw----軋輥直徑;Sc----邊部輥縫。

常用的軋輥交叉系統有

只有支撐輥交叉的支撐輥交叉系統;*只有工作輥交叉的工作輥交叉系統;*每組工作輥與支撐輥的軸線平行,而上、下輥系交叉的對輥交叉系統。

板形控制造價信息

市場價 信息價 詢價
材料名稱 規(guī)格/型號 市場價
(除稅)
工程建議價
(除稅)
行情 品牌 單位 稅率 供應商 報價日期
控制 品種:控制盤;產品說明:DDC控制盤;規(guī)格型號:CP-2LC;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Hysine

13% 吉林省和欣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 品種:多線聯動控制盤,型號:HJ9012B-64D,系列:控制盤類,產品說明:入柜式,占4U盤面,64個多線控制點,每個控制點均有啟動、反饋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核中警

13% 合肥萬眾消防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控制 品種:多線聯動控制盤,型號:HJ9012A,系列:控制盤類,產品說明:壁掛機標準配置,15路多線控制盤和1路聲光報警專用輸出,每個控制點均有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核中警

13% 合肥萬眾消防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控制 品種:多線聯動控制盤,型號:HJ9012B-16-48,系列:控制盤類,產品說明:同上,16個總線及48個多線控制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核中警

13% 合肥萬眾消防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控制 品種:多線聯動控制盤;類型:31路總線+1路輸出;型號:HJ9012B;產品說明:序號610,可配接壁掛機使用,31路多線控制盤和1路聲光報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北京核中警

13% 重慶澤強消防設備有限公司
控制 品種:聯動控制盤;型號:HJ9012B-64D;類型:總線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核中警

13% 北京核中警消防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內蒙直銷
控制 品種:總線聯動控制盤;型號:HJ9012A;類型:16路總線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核中警

13% 北京核中警消防技術有限公司黑龍江省分公司
控制 品種:總線聯動控制盤;型號:HJ9012A;類型:16路總線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核中警

13% 北京核中警消防技術有限責任公司錦州辦事處
材料名稱 規(guī)格/型號 除稅
信息價
含稅
信息價
行情 品牌 單位 稅率 地區(qū)/時間
報警控制 二區(qū)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湛江市2007年4季度信息價
手動控制 GGA7530A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湛江市2005年2月信息價
手動控制 GGA7530B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湛江市2005年2月信息價
手動控制 GGA7530C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湛江市2005年1月信息價
報警控制 四區(qū)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湛江市2007年4季度信息價
手動控制 GGA7530C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湛江市2005年2月信息價
手動控制 GGA7530A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湛江市2005年1月信息價
報警控制 一區(qū)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湛江市2007年4季度信息價
材料名稱 規(guī)格/需求量 報價數 最新報價
(元)
供應商 報價地區(qū) 最新報價時間
交叉 SSQ5UCXL|1塊 3 查看價格 湖南瀚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全國   2020-01-13
省網傳輸設備交叉升級 交叉(1280×1280VC4、8064×8064VC12)|20塊 2 查看價格 深圳華訊佳通信有限公司 遼寧  沈陽市 2020-08-24
控制模塊 控制模塊 YSB01|2130套 1 查看價格 以色列DDS門禁系統公司上海辦事處 上海  上海市 2015-11-27
礱谷機 機 重 : 600kg; 6.其它:采用氣 壓進行調節(jié)緊 壓力,氣缸 控制 , 自 動檢測,有料 自 動 合 , + 無料自動及時 松; 配有振 動喂料,物料 更加均勻 .一 次 脫 殼 率 70-90% ,二次 脫殼率90% , 對稻殼分離效 率99|1m2 1 查看價格 山東小匠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貴州  畢節(jié)市 2022-06-22
自動化立式閘門 動態(tài)人臉識別系統、門禁系統、接入哨兵控制系統,封閉式立式閘門|1套 1 查看價格 杭州晨鷹軍泰科技有限公司 廣東   2019-08-05
超級交叉時鐘 T1SXCSA|1塊 3 查看價格 湖南瀚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全國   2020-01-13
110KV交叉互聯箱 110KV 交叉互聯箱|8臺 3 查看價格 重慶竹柳電力成套設備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市 2016-05-06
交叉路口警告標志 交叉路口警告標志△90cm 單懸臂式,,玻璃鋼|1塊 1 查看價格 廣西南寧大路通交通設施有限公司 廣東  佛山市 2014-05-19

