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前言
第一章 道路綠化概念
第一節(jié) 道路綠化發(fā)展概況
第二節(jié) 道路綠化的效益
第三節(jié) 我國道路綠化的現(xiàn)狀與特色
第二章 現(xiàn)代城市道路類型及綠化功能
第一節(jié) 城市道路分類及路型類型
第二節(jié) 城市道路綠化的含義與功能
第三章 道路綠化景觀設計
第一節(jié) 道路綠化景觀設計原則
第二節(jié) 道路綠化的景觀效果
第三節(jié) 道路綠化喬灌木配植方式
第四節(jié) 道路綠化樹種的選擇
第四章 常用道路綠化樹種
第一節(jié) 道路綠化常用的優(yōu)良樹種
第二節(jié) 景觀道路常用的小喬木及灌木
第三節(jié) 郊區(qū)道路綠化配置的經(jīng)濟樹種
第四節(jié) 道路綠化新優(yōu)樹種
第五章 行道樹的施工及管理
第一節(jié) 行道樹栽植季節(jié) 及施工
第二節(jié) 大樹移栽工程
第三節(jié) 行道樹的整形修剪
第四節(jié) 行道樹病蟲害的防治
第五節(jié) 空氣污染對行道樹的危害
附錄1 國外道路綠化樹種選育概況
附錄2 中國各地行道樹名錄
參考文獻2100433B
道路綠化是城鎮(zhèn)“綠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鎮(zhèn)綠地系統(tǒng)的基本骨架,主要功能在于覆被路面、庇蔭行人及防止沙塵、凈化有害氣體、美化環(huán)境,體現(xiàn)森林文化、改善生態(tài)條件、創(chuàng)造優(yōu)良人居環(huán)境等。城鎮(zhèn)是經(jīng)濟發(fā)展最快、人口最為集中的地區(qū),也是生態(tài)問題最為突出的地帶,人們越來越認識到發(fā)展城鄉(xiāng)森林是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要手段。進入21世紀后,國家提出了林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即“確定以生態(tài)建設為主的林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為主體的國土生態(tài)安全體系,建設以山川秀美的生態(tài)文明社會”。因此,在加快新時期城鎮(zhèn)化進程時,把城市林業(yè)發(fā)展放到一個重要的位置,發(fā)揮森林在改善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方面的重要作用,而道路綠化景觀建設是城市林業(yè)建設的一個重要部分。
可供城鄉(xiāng)建設、園林工程、園林規(guī)劃設計、道路設計管理人員及有關院校師生閱讀參與。
4.1.1分車綠帶的植物配置應形式簡潔,樹形整齊,排列一致。喬木樹干中心至機動車道路緣石外側距離不宜小于0.75m。 4.1.2中間分車綠帶應阻擋相向行駛車輛的眩光,在距相鄰機動車道路面高度0.6m至...
你好,城市道路綠化景觀設計方案:城市道路綠化,是城市園林綠地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標志之一。街道綠化搞好了,不僅美化街景,而且還有凈化空氣、減弱噪音、減塵、改善小氣候、防風、防火,保護...
景觀設計與規(guī)劃林,生態(tài),地理等多種學科交叉融合,在不同的學科中具有不同的意義,景觀設計在建筑設計或規(guī)劃設計的過程中,對周圍環(huán)境要素的整體考慮和設計括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使得建筑與自然環(huán)境產(chǎn)生呼應關系,...
格式:pdf
大?。?span id="yqgmyqc" class="single-tag-height">309KB
頁數(shù): 1頁
評分: 4.7
在現(xiàn)代社會中,城市化進程發(fā)展的越來越快,同時人們的城市化生活氛圍也越來越濃厚,在城市中生活最大缺點就是綠色太過于缺乏,而高樓大廈太多,可以說城市就是鋼筋水泥的沒有生機和活力的地方,是一個缺乏新意和生命力的地方。在城市中人們的生活其中一半的時間花費在路上的,因此為了提高生活質量和生活品質,將風景建設在路上,讓人們在路上有很好的觀光從而獲得很好的心情也是很有必要的,讓人們在路上的時間也能夠享受生命的美好,享受生機活力,給清早上班的人們以動力和活力,給傍晚下班的人們以放松和解脫,城市道路綠化景觀設計就是能夠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重要工程。
格式:pdf
大?。?span id="wa2okie" class="single-tag-height">309KB
頁數(shù): 未知
評分: 4.6
本論文主要以城市道路綠化景觀設計為研究對象,深入探討了景觀綠化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并針對發(fā)現(xiàn)的問題提出了相關的解決辦法及預防措施,對當前及未來城市道路的景觀設計具有很大的指導意義。
【學員問題】小區(qū)硬質景觀設計與施工?
