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粗毛杜鵑(原變種),種拉丁名是Rhododendron crinigerum Franch. var. crinigerum。
中文名稱 | 長粗毛杜鵑 | 亞????種 | 杜鵑花亞科 |
---|---|---|---|
門 | 被子植物門 | 界 | 植物界 |
拉丁學名 | Subsect.Glischra (Tagg) Chamb. | 屬 | 杜鵑屬 |
亞組中文名:粘毛杜鵑
亞組拉丁名:Subsect.Glischra (Tagg) Chamb.
組中文名:常綠杜鵑組
組拉丁名:Sect.Ponticum G.Don
亞屬中文名:常綠杜鵑亞屬
亞屬拉丁名:Subgen.Hymenanthes (Blume) K.Koch
屬中文名:杜鵑屬
屬拉丁名:Rhododendron
亞科中文名:杜鵑花亞科
亞科拉丁名:RHODODENDROIDEAE Drude
科中文名:杜鵑花科
科拉丁名:Ericaceae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產(chǎn)四川西北部、云南西北及西藏東南部。生于海拔1200-4200米的林下或巖坡上。 在四川為新分布。模式標本采自云南維西茨開。
長粗毛杜鵑(原變種)物種名稱
種中文名:長粗毛杜鵑(原變種)
種別名 :
喜溫暖濕潤氣候,耐陰,忌陽光暴曬。毛杜鵑喜涼爽濕潤和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耐寒,怕熱,耐半陰,不耐長時間強光暴曬。生長適溫15~28℃,冬季能耐-8℃低溫。土壤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沙質(zhì)壤土為宜。
毛杜鵑15厘米高的價格是5.8元一株。 毛杜鵑:分枝稀疏,幼枝密生淡棕色扁平伏毛。花多,可修剪成形,林下布置,亦可與其他植物配合種植形成模紋花壇,也可單獨成片種植。毛杜鵑喜溫暖濕潤氣候,耐陰...
毛杜鵑開花了,今年開得特別靚,一叢叢、一簇簇,非常漂亮。東湖公園、群星公園、圭峰... 毛杜鵑花色各異,花期為2月至5月,3月為盛花期。
常綠灌木, 高1-6米;樹皮灰黑色;幼枝黃褐色至灰禍色,具腺頭剛毛,有粘質(zhì),在花序下的小枝直徑6毫米;芽鱗多年宿存。葉下質(zhì),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9-20厘米,寬1.5-3.8(--5-6)厘米,先端漸尖,基部鈍或近圓形,邊緣反卷,上面幼時具叢卷毛及少數(shù)有柄腺體,成長后深綠色,略有皺紋,變?yōu)闊o毛,下面密被厚的白色至黃褐色綿毛狀毛被及少數(shù)腺體, 山脈在上面凹下, 下面倒出, 密被柔毛及少數(shù)腺體, 側(cè)脈15-19對;葉柄長1-2厘米,粗壯,被有具粘質(zhì)的腺頭剛毛。頂生總狀傘形花序,有花7-16朵;總軸長約0.8厘米,密被微柔毛; 花梗長2-2.7厘米, 密被腺頭剛毛及柔毛:花萼杯狀,5裂兒至基部,裂片舌狀長圓形,長6-7毫米,外面密被腺頭剛毛,邊緣有腺毛; 花冠鐘形, 長2.8-3.5厘米,直徑3.5-4,7厘米, 白色帶粉紅色, 無毛, 內(nèi)面基部有深紅色斑塊, 中部一側(cè)有紫色斑點,裂片5,圓形, 長1.5厘米,頂端有缺刻;雄蕊10, 不等長, 長1.7-2.7厘米, 花絲基部有白色微柔毛, 花藥長橢圓形, 長2.5-3毫米, 黃色; 子房卵圓形, 長4毫米,密被有柄腺體, 花柱下部具有柄腺體,柱頭小, 頭狀,寬約1.6毫米。蒴果短圓柱形,淺褐色,長1.5-1.7厘米,直徑7毫米,有肋紋及殘存的毛被,基部有花萼宿存。 花期5-6月, 果期8--9月。