CVC輥板形控制

CVC輥板形控制技術是德國西馬克-德馬格公司于1980年開發(fā)的。CVC(Coutinuously Variable Crown)的原意是連續(xù)可變凸度。經過20多年的發(fā)展與完善,CVC軋機已發(fā)展出很多種機型,廣泛應用于冷軋板帶生產中。先進的控制策略和控制手段相結合,使CVC技術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軋制技術之一。它的控制原理很簡單,就是將上、下軋輥輥身磨削成相同的S形CVC曲線,上、下輥的位置倒置180度,當曲線的初始相位為零時,形成等距的S形平行輥縫,通過軋輥竄動機構,使上、下CVC軋輥相對同步竄動,就可在輥縫處產生連續(xù)變化的正、負凸度輪廓,從而適應工藝對軋輥在不同條件下,能迅速、連續(xù)、任意改變輥縫凸度的要求。

UPC輥板形控制

UPC軋機是德國MDS研制的萬能板形控制軋機,是繼HC、CVC技術之后又一種可改善板形的軋輥橫移式軋機。其原理是將普通4輥軋機的工作輥磨成雪茄型,大、小頭相反布置,構成一個不同凸度的輥縫。

UPC軋機投產的數量不及HC軋機和CVC軋機,最早使用UPC技術的是德國克虜伯1250軋機和芬蘭2000軋機。

抽輥技術,又稱HC軋機軋輥橫移板形控制系統。HC軋機是20世紀70年代日本日立公司和新日鐵鋼鐵公司聯合研制的新式6輥軋機。HC(High Crown)即高性能軋輥凸度。該軋機是在普通4輥軋機的基礎上,在支撐輥和工作輥之間安裝一對可軸向移動的中間輥,中間輥的軸向移動方向相反。

通過對普通4輥軋機軋輥撓曲的分析,工作輥與支撐輥之間超出軋件寬度區(qū)域的有害接觸區(qū),導致了軋輥的過度撓曲。這種撓曲不僅取決于軋制力的大小,而且取決于軋件寬度。另一方面,在工作輥上施加彎輥力時,軋輥的撓曲會在超出軋件寬度部分受到支撐輥的約束。HC軋機是通過中間輥的橫移,消除了支撐輥與工作輥之間的有害接觸區(qū),提高了軋制的板形控制能力,可適用于任何寬度帶材的軋制。HC軋機目前已發(fā)展出多種形式,如中間輥傳動的HCM 6輥軋機;中間輥和工作輥均能竄動的HCMW 6輥軋機;中間輥帶輥型曲線的HC--CVC軋機;及HCW、UCM、UVMW、MB、UC2~UC4等多種改進型軋機。

HC軋機的優(yōu)點

板形控制能力強,不需要太大的彎輥力即可較好的調整板形;*可消除支撐輥與工作輥邊部的有害接觸部分,減輕邊部減簿和裂變傾向;*由于工作輥徑較小(比普通4輥軋機小30%左右),可加大壓下量,實現大壓下量軋制,并減少能耗;*采用標準無凸度輥,就能滿足各種寬度帶材的軋制,減少了軋輥的備件。

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已建HC軋機200多架,直到至今仍是一種較流行的機種。

板形控制交叉輥技術常見問題

  • 交叉板怎么處理?

    看你的截圖,你設置的沒有問題了??梢圆捎冒礃烁吲慷x斜板。

  • 交叉板是什么

    交叉板是SDH光傳輸設備的核心板卡,處理板處理后的業(yè)務數據打包成適合傳輸的數據包大?。╲c),交給交叉板,交叉板按照數據包大小給排序,就像高速上的車道一樣,相同速度的走一個車道。

  • 關于交叉暗撐和交叉鋼筋

    你看一下101圖集就明白了。如圖

改善和提高板形控制水平,需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從設備配置方面,如采用先進的板形控制手段,增加軋機剛度等;二是從工藝配置方面,包括軋輥原始凸度的給定、變形量與道次分配等。