【解答】雖然“ 以人為本、回歸自然、崇尚環(huán)境”的設計思想已經(jīng)深入人心,但這并不意味著景觀設計就做好了,質量就高了。事實上,由于一些設計過于簡單化,細部做法欠深入推敲,加上施工的粗糙,造成一些景觀過早的出現(xiàn)破損。
小區(qū)的道路分為三類, 即主要供車輛使用的車行道,供人們直接到達目的地的人行道, 居民休閑散步用的景觀步道、健康步道。其中車行道的損壞是最常見的,道路大面積的損壞多屬過載使用及施工質量問題,但一些邊緣和局部的破損常關系到構造技術。易出現(xiàn)問題的部位有:
1:小區(qū)出入口至城市干道之間路段,路面容易出現(xiàn)碎裂和塌陷;與干道相接處出現(xiàn)拱起和碎裂,損壞嚴重。
原因:道路設計標準不當。小區(qū)道路一般是根據(jù)區(qū)內車輛特點設計的,車流量和軸載較城市干道小,而在出入口外常有不進入小區(qū)的車輛???, 使車流量較內部高,同時干道上錯車或掉頭等原因, 也會使其受到重車的碾壓,造成道路超負荷運行:“道路間的接縫未做處理。常見交接處整澆相連,由于兩條道路的走向不同,在變形的影響下接縫處發(fā)生破壞。
改進措施:設計中將這段小區(qū)道路按實際車流情況或按相連干道的標準設計和施工:“在與干道的交接處設變形縫。瀝青混凝土路面可加鋪平石與干道的路緣石相連, 兩石間留適當?shù)目p隙;現(xiàn)澆混凝土路面可在接頭處用鋼板留縫??p內下部填縫板( 如木纖維板、瀝青橡膠嵌縫條),上部填瀝青橡膠等。
2:車行道在與人行道或健康步道交*口處路面出現(xiàn)縱向和斜向裂縫,進而下陷。
原因:人行道和健康步道一般路基較薄,路面常用滲水好的材料,在交接部位雨水容易滲入車行道路基,使路基承載力降低,造成道路下沉開裂。當較高的人行道向車行道找坡時,在接口處雨水徑流較多,破壞情況更易發(fā)生。
改進措施: 將道路交接處的路緣石深埋,減少滲水對路基的影響;將車行道基層向人行道加寬,在交接處鋪不透水的平石或地磚。
3:車行道路面在靠近立緣石處開裂,并隨著車輛的碾壓出現(xiàn)翻漿和下陷。
原因:立緣石構造處理不當造成。在小區(qū)內一些構造較薄的道路中發(fā)現(xiàn),立緣石安裝既無基礎又沒鋪在道路基層上,而是直接放在土基上,下面僅墊干砂,外側回填雜土, 造成立緣石固定不牢易向外傾斜,水從立緣石與路面間的縫隙及立緣外側進入路基土層,使土層軟化,路面開裂,進而水從裂縫進入路基造成翻漿下沉。
改進措施:嚴格按道路工程的要求施工,立緣石做灰土基礎或鋪在道路的基層上,并用石灰砂漿粘結,外側用足夠厚度的灰土固定,立緣石間用水泥砂漿粘結,立緣石與路面的接縫用瀝青填塞。道路較薄時可將立緣石處的基層局部加厚。
4:變形縫兩側路面斷裂翻漿及出現(xiàn)錯臺;在變形縫與路緣共同影響下的角隅最易破壞。
原因:在整澆式混凝土路面中,缺少變形縫的構造設計和正確施工。施工時只是在路面澆完后,用切割機切開一條縫作為變形縫,這種做法帶來兩方面問題。一方面,縫寬小不能滿足變形要求,膨脹會將路面擠碎;另一方面,縫的深度不易保證恰當, 淺縫割不透面層起不到變形縫的作用;過深的縫會破壞墊層,使水滲入土基降低路基強度造成路面破壞。
改進措施:變形縫構造應根據(jù)道路實際情況進行設計,在路面施工時留出,避免切割縫,并及時做好縫的填塞。
5:雨后廣場地面積水時間過長;局部地面和排水口周邊塌陷,影響居民活動的舒適度和安全性。
原因:廣場地面不平整及沒做適當?shù)呐潘?,造成排水不通暢;地面墊層不均勻密實,排水井壁沒做防滲處理造成塌陷;地面材料選擇不當造成積水時間長。