格式:pdf
大?。?span id="tsxrzbm" class="single-tag-height">19KB
頁數(shù): 3頁
評分: 4.5
1 毛杜鵑怎么養(yǎng) 毛杜鵑分枝稀疏, 幼枝密生淡棕色扁平伏毛。 花多,可修剪成形, 林下布置,亦可與其他植物配合種植形成模紋花壇, 也可單獨成片種 植。那么,毛杜鵑怎么養(yǎng) ?下面就由 告訴大家毛杜鵑怎么養(yǎng)吧 ! 毛杜鵑怎么養(yǎng) ? 一、杜鵑花扦插的時間, 長江以南大多是在 5 月份扦插,這個時 節(jié)扦插的杜鵑花成活率最高。除了 11 月到 3 月之外,其它月份也可 扦插。 二、扦插的插穗,選擇無病蟲害壯苗上半木質(zhì)化的枝條,剪 5 至 7 厘米 (公分 )長做插穗。把插穗下端的葉片除去, 頂端留 4 到 5 片 小葉片,剪平切口,然后再把每片葉片剪 60%,這樣做事防止插穗 水分蒸發(fā)。 三、為了提高成活率,最好用生根劑浸泡插穗。生根劑的使用可 以參看其說明,把插穗下端 2 到 3 公分高的部分浸泡在生根劑中, 大概浸泡 5 分鐘。 四、專業(yè)種植戶都是用苗床大批量扦插,苗床大概寬 1 米,高
格式:pdf
大?。?span id="6ed6n2s" class="single-tag-height">19KB
頁數(shù): 1頁
評分: 4.6
目的:建立了HPLC法測定紫花杜鵑片中杜鵑素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C18色譜柱,以甲醇-0.1%磷酸溶液(57:43)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97nm。結(jié)果:杜鵑素在0.0334~1.002μg范圍內(nèi)線性關(guān)系良好?;厥章蕿?6.7%,RSD=1.8%。結(jié)論:該方法結(jié)果準確,重現(xiàn)性好,可用于測定紫花杜鵑片中杜鵑素含量。
常綠灌木,高1-6米;樹皮灰黑色;幼枝黃褐色至灰褐色,具腺頭剛毛,有粘質(zhì),在花序下的小枝直徑6毫米;芽鱗多年宿存。葉革質(zhì),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9-20厘米,寬1.5-3.8(-5-6)厘米,先端漸尖,基部鈍或近圓形,邊緣反卷,上面幼時具叢卷毛及少數(shù)有柄腺體,成長后深綠色,略有皺紋,變?yōu)闊o毛,下面密被厚的白色至黃褐色綿毛狀毛被及少數(shù)腺體,中脈在上面凹下,下面凸出,密被柔毛及少數(shù)腺體,側(cè)脈15-19對;葉柄長1-2厘米,粗壯,被有具粘質(zhì)的腺頭剛毛。頂生總狀傘形花序,有花7-16朵;總軸長約0.8厘米,密被微柔毛;花梗長2-2.7厘米,密被腺頭剛毛及柔毛;花萼杯狀,5裂幾至基部,裂片舌狀長圓形,長6-7毫米,外面密被腺頭剛毛,邊緣有腺毛;花冠鐘形,長2.8-3.5厘米,直徑3.5-4.7厘米,白色帶粉紅色,無毛,內(nèi)面基部有深紅色斑塊,中部一側(cè)有紫色斑點,裂片5,圓形,長1.5厘米,頂端有缺刻;雄蕊10,不等長,長1.7-2.7厘米,花絲基部有白色微柔毛,花藥長橢圓形,長2.5-3毫米,黃色;子房卵圓形,長4毫米,密被有柄腺體,花柱下部具有柄腺體,柱頭小,頭狀,寬約1.6毫米。蒴果短圓柱形,淺褐色,長1.5-1.7厘米,直徑7毫米,有肋紋及殘存的毛被,基部有花萼宿存。花期5-6月,果期8-9月。
主要分布于四川西北部、云南西北及西藏東南部。在四川為新分布。模式標本采自云南維西茨開。
本變種與原種長粗毛杜鵑的區(qū)別在于葉片下面疏被絨毛而且腺體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