常規(guī)的板形控制手段主要有彎輥控制技術、傾輥控制技術和分段冷卻控制技術等。近年來,一些特殊的控制技術,如抽輥技術(HC軋機和UC系列軋機)、漲輥技術(VC軋機和IC軋機)、軋制力分布控制技術(DSR動態(tài)板形輥)和軋輥邊部熱噴淋技術等先進的板形控制技術,得到日益廣泛的應用。在此,分別就其中幾種典型技術作以簡單介紹。

影響板形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1)軋制力的變化;

(2)來料板凸度的變化;

(3)原始軋輥的凸度;

(4)板寬度;

(5)張力;

(6)軋輥接觸狀態(tài);

(7)軋輥熱凸度的變化。

板形的基本概念

板形直觀來說是指板帶材的翹曲度,其實質是板帶材內部殘余應力的分布。只要板帶材內部存在殘余應力,即為板形不良。如殘余應力不足以引起板帶翹曲,稱為“潛在”的板形不良;如殘余應力引起板帶失穩(wěn),產生翹曲,則稱為“表觀”的板形不良。

板形的表示方法

板形的表示方法有相對長度差表示法、波形表示法、張力差表示法和厚度相對變化量表示法等多種方式。其中前兩種方法在生產控制過程中較為常用。

常見的板形缺陷及分析

常見的板形缺陷有邊部波浪、中間波浪、單邊波浪、二肋波浪和復合波浪等多種形式,主要是由于軋制過程中帶材各部分延伸不均,產生了內部的應力所引起的。

為了得到高質量的軋制帶材,必須隨時調整軋輥的輥縫去適合來料的板凸度,并補償各種因素對輥縫的影響。對于不同寬度、厚度、合金的帶材只有一種最佳的凸度,軋輥才能產生理想的目標板形。因此,板形控制的實質就是對承載輥縫的控制,與厚度控制只需控制輥縫中點處的開口精度不同,板形控制必須對軋件寬度跨距內的全輥縫形狀進行控制。

漲輥技術,又稱VC板形可變凸度支撐輥板形控制技術。VC (Variable Crown)原意為在線可變凸度支撐輥,是由日本住友金屬公司于1977年開發(fā)成功的,軋機的軋輥為輥套型軋輥,主要由芯軸、輥套、密封油腔、油路、旋轉連接器和高壓泵站等部分組成。

VC輥控制板形的原理較簡單,輥套和芯軸之間設有密封油腔,通過改變油腔內的壓力,即使支撐輥改變輥形(軋輥凸度)油腔壓力與直徑脹大在一定范圍內呈線性關系,且可做無級調節(jié),因此,可以參與到閉環(huán)板形控制系統中。

VC具有較多優(yōu)點

減少支撐輥的換輥次數,避免貯存多個不同輥型的軋輥;*可補償軋輥磨損及熱輥形;*在帶材軋制加、減速階段,可有效補償因軋制速度的變化引起的軋制力波動和軋輥凸度變化;*在線改造方便,僅需用VC輥代替原有支撐輥即可。

但VC也有局限性

VC輥制造較困難;*高壓旋轉接頭及油腔密封維護難;*調整軋輥凸度的幅度較小。

軋制力分布控制技術,又稱DSR動態(tài)板形輥高精度板形控制。

DSR動態(tài)板形輥高精度板形控制(即軋制力分布控制)技術,是由法國VAI Clecim公司于20世紀90年代推出的,主要由靜止輥芯、旋轉輥套、7個柱塞式液壓缸、推力墊及電液伺服閥等部分組成。

DSR動態(tài)板形輥多用于四輥軋機的支撐輥,可成對使用,也可單獨使用。其工作原理∶根據板形儀測量計算出的實際曲線與目標板形曲線比較,得到一組偏差,通過7個單獨調控的液壓壓下缸,沿整個帶寬經旋轉輥套給板帶分布相應的軋制力,來進行高精度的板形(平直度)控制。