改進措施:做好場地的找坡。較小場地應向周邊找坡,較大場地分區(qū)找坡:“組織好排水。較大場地內部需設排水明溝或暗溝,排水溝除了位置選擇要合理外,明溝與地面的交接要圓滑,暗溝排水口的位置要恰當;做好排水口井壁和井底的防滲處理, 防止外部土壤流失造成地面塌陷??捎没炷翝仓?;磚砌井壁應用水泥砂漿砌筑,內外兩側抹防水砂漿,外側范圍回填灰土夯實。井口水篦子空隙應在以下, 避免輪椅的小輪和拐杖的尖頭掉入;合理選用地面材料, 除有劇烈體育活動的場地選用硬質地面外,休閑活動場地宜用透水或半透水地面,避免積水。
6:池壁、隔墻等構件斷面形式、連接方式存在銳角尖刺等危險隱患,構件的尺寸或色彩不當,易造成忽視和錯覺而發(fā)生危險。
原因:構造設計欠細化和深入,施工操作欠妥。
改進措施:設計中對待常與人特別是兒童接觸的構件,表面應選光滑或有彈性材料( 如面磚和橡膠),棱角處做成倒棱或圓角,最好用橡膠保護層:“金屬焊接應將焊點磨光,螺栓連接應控制螺桿長度并用圓頭螺母封頭;高度較小或相對尺寸差別較小的構件要醒目。
擋土墻構造當?shù)孛嬗休^大高差和設花壇時會用到擋土墻。
7:清水磚墻表面泛堿、風化,混水磚墻飾面空鼓剝落。
原因:土中的水從背部和底部進入墻體,造成墻面泛堿、風化,在高溫或凍漲作用下造成墻面的起鼓剝落。
改進措施:優(yōu)先采用混凝土墻或石墻做擋土墻; “磚砌擋土墻,應用水泥砂漿砌筑,與土接觸的內側做防水層( 如用防水砂漿抹面后涂熱瀝青兩度),在墻內高于地面處設防潮層,墻上留瀉水口。為使塊材地面鋪設時調整方便及接縫隱蔽,擋墻根部可內收。
在造景中,為遮擋視線、屏蔽噪聲常設置景墻,墻體多呈獨立狀態(tài),四面臨空。
7:粗糙的墻體表面污染嚴重。在貼面類飾面中飾面層空鼓剝落。
原因:墻體污染主要是頂部灰塵被雨水沖刷滲入墻面引起,也有空中灰塵的附著:“裝飾層剝落有面層粘結不牢和基層未干透就做飾面等施工原因; 也有因頂部或底部構造不合理造成滲水,在凍漲作用下造成開裂,寒冷地區(qū)尤為明顯。
改進措施:頂面面磚鋪貼盡可能減少接縫并做排水坡;頂面面磚壓蓋側面面磚,避免出現(xiàn)朝天縫,墻面采用光滑密實材料, 面磚接縫要密實。若頂部能做挑檐效果更好:“采用磚、砌塊等多孔材料砌墻時,墻腳處應做防潮層, 防止地下水氣進入墻身。
在居住區(qū)環(huán)境中,雖然“ 綠地景觀環(huán)境是居住者對居住區(qū)外環(huán)境的第一認識”,建造森林、草地、水面這些軟質景觀固然重要, 但多數(shù)情況下“ 住宅是為老年人和兒童準備的”,他們需要活動場地和游樂設施,居民也需要運動空間。因此, 小區(qū)景觀人性化的設計也應體現(xiàn)在硬質景觀的細部構造上。居民對于居住區(qū)環(huán)境的整體水平及質量的認識,會隨著在小區(qū)居住時間的增長而發(fā)現(xiàn)硬質景觀對日常生活影響更大。設計者和施工者都不應忽視它們的質量,要做好點點滴滴構造,用小處的精細體現(xiàn)大學問。
以上內容均根據(jù)學員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整理而成,供參考,如有問題請及時溝通、指正。
《中外景觀43:景觀設計與施工》由黑龍江美術出版社出版。
《中外景觀:景觀設計與施工》邀請了全國知名沒計機構的資深設計師及施工企業(yè)的負責人,從設計方、施工方的不同角度對二者之間的關系進行闡述,直指問題根源,并在工作中已經(jīng)做出了有益的嘗試。通過訪談,他們將自己的經(jīng)驗分享給更多景觀設計從業(yè)人員,希望能夠推動設計與施工之間的良好溝通與對接。