DSR動態(tài)板形輥高精度板形控制具有突出的優(yōu)點,是高精度板形控制執(zhí)行器的一次歷史性飛躍。主要表現在∶

能消除對稱性和非對稱性的板形缺陷;*板形控制不影響厚度控制;*能動態(tài)高精度控制板形。

充分發(fā)揮DSR方式高精度板形控制能力的關鍵,在于板形儀系統的測量精度、計算精度以及偏差轉換為伺服閥調控信號的精度。一般板形儀應達到1I單位的測量精度。

DSR雖有突出的優(yōu)點,但其結構相對復雜,檢修和維護難度大,且價格昂貴,因此目前尚未大范圍普及。

在中國,DSR技術率先在上海寶鋼2030冷軋機上得到應用,中國鋁業(yè)河南分公司鄭州冷軋廠正在建設的四輥2300冷軋機也引進了該技術,該項目預計2008年年底正式投產。

目前,在世界上還流行一種稱為軋輥熱噴淋板形控制先進技術,它具有投產小、改造周期短的特點,比較適合已建設備的在線改造。這項軋輥熱噴淋板形控制先進技術是由澳大利亞工業(yè)自動化服務公司開發(fā)的,該系統是由計算機控制軟件和邊部熱噴淋系統組成。在軋輥兩側安裝有兩個熱噴淋裝置,每個裝置上安裝有數個噴嘴,每個噴嘴的控制范圍為25毫米,在軋機工作時實施噴淋加熱。該系統有效地解決了高速軋制時,因軋輥熱凸度引起的邊部張緊的板形缺陷,提高了軋制速度,減少了斷帶幾率。

板形控制是一項綜合技術,生產中必須通過先進的控制手段與工藝參數的合理匹配,才能獲得理想的板形。

板形控制交叉輥技術文獻

板形輥在鋁箔板形控制中的應用 板形輥在鋁箔板形控制中的應用

格式:pdf

大小:1.0MB

頁數: 3頁

評分: 4.8

板形輥在鋁箔板形控制中的應用

立即下載
四輥冷連軋機高強鋼板形控制技術研究 四輥冷連軋機高強鋼板形控制技術研究

格式:pdf

大?。?span id="60olp5d" class="single-tag-height">1.0MB

頁數: 4頁

評分: 4.8

針對2030mm冷連軋機軋制高強度汽車板時出現嚴重的邊浪板形問題,現場取樣、測量了典型品種高強鋼板變形過程中的力學性能和溫度參數,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整套高強鋼汽車板冷軋的板形控制技術,包括第1~第4機架選用變接觸支撐輥輥型及與其配套的工作輥凸度,將帶鋼橫向溫度分布對板形的影響補償到高強鋼板形目標曲線中,這些技術應用后使高強鋼板形控制精度由原來的93.72%提高到了97.10%。

立即下載

板形控制技術是板帶材質量控制的熱點和難點,本書主要介紹了板形控制相關的技術和工藝,包括板形控制理論、板形控制手段與技術、板形控制系統及全流程綜合板形控制技術等。本書可供從事板帶生產中質量控制的科研、設計、生產技術人員使用,也可作為大專院校相關專業(yè)師生的參考用書。

1 板形控制的內涵

1.1 板形的基本概念

1.1.1 橫截面形狀

1.1.2 平坦度

1.1.3 翹曲

1.1.4 鐮刀彎

1.2 板形產生的機理

1.2.1 軋制過程的板形產生機理

1.2.2 非軋制過程的板形產生機理

1.3 板形調控性能評價指標

1.3.1 承載輥縫調節(jié)域

1.3.2 承載輥縫橫向剛度

1.3.3 板形調控功效

1.3.4 輥間接觸壓力分布

1.4 熱軋板形控制的特點

1.4.1 軋輥存在嚴重的不均勻磨損

1.4.2 軋輥存在嚴重的不均勻熱膨脹

1.4.3 凸度控制與平坦度控制存在耦合影響

1.4.4 相變與形變存在耦合影響

1.5 冷軋板形控制的特點

參考文獻

2 板形基本理論

2.1 輥系彈性變形理論

2.1.1 輥系變形的二維變厚度有限元法

2.1.2 一種快速輥系變形計算方法

2.1.3 輥系彈性變形分析案例

2.2 軋件塑形變形理論

2.2.1 軋件塑性變形求解的主要方法

2.2.2 軋件塑性變形的三維有限差分模型

2.2.3 軋件塑性變形的有限元求解

2.3 軋件溫度場理論

2.3.1 軋件溫度場計算方法

2.3.2 軋制工藝參數對板帶橫向溫度分布的影響規(guī)律

2.4 軋輥熱變形理論

2.4.1 軋輥瞬態(tài)溫度場模型

2.4.2 軋輥熱變形模型

2.4.3 軋輥熱變形特性

2.5 軋輥磨損理論

2.5.1 軋輥磨損機理分析

2.5.2 軋輥磨損影響因素分析

2.5.3 軋輥磨損預報模型

2.6 屈曲變形理論

2.6.1 板帶前屈曲變形理論

2.6.2 板帶后屈曲變形理論

參考文獻

3 板形控制技術

3.1 液壓彎輥控制技術

3.1.1 液壓彎輥技術的分類及工作原理

3.1.2 液壓彎輥技術的板形調控性能

3.2 液壓竄輥技術

3.2.1 液壓竄輥技術的工作原理

3.2.2 液壓竄輥技術的板形調控性能

3.3 CVC技術

3.3.1 CVC技術的工作原理

3.3.2 CVC參數設計方法

3.3.3 CVC技術的板形調控性能

3.4 PC技術

3.4.1 PC技術的工作原理

3.4.2 PC技術的板形調控性能

3.5 HC技術

3.5.1 HC技術的工作原理

3.5.2 HC技術的板形調控性能

3.6 HVC技術

3.6.1 HVC技術的工作原理

3.6.2 HVC參數設計

3.6.3 HVC的板形調控性能

3.7 VCR/VCR 技術

3.7.1 VCR/VCR 技術工作原理

3.7.2 VCR/VCR 參數設計方法

3.7.3 VCR/VCR 技術的板形調控性能

3.8 MVC技術

3.8.1 MVC技術工作原理

3.8.2 MVC技術參數設計方法

3.8.3 MVC技術的板形調控性能

3.9 ATR技術

3.9.1 ATR技術工作原理

3.9.2 ATR技術參數設計方法

3.9.3 ATR技術的板形調控性能

3.10 EVC技術

3.10.1 EVC技術工作原理

3.10.2 EVC技術參數設計方法

3.10.3 EVC技術的板形調控性能

3.11 變體支撐輥技術

3.11.1 VC技術

3.11.2 DSR技術

3.11.3 IC技術

3.11.4 SC技術

3.11.5 BCM技術

3.11.6 TP技術

3.12 附錄——先進的輥形技術應用實績

參考文獻

4 熱軋板形控制系統

4.1 熱軋帶鋼控制系統概述

4.1.1 熱軋帶鋼控制系統功能概述及發(fā)展

4.1.2 基礎自動化系統

4.1.3 過程控制系統

4.2 帶鋼熱軋板形控制系統概述

4.2.1 板形控制系統的發(fā)展

4.2.2 凸度檢測儀

4.2.3 平坦度檢測儀

4.3 熱軋帶鋼板形設定模型

4.3.1 板形設定模型總體構架

4.3.2 板形參數設定數據準備

4.3.3 軋輥綜合輥形計算模型

4.3.4 常規(guī)凸度工作輥竄輥策略

4.3.5 機架間凸度分配策略模型

4.3.6 機架間板形傳遞模型

4.3.7 承載輥縫及彎輥力系數計算模型

4.3.8 彎輥力系數計算模型

4.3.9 輥系變形在線計算下的彎輥力求解方法

4.4 熱軋工作輥分段冷卻模型

4.4.1 有色金屬熱軋分段冷卻系統結構

4.4.2 分段冷卻系統控制目標及設定思路

4.4.3 基于溫度預測的分段冷卻基礎分布

4.4.4 基于RBF網絡的斷面預測模型

4.4.5 基于斷面預測和基礎分布的分段冷卻預設定

4.4.6 工作輥分段冷卻動態(tài)設定模型

4.5 熱軋板形自學習模型

4.5.1 板形自學習模型概述及內容

4.5.2 板形自學習的幾種模式

4.6 熱軋板形動態(tài)控制模型

4.6.1 板形保持功能

4.6.2 凸度反饋控制

4.6.3 平坦度反饋控制

4.6.4 板形板厚解耦控制模型

4.7 熱軋板形質量綜合判定系統

4.8 軋后殘余應力減量化技術

4.8.1 帶鋼冷卻過程FEM模型

4.8.2 有限元模型的結果驗證過程

4.8.3 兩種不同工藝對殘余應力的影響

4.8.4 結果驗證

4.9 附錄——板形控制模型應用案例

參考文獻

5 熱軋鐮刀彎和楔形控制技術

5.1 鐮刀彎的檢測技術

5.2 熱軋帶鋼鐮刀彎和楔形影響因素仿真建模

5.3 來料因素對鐮刀彎和楔形的影響分析

5.3.1 來料楔形對非對稱板形的影響

5.3.2 兩側溫度不均對非對稱板形的影響

5.3.3 來料跑偏對非對稱板形的影響

5.4 設備因素對非對稱板形的影響

5.4.1 軋機兩側不同縱向剛度對非對稱板形的影響

5.4.2 工作輥初始輥形對非對稱板形的影響

5.5 板坯楔形與鐮刀彎的關系

5.6 鐮刀彎調節(jié)計算模型

5.6.1 基于兩側軋制力偏差的鐮刀彎調節(jié)計算模型

5.6.2 基于中心線偏移量的鐮刀彎調平計算模型

5.7 鐮刀彎在線設定控制模型

參考文獻

6 冷軋板形控制系統

6.1 冷軋帶鋼控制系統概述

6.1.1 冷軋帶鋼控制系統功能概述

6.1.2 冷軋自動化控制系統主要功能

6.2 冷軋板形檢測儀

6.2.1 平坦度測量

6.2.2 邊部減薄測量

6.3 冷軋帶鋼板形設定策略

6.3.1 板形設定方法分類

6.3.2 各調節(jié)手段設定分配策略

6.4 冷軋帶鋼板形設定模型

6.4.1 輥縫出口帶鋼凸度模型

6.4.2 有形輥調節(jié)模型

6.4.3 輥縫凸度設定模型

6.4.4 考慮板形板厚解耦的板形設定策略

6.5 冷軋板形目標曲線設定

6.5.1 目標曲線的功能和設定原則

6.5.2 典型目標曲線設定方法

6.6 冷軋板形自學習

6.6.1 基于表格法的板形自學習策略

6.6.2 基于數學模型的板形自學習策略

6.6.3 板形自學習方法

6.7 動態(tài)板形控制

6.7.1 板形前饋控制

6.7.2 板形閉環(huán)反饋控制

6.8 冷連軋機組板形板厚張力綜合解耦控制策略

6.8.1 考慮到板形板厚的出入口張力耦合模型

6.8.2 冷連軋綜合耦合模型的分步解耦設計

參考文獻

7 高精度板形綜合控制實例

7.1 概述

7.2 自由規(guī)程軋制中板形控制技術研究

7.2.1 自由規(guī)程軋制概述及關鍵問題

7.2.2 自由規(guī)程軋制的輥形綜合配置技術

7.2.3 自由規(guī)程軋制的輥形自保持技術

7.2.4 自由規(guī)程軋制的新一代熱軋數學模型

7.2.5 自由規(guī)程軋制的生產組織模式

7.2.6 自由規(guī)程軋制的實施效果

7.3 熱軋板形質量異議的分析與對策

7.3.1 樣本生產線及板形質量異議簡述

7.3.2 板形質量異議數據分析

7.3.3 板形質量異議對策

7.3.4 技術方案實施效果

7.4 帶鋼起筋原理及控制

7.4.1 起筋現象概述

7.4.2 起筋問題的原因及對策

7.4.3 起筋帶鋼在熱軋工序的數據特征

參考文獻

后記2100433B

何安瑞,北京科技大學高效軋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教授,主要從事熱連軋、冷連軋帶鋼、型材等連軋機組、20輥軋機、中厚板計算機控制系統、中厚板機組板形控制成套技術、鋼鐵企業(yè)三級(MES)計算機管理系統、鋼板表面質量在線檢測成套技術與設備的開發(fā)與研究。

板形控制相關推薦
  • 相關百科
  • 相關知識
  • 相